图书介绍
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冠夫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2899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诗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由“政谭家”到国民教育家的角色转换1
二、国民教育视野中的文学10
三、开启诗和诗学的世界19
四、有待厘清的“现代”身份,梁启超1920年代诗学的境遇26
第一章 由“文明”到“文化”及“新文化”:梁启超文化观的发展轨迹34
第一节 “进吾国之文明”:对西方及日本“文明”论话语的接纳和调适36
一、对“文明”论话语的接纳36
二、对“文明”论话语的调适40
第二节 由“文化”到“新文化”:梁启超新文化观的形成49
一、梁启超“文明”论时期对“文化”概念的使用49
二、梁启超“文化”论的形成55
三、从“什么是文化”到“什么是新文化”68
第二章 走向现代诗学的建构76
第一节 从狭义的诗到广义的诗:诗学视野的拓展77
一、广狭“诗”辨的起步:“诗界革命”与破除诗之“界”77
二、广狭“诗”辨的深化:以“复古”创造新文学81
第二节 从狭义“诗学”到广义诗学:走向现代诗学体系的建构86
一、向“诗学”而行86
二、回向文学的审美本质88
三、“世界各派的文学”与“旧根柢”91
第三章 重塑西方镜像:《欧游心影录》与西方文学相关的论述及其他97
第一节 文学之镜“投射”出的西方近现代之路101
一、19世纪欧洲的“秋气”101
二、浪漫派欧洲的潜在危机105
三、自然派欧洲的病象及病源111
第二节 中国现代自我的重新定位127
一、“新文明再造之前途”127
二、呼唤国人之“自觉”130
三、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之路136
第四章 反思“中国的文艺复兴”:《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文学美术相关的论述及其他143
第一节 何者为“中国的文艺复兴”?144
一、梁启超的文艺复兴观144
二、《新青年》同人眼中的文艺复兴148
三、探寻“中国的文艺复兴”153
第二节 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最相异”点——“美术文学不发达”157
一、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157
二、清代文学美术因何不发达?161
第三节 属意“新文学”“新美术”的创造170
一、从“情感”和“理性”两途开拓“新机运”170
二、以“新文学”“新美术”建设新文化的情感之维173
第五章 回归文学的“情感”之“体”:梁启超1920年代诗学的理论基石184
第一节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从文学之“用”回归文学之“体”185
一、重“用”轻“体”的“三界革命”185
二、锚定文学的“情感”之“体”187
第二节 在启蒙和理性的时代高扬“情感”的旗帜192
一、“新民”时代梁启超眼中“情感”的负面色彩192
二、“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196
第三节 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208
一、回返“诗言志”的诗学传统208
二、“情感”的新视觉与传统文学观的转变212
三、建设发扬光大“固有国民性”的新文学218
第六章 建构现代的情感主体226
第一节 角色转换:从启蒙者回到文学家227
一、启蒙与“三界革命”时代的主体想象227
二、在“情感”的根基上重塑主体235
第二节 回归抒情精神:重启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242
一、寻找中国文学的“根本精神”242
二、中国诗人之“品格”及其典范意义247
三、从抒情传统的阐发走向新文学的创造251
第七章 “无所为而为”:“情感教育”与情感的文化政治261
第一节 从“新民”之利器到“情感教育”之利器263
一、“传播文明”“改造国民之品质”的文学263
二、以文化修正启蒙的初步尝试272
三、开启文学的“情感教育”之“用”277
第二节 走向“情感”的文化政治285
一、“情感教育”与文学的现实关怀285
二、借助传统资源教育现代国民288
三、以“情感教育”建构转型期国民的文化认同294
四、“情感教育”观与启蒙文学观的差异298
结语307
一、梁启超1920年代诗学的方法论意识307
二、梁启超1920年代诗学的范式性309
三、有待发掘和阐释的梁启超的现代诗学成果314
参考文献317
后记328
热门推荐
- 513328.html
- 1968842.html
- 3700591.html
- 2097057.html
- 3572231.html
- 2720918.html
- 1769218.html
- 763411.html
- 2895038.html
- 72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5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1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4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7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