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
  • 王润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0708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复方概述1

第一节 复方的由来与发展1

第二节 复方分类的演变4

第三节 中医复方治病原理5

一、立足于整体,体现脏腑相关5

二、调整阴阳,纠正盛衰6

三、以人为本,以药为辅6

四、针对病因,祛除病邪7

第二章 制方8

第一节 药物性能8

第二节 复方的配伍9

一、君、臣、佐、使10

三、配伍方法、目的和意义11

二、七方11

四、配伍的药理作用13

(一)药理配伍变化13

1.协同作用13

2.拮抗作用14

(二)物理性配伍变化14

(三)化学性配伍变化14

第三节 复方研究15

一、复方研究的理论指导15

(一)以阴阳对立为核心15

(二)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17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方药17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制定方药18

(三)区别疾病与药物的特殊性18

1.根据疾病的特殊性而制方18

2.根据药物的特殊性立方用药19

(四)分清症状主次21

二、复方研究的设计22

(一)一般试验22

(二)几种设计22

1.拆方研究22

2.Q值研究23

3.正交设计23

4.适应症研究24

5.多指标筛选研究24

三、复方研究的方法24

(一)拆方24

(二)综合25

(三)筛选25

四、复方研究的意义25

(一)有利于阐明药理25

(三)有利于祖国医学理论的深入发掘与发展26

(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26

(四)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27

(五)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8

五、复方研究的近况与展望28

(一)沟通了中西医间不同的学术理论28

(二)阐明了组方各药的作用机理29

(三)证明中医复方的合理性29

(四)解释中医复方作用的机理30

(五)提示中医复方合理的配伍比例30

(六)促进中医理论现代化30

(七)推动中药剂型改革31

(八)发现中医复方新用途31

(九)不断探索新药31

第三章 剂型33

第一节 剂型发展简史33

2.散剂34

1.汤剂34

喉见喜34

一、传统剂型34

第二节 常用的剂型种类34

(3)煎膏剂35

(5)黑膏剂35

(4)软膏剂35

(1)流浸膏剂35

4.膏剂35

3.丸剂35

(2)浸膏35

5.丹剂36

6.酒剂36

二、新剂型36

1.片剂36

2.糖浆剂36

3.冲剂36

4.针剂36

5.其他37

第三节 剂型改革37

一、剂型改革的迫切性37

二、剂型改革的基础37

第四节 中药剂型和生物药剂学39

一、选好药具43

第一节 煎药法43

第四章 煎服法43

二、水要适宜44

三、浸泡药物45

四、两煎为宜45

五、煎药时间与温度46

六、煎药方法46

七、其他煎法47

(一)先煎47

(二)后下47

(三)包煎48

(四)烊化冲入48

(七)冲服49

2.冷服49

一、服药温度49

1.温服49

第二节 服药法49

(五)另煎兑入49

(六)生汁兑入49

二、服药时间50

3.热服50

各论51

一贯煎51

二仙汤55

十全大补汤57

十枣汤59

八正散60

七宝美髯丹62

七厘散64

九分散66

小青龙汤66

小柴胡汤70

大柴胡汤77

小儿奇应丸78

大黄牡丹汤80

大黄附子汤82

大黄?虫丸83

大承气汤86

大活络丹90

三金汤92

三生饮93

三子养亲汤95

口咽清96

心复康97

心可舒片98

天王补心丹99

天麻钩藤饮101

六味地黄丸102

六神丸107

牛黄清心丸111

五味消毒饮112

五苓散115

五味冲剂117

化痰丸117

四逆汤119

四君子汤121

四物汤125

四神丸127

甘麦大枣汤129

生脉散130

生姜泻心汤135

生化汤136

白头翁汤138

白金丸141

白虎汤142

龙胆泻肝汤144

半夏厚朴汤146

右归丸147

玉屏风散150

玉泉丸153

归脾汤154

宁心汤156

瓜蒌薤白白酒汤158

失笑散159

正柴胡饮161

乌梅丸165

乌贝散166

乌鸡白凤丸168

当归补血汤170

当归须散174

当归芍药散175

芍药汤178

芍药甘草汤179

血府逐瘀汤183

血平186

安宫牛黄丸188

安中散192

壮腰健肾丸193

麦味地黄丸194

补中益气汤195

补阳还五汤200

寿胎丸206

克痢痧208

龟龄集散209

吴茱萸汤212

辛芩冲剂214

芪苓汤215

肝复康217

苇茎汤218

定喘汤219

泻心汤220

金泽冠心片223

金槐冠心片225

金黄散226

青春宝229

参苓白术散230

参附汤232

抵当汤238

固本咳喘丸239

肾气丸241

肾宝243

定坤丹245

牵正散246

香连丸247

茵陈蒿汤249

茵陈五苓散252

结肠宁254

复方丹参片255

独活寄生汤256

胃宁260

胃宁冲剂261

胃疡安262

冠心Ⅱ号方263

冠心苏合丸267

宫外孕方26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270

哮喘宁272

胆宁273

胆道排石汤275

保元汤276

逍遥散279

桂枝茯苓丸282

桂枝汤285

益肾汤288

益气聪明汤289

养阴清肺汤291

养血补肾汤292

桃仁承气汤294

桃红四物汤297

柴苓汤30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01

柴胡桂枝汤302

柴胡桂枝干姜汤304

通气散305

消风散306

消渴降糖片308

钩藤散309

热炎宁311

梅花点舌丹312

逐瘀温宫汤313

理中丸315

莲萆知柏汤316

黄芩汤318

黄连解毒汤319

黄芪建中汤321

清瘟败毒饮323

清火利咽汤324

清肺补肾汤325

麻黄汤327

麻杏石甘汤329

猪苓汤332

紫雪丹334

羚羊感冒片335

健胃愈疡片337

健心片338

温经汤339

温清饮342

舒心宁343

喉症丸345

痛泻要方347

葛根汤349

葛根黄芩黄连汤351

葛黄散353

银翘散354

普济消毒饮359

筋骨宁擦剂361

痰喘净362

痰饮丸363

脾健灵365

膈下逐瘀汤366

镇肝熄风汤368

藿香正气丸370

麝香心脑乐372

麝香祛痛擦剂374

参考资料375

索引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