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
  • 李万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4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转移支付制度x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剖析1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理论依据1

一 外部效应内部化2

二 纵向财政失衡及其矫正3

三 横向财政失衡及其弥补4

四 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最低标准6

五 其他依据6

第二节 资金用途和拨付方向:两个视角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7

一 资金用途视角下的转移支付7

二 拨付方向视角下的转移支付9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的作用机理10

一 无条件补助的作用机理10

二 专项补助的作用机理12

第二章 财政均等化理论及模式分析15

第一节 横向公平均等化16

第二节 财政能力均等化21

第三节 两种均等化模式的对比23

第四节 均等化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25

第五节 专项转移支付是否具有均等化效果28

第三章 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的测度33

第一节 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的关联性33

第二节 纵向财政失衡的测度35

一 纵向财政失衡的衡量方法35

二 中国纵向财政失衡的测度36

三 纵向财政失衡的国际比较39

第三节 横向财政失衡的测度40

一 横向财政失衡的衡量方法40

二 中国横向财政失衡的测度42

三 横向财政失衡的国际比较43

第四章 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支出需求的衡量46

第一节 财政收入能力的衡量46

一 衡量方法46

二 影响财政收入能力的因素48

第二节 财政支出需求的衡量52

一 影响财政支出需求的因素52

二 关于支出成本因素是否应纳入均等化的争论59

三 衡量财政支出需求的方法60

四 专项转移支付的衡量67

第五章 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比较: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例69

第一节 澳大利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69

一 政府间财政关系69

二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72

三 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效果83

四 均等化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85

五 均等化转移支付改革趋势86

第二节 加拿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88

一 政府间财政关系88

二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90

三 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效果97

四 均等化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98

五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趋势99

第三节 结论及经验借鉴103

一 不同的视角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有时会得出相反的结论103

二 多种类型的转移支付共同实现均等化104

三 多种财政转移支付并存,但有主次之分105

四 保持转移支付方案的稳定性是重要的105

五 非对称的财政联邦主义是一种合理的选择105

六 两国呈现出相反的转移支付改革趋势105

第六章 财政转移支付激励与预算约束问题:经验与教训107

第一节 转移支付激励问题与预算约束问题107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设计中的经验与教训108

一 转移支付的规模109

二 分配公式111

三 附加条件和配套补助118

第三节 转移支付的改革趋势:绩效导向的转移支付124

第七章 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析128

第一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28

一 分税制改革前财政转移支付的简要回顾128

二 分税制改革条件下的转移支付132

第二节 对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形式的分析137

一 原体制补助或上解143

二 “两税”返还144

三 所得税基数返还144

四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45

五 专项转移支付146

六 一般性转移支付147

七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153

八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55

九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57

十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158

十一 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161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变动趋势161

一 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变动趋势161

二 转移支付结构及其变动趋势163

三 转移支付的地区分布171

第四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效分析172

一 中央财政获得了稳定、充裕的财力172

二 转移支付的分配日益向因素法方向靠拢173

三 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由投入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174

第五节 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176

一 均等化转移支付的种类界定和规模分析176

二 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效果178

三 趋势分析:地区间财政差异出现缩小的拐点179

第六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81

一 转移支付规模过大而且日益膨胀182

二 转移支付的结构问题184

三 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的突出问题187

四 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189

五 转移支付未能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5

六 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着软预算约束和负激励问题195

七 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亟待加强196

第八章 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实现途径197

第一节“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解释197

第二节 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对比分析200

一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对比分析201

二 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的对比分析202

三 进一步的思考204

第三节 转移支付资金的最终使用:基于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207

一 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动趋势207

二 进一步的思考211

第四节 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分析213

一 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公平213

二 公共服务的区域不公平221

第五节 财政差异和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层次性223

一 两个层次的财政差异和均等化转移支付223

二 城乡财政差异的解决与均等化转移支付没有直接的关系224

三 城乡财政差异解决之道是实行城乡统筹的财政政策224

第六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226

一 一般性均等化转移支付手段的运用227

二 专项均等化转移支付手段的运用229

三 一般性均等化转移支付和专项均等化转移支付的结合229

第九章 财政转移支付的体制依托: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31

第一节 省级政府对中央财政职能的影响231

一 对均等化政策的影响231

二 对再分配职能的影响232

三 对稳定经济职能的影响234

四 对资金拨付的影响234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对比235

一 自治模式235

二 命令模式237

第三节 自治模式下中央政府对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协调239

一 备案或批准制度240

二 强化转移支付分配的透明度240

三 拨款程序240

四 跟踪和监督241

五 政府层级扁平化241

第四节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自治模式特征241

一 中央一省的财政管理体制242

二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242

第五节 中央对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协调能力评估245

一 缺乏统一的总预算会计体系245

二 缺乏备案或批准制度245

三 缺乏转移支付的分级测算245

四 缺乏直接拨款程序248

五 缺乏跟踪和监督248

第六节 部分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250

一 印度尼西亚250

二 俄罗斯251

第七节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由自治模式向命令模式转变253

一 规范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统一总预算会计256

二 深化政府间事权划分,出台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地(市)、县政府更加清晰的事权框架256

三 更多地上移事权至省级政府,尽可能地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减少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过多使用257

四 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权划分并坚持中央政府在各级政府和省级政府在地方政府中的支配性地位258

五 对转移支付进行分级测算和直接拨付261

第十章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的总体思路262

第一节 制度设计与国情背景相适应262

一 财政收入过度分权263

二 地区经济差距极为严重且日益扩大263

三 城乡差异极为严重且日益扩大265

四 地理、人口和民族构成差异巨大265

第二节 远期目标:实现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均等化267

第三节 近期目标:实现全国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纵向财政平衡268

第四节 多重目标的协调269

第十一章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措施271

第一节 总量优化:适度压缩规模,强化转移支付的硬预算约束271

第二节 结构优化: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般性转移支付为辅274

一 取消部分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强化纵深设计277

二 确定专项转移支付的支出重点278

三 对部分转移支付形式加以归并282

四 遏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膨胀势头,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282

第三节 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84

第四节 规范转移支付分配,提高透明度,强化转移支付的正激励285

一 定期重审和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285

二 提高资金分配透明度,降低转移支付的负激励286

三 专项转移支付向分类拨款方向靠拢290

四 转移支付的分配向绩效导向转变291

第五节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体系建设291

参考文献294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