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航运史 现代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航运史 现代部分
  • 谭玉琦主编;广东航运史(现代部分)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1882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航运史 现代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东航运(1949年10月~1957年)1

第一节 人民航运机构的建立1

一 建国初期的航运管理机构1

二 统管两广航运的珠江航运管理局3

三 两广航运分管后广东省航运厅的成立5

第二节 内河航运的复苏7

一 船舶复航7

二 可歌可泣的支前运输10

三 国营航运企业的建立11

四 内河运输面貌逐步改观12

第三节 沿海运输的恢复与通航27

一 海运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变迁27

二 江、海轮船的起义和回归27

三 沿海客货运输的恢复与发展30

第四节 水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33

一 内河私营轮船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3

二 沿海私营轮船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7

三 木帆船的民主改革及合作化39

第五节 重点航道的整治及航标初设46

一 重点航道整治工程46

二 第一次航道普查及培训技术队伍47

三 陈容、容桂水道新建航标50

第六节 海河港口的恢复与建设51

一 黄埔港恢复开港52

二 八所港的修复与扩建53

三 湛江港一期工程53

四 内河港口修、扩建的开始54

第七节 船厂的初建56

一 内河局船舶修理厂的建立57

二 各地区船厂的建立58

第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广东航运(1958~1966年)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的调整60

一 海河运输管理机构的第一次合与分及对基层的放与收60

二 水上运输公社化的失误及纠偏62

第二节 内河运输生产的第一次马鞍型曲折68

一 内河货运量的激增68

二 内河货运量的锐减与回升70

三 为糖厂服务的水上甘蔗运输78

四 运价的统一管理81

五 安全生产秩序的整顿84

第三节 沿海运输生产的起伏,新中国第一支远洋船队的创建86

一 以煤炭、矿石为主的货运结构86

二 “1018号”货轮事件88

三 租用外籍船舶开展南北海运88

四 新中国第一支远洋船队的创建89

第四节 航道的整治与渠化90

一 北江、东江、韩江航道的整治与渠化90

二 珠江三角洲东平、陈村水道的治理94

三 第二次航道普查及碍航闸坝的情况96

四 开征航道养护费98

五 江村水工模型试验室建成99

第五节 内河港口建设的起步及海港的续建100

一 广州港及内河港口的重点建设100

二 湛江、黄埔及海南岛诸港的续建102

第六节 船厂的兴建、扩建与船舶修造104

一 广州造船厂与文冲船厂的兴建104

二 省及地区船厂的新建与扩建106

三 船舶的抢修107

四 第一批钢质沿海货轮的诞生110

第七节 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113

一 港口职工为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努力114

二 内河航行技术的变化115

三 万吨轮“查甫林”号的成功脱浅119

第三章 曲折前进的广东航运(1967~1976年)121

第一节 动乱中管理机构的变动121

一 省航运厅的撤销、恢复与海河管理机构的第二次合与分121

二 地区港航管理机构的变动与调整123

三 集体企业管理机构的撤销与恢复123

第二节 内河运输生产的第二次马鞍型曲折124

一 动乱造成内河运输生产的低谷124

二 货运两项指标的突破126

三 韩江、东江、北江煤运量的增加130

四 旅客运输的上升趋势133

五 防御台风,“八·四”海事及安全工作的加强141

第三节 排除干扰拓展沿海及远洋运输145

一 动乱对沿海运输的干扰145

二 战争状态下的中越航线及其中止146

三 南北线的通航148

四 远洋航运实力的增强150

第四节 连江渠化工程的基本竣工及煤运航道的整治152

一 连江渠化工程的基本竣工152

二 东江、韩江、北江等煤运航道的整治156

三 支流航道的管理与发展趋势158

四 航标管理的正规化158

第五节 内河港口有计划地建设改造及海港建设的新发展160

一 70年代的建港高潮160

二 新建扩建的部分地方港口163

三 地方港口机械化的起步170

四 海港建设的新发展172

第六节 内河造船、造机的兴旺173

一6180型柴油机的诞生及135系列柴油机的移植174

二 以钢质、水泥取代木质的船舶建造180

三 航运系统船舶船机的首次定型192

四 援外造船及援建刚果(布)木船厂196

第四章 开拓前进的广东航运(1977~1990年)20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航运机构与体制的变化200

一 航运厅与交通厅合并及广东省航运总公司的成立200

二 广东省航政局的成立206

三 广东省地方专业化船舶工业公司的成立208

四 省属交通工业企业下放、广东省航务管理局成立209

第二节 开放政策对港澳线客货运输的促进210

一 港澳线水路客运的恢复与发展210

二 外贸及地方沿海货运的活跃216

三 驻港澳企业纽带作用的进一步发挥226

第三节 内河运输的不平衡发展229

一 内河运输生产形势的变化229

二 内河国营航运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233

三 政府对集体水运企业的扶持政策248

四 集体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平衡状态252

第四节 沿海及远洋运输255

一 台湾海峡的通航255

二 沿海石油运量稳步增长256

三 沿海运输的新局面258

四 远洋运输在调整中继续前进259

第五节 西江千吨级航道建设及山区河流渠化的经验总结263

一 航行条件普遍改善与航标全面标准化263

二 西江千吨级航道建设广东段整治工程竣工265

三 山区河流连江渠化的经验总结267

第六节 港口建设的新起步271

一 全省第一次港口普查271

二 经济特区的港口建设275

三 多渠道集资新建扩建和改造内河港口288

四 改革开放后的沿海大中型港口292

第七节 抗御雷雨大风的安全管理294

一 雷雨大风导致的三起海事296

二 海事后采取的三项重要措施300

三 天气预报的加强和船岸通信设备的改善305

四 安全管理与教育306

第八节 地方水运工业体系的形成与集团公司的成立308

一 初具规模的地方水运工业体系的形成308

二 进出口船舶经营的发展311

三 加强横向经济联合 组建地方船舶工业集团公司313

第九节 职工教育、能源管理和科技进步314

一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教育314

二内河运输的能源管理321

三 地方航运的科技进步327

附录334

一 大事记334

二 广东内河客货运输增长情况比较图346

三 台风资料347

四 建国以来在广东登陆的典型台风资料摘录349

编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