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成长政策环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跃,林林,何维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233908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材料-产业-经济政策-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成长政策环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一、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1
1.科研力量雄厚,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明显1
2.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新材料企业发展势头强劲4
3.新材料与传统材料行业加速融合5
4.新材料基地层次突出,产业链布局比较合理7
二、北京市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情况9
1.北京市微电子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9
2.北京市光电子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0
3.北京市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2
4.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3
5.北京市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5
6.北京市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7
7.北京市超导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9
三、北京市科技人才培养现状20
1.新材料科研高等院校独占鳌头22
2.北京市新材料科研居于全国首位23
四、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24
1.技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24
2.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25
3.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有待加强25
4.产业规模因地域影响受到限制26
5.新材料人才培养难以适应企业需要27
第二章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调整的依据分析28
一、理论依据28
1.比较优势理论28
2.发展经济学理论30
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2
4.孵化器和产业基地理论33
5.北京市新材料产业研究综述34
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36
1.两个重要文件确保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37
2.三十项法规措施完善科技政策体系37
三、新材料产业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客观依据39
1.国际新材料产业竞争态势39
2.中国新材料产业竞争态势和政府发展规划41
3.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43
第三章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48
一、北京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分析48
1.科研实力位居全国首位48
2.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50
3.上市公司成为企业发展龙头企业51
4.新材料产业逐步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51
5.拥有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52
6.独具的首都优势53
二、北京市新材料产业的劣势分析53
1.资源产地比较远、存在资源方面的发展瓶颈53
2.人力成本高,人才结构不合理54
3.产业上下游的带动作用不明显55
4.产业集群的功能不够突出56
三、外部机遇分析56
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56
2.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57
3.技术产业化的商业前景光明58
4.世界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58
5.政府与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59
四、外部威胁分析59
1.新材料技术创新与国际相比差距依然很大59
2.科研院所大量科研成果外流,上下游产业之间联系不够60
3.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不足60
4.政府的支持扶持政策力度仍然不够61
五、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矩阵61
第四章 各国扶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63
一、北京市扶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措施归纳63
1.财税政策63
2.贸易政策66
3.金融支持政策68
4.知识产权政策70
5.人才政策71
6.区位环境建设73
二、国内外政策扶持和政策规划比较76
1.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76
2.国内外新材料产业政策规划比较78
第五章 世界各国(地区)促进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80
一、各国(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80
1.美国模式80
2.日本模式82
3.前苏联模式84
4.北京市新材料产学研合作案例85
5.各国产学研合作状况的比较分析89
6.各国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特征90
二、兴办科技园经验比较91
1.政府主导型——筑波科技园91
2.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斯坦福工业园93
3.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给我国的启示95
三、引进人才模式研究96
1.中国台湾技术社区的形成96
2.技术社区在中国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97
3.中国台湾当局政策99
4.技术社区对中国大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启示101
四、风险投资模式比较101
1.各国(地区)模式比较102
2.各国(地区)风险投资政策共性106
五、产业集聚模式比较110
1.欧美国家发展产业集聚政策111
2.中国台湾地区IC产业集聚政策114
3.中国台湾新竹IC产业聚集形成中政府的作用116
六、人才培养模式比较118
1.美国的科技人才培养118
2.印度的科技人才培养121
3.国际经验与启示126
4.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启示128
第六章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建议132
一、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132
1.明确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定位,重点发展以研发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132
2.发展“三高”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促进其科研成果产业化133
3.调整材料产业结构,发展对外辐射型新材料产业集团134
4.完善市场和创新机制,发展科技服务产业134
5.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北京市新材料科研优势135
二、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智力支持136
1.完善新材料高技术人才引进机制136
2.建设北京市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基地138
3.创造科技人才的良好使用机制139
4.以市场经济合理配置科研资源140
5.拓宽科技人才的培养渠道141
6.加强科技人才的管理力度142
三、积极鼓励风险资本参与新材料产业发展142
1.完善风险投资主体143
2.培育风险投资人才145
3.多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通道145
4.支持风险投资的政策体系146
四、建设北京市新材料产业集聚146
1.促进区域集聚内行为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培植企业的地方根植性147
2.着力提升产业集聚行业结构关联的整体功能148
3.继续优化聚集区内经营环境148
4.集聚政策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问题149
五、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150
附录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52
附录二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164
附录三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80
附录四 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186
附录五 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190
附录六 北京市技术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193
附录七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197
附录八 北京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纲要(2004~2008年)204
附录九 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221
参考文献229
热门推荐
- 2099766.html
- 1705669.html
- 2354058.html
- 3187992.html
- 233961.html
- 2942725.html
- 102075.html
- 3801834.html
- 3376530.html
- 1298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7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