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化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保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53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创造性的中心科学1
1.2 化学变化的特征3
1.2.1 化学变化是质变3
1.2.2 化学变化服从质量守恒定律3
1.2.3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3
1.3 化学的学科分类4
1.4 现代化学的特点、任务及前沿领域6
1.4.1 现代化学的几个突出的特点6
1.4.2 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8
1.4.3 现代化学的新领域10
1.5 绿色化学概述12
1.5.1 绿色化学的概念12
1.5.2 绿色化学的特点13
1.5.3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14
1.5.4 绿色化学的原则14
1.6 化学信息资源及化学文献的查阅方法15
1.6.1 化学文献索引15
1.6.2 CA on CD使用方法16
1.6.3 期刊文献检索17
1.6.4 专利文献检索19
2 实验数据的误差与结果处理23
2.1 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3
2.1.1 误差的产生23
2.1.2 误差的表示方法24
2.2 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6
2.2.1 系统误差的减免方法27
2.2.2 随机误差的减免方法28
2.3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价28
2.3.1 数理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29
2.3.2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29
2.3.3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32
2.3.4 显著性检验33
2.3.5 可疑值的取舍36
2.4 有效数字的修约及其运算规则36
2.4.1 有效数字及其位数36
2.4.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37
思考题39
习题39
3 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溶液42
3.1 物质的聚集状态概述42
3.1.1 物质的气、液、固态及超临界流体42
3.1.2 物质的第四聚集态——等离子体43
3.1.3 离子液体43
3.2 气体44
3.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4
3.2.2 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45
3.2.3 实际气体46
3.3 溶液47
3.3.1 基本单元及溶液浓度48
3.3.2 标准溶液及其配制49
3.3.3 有关浓度的计算50
3.3.4 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50
3.3.5 电解质溶液54
3.4 胶体55
3.4.1 溶胶的性质56
3.4.2 溶胶粒子的结构——胶团57
3.4.3 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57
3.4.4 凝胶58
3.5 固体58
3.5.1 晶体的基本特征和微观结构58
3.5.2 晶体缺陷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2
3.5.3 非晶体65
3.5.4 液晶66
思考题66
习题67
4 化学热力学基础69
4.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69
4.1.1 系统和环境69
4.1.2 状态和状态函数70
4.1.3 过程和途径70
4.1.4 热、功和可逆过程71
4.1.5 热力学能72
4.1.6 化学反应计量式及反应进度73
4.1.7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74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74
4.2.1 热力学第一定律74
4.2.2 焓变及热化学方程式75
4.2.3 赫斯定律78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80
4.3.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80
4.3.2 熵及热力学第三定律81
4.3.3 热力学第二定律83
4.4 吉布斯自由能83
4.4.1 吉布斯自由能83
4.4.2 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84
4.4.3 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的应用85
思考题87
习题87
5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90
5.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90
5.1.1 化学反应的转化速率90
5.1.2 恒容反应的反应速率91
5.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92
5.2.1 碰撞理论92
5.2.2 过渡状态理论93
5.2.3 反应机理与元反应94
5.2.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94
5.3 化学反应平衡及平衡常数99
5.3.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99
5.3.2 平衡常数100
5.3.3 多重平衡原理102
5.3.4 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103
5.3.5 化学平衡的移动105
思考题110
习题111
6 酸碱平衡114
6.1 酸碱理论的发展简介114
6.2 酸碱质子理论117
6.2.1 水的解离平衡及溶液的pH标度119
6.2.2 酸碱的相对强弱120
6.3 酸碱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浓度的计算122
6.3.1 酸碱溶液pH计算122
6.3.2 溶液中酸碱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计算129
6.4 酸碱解离平衡的移动132
6.4.1 缓冲溶液132
6.4.2 酸碱指示剂136
6.5 酸碱滴定分析138
6.5.1 滴定分析法138
6.5.2 酸碱滴定法139
6.5.3 酸碱滴定的应用实例143
6.6 软、硬酸碱理论及超酸144
6.6.1 软、硬酸碱理论144
6.6.2 超强酸146
思考题147
习题148
7 沉淀-溶解平衡150
7.1 沉淀-溶解反应150
7.1.1 沉淀-溶解反应平衡150
7.1.2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152
7.2 沉淀的形成及溶度积规则152
7.2.1 沉淀的类型和性质152
7.2.2 沉淀的形成过程153
7.2.3 溶度积规则155
7.3 沉淀的溶解和转化155
7.3.1 条件溶度积155
7.3.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56
7.3.3 沉淀的转化163
7.3.4 分步沉淀及沉淀分离方法164
7.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66
7.4.1 共沉淀现象167
7.4.2 后沉淀现象169
7.5 沉淀反应在分析测定中的应用169
7.5.1 沉淀滴定分析法169
7.5.2 重量分析法173
7.6 沉淀反应在超细粉体制备中的应用177
7.6.1 均相沉淀法在超细粉体制备中的应用177
7.6.2 草酸盐沉淀热分解法178
7.6.3 共沉淀及化合物沉淀法178
7.6.4 水热沉淀法179
思考题179
习题180
8 氧化还原反应183
8.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83
8.1.1 氧化值183
8.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84
8.2 电极电势186
8.2.1 原电池186
8.2.2 电极电势及其计算188
8.2.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193
8.2.4 条件电极电势197
8.3 电极电势的应用199
8.3.1 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99
8.3.2 计算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和电动势E199
8.3.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200
8.3.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201
8.3.5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202
8.3.6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及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03
8.4 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204
8.4.1 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204
8.4.2 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的应用204
8.5 氧化还原滴定法206
8.5.1 氧化还原反应用于滴定分析的必要条件207
8.5.2 氧化还原预处理208
8.5.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09
8.5.4 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211
8.5.5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212
8.6 化学电源217
8.6.1 原电池217
8.6.2 蓄电池218
8.6.3 燃料电池220
8.7 电化学腐蚀与保护221
思考题222
习题222
9 原子结构227
9.1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征227
9.1.1 量子化特征227
9.1.2 玻尔理论228
9.1.3 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230
9.1.4 测不准原理231
9.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31
9.2.1 薛定谔方程231
9.2.2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232
9.2.3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234
9.2.4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像235
9.2.5 电子自旋量子数238
9.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39
9.3.1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239
9.3.2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242
9.3.3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44
9.4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性248
9.4.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249
9.4.2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250
9.4.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250
9.5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251
9.5.1 原子半径251
9.5.2 电离能254
9.5.3 电子亲和能255
9.5.4 电负性256
9.5.5 元素的氧化值257
9.6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259
9.6.1 原子光谱的产生及原子光谱项259
9.6.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260
9.6.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261
思考题262
习题263
10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66
10.1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266
10.1.1 离子键的形成266
10.1.2 离子键的主要特征267
10.1.3 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268
10.1.4 离子晶体271
10.1.5 离子的极化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274
10.1.6 晶格能278
10.2 共价键理论279
10.2.1 价键理论——电子配对理论279
10.2.2 杂化轨道理论285
10.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89
10.2.4 分子轨道理论293
10.3 键参数300
10.3.1 键能300
10.3.2 键长301
10.3.3 键角302
10.3.4 键的极性302
10.4 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晶体303
10.4.1 分子的极性303
10.4.2 分子的变形性和极化304
10.4.3 分子间力305
10.4.4 氢键306
10.4.5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309
10.5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311
10.5.1 金属键的自由电子气(或电子海)模型312
10.5.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313
10.5.3 金属晶体315
10.6 分子结构的表征方法316
10.6.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16
10.6.2 核磁共振分析317
10.6.3 光电子能谱320
10.7 超分子化学320
思考题322
习题324
11 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326
11.1 配合物的组成与命名326
11.1.1 配合物的一般组成326
11.1.2 配合物的类型328
11.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331
11.1.4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与几何异构332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335
11.2.1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335
11.2.2 价键理论的应用336
11.3 晶体场理论338
11.3.1 晶体场理论要点338
11.3.2 中心离子d轨道能级的分裂338
11.3.3 晶体场的分裂能340
11.3.4 晶体场稳定化能341
11.3.5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343
11.4 配位平衡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46
11.4.1 配位-解离平衡346
11.4.2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346
11.4.3 累积稳定常数及配合物各物种的分布346
11.5 螯合物348
11.5.1 螯合效应348
11.5.2 EDTA及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特点349
11.6 EDTA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351
11.6.1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351
11.6.2 条件稳定常数354
11.7 配位滴定分析法355
11.7.1 滴定曲线355
11.7.2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因素357
11.7.3 单离子及混合离子的滴定条件358
11.7.4 配位滴定的指示剂361
11.7.5 配位滴定的应用示例364
11.8 配位化合物的一些应用364
11.8.1 贵金属的湿法冶金364
11.8.2 无机离子的分离和提纯365
11.8.3 配位催化作用365
11.8.4 电镀与电镀液的处理365
11.8.5 生物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365
思考题367
习题368
12 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概述370
12.1 主族元素的单质371
12.1.1 单质的组成371
12.1.2 单质的化学性质373
12.1.3 元素性质的对角线规则375
12.2 氢及氢化物376
12.2.1 氢376
12.2.2 氢化物377
12.3 卤化物386
12.3.1 卤化物性质变化规律386
12.3.2 卤化物的水解性387
12.3.3 互卤化物及多碘化物387
12.3.4 拟卤素388
12.4 简单含氧酸的结构及酸性强弱391
12.4.1 简单含氧酸的结构391
12.4.2 元素含氧酸强弱的定性判断规则393
12.4.3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一般性质394
12.5 稀有气体元素397
12.5.1 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和用途397
12.5.2 稀有气体的化合物398
思考题399
习题400
13 过渡元素403
13.1 d区元素403
13.1.1 d区元素的通性403
13.1.2 钛406
13.1.3 钒408
13.1.4 铬、钼、钨410
13.1.5 锰414
13.1.6 铁、钴、镍417
13.1.7 铂系元素422
13.2 ds区元素424
13.2.1 ds区元素单质的性质424
13.2.2 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426
13.2.3 ds区元素与s区元素的对比435
13.3 f区元素436
13.3.1 镧系元素436
13.3.2 锕系元素442
思考题445
习题446
主要参考文献448
附录449
附录1 一些基本常数449
附录2 常用国际单位制449
附录3 希腊字母及读音450
附录4 水溶液中离子的活度系数(25℃)451
附录5 酸碱解离常数452
附录6 一些物质的热力学函数(298.15K和100kPa)456
附录7 一些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5℃)461
附录8 条件电极电势E?′Ox/Red(25℃)464
附录9 一些氨羧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ML465
附录10 一些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βi(25℃)466
附录11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471
附录12 某些物质的商品名或俗名473
热门推荐
- 3136064.html
- 3723069.html
- 3464168.html
- 1772857.html
- 157415.html
- 2680953.html
- 3039925.html
- 2969541.html
- 3072173.html
- 1370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8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4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7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