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技术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鲁若愚,银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869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技术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技术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企业技术管理概述3
引言3
1.1 技术总论3
1.1.1 技术的内涵及类型3
总体篇3
1.1.2 技术的性质9
专栏 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20世纪曾经出现的几种很有影响的思潮11
1.1.3 技术的发展与演化14
1.2 技术与企业发展18
1.2.1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18
1.3 企业技术管理的内涵及特点19
1.3.1 企业技术管理的内涵19
1.2.2 技术应用强化了供应链的管理19
1.2.4 技术是后进企业改变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19
1.2.3 技术改变了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19
1.3.2 企业技术管理的特点20
1.4 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22
1.5 本书的结构框架22
思考题23
主要参考文献23
2.1 技术预测27
引言27
项目管理篇27
第2章 技术预测、评估与选择27
2.1.1 技术预测的构成及影响因素28
2.1.2 两种技术类型的预测31
2.1.3 技术预测的主要方法33
2.2 技术评估39
2.2.1 技术评估及其分类39
2.2.2 技术评估的过程40
2.2.3 技术评估的内容及方法41
2.3.1 技术选择的层次45
2.3 技术选择45
2.3.2 技术类型的选择48
2.3.3 技术项目的选择53
思考题57
主要参考文献57
第3章 技术创意与研发管理58
引言58
3.1 技术创意的产生和管理58
3.1.1 技术创意的产生58
专栏1 从市场和竞争对手中寻找创意61
3.1.2 技术创意的筛选68
专栏2 上司的态度影响着创意被接受的可能69
3.1.3 创意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71
3.2 产品/服务概念的开发与市场定位73
3.2.1 产品/服务概念的形成73
3.2.2 产品/服务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74
专栏3 关注客户需求:苹果公司PowerBook的开发75
3.2.3 市场定位的含义与作用78
3.2.4 市场定位的步骤80
3.2.5 市场定位的调整83
3.3.1 研究与开发的概念84
3.3 研究与开发的概念、特征与作用84
3.3.2 研究与开发的特征86
3.3.3 研发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89
3.4 研究与开发的过程管理90
3.4.1 研究与开发的一般过程90
3.4.2 研发过程各阶段需要评审的要点92
3.4.3 研发过程管理的原则94
3.5 研究与开发的环境因素95
3.5.1 研发环境的含义与构成要素95
3.5.2 各环境因素对研发的影响95
3.5.3 政府在营造研发环境中的作用97
3.5.4 企业如何建立良好的研发环境98
3.6 技术开发的模式100
3.6.1 自主开发100
3.6.2 外包开发101
3.6.3 合作开发101
3.7 研发管理103
3.7.1 研发的时间要求103
3.7.2 产品研发管理的方法104
3.7.3 加速新产品开发的方法109
案例 通用电气公司的旋转压缩机113
主要参考文献115
思考题115
第4章 技术投资管理117
引言117
4.1 技术投资的决策因素117
4.1.1 从市场和技术两个角度进行考察118
4.1.2 企业的技术水平120
4.1.3 资源的选择投放121
4.1.4 技术投资的组合121
4.2 技术投资的主要方式123
4.2.1 决定技术投资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23
4.2.2 技术外包127
4.3 技术投资的规模128
4.3.1 技术投资的配置128
4.2.3 从外部资源引入技术能力128
4.3.2 市场地位分析131
4.3.3 研发的战略价值131
4.4 把握技术投资的时机132
4.4.1 技术投资时间领先的优势与劣势132
4.4.2 影响技术投资时间领先优势的因素133
4.5.1 企业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134
4.5.2 风险投资134
4.5 技术投资的资金来源134
专栏 美国风险基金的运行机制135
4.5.3 政府部门的资助136
4.6 实物期权思维在技术投资中的应用138
4.6.1 期权与实物期权的概念138
4.6.2 期权的特征139
4.6.3 实物期权思维140
4.6.4 实物期权的优点和用途141
4.6.5 实物期权思维在技术投资决策中的应用142
4.6.6 实物期权思维在R D评价中的应用144
案例 一个棘手的决策145
思考题146
主要参考文献147
第5章 技术风险管理148
引言148
5.1 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管理148
5.1.1 风险和不确定性148
5.1.2 技术风险150
5.1.3 风险管理与技术风险管理152
5.2 影响技术风险的因素154
5.2.1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154
5.2.2 技术垄断的不确定性158
5.2.3 技术优势的不确定性159
5.2.4 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动160
5.3 技术风险的层次和类别160
5.3.1 战略层次的技术风险161
5.3.2 组织层次的技术风险162
5.3.3 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164
专栏1 错在哪里165
5.4 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管理166
5.4.1 风险识别167
5.4.2 风险量化168
5.4.4 风险监控173
5.4.3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173
5.5.1 风险投资管理174
5.5 企业层次的技术风险管理174
专栏2 赛马——风险投资家采用的策略175
5.5.2 在研究开发中应用协同工程176
5.5.3 制定企业的技术风险防范对策177
案例 PC开发中的两个关键挑战178
思考题180
主要参考文献180
6.1 技术转移182
6.1.1 技术转移的概念182
引言182
第6章 技术转移、扩散与商业化182
6.1.2 技术转移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183
6.1.3 技术转移的走向184
6.1.4 技术转移的动因184
6.1.5 技术转移的过程187
6.2 技术扩散189
6.2.1 技术扩散的含义189
6.2.2 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190
6.2.3 采用速度与采用者的分类191
6.2.4 加速扩散192
6.2.5 技术扩散的S曲线193
6.3 技术商业化194
6.3.1 技术商业化的概念194
6.3.2 技术商业化的过程与衔接195
6.4 技术商业化模式的选择196
6.4.1 以技术转让进行技术商业化197
6.4.2 以合作方式进行技术商业化197
6.4.3 制造和销售核心技术的产品化成果199
6.4.4 许可权与产品销售结合199
6.4.5 以捆绑销售进行技术商业化199
6.4.7 采用混合的模式200
6.4.6 采用租赁的方式200
6.5 技术持续发展与技术的商业创造力201
6.5.1 技术持续发展与产品生命周期201
6.5.2 分裂性技术对技术的商业创造力的贡献203
6.5.3 连续创新与不连续创新对技术的商业创造力的贡献204
6.6 整合技术商业化的过程205
6.6.1 技术商业化的时间问题206
6.6.2 不同研究阶段的关键问题207
6.6.3 明确各阶段的研发范围208
6.6.4 如何刺激提供方和接受方208
6.6.5 政府机构如何提供帮助209
6.7.1 技术商业化的障碍210
6.7 技术商业化的障碍与对策210
6.7.2 技术商业化的对策212
案例 从VCD到DVD215
思考题217
主要参考文献217
7.1 技术商品219
7.1.1 技术商品的含义219
引言219
第7章 技术商品与技术商品定价219
7.1.2 技术商品的特点220
7.1.3 技术商品的主要表现形式222
7.2 技术商品的价格225
7.2.1 技术商品价格的概念225
7.2.2 技术商品价格的形成225
7.2.3 技术商品价格的特点226
7.3 技术商品的计价基础228
7.3.1 技术商品的成本分析228
7.3.2 技术商品的价款支付方式232
7.4.1 技术商品的计价因素236
7.4 技术商品的计价因素和计价原则236
7.4.2 建立技术商品价格模型的基本原则241
7.5 技术商品计价模型及其讨论246
7.5.1 成本定价法247
7.5.2 利润分成法247
7.5.3 “成本+利润”价格模型248
7.5.4 劳动价值论定价模型249
7.5.5 价格上限模型250
7.5.6 垄断竞争价格模型251
7.5.8 成本效益模型252
7.5.7 技术劳动增值模型252
7.5.9 价格效益相关因素回归模型254
7.5.10 综合计价模型256
思考题258
主要参考文献259
职能管理篇263
第8章 企业知识管理263
引言263
8.1 知识管理与知识型企业263
8.1.1 知识管理概述263
8.1.2 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型企业265
8.2.1 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268
8.2 基于智力资本的知识管理268
8.2.2 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270
8.2.3 管理智力资本的步骤275
8.3 知识获取278
8.3.1 知识购买279
专栏1 获取知识资产:IBM并购Lotus279
8.3.2 知识租赁280
8.3.3 知识获取的其他途径280
专栏2 微软的“市场直觉”283
8.4 知识分享284
8.4.1 知识分享的必要性284
专栏3 BP的知识分享285
8.4.2 知识分享的障碍分析286
8.4.3 构建知识分享机制287
8.4.4 知识分享的保证机制292
8.5 知识整合293
8.5.1 知识整合概述293
专栏4 松下发明的第一台自动面包机295
8.5.2 知识整合的支持平台295
8.5.3 知识整合的主要工具:知识挖掘296
8.5.4 知识整合的组织保障297
8.6.1 知识创造与SECI模型299
8.6 知识创造299
8.6.2 知识创造的障碍301
8.6.3 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302
专栏5 NEC公司的知识战略管理302
案例 英国石油公司的知识管理304
思考题306
主要参考文献306
9.1 技术组织的演变309
9.1.1 技术组织系统的发展和演变309
引言309
第9章 技术组织管理309
9.1.2 企业技术组织的演变311
9.2 企业技术组织的常见模式314
9.2.1 线性组织模式314
9.2.2 并行和交叉组织模式315
9.2.3 小组制组织模式315
9.2.4 矩阵组织模式316
9.2.5 团队组织317
9.2.6 虚拟技术创新组织319
9.2.7 战略联盟方式319
9.3.1 有效技术组织的构成320
9.3 技术组织的管理及选择320
9.3.2 强调横向联系的新产品开发组织322
9.3.3 技术组织变革的推动因素323
9.3.4 技术策略与技术组织的选择326
专栏1 Olivetti公司收复失地327
9.4 技术组织合作的动因与形式328
9.4.1 技术组织合作的主要动因328
9.4.2 技术组织合作的形式329
专栏2 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合作331
专栏3 空中客车332
9.4.3 技术外包335
案例1 联想与AOL联姻337
案例2 IBM在PC开发项目中如何克服组织官僚作风?341
思考题341
主要参考文献342
第10章 技术能力与技术战略343
引言343
10.1 技术能力343
10.1.1 技术能力的内涵与构成343
10.1.2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346
10.2.1 学习的核心地位349
10.2 组织学习与技术学习349
10.2.2 组织学习的含义350
专栏1 壳牌公司的组织学习351
10.2.3 组织学习的方式352
10.2.4 技术学习的含义和作用355
10.2.5 技术学习的来源357
10.2.6 企业内外部的技术学习359
10.2.7 技术学习过程模型360
10.3 技术战略与竞争优势361
10.3.1 技术战略的概念和要素361
10.3.2 技术创新的竞争效应362
10.3.3 技术的竞争特性364
10.3.4 竞争的动态变化366
10.4 技术战略的制定369
10.4.1 技术战略的基本内容369
10.4.2 技术战略的类型371
10.4.3 主动战略与被动战略372
10.4.4 技术战略的适用性374
10.4.5 技术战略的制定步骤374
10.5 技术战略的实施378
10.5.1 技术投资378
10.5.2 新产品中的技术部署378
10.5.3 价值链中的技术部署380
专栏2 夏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380
10.6 技术战略联盟384
10.6.1 技术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384
专栏3 飞利浦公司与索尼公司的战略联盟385
10.6.2 应用联盟创造优势386
案例 惠普-康柏惊世并购388
思考题390
主要参考文献391
11.1.1 新兴技术的概念393
11.1 新兴技术的概念与特征393
引言393
第11章 新兴技术管理393
专栏1 因特网技术:从早熟技术转化为新兴技术的一个典型例子395
11.1.2 新兴技术的主要特征397
11.1.3 新兴技术管理399
专栏2 蓝牙技术——新兴技术?早熟技术?400
11.2 管理新兴技术的思路和技巧402
11.2.1 新兴技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挑战402
11.2.2 管理者应改变的主要思维和行为方式403
11.2.3 管理新兴技术的主要思路404
11.3.1 制定战略的艺术406
11.3 新兴技术的战略制定406
11.3.2 构成战略的两个支柱407
11.3.3 制定战略的核心——有规则的想象411
11.3.4 实施有规则的想象412
11.4 新兴技术的市场管理413
11.4.1 新兴技术市场的主要特点413
11.4.2 细分市场中的团簇性415
11.4.3 在团簇市场中排除技术障碍416
11.4.4 团簇性市场的技术战略417
11.4.5 新兴技术的市场拓展421
11.4.6 实物期权思维在新兴技术市场开发中的应用423
11.5 新兴技术的盈利要素分析425
11.5.1 灵活得当的战略425
11.5.2 新型的组织形式426
11.5.3 法律上的保护或事实上的保密426
专栏3 克隆动物技术的专利之争:谁将成为克隆业的“老大”428
11.5.4 补充性资产的获取或控制429
11.5.5 时间领先430
11.5.6 准确的启动时机431
案例 施乐怎么了433
思考题434
主要参考文献434
热门推荐
- 3093756.html
- 857329.html
- 150553.html
- 980470.html
- 395334.html
- 1515191.html
- 2337172.html
- 249551.html
- 1144640.html
- 1411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1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5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