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变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郝翔,钟兴锦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307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1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1
(一)神创论与无神论在生物起源上的斗争1
(二)达尔文的重大成就4
(三)进化论摧毁神创论7
第二节 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9
(一)达尔文学说的主要观点9
(二)达尔文学派的形成13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15
第三节 达尔文主义与近代社会思想18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18
(二)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20
(三)达尔文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23
第二章 “做”过了的《天演论》26
第一节 严复——“一个感觉敏锐与众不同的先进中国人”26
(一)一代新人的代表26
(二)严复的重大贡献29
(三)《天演论》的出版33
第二节 严复“天演哲学”的形成35
(一)严复对进化论的介绍35
(二)生物进化论变成贯穿一切的“天演论”37
(三)卓然自树的“天演哲学”44
第三节 “天演哲学”的主要思想47
(一)“天演哲学”的目的——“自强保种”47
(二)消极的“适者生存”变为积极的“人定胜天”52
(三)天人关系的新篇章57
第三章 进化论促进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发展观66
第一节 进化论动摇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信条66
(一)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66
(二)来自进化论的冲击69
(三)用“善变应天”诠释“适者生存”72
第二节 维新派的进步与局限——全变与渐变75
(一)中国面临的空前大变局75
(二)“全变则强,小变仍亡”77
(三)“骤变不可,只能渐变”81
第三节 革命是天演之公例84
(一)革命——公例论84
(二)革命——良药论87
(三)革命——革天论90
第四节 五四先驱号召彻底的“变”93
(一)更为强烈的进化意识93
(二)更为浓厚的主动精神96
(三)更为广泛的社会思考99
第四章 进化论改变了中国的文化观102
第一节 我国“大一统”旧文化观的长久统治102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02
(二)“大一统”旧文化观的形成105
(三)“大一统”旧文化观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12
第二节 新文化观的传入与旧文化观的突破117
(一)“师夷以制夷”117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0
(三)严复对“中学”的文化批判124
第三节 构建新文化的尝试131
(一)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论131
(二)章太炎对民族文化的建构136
(三)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观140
第四节 新旧文化观的大激战145
(一)打倒孔家店145
(二)梁濑溟的东西文化异同论150
(三)李大钊、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154
第五章 进化论促进了我国思维方式的转换160
第一节 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产生、特点及其影响160
(一)我国传统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条件160
(二)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163
(三)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170
第二节 进化论开拓了思维的新视野174
(一)一个陌生奇异的新世界174
(二)从“师心自用”到“即物实测”179
(三)文化革新运动的兴起183
第三节 进化论推动了新的思维方式形成和发展188
(一)逻辑学热潮的兴起188
(二)从“好古循沏”到“喜善疑而慎信古”193
(三)史学观的革新197
第四节 从尊经重贤向崇尚实证的转换201
(一)重新估计一切的价值201
(二)《科学》杂志、《科学方法论》的出版207
(三)新史学的勃兴212
第六章 进化论加速了中国人的心理改造219
第一节 沉重的历史反思219
(一)民族意识的新觉醒219
(二)对本位心理的自我批判221
(三)对国民性的研究224
第二节 维新派对民族心理的反思227
(一)康有为的“去苦求乐”说227
(二)严复论“新民德”231
(三)梁启超的“新民说”234
第三节 革命派对民族心理的反思238
(一)邹容的“拔去奴隶的根性”238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242
(三)孙中山的“心理建设”247
第四节 五四先驱者对民族心理的认识和重建252
(一)陈独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号召252
(二)李大钊“青春中华”的创造256
(三)鲁迅对国民性的探索259
第七章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266
第一节 进化论所面临的挑战266
(一)内在的缺陷266
(二)“俱分进化论”269
(三)互助的“新潮”272
第二节 又一个飞跃276
(一)进化论酝酿着新的飞跃276
(二)文化的批判278
(三)现实的批判281
第三节 走向唯物史观284
(一)问题与主义——从改良主义到社会革命284
(二)社会主义论战——从互助论到阶级斗争287
(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从无政府到无产阶级专政290
热门推荐
- 3344965.html
- 1498366.html
- 696050.html
- 3258422.html
- 2125434.html
- 2961908.html
- 3068147.html
- 1013507.html
- 537596.html
- 2708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4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7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9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2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4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6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4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