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思与评述 法律文化研究的多重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反思与评述 法律文化研究的多重建构
  • 周聪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4286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法律-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思与评述 法律文化研究的多重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传统法律文化的源流2

第一章 安人宁国,善始慎终:魏徵法思想探析2

一、魏徵以人为本的法思想之思想根源与现实基础4

(一)以先秦儒学思想为主的思想根源5

(二)隋唐之际社会动荡造就的现实基础12

二、魏徵以人为本的法思想之内涵16

(一)“为理之有刑罚,执御之有鞭策”的法律本体论16

(二)“法有定科,人无执论”的法律价值论20

(三)“设法与天下共之”,以诚信为本的法律运行论24

三、魏徵以人为本的法思想之特征与影响39

(一)主要特征39

(二)历史影响42

四、小结46

第二章 历代刑法志中的儒家司法观念49

一、以复仇案件为切入49

二、历代刑法志关于复仇的记载51

(一)前儒家化时期的记载51

(二)儒家化时期的记载53

(三)去儒家化时期的记载58

三、历代刑法志关于复仇记载的整体分析59

(一)记叙模式的变化59

(二)复仇案件的共同特征60

四、儒家司法观念的发展、实现方式与精髓62

(一)儒家司法观念的发展62

(二)儒家司法观念的实现方式:得君行道63

(三)儒家司法观念的精髓:惟齐非齐64

中编:近代法制变革68

第三章 清末近代司法机构构建探究68

一、传统司法机构和清末官制改革68

(一)传统司法机构的设立概况68

(二)清末官制改革的实施70

二、司法独立的争取及法律的制定施行72

(一)司法权与行政权及司法行政与审判的分离72

(二)法律的颁行进一步推进司法的独立76

三、大理院及各级审判厅的构建81

(一)大理院的构建81

(二)高等审判厅的构建84

(三)地方审判厅的构建85

(四)初级审判厅的构建86

四、检察厅的构建及司法机构人员的选任87

(一)检察厅的构建87

(二)近代司法机构主要人员的选任90

第四章 晚清各级审判厅的裂变与承继92

一、晚清各级审判厅的设立及研究92

(一)晚清各级审判厅的设立92

(二)晚清各级审判厅的研究94

二、从试点到推广:晚清各级审判厅的构建96

(一)各级审判厅建立的背景及基础96

(二)从天津试办到全国推广98

三、晚清各级审判厅的法官及其审判100

(一)法官考试:晚清各级审判厅专职法官的产生方式100

(二)从判牍出发:晚清法官的审判103

四、设立晚清各级审判厅的功与惑107

(一)晚清各级审判厅设立之功107

(二)晚清各级审判厅设立之惑109

第五章 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知识传播113

一、法律文化研究与法律知识传播113

二、社会变迁与法律知识传播114

三、法律知识传播的载体与内容117

四、文字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勾连122

五、小结125

第六章 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过去与现在130

一、社区调解131

二、集权的简约治理133

三、离婚法的实践134

四、民事判决与调解135

下编:近代法史研究的新视野140

第七章 “据调查之同情”:民国时期的民族习惯法研究140

一、五族共和与民族习惯法研究140

二、东北区域的民族习惯法142

(一)满族143

(二)蒙古族143

三、西北区域的民族习惯法145

(一)维吾尔族146

(二)回族148

四、西南区域的民族习惯法150

(一)藏族150

(二)彝族153

(三)苗族160

(四)瑶族162

(五)傣族165

五、东南区域的民族习惯法166

(一)黎族167

(二)畲族169

(三)高山族171

六、小结172

第八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商会制度175

一、西方商会制度的源流与演进175

(一)早期西方商人、商事法律及商人团体175

(二)中世纪西方的行会制度177

(三)西方商会制度的产生179

二、中国商会制度的源流与演进181

(一)“工商食官”制度及传统工商业概况181

(二)中国传统商人组织185

(三)商帮、会馆及公所188

第九章 民国法史研究的新视野:荣县档案述略193

一、民国档案与民国史研究简述193

二、荣县概况195

三、荣县档案的发现和整理197

(一)民国荣县档案的发现197

(二)民国荣县档案的保存现状198

(三)整理进展200

四、荣县档案的全宗体系201

五、荣县档案的特点和价值204

(一)数量巨大204

(二)相对完整205

(三)种类丰富205

(四)系列史料205

第十章 近代司法档案与法史研究概述211

一、西部地区212

(一)巴县档案212

(二)南部县档案222

(三)冕宁档案228

(四)自贡档案231

(五)新繁档案234

(六)陕甘宁档案238

二、中部及东部地区240

(一)河北高等法院档案240

(二)获鹿档案242

(三)宝坻档案246

(四)黄岩档案249

(五)龙泉档案252

(六)上海会审公廨档案256

三、我国台湾地区及其他研究258

(一)我国台湾淡新档案258

(二)利用多个档案进行的研究261

(三)利用其他档案进行的研究265

(四)相关著作略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