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极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极言研究
  • 张道新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97878071182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汉语-表达(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极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所谓极言1

第一节 “极”的观念1

第二节 极性意义8

一、什么是极性意义8

二、极性意义的两个层面13

第三节 极言15

一、什么是极言15

二、极言诸形式与成极要素18

第二章 极言的认知属性22

第一节 极言的认知基础23

一、极言的比较认知条件23

二、极言是比较认知的结果27

第二节 极言的认知形态31

一、质形态31

二、感知形态33

第三节 极言的语义范畴35

一、性质范畴37

二、数量范畴38

三、时间范畴39

四、空间范畴40

五、范围范畴41

六、序列范畴44

七、状态范畴44

八、程度范畴45

第四节 关于极言分析的两个问题46

一、极言的说话人视角47

二、极言的语义表征51

第三章 标示性极言(一):副词56

第一节 标示性极言概述56

第二节 副词标示性极言58

一、程度极性意义标示类58

二、范围极性意义标示类64

三、时间极性意义标示类69

四、情态极性意义标示类76

五、必然性标示类79

第四章 标示性极言(二):动词、形容词84

第一节 动词标示性极言84

一、过程极性意义类84

二、范围极性意义类91

三、序列等级极性意义类94

四、程度极性意义类97

五、情态极性意义类101

第二节 形容词标示性极言103

一、关于形容词的极性意义103

二、形容词的极性意义类别107

第五章 标示性极言(三):数词、名词112

第一节 数词标示性极言112

一、数词极言的传统性112

二、数词极言的非自足性115

三、数词标示性极言的语义范畴117

第二节 名词标示性极言121

一、空间极性意义类122

二、时间极性意义类125

三、性质极性意义类128

四、序列等级极性意义类132

五、规制极性意义类135

六、数量极性意义类137

七、范围极性意义类139

第六章 典型性极言141

第一节 关于典型性极言141

第二节 典型性极言的原型属性143

一、自然范畴143

二、社会范畴148

第三节 典型性极言的寄生形态和固化形态163

一、寄生形态的典型性极言163

二、固化形态的典型性极言172

第四节 典型性极言适用的语义范畴178

一、性质范畴179

二、状态范畴183

三、程度范畴185

四、地位范畴188

五、关系范畴191

六、时间范畴192

七、数量范畴193

八、空间范畴195

第七章 格式性极言197

第一节 词语重叠的极性意义格式198

一、名词重叠199

二、量词重叠200

三、形容词重叠201

第二节 疑问代词的极性意义格式203

第三节 复句的极性意义格式206

一、因果关系复句207

二、条件关系复句209

三、让步关系复句212

四、选择关系复句213

第四节 其他极性意义格式214

第五节 “一A就B”格式的极性意义分析222

一、“一就”叙事和评价的综合性格式222

二、“一就”格式极性意义的范畴224

三、“一就”格式极性意义的分化226

第八章 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一)231

第一节 关于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231

第二节 语义悖谬式233

一、关于语义悖谬233

二、语义悖谬的认知本质与类型238

三、判断语义悖谬的尺度问题240

四、悖谬性结构的极言242

第三节 比较式248

一、随机对象与极性典型比较248

二、极性对象之间比较253

三、随机对象的极点比较255

四、量差256

第九章 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二)260

第一节 衬托式260

一、以人的反应衬托对象260

二、以变化衬托264

第二节 否定式270

一、极性典型否定271

二、属性否定275

第三节 铺陈式284

第四节 列举式289

一、关于列举式289

二、列举式的词语类极言290

三、列举方式的篇章类极言293

第十章 极言的解读302

第一节 极言解读的依据303

一、言语形式依据303

二、尺度依据311

第二节 极言解读的目标对象318

一、规律性知识318

二、原则性知识321

三、有极性意义的现实性信息323

四、有极性意义的心理性信息325

第十一章 极言解读(一):《孙子兵法》328

第一节 《孙子》的极言创制方式329

一、标示性极言329

二、格式性极言348

三、语义逻辑极言352

第二节 《孙子》中具有极性意义的范畴355

一、战争的最高境界355

二、用兵作战的规律359

三、用兵作战原则364

第三节 《孙子》军事斗争策略中的极性思维372

一、励士373

二、胜敌375

第十二章 极言解读(二):李白诗歌378

第一节 李白诗歌极言创制方式探究379

一、语义悖谬结构379

二、量差383

三、典型比较386

四、结果衬托389

五、极性典型否定391

第二节 李白诗歌中的基本极性意义对象393

一、成仙和归隐394

二、立功397

第三节 从诗歌的极性意义对象管窥李白的认知世界400

一、“唯有饮者留其名”401

二、“携此生雄风”405

三、“登高壮观天地间”407

主要参考文献412

后记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