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金虎,赵贤正,张以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550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大陆裂谷-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裂谷盆地概论1
第一节 综述1
一、裂谷盆地的类型1
二、裂谷盆地的分布2
第二节 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4
一、地幔的蠕动作用4
二、板块的相互作用6
三、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7
第三节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7
一、盆地结构特征7
二、断裂构造特征10
三、变换构造带特征14
四、反转构造特征18
五、构造带样式特征21
六、构造样式特征28
七、构造演化特征37
第四节 沉积充填特征41
一、沉积的平面分布特征41
二、沉积纵向发育特征42
第五节 油气分布特征43
一、油气的分布受主力生烃中心的控制43
二、不同的构造部位有不同的油气分布特征44
三、发育了三种类型成藏组合48
四、成熟生油层内不整合面上下油气富集49
第二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51
第一节 层序地层格架51
一、地层层序格架51
二、层序地层特征51
三、层序的划分和分级60
四、体系域与地层岩性油气藏61
第二节 沉积条件63
一、沉积特征63
二、沉积相展布模式71
三、沉积相带与地层岩性油气藏82
第三节 构造条件85
一、构造运动的特征85
二、断层的特征和作用87
三、凹陷结构特征95
第四节 烃源条件103
一、烃源层的分布特征103
二、烃源岩特征111
三、烃源条件与地层岩性油气藏125
第五节 坡折带条件128
一、坡折带类型和分布129
二、坡折带的形成130
三、坡折带的作用132
四、坡折带与地层岩性油气藏135
第三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类型及特征137
第一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概念137
一、综述137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概念138
第二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类型及特征141
一、地层油气藏类型及特征141
二、岩性油气藏类型及特征142
三、复合油气藏类型及特征147
第四章 典型地层岩性油气藏剖析149
第一节 地层油气藏149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149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150
第二节 岩性油气藏152
一、岩性尖灭油气藏152
二、岩性透镜体油气藏158
三、河道砂岩油气藏161
四、生物礁滩油气藏164
五、成岩圈闭油气藏165
六、裂缝性油气藏166
第三节 复合油气藏168
一、构造岩性油气藏168
二、构造地层油气藏171
三、地层岩性油气藏172
第五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175
第一节 成藏动力特征175
一、地温场特征175
二、压力场特征181
三、温-压系统特征190
四、流体势特征196
第二节 输导系统特征203
一、输导系统类型203
二、典型凹陷的输导系统特征204
第三节 地层岩性圈闭形成过程219
一、岩性圈闭形成过程219
二、地层圈闭形成过程224
第四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期次226
一、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27
二、典型岩性油藏成藏期次分析227
三、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期次特征234
第五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模式236
一、源内成藏模式236
二、源外成藏模式240
第六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分布及富集规律244
第一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差异性244
一、圈闭形成期次244
二、油气运移成藏246
三、油气藏烃类充注期246
四、保存条件248
五、油气藏分布的构造带类型250
六、油气藏分布的体系域类型252
七、油气藏分布的流体动力场252
第二节 裂谷盆地“多元控砂”机理254
一、二连盆地“多元控砂”特征254
二、冀中坳陷“多元控砂”特征264
三、其他裂谷盆地“多元控砂”特征275
第三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四元成藏”机理295
一、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295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四元成藏”特性300
三、典型岩性油气藏“四元成藏”特征分析305
第四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主元富集”规律308
一、丰富的油源是地层岩性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309
二、优质的砂岩体圈闭是地层岩性油气富集关键因素317
三、汇流通道是地层岩性油气富集重要因素329
第七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和方法336
第一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区带评价方法336
一、有利区带评价的重要性及主要参数336
二、“富油气凹陷”分析方法337
三、层序地层学方法339
四、储集相带预测方法341
五、盆地宏观运移条件分析方法347
六、区带保存条件评价方法353
第二节 地层岩性圈闭识别技术353
一、地震相分析技术353
二、地震反演技术360
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366
第三节 地层岩性圈闭评价方法369
一、地层岩性圈闭评价思路和方法369
二、地层岩性圈闭“四元成藏”分析方法369
三、地层岩性圈闭地质风险分析方法372
四、地层岩性圈闭优选方法374
第四节 华北探区地层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和方法374
一、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存在的难点374
二、地层岩性油藏区带优选评价方法374
三、地层岩性圈闭识别评价技术方法376
第八章 裂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方向378
第一节 陡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方向378
一、陡坡带的地质特征378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378
三、陡坡带油气藏分布模式381
第二节 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方向382
一、缓坡带地质特征382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382
三、缓坡带油气藏分布模式385
第三节 洼槽带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方向386
一、洼槽带地质特征386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386
三、洼槽带油气藏分布模式387
第四节 中央构造带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方向388
一、中央构造带的地质特征388
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388
三、中央构造带油气藏分布模式389
第五节 大断层下降盘负地形河道砂岩性油气藏勘探389
参考文献390
热门推荐
- 1382504.html
- 73228.html
- 2087775.html
- 1140860.html
- 522829.html
- 3728479.html
- 1247476.html
- 2520532.html
- 149763.html
- 2211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9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2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0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