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布线实用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布线实用大全
  • (美)Chris Clark著;姚德启,马震晗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129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布线实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结构化布线系统和标准1

第1章 通信系统1

1.1 电话系统2

1.2 数据系统5

1.3 局域网(LAN)7

1.4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CS)8

1.4.1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9

1.4.2 能源管理9

1.4.3 火警系统10

1.4.4 安全、入口控制和闭路电视监控12

1.5 声音系统14

第2章 网络传输介质16

2.1 电缆定义17

2.2 电缆类型18

2.3 电缆构成19

2.3.1 中心导线19

2.3.3 电缆屏蔽21

2.3.2 绝缘层21

2.3.4 电缆护套22

2.4 导线尺寸标准23

2.5 双绞线电缆24

2.5.1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24

2.5.2 金属箔屏蔽双绞线电缆31

2.5.3 屏蔽双绞线电缆33

2.6 混合电缆36

2.7 同轴电缆37

2.7.1 同轴电缆类型38

2.7.2 同轴电缆存在的问题39

2.8 光缆39

2.9 NEC对光缆的等级划分44

2.10 光缆分类45

2.10.1 单模光缆45

2.10.2 多模光缆45

第3章 连接器和连接硬件47

3.1 连接器的概念47

3.2.1 组合式插头49

3.2 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器49

3.2.2 组合式连接器结构50

3.2.3 组合式插座结构51

3.3 电信50针连接器53

3.4 金属箔屏蔽双绞线(ScTP)连接器53

3.5 屏蔽双绞线(sTP)连接器54

3.6 同轴电缆连接器55

3.6.1 N型连接器56

3.6 2 BNC连接器56

3.6.3 F型连接器57

3.7 光纤连接器58

3.7.1 ST连接器59

3.7.2 SC连接器60

3.7.3 小型化(SFF)光纤连接器60

3.8 连接硬件62

3.8.1 冲压模块63

3.8.2 配线盘66

3.8.3 其他类型的布线硬件66

4.1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定义69

第4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69

4.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历史70

4.3 结构化布线子系统71

4 3.1 工作区子系统72

4.3.2 水平布线子系统75

4.3.3 干线布线子系统79

4.3.4 电信房81

4.3.5 设备房84

4.3.6 接入设备86

5.2 干线布线子系统88

第5章 干线布线88

5.1 干线布线的定义88

5.3 楼内和楼间的干线电缆90

5.4 干线布线系统91

5.5 干线通道92

5.6 干线通道的类型92

5.7 干线通道尺寸94

5.8 防火95

5.9 焊接和接地95

5.10 干线布线拓扑97

5.11 认可介质类型98

5.12 干线电缆距离99

5.13 NEC电缆标记102

5.14 NEC入口电缆准则103

5.15 集中光纤布线103

5.15.1 直通103

5.15.2 接续104

5.15.3 互连105

6.1 水平子系统106

第6章 水平布线106

6.2 水平通道107

6.3 认可介质类型113

6.4 布线链路和通道115

6.5 电缆长度116

6.6 电缆选取118

6.7 水平连接硬件119

6.7.1 UTP电缆连接硬件119

6.7.3 光缆连接硬件121

6.7.2 组合式插座配置121

第7章 工作区布线123

7.1 工作区场所123

7.2 工作区插座场所124

7.3 工作区软线124

7.4 工作区介质125

7.5 工作区布线距离126

7.6 工作区电缆品质127

7.7 布线部件和专用适配器128

7.8 电信插座129

7.9 电信插座配置130

7.10 开放办公室布线131

7.11 多用户电信插座(MUTOA)132

7.12 合并点(CP)133

7.13 地毯下布线系统135

7.14 地毯下电缆类型135

7.15 使用地毯下电缆136

8.1 建筑规范137

第8章 结构化布线标准和组织137

8.2 标准138

8.3 电信布线标准制定者138

8.3.1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139

8.3.2 电子工业联盟(EIA)139

8.3.3 电信工业协会(TIA)140

8.3.4 加拿大标准协会(CSA)140

8.3.5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41

8.4 TIA/EIA 电信布线标准142

8.5 ANSI/TIA/EIA-568-A标准143

8.5.1 工作区布线144

8.5.2 水平布线145

8.5.3 干线布线148

8.5.4 TIA/EIA TSB151

8.6 ANSI/TIA/EIA-568-B标准151

8.7 ANSI/TIA/EIA-569-A标准152

8.8 ANSI/TIA/EIA-570-A标准154

8.9 ANSI/TIA/EIA-606标准154

8.10 ANSI/TIA/EIA-607标准155

9.1 信号的类型157

9.1.1 模拟信号157

第9章 传输的基本原理157

9.1.2 数字信号158

9.2 电阻159

9.3 安培数159

9.4 电压159

9.5 欧姆定律160

9.6 频率160

9.8 带宽161

9.7 频率度量161

9.9 兆赫兹(MHz)与兆比特(Mb/s)163

9.10 分贝164

9.11 衰减165

9.12 近端串扰169

9.13 综合近端串扰172

9.14 远端串扰和等效远端串扰174

9.15 综合等效远端串扰176

9.16 衰减串扰比178

9.17 传播延迟179

9.18 延迟抖动180

9.19 特征阻抗181

9.20 阻抗匹配182

9.21 回波损耗183

9.22 电容184

9.23 电感185

9.24 平衡电缆和非平衡电缆186

9.26 介质滤波器187

9.25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187

9.27 电磁干扰188

9.28 电磁兼容性189

9.29 信令190

9.30 宽带信令和基带信令190

9.31 传输线路的类型190

9.32 异步传输191

9.33 同步传输191

10.1 设计和制图192

第10章 设计图和说明书192

第2部分 安装和测试192

10.2 设计和建设过程193

10.3 蓝图193

10.4 蓝图核对表195

10.5 CSI标准格式196

10.6 第16类198

10.7 第17类199

10.9 T系列图纸201

10.8 第17110部分201

10.9.1 图纸的封皮202

10.9.2 T0图纸202

10.9.3 T1图纸202

10.9.4 T2图纸202

10.9.5 T3图纸203

10.9.6 T4图纸203

10.9.7 T5图纸203

11.1 OSHA204

11.2 公司安全规划204

第11章 敷设工程安全、有害环境和保护装备204

11.3 建筑物意外事故205

11.3.1 意外事故的预防206

11.3.2 良好的内务处理207

11.3.3 避免嬉戏打闹207

11.3.4 急救207

11.4 工作地点的通信联络208

11.5 工具和设备208

11.7 脚手架和梯子的安全209

11.6 电动工具的安全209

11.8 指定工作区域212

11.9 空气压缩机212

11.10 易燃液体213

11.11 有害的外界环境213

11.11.1 电气危险213

11.11.6 气体危害214

11.11.4 爬行空间的危险214

11.11.5 化学药品和化学产品的危害214

11.11.2 闪电危险214

11.11.3 桥形通道的危险214

11.11.7 光纤危险215

11.11.8 电池危险215

11.11.9 石棉危害216

11.12 保护装备216

11.12.1 头盔/坚硬的帽子217

11.12.2 眼睛保护装备217

11.12.6 手套218

11.12.7 探测标记卡218

11.12.4 运送带218

11.12.5 保护性鞋类218

11.12.3 呼吸保护218

11.12.8 听力保护装置219

11.12.9 工作服219

11.13 事故发生时该怎么办220

第12章 接地和焊接221

12.1 全国电气规程(NEC)221

12.2 漏电221

12.2.1 建筑物外部漏电222

12.2.2 建筑物内部漏电223

12.2.3 和电源电路分开224

12.3 漏电的结果225

12.4 防止漏电伤害226

12.5 接地的定义226

12.6 焊接的定义227

12.7 通信系统中的接地和焊接227

12.8 接地电极系统228

12.8.1 接地电极228

12.8.2 接地电极导线230

12.9 电信接地和焊接232

12.10 NEC800-33和800-40款规定232

12.11 电信接地定位232

12.12 通信焊接定位233

12.13 电信接地和焊接标准233

12.14 电信接地和焊接系统234

12.15 电信焊接导线235

12.16 电信主接地总线(TMGB)236

12.16.2 TMGB的安装237

12.16.1 电信主接地总线的描述237

12.16.3 TMGB连线238

12.17 电信接地棒(TBB)239

12.17.1 TBB导线尺寸240

12.17.2 TBB安装注意事项240

12.18 电信接地总线240

12.18.1 电信按地总线的描述240

12.18.2 TGB的安装241

12.19 电信接地棒与焊接导线的互连242

13.1 电信房243

第13章 电信房的建造243

13.2 电信房的设计244

13.3 电缆支撑结构245

13.4 背板247

13.4.1 背板的安装248

13.4.2 多块背板的安装249

13.5 梯形架的安装250

13.6 电缆端接硬件的安装252

13.6.2 端接连接块的场所颜色编码253

13.6.1 最大跳接线距离253

13.6.3 背板电缆的选路254

13.6.4 端接连接块间隙255

13.7 通信架和机柜256

13.7.1 通信架间隙256

13.7.2 通信架的固定257

13.7.3 机柜257

13.8 配线盘的安装258

13.9 配线管理259

13.10 电缆备用260

13.11 接地设备和焊接设备的安装260

13.11.1 TGB的安装261

13.11.2 TGB的连接262

13.12 通信设备的安装263

第14章 电缆支撑结构264

14.1 电缆支撑结构详述264

14.1.1 电缆托架264

14.1.2 电线吊篮通道270

14.1.3 管道273

14.2 电缆支撑硬件278

14.2.1 J形钩278

14.2.2 吊线环279

14.2.3 电缆夹279

14.2.4 电缆扎带279

第15章 防火280

15.1 防火保护280

15.2 大楼防火系统280

15.4 防火系统282

15.3 穿孔282

15.5 防火产品283

15.6 防火标准284

15.7 防火测试284

15.8 防火等级划分285

15.9 机械防火系统285

15.10 非机械防火系统286

15.10.1 防火灰泥286

15.10.2 防火填充物286

15.11 直通式穿孔的防火287

15.12 表层式穿孔的防火287

15.10.3 防火硅胶泡沫材料287

第16章 布线前期的准备工作289

16.1 准备工作289

16.2 施工现场的检查290

16.2.1 拿到工程图纸和大楼设计蓝图290

16.2.2 施工路线检查291

16.2.3 安全检查291

16.2.4 工程联络人员的确认291

16.2.5 确定工程的工具、设备和材料292

16.2.6 确定牵引通道和敷设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292

16.2.7 施工中需要专门考虑的事项292

16.3 制定施工方案292

16.4 电信房294

16.5 楼内电信房的检查295

16.5.1 狭槽和管接头296

16.5.2 电信房内的电缆支撑结构296

16.5.4 通信架和机柜297

16.5.3 背板297

16.5.5 配线管理298

16.5.6 电信接地和焊接299

16.5.7 通信设备的安装300

16.6 电信房的建造300

16.7 水平电缆和干线电缆的检查301

16.7.1 检查水平电缆通道301

16.7.2 检查干线电缆通道302

16.8 安装电缆通道和支撑结构302

16.9.1 在干线通道内安装拉绳303

16.9 拉绳和引线的安装303

16.9.2 在水平通道中安装引线305

16.10 确定电缆投放位置305

16.11 工作区的准备305

16.11.1 搬动家具305

16.11.2 家具和柜橱的分解306

16.11.3 固定设施306

第17章 干线电缆的牵引309

17.1 认可的介质类型309

17.2 牵引干线电缆310

17.2.1 干线电缆通道的检查311

17.2.2 规划和确定干线电缆牵引工作区313

17.2.3 干线通道内拉绳的安装314

17.2.4 电缆盘的安装314

17.2.5 电缆和电缆盘的标记315

17.2.6 拉绳在电缆上的固定315

17.2.7 干线电缆的牵引方式316

17.3.2 最大牵引力319

17.3.1 干线电缆的处理319

17.3 干线电缆的牵引事项319

17.3.3 最大干线电缆长度320

17.3.4 避开噪声源320

17.3.5 竖直方向上电缆的支撑321

17.3.6 干线电缆的接地和焊接322

17.4 干线光缆的敷设322

17.4.1 干线光缆牵引前的测试323

17.4.2 牵引光缆时的注意事项323

17.4.5 牵引网套(缆夹)324

17.4.3 拉绳在光缆上的安装324

17.4.4 拉绳在干线光缆上的安装324

17.4.6 润滑剂325

17.4.7 管道内套管的安装325

17.4.8 光缆的退绕326

17.4.9 牵引光缆的一般过程326

第18章 水平铜缆的牵引327

18.1 认可的介质类型327

18.2 水平电缆的牵引328

18.2.1 检查水平电缆路径329

18.2.2 规划并建立工作区330

18.2.3 引线的安装330

18.2.4 支起电缆盘或电缆箱331

18.2.5 电缆末端标记331

18.2.6 引线在电缆上的固定332

18.2.7 电缆牵引332

18.3 在管道内牵引水平UTP电缆340

18.4 在吊顶内牵引UTP水平电缆341

19.1 铜缆端接342

第19章 铜缆的端接和接续342

19.2 通信电缆连接343

19.2.1 螺丝固定端子343

19.2.2 绝缘位移式连接343

19.3 连接硬件344

19.3.1 冲压模块345

19.3.2 配线盘345

19.3.3 组合式连接器/插座345

19.4.1 电缆护套剥离器346

19.4 电缆端接工具346

19.3.4 组合式插头346

19.4.2 辟线347

19.4.3 冲压工具348

19.5 端接通信铜缆的步骤348

19.6 端接前的准备工作349

19.7 端接多线对UTP电缆349

19.8 端接水平双绞线电缆351

19.8.1 电缆护套的剥离351

19.8.4 最小弯曲半径352

19.8.2 解绞电缆线对352

19.8.3 电缆线对分离352

19.9 电信房内电缆的端接353

19.10 在66连接模块上端接双绞线电缆353

19.11 在110连接模块上端接双绞线电缆354

19.12 在配线盘上端接双绞线电缆355

19.13 在组合式插座上端接双绞线电缆356

19.13.1 冲压型组合式连接器357

19.13.2 扣锁端接帽式连接器357

19.16 冲压型组合式插座的端接358

19.14 组合式插座配置358

19.15 电缆备用358

19.17 扣锁端接帽式插座的端接359

19.18 STP-A电缆360

19.19 同轴电缆361

19.20 标记端接电缆362

19.21 铜缆的接续362

19.22 接续场所362

19.24 干线电缆接续的准备工作363

19.23 工作区的规划363

19.24.1 安装接续架364

19.24.2 长度确定364

19.24.3 剥离电缆护套364

19.24.4 凝胶的去除365

19.24.5 安装接续头365

19.24.6 干线电缆屏蔽层的焊接365

19.24.7 电缆包扎组的处理365

19.26 安装接续护罩366

19.25 铜缆的接续步骤366

19.27 对干线电缆接续进行标记367

第20章 光缆的敷设368

20.1 光缆敷设环境368

20.1.1 楼间干线369

20.1.2 楼内干线371

20.1.3 水平布线子系统372

20.2 光缆的牵引373

20.2.2 光缆牵引前的测试374

20.2.3 牵引光缆时的注意事项374

20.2.1 光缆敷设工具和材料374

20.3 选择最优的光缆通道377

20.4 套管377

20.4.1 在哪里使用套管378

20.4.2 套管的使用379

20.4.3 填充率379

20.4.4 在管道内敷设套管379

20.5 引线的安装380

20.6 牵引光缆的准备工作380

20.4.5 在天花板上敷设套管380

20.7 光缆的退绕381

20.8 把光缆固定在拉绳上381

20.8.1 拉环382

20.8.2 电缆牵引网夹(缆夹)382

20.8.3 润滑剂382

20.9 把拉绳固定在小型光缆上383

20.10 把拉绳固定在一组小型光缆上383

20.11 把拉绳固定在大型光缆上384

20.12 备用环384

20.13 牵引光缆的一般程序385

20.14 施工人员的编制386

第21章 光纤的端接和接续387

21.1 纤链路的损耗387

21.2 本征损耗和附加损耗388

21.2.1 本征损耗因子388

21.2.2 附加损耗因子388

21.3 光纤端接的安全390

21.3.1 废弃光纤391

21.3.2 化学物质安全391

21.4 光纤端接工具392

21.3.3 眼睛和皮肤的防护392

21.3.4 激光安全392

21.4.1 光缆护套剥离器393

21.4.2 剪刀393

21.4.3 光纤缓冲层剥离器394

21.4.4 切割工具394

21.4.5 划线工具395

21.4.6 酒精纸棉395

21.4.9 光纤显微镜396

21.4.7 磨光砂纸396

21.4.8 磨光垫396

21.4.10 压钳397

21.4.11 其他工具398

21.5 光纤端接种类398

21.5.1 紧套光缆和松套光缆399

21.5.2 单模光缆连接器和多模光缆连接器399

21.6 光纤连接器的固定400

21.6.1 环氧连接器401

21.6.2 非环氧连接器402

21.7 分束器件403

21.8 尾纤接续403

21.9 光纤端接404

21.9.1 工作区的选定404

21.9.2 剥离光缆护套405

21.9.3 芳伦丝强度元件的预制405

21.9.4 光纤剥离405

21.9.7 光纤连接器的安装406

21.9.5 光纤的清洁406

21.9.6 光纤的切割406

21.9.8 光纤连接器的磨光409

21.9.9 纤的检查410

21.10 合格端接411

21.11 不合格端接411

21.12 纤接续411

21.13 接续地点的选择412

21.14 工作区的准备412

21.15 纤接续前的准备工作413

21.15.1 长度的确定413

21.15.2 光缆护套的剥离414

21.15.3 凝胶的去除414

21.15.4 光缆强度元件的去除414

21.15.5 纤缓冲材料的剥离415

21.15.6 纤的切割415

21.15.7 纤的清洗415

21.17 熔接416

21.16 机械接续416

第22章 电缆测试设备418

22.1 电缆测试418

22.2 电缆测试设备419

22.2.1 线务员测试仪419

22.2.2 音频生成器和音频放大器420

22.2.3 万用表421

22.2.4 连通性测试仪422

22.2.5 电缆分析仪424

22.3 光纤测试设备426

22.3.1 闪光灯427

22.3.2 可视电缆示踪仪和故障定位仪427

22.3.3 光功率计428

22.3.4 光纤测试光源429

22.3.5 光损耗测试仪429

22.3.6 光时域反射计430

22.3.7 OTDR曲线430

第23章 铜缆的测试和故障排除431

23.1 电缆测试431

23.3 连通性测试432

23.2 外观验视432

23.4 性能测试433

23.5 UTP电缆测试的历史434

23.6 UTP电缆的测试434

23.7 TSB-67标准435

23.8 TSB-67标准的链路配置436

23.8.1 水平布线链路436

23.8.2 水平布线通道438

23.9 TSB-67现场测试439

23.10 接线图测试440

23.10.1 接线图——开路440

23.10.2 接线图——短路441

23.10.3 接线图——线对反接442

23.10.4 接线图——错对442

23.10.5 接线图——线对分离443

23.11 电缆长度测试444

23.12 衰减444

23.12.2 信号频率445

23.12.1 电缆长度445

23.12.3 衰减的起因446

23.13 衰减测试447

23.14 近端串扰测试448

23.15 衰减串扰比测试449

23.16 回波损耗451

23.17 综合近端串扰451

23.18 等效远端串扰452

23.19 综合等效远端串扰453

23.20 传播延迟454

23.21 延迟抖动455

23.22 5e类通道参数小结455

23.23 特征阻抗测试456

23.24 电缆的测试操作456

23.25 电缆分析仪456

23.26 测试仪器精度等级458

23.27 不合格电缆的故障排除459

23.27.1 连通性故障459

23.28 同轴电缆测试460

23.27.4 低近端串扰的致因460

23.27.3 信号过度衰减的致因460

23.27.2 电缆长度不当460

23.29 10Base-2电缆测试461

23.29.1 物理外观检查461

23.29.2 同轴电缆最大长度461

23.29.3 回路电阻461

23.29.4 特征阻抗462

24.1 光纤测试类型463

24.2 光纤测试标准463

第24章 光缆的测试和故障排除463

24.3 光纤测试464

24.3.1 单盘光缆测试464

24.3.2 多模光缆测试464

24.3.3 单模光缆测试464

24.4 光纤链路段465

24.5 链路段性能465

24.6 光纤损耗参数465

24.8 测试水平链路466

24.9 测试多模光缆干线链路段466

24.7 接续子和连接器的损耗参数466

24.10 测试单模光缆干线链路段467

24.11 光纤衰减测试467

24.11.1 光纤衰减的测试步骤468

24.11.2 衰减测试设备468

24.12 光功率计的校准470

24.12.1 光功率计校准的可选方案470

24.12.2 光功率计的校准工序472

24.13 衰减测试工序472

24.16 OTDR曲线473

24.14 光时域反射计测试473

24.15 光时域反射计的工作原理473

24.16.1 光时域反射计的盲区474

24.16.2 光时域反射计的距离测试474

24.16.3 光时域反射计的损耗测量475

24.16.4 OTDR鬼线475

24.17 光缆的故障排除476

附录 术语表478

参考文献5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