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300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目前政治机构的弊端与变更1
一 最高级的行政机构中所见弊端的形形色色3
(一)铺床迭架的机构3
(二)法制由个人的感情定夺6
(三)公务员的来源是私人荐引6
(四)吓人听闻的兼差兼薪9
(五)官样文章的行政计划10
(六)等于具文的法令11
(七)无人遵守的办公时间12
(八)人力、时间与物质的可痛浪费12
(九)劳逸不均与待遇不公14
(十)漫无标准的裁员15
(十一)官僚制度所不可免的结果—贪污的横流16
(十二)腐败的官僚生活总结17
A 官僚习气之特色17
B 视公物为私物,视公权为私权19
C 不知亡国恨的金迷纸醉19
二 省级行政机构中所见弊端的形形色色21
(一)散漫错杂的机构与互相抵制的系统21
(二)沦陷区域现行省制之不当23
(三)省县职权之失调25
(四)繁杂的公文手续与低微的行政效率26
(五)徒托空言的省主席之一例27
(六)头重脚轻和以民为壑的财政制度28
(七)说不清楚的贪污糊涂账29
(八)坐以待薪及荒淫无耻的官僚生活31
三 县级行政机构中所见弊端的形形色色32
(一)“等因奉此”的官僚机构32
(二)五光十色的上下级关系33
(三)县长、胥吏、土豪的狼狈为奸和层层剥削36
(四)县政腐败的一个缩影38
(五)无奇不有、无恶不作的若干官僚典型39
A 在国难中拼命搜括39
B 卸任时逃之夭夭42
C 私盗矿产42
D 荒唐的招摇42
E 尸位素餐43
F 大做生意43
G 吞云吐雾44
H 荒淫无耻44
I 制造土匪46
J 杀人放火48
(六)动员民众的枷锁49
四 官僚政治的最下层基础——区乡级行政机构51
(一)保甲制度是土劣鱼肉平民的工具51
(二)区长、联保主任、保甲长以吃人为生活52
(三)在山有虎,在区有虎53
(四)宰割民众妨碍抗战的下级罪恶之渊薮54
A 陕西的实例54
B 河南的实例55
C 安徽的实例58
D 湖北的实例59
E 湖南的实例60
F 广东的实例61
G 福建的实例63
五 官僚政治下千篇一律的兵役制度64
(一)兵役困难的原因鸟瞰64
(二)敲诈勒索一切灾祸放在贫民身上65
(三)抓壮丁如捉罪犯70
(四)把人先打个半死而后来勒索他71
(五)抽签决定的把戏72
(六)所谓“抽仇人,免死罪”73
(七)迫民上梁山的例子73
A 在江西73
B 在河南75
C 在云南77
(八)有些老百姓被迫乘舟浮于海77
六 政治掠夺下农民生活的缩影78
(一)剥肌见髓的农民生活78
(二)使你无法喘息的重重压搾79
(三)官吏成了农民的债主80
七 抗战以来若干行政机构的变更80
(一)最高国防委员会的设置80
(二)行政院机构的若干更动81
(三)战地党政委员会的设立81
(四)省级行政机构的变更82
(五)行政督察专员职权的变更82
(六)二十八年颁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82
附:评县各级组织纲要90
八 抗战后若干省区的光明面99
(一)一种模范的县政99
(二)乡级政治革新的试验102
(三)兵役运动的某些开明的方式104
A 一种志愿兵运动104
B 征兵制度在广西107
第二编 国民参政会的召集及其经过111
一 国民参政会的组织、职权与成分113
(一)国民参政会的组织条例113
(二)第一届参政员的党派成分116
二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大会116
(一)全国各地各界对大会的建议摘录116
A 成都各界的联合建议116
B 各业工人的建议122
C 青年的建议124
D 妇女界的建议126
E 湖南常德监犯的呼声126
(二)大会的重要决议128
A 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128
B 拥护政府长期抗战国策案128
C 改善各级行政机构案129
D 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129
E 调整民众团体以发挥民力案130
F 克期设立省县市参议会案131
G 具体规定检查书报标准并统一执行案132
(三)汪派在第一届大会中的阴谋133
三 国民参政会第二届大会133
(一)各地各界对二届大会的建议133
A 重庆各青年团体的联合建议133
B 上海各团体的建议138
(二)大会的重要决议139
A 拥护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加强团结坚持抗战案139
B 严惩汉奸傀儡民族叛徒以打击日寇以华制华之诡计而促进抗战胜利案139
C 加强国民外交推动欧美友邦人士敦促各该国政府对日寇侵略者实施经济制裁案140
D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确立战时新闻政策促进新闻事业发展案141
E 撤消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案及其他142
(三)汪派在第二届大会中的阴谋142
四 国民参政会第三届大会143
(一)舆论界对三届大会的希望摘要143
A 应该检讨决议案的实施如何143
B 应该重申抗战国策保障人权等方针144
C 应该加强对内团结145
(二)大会的重要决议145
A 拥护抗战国策案145
B 确立民主制度案146
C 国民抗敌公约宣誓运动案146
(三)大会对于前两届大会决议实行之审查147
五 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大会148
(一)各界的建议摘要148
A 一千三百三十二个水手的呼声148
B 重庆妇女团体的意见149
(二)大会的重要决议150
A 声讨汪逆及附逆诸汉奸并否认一切伪组织案150
B 制定宪法实行宪政案151
(三)张一麟代表全体参政员对议长的答词152
六 国民参政会第五届大会153
(一)舆论界对五届大会的希望153
A 必要加速向民主宪政之途猛进153
B 要努力推进经济建设155
(二)大会的重要决议156
A 大会声讨汪逆156
B 提请政府明确宣释“领土完整”之意义157
C 平抑物价案157
D 保障讲学自由案158
E 改善学生功课负担及伙食案159
七 国民政府颁布之省市参议会组织条例159
第三编 抗战中的民主运动165
一 黑暗政治与民主政治的两种结果167
(一)黑暗政治是国难的根源167
(二)民主政治是统一团结与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167
二 抗战发动初时国人关于民主的呐喊168
(一)弱点首先表现在政治方面168
(二)需要彻底改造政治机构169
(三)需要民力与军力结合170
(四)独裁论的谬误170
(五)中共提议召集国民会议171
三 南京失守后,关于党派的问题172
(一)托派奸徒挑拨各党派的团结——所谓“一个党,一个主义”的口号172
(二)一个老国民党员关于党派问题的见解172
四 民主问题的再提起173
(一)抗战、统一与民主173
(二)民主与集权177
(三)关于民主实施的建议178
五 华北敌后的广大民主运动及民主政治180
六 国民参政会与民主政治180
七 为争取言论自由而斗争182
报人争取言论自由的呼声182
八 在抗战相持阶段的面前中共再三呼吁民主政治183
自力更生,准备反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政治183
九 争取民主政治的宪政运动184
(一)实行民主宪政的必要185
(二)能抗战的民众就必能实行宪政188
(三)政治斗争的新局势189
(四)实行宪政需要真正的内容190
(五)宪政运动的三个问题191
(六)需要大多数起来参加宪政运动194
(七)广大促进的必要195
(八)关于国民党中央对宪政运动指示的商榷196
(九)为新民主主义宪政方向而奋斗203
第四编 抗战中的民众运动205
一 抗战中的工人运动207
(一)全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概观207
A 在抗战初期的罢工斗争207
B 抗战中工人群众的武装起义与武装斗争209
C 工人群众反汉奸的英勇斗争211
D 战时行都——重庆市总工会宣布成立213
(二)陕甘宁边区的工人运动214
A 边区工会的组织状况214
B 边区工人生活的改善215
C 边区工会对于工人的政治文化教育工作217
D 边区工人参加抗敌救国的动员工作218
E 边区政府对于各级工会的帮助220
F 政府工厂内厂方与工人的关系以及一般劳资的关系221
(三)晋察冀边区的工人运动223
A 各县工人数目及成分的一个统计223
B 工人生活改善与劳资关系223
C 工人教育的突飞猛进225
D 边区工人参战的热潮226
E 工人参政的一斑228
(四)晋东南的工人运动229
A 晋东南总工会的成立229
B 晋东南总工会大会决议摘要229
C 五区工救总会工作总结231
(五)晋南的工人运动235
A 晋南各业联合总会的成立235
B 各业联合总工会的中心工作236
(六)晋西的工人运动237
A 晋西总工会的成立237
B 晋西总工会八项抗日斗争纲领草案237
C 晋西总工会关于改善工人生活办法草案238
(七)苏鲁的工人运动239
A 简短的发展史239
B 两年来的抗战成绩241
C 鲁西北的工会组织243
(八)上海的工人运动244
A 抗战爆发后的工人爱国行动244
B 上海沦陷后的工人反汉奸日寇的爱国活动244
C 求生活的斗争247
D 职工运动走上统一之路248
二 抗战中的农民运动250
(一)晋察冀边区的农民运动250
A 边区农运的特殊姿态250
B 边区农运是怎样壮大起来的250
C 边区农运的伟大成绩252
D 艰苦奋斗的农运干部258
(二)山西省的农民运动259
A 农民运动的产生和发展259
B 农民在抗战中所起的伟大作用260
C 山西省农救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集及山西农民运动的新方向263
(三)河北省的农民运动及其他264
A 冀中区一个县的民众运动的典型264
B 冀南民众的参战运动266
C 八路军东进时冀东民众抗日浪潮的高涨267
(四)山东省的农民运动及其他269
A 风起云涌的山东民众269
B 鲁西北农民互助会的组织经过及其工作情形270
C 胶东民众的奋起参战271
(五)江苏省的农民运动及其他272
A 苏北抗日同盟的工作及其障碍272
B 京芜铁路沿线民众自发的武装自卫活动273
(六)安徽省的农民运动及其他274
A 呻吟在黑暗政治下的安徽民众274
B 敌人侵入安徽后的暴行274
C 皖西的民运组织275
D 皖省民众武装英勇杀敌的一瞥276
(七)活跃在浙东前线的农民组织277
三 抗战中的青年运动279
(一)陕甘宁边区的青年运动279
A 边区青年运动的特点279
B 边区青救会的性质和任务280
C 边区青救会做了些什么280
D 战斗中的边区儿童281
(二)晋察冀边区的青年运动283
A 组织的统一与发展283
B 从城市到乡村283
C 参战工作的一般284
(三)晋东南的青年运动285
A 青救会的组织及发展285
B 青救会的工作286
(四)鲁西北的青年运动288
(五)南昌的青年团体及其工作289
(六)广西青年的参战潮289
A 广西农民青年几十万人上前线289
B 广西学生青年从军热290
(七)浙江一支走向民间的青年队伍290
四 抗战中的妇女运动292
(一)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运动292
A 边区妇女救国会的组织状况292
B 边区妇救会的抗战动员工作293
C 边区妇女参政及生活改善的一隅295
(二)华北的妇女运动296
A 华北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其组织概况296
B 三年来华北妇女工作之成绩298
(三)山东省的妇女运动304
A 山东妇女救国运动的深入农村304
B 在敌伪蹂躏下胶东妇女的参战动员305
C 鲁西北妇女救国的各种组织及活动306
D 鲁省妇女宪政促进会的成立308
(四)大后方及江南各省的妇女运动309
A 妇女运动在各方面的成果309
B 妇女运动的缺点313
五 民众运动中的逆流314
(一)一些公开破坏“唤起民众”的典型314
A 陕西省党部解散西安十三个救亡团体314
B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因当局不备案,宣告结束315
C 湖北乡村巡回宣传队的被摧残316
D 江苏武进青年战时宣传队在湖南被解散并驱押出境317
E 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团、蚁社在武汉被解散318
F 三湘民气没有发扬的机会319
G 浙东救亡团体被封闭,救亡活动被停止320
H 福建救亡团体被驱逐,救亡青年被惨杀的一段历史321
I 贵阳省党部诱骗拘押全部民先队员323
(二)官方所谓“动员民众”的方策以及官办团体种种323
A “等因奉此”的所谓“动员民众”323
B 不让民众自己动员起来324
C 后援会成了摧残爱国者的特务机关324
D 买空卖空的所谓民众团体326
E 一个无奇不有的典型官办工会327
F 官办团体公然贫污的一个例子330
G 抗战初期官方脱离民众的一种典型地方331
(三)民众运动的症结332
第五编 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地区335
甲 民主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337
一 边区民主政治的建设及其特点337
二 抗战时期的施政纲领与第一届参议会的决议341
(一)边区抗战时期的施政纲领341
A 民族主义341
B 民权主义342
C 民生主义343
(二)第一届参议会的决议344
三 民主政治的最下层346
(一)乡政权的组织系统346
(二)乡政权下的民主自由349
(三)乡政府的工作355
(四)乡政府的工作人员359
四 投降派顽固派的破坏政策与边区人民的严正自卫361
(一)投降派顽固派加紧破坏边区361
(二)严正自卫是边区人民和政府的态度363
五 缺点的存在与继续求进步364
乙 华北敌后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治365
一 关于敌后政权问题365
二 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治367
(一)在混乱与危险中生长起力量367
(二)军政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与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成立370
(三)军政民代表大会致电国民政府暨全国同胞报告边区政府成立的经过371
(四)各级政府的机构372
(五)各种新制度一瞥373
(六)政府与民众的联系374
(七)民主政治的最下层375
(八)政府的行政状况377
A 行政方针377
B 政权工作的领导原则与领导方式380
C 行政上的优良作风380
D 在一个时期内关于行政具体成绩的总结382
(九)政府工作人员的津贴制度383
三 冀南的抗日民主政治383
(一)抗日民主政权产生的经过383
(二)各级普遍的选举385
(三)行政公署的八大施政方针386
(四)施政状况一瞥387
(五)参议会正式成立的经过388
四 关于冀西冀中平西民主政治的鳞片392
(一)在冀西392
(二)在冀中393
(三)在平西394
五 晋东南在二十九年春天事变前的抗日民主政治396
(一)行政会议的组织方法396
(二)政府与民众团体间的联系396
(三)民主政治的最下层397
A 二十八年夏天前的村选397
B 村级民主的实例397
(四)民众的罢官权与监政401
A “现在可不同过去了”401
B 人民监政的实例402
(五)民主的工作检查一例403
(六)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及生活404
六 晋西南在二十九年春天事变前的抗日民主政治406
(一)新政权建立的经过406
(二)各级行政会议的组织方法407
(三)政府与民众团体的关系408
(四)民主政治的最下层409
(五)施政方针409
七 晋西北的抗日民主政治410
(一)根据地建立的经过410
(二)二十九年春行署公布行政实施大纲411
(三)廉洁的政治412
(四)人民救国团体在民主政治下发展起来413
八 鲁西北在范筑先殉难前的抗日民主政治413
(一)在改造旧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权413
(二)民主政治的最下层414
(三)行政人员的生活414
(四)今日的鲁西北415
九 胶东的抗日民主政治416
(一)新政权建立的经过416
(二)民主的选举416
(三)行政状况416
A 旧制度的改革416
B 新政的实行417
(四)行政人员的生活417
十 豫北民主政治的萌芽417
(一)空前创举的民选417
(二)民众实施罢免权418
(三)民主政治的政绩419
(四)民众在民主政治下站起来419
十一 在荒凉的塞北——大青山产生了政治的新光明420
(一)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420
(二)教会问题的解决421
(三)蒙汉民族的团结421
(四)土匪的肃清422
第六编 抗战中各党派团体及武装部队所颁布的抗战纲领及主张423
一 中国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425
二 中国共产党于七七事变后颁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427
三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抗战前所通过的初步政治纲领430
四 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的纲领439
五 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在解散前的政治纲领440
六 中国青年党的抗战主张441
七 国家社会党的纲领441
八 中山学社的抗战主张443
九 南京失守后军委会第六部武汉办事处发表之二十条444
十 山西省民族革命十大纲领445
十一 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446
十二 广东省开放民众运动决议案447
十三 第五战区约法七章447
十四 第十八集团军七大纲领448
十五 东北反日总会及抗日联军政治纲领449
热门推荐
- 2556759.html
- 3418754.html
- 903539.html
- 1689941.html
- 3413809.html
- 1981207.html
- 2668226.html
- 1395555.html
- 2769441.html
- 2707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8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0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