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热能管理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本热能技术协会编著;吴永宽,苗艳秋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5·2590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热能管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热能管理概论1
1.1热能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1
1.1.1热能管理的概念1
目录1
1.1.2热能管理系统2
1.1.3热能管理法3
1.2能源形势4
1.2.1世界的能源需求4
1.2.2 日本的能源需求5
1.2.3环境保护与能源需求6
1.3热能管理的方法10
1.3.1热能管理组织及其工作10
1.3.3燃烧管理与安全管理11
1.3.2燃料的管理11
1.3.4 计测管理12
1.3.5热流管理12
2.燃料14
2.1燃料概论14
2.1.1燃料的意义14
2.1.2燃料的分类14
2.2气体燃料16
2.2.1概论16
2.2.2煤气(焦炉煤气)18
2.2.3 高炉煤气18
2.2.6石油气19
2.2.5水煤气19
2.2.4转炉煤气19
2.2.7天然气20
2.2.8液化石油气21
2.2.9城市煤气23
2.2.10气体燃料的管理24
2.3液体燃料27
2.3.1概论27
2.3.2原油28
2.3.3燃料油29
2.3.4液体燃料的管理37
2.4固体燃料39
2.4.1概论39
2.4.2煤炭40
2.4.3焦炭44
2.4.4固体燃料的管理45
3.燃料检验方法47
3.1气体燃料检验方法47
3.1.1燃料气的检验方法48
3.1.2天然气的检验方法52
3.1.3液化石油气的检验方法55
3.2液体燃料的检验方法57
3.2.1 采样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51)57
3.2.2 比重检验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49)57
3.2.3反应检验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52)58
3.2.4闪点检验方法58
3.2.6 动粘度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83)59
3.2.5蒸馏检验方法59
3.2.7流动点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69)60
3.2.8残碳量检验方法(康拉逊残碳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70)60
3.2.9硫分检验方法61
3.2.10水分检验方法(蒸馏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75)63
3.2.11 灰分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72)63
3.2.12发热量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79)63
3.3固体燃料的检验方法63
3.3.1 采样与制样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11)63
3.3.2 全水分和吸附水分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11)65
3.3.3煤炭内在水分的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3)65
3.3.4工业分析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M8812)65
3.3.5元素分析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13)66
3.3.6发热量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14)68
3.3.7粒度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1)69
3.3.8煤的破碎性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1)69
3.3.9煤的坩埚膨胀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1)69
3.3.10煤的流动性检验方法(基氏流动度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1)70
3.3.11灰熔点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01)70
3.3.12着火点检验方法70
3.3.13焦炭强度检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2151)70
3.3.14测定值的表示方法和不同基准的换算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M8810)71
4.热和蒸汽73
4.1热73
4.1.1温度、质量、力、压力74
4.1.2气体的量75
4.1.4显热、潜热、反应热76
4.1.3热容、比热、分子热76
4.1.5气体的状态77
4.1.6热力学第一定律79
4.1.7内能79
4.1.8热焓80
4.1.9卡诺循环,热力学温度刻度81
4.1.10热力学第二定律82
4.1.11熵82
4.2蒸汽84
4.2.1水的蒸发84
4.2.2蒸汽的热焓85
4.2.3饱和温度、临界温度、临界压力86
4.2.4蒸汽表86
4.2.5利用效率100
4.2.6 h-s曲线图101
4.2.7热机循环103
4.2.8湿空气104
4.3传热108
4.3.1概论108
4.3.2平板传热108
4.3.3圆筒的传热108
4.3.4层板的传热110
4.3.5对流111
4.3.6热传导114
4.3.7热交换器114
4.3.8辐射116
4.3.9辐射的传热量117
4.3.10气体辐射和光焰辐射118
4.3.11综合传热121
5.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124
5.1燃烧的一般知识124
5.1.1燃烧的化学反应124
5.1.2着火过程125
5.1.3燃烧过程127
5.1.4燃烧温度129
5.1.5燃烧装置容量的表示方法130
5.1.6燃烧调节的基准131
5.1.7烟尘的生成与防止132
5.1.8燃烧时氮氧化物的生成和防止措施136
5.2气体燃烧138
5.3.1油的燃烧150
5.3油的燃烧150
5.3.2油燃烧器的种类151
5.3.3通风装置157
5.3.4油燃烧的附属装置161
5.3.5吹氧燃烧164
5.3.6低氧燃烧164
5.4固体燃烧166
5.4.1概要166
5.4.2粉煤燃烧法166
5.5流体输送168
5.5.1基础关系式168
5.5.2导管的压降169
5.6.1通风的种类和特点173
5.6通风和鼓风机173
5.6.2烟囱的通风能力174
5.6.3鼓风机175
6.计测方法和计测仪器178
6.1工业测定方法178
6.1.1计测仪器的选择、测定地点和计测仪器的维修178
6.1.2测定值179
6.2燃烧气体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180
6.2.1气体分析仪的种类和特点180
6.2.2烟道气的采样方法182
6.2.3化学法的气体分析装置182
6.2.4物理法的气体分析装置183
6.2.5未燃气体计(CO+H2测量计)186
6.2.6过剩空气计(O2测定仪)187
6.3温度的测定方法和仪器190
6.3.1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范围190
6.3.2封液式玻璃温度计190
6.3.3压力温度计192
6.3.4电阻温度计192
6.3.5热电偶温度计195
6.3.6辐射温度计199
6.3.7光学高温计201
6.3.8比色高温计202
6.3.9温度的其它测定方法202
6.3.10温度计的选择203
6.4.2容积法205
6.4.1流量计的种类205
6.4流量的测定方法与仪器205
6.4.3流速法207
6.4.4面积法208
6.4.5速度头的测定方法208
6.4.6阻尼机构法209
6.4.7热线式方法211
6.4.8电磁式方法211
6.4.9流体涡流法212
6.4.10流量计的选择213
6.5压力的测定方法与仪器215
6.5.1液柱式压力计215
6.5.2弹性变形式压力计216
6.5.3压力的其他测定方法217
6.6液面测定方法及仪器218
6.6.1液面计218
6.6.2管式液面计218
6.6.3液面的其他测定方法218
6.7重量测定方法及仪器219
6.7.1计重(重量和质量)219
6.7.2天平,台秤,吊秤和测力传感器219
6.7.3皮带秤220
6.7.4漏斗秤220
6.8湿度的测定方法及仪器221
6.8.1水分吸收法221
6.8.2干湿球湿度计221
6.8.4其他湿度计222
6.8.3露点计222
6.9其他的计测仪器223
6.9.1节流干度计223
6.10自动控制223
6.10.1 自动控制回路的构成223
6.10.2 自动控制的基础226
6.10.3 自动控制的实际应用228
7燃烧计算和热量计算239
7.1燃烧计算239
7.1.1有关燃烧的基础知识239
7.1.2 固体和液体燃料燃烧时的空气需要量和燃烧气体的生成量245
7.1.3气体燃料燃烧时需要的空气量和生成的燃烧气体量252
7.1.4近似计算的方法256
7.2.1热平衡计算257
7.1.5特殊情况下的计算方法257
7.2热平衡计算257
7.2.2范围258
7.2.3基准和测定项目259
7.3热平衡计算的方法259
7.3.1主要项目的计算方法259
7.3.2热平衡计算示例269
7.3.3热平衡图277
7.4热效率及其研究278
7.4.1热效率278
7.4.2燃烧气体温度279
7.4.3热效率的研究280
8.2钢铁用炉282
8.1.2分类282
8.2.1焙烧炉282
8.1窑炉的定义282
8.窑 炉282
8.1.1窑炉的定义282
8.2.2球团化炉283
8.2.3鼓风炉285
8.2.4混铁炉286
8.2.5 转炉286
8.2.6均热炉287
8.2.7连续加热炉288
8.3铸造熔化炉289
8.3.1化铁炉289
8.4有色金属熔化炉290
8.4.1坩埚炉290
8.3.3转炉290
8.3.2反射炉290
8.4.2炼铝用反射炉291
8.5机械工业用炉292
8.5.1锻造加热炉292
8.5.2热处理炉293
8.6电炉294
8.7窑业用炉296
8.7.1水泥烧成窑296
8.7.2石灰烧成窑298
8.7.3砖和陶瓷器窑炉299
8.7.4玻璃工业用窑炉302
8.8.1管式加热炉303
8.8化学工业用炉303
8.9垃圾焚烧炉304
8.10窑炉的热能管理306
8.10.1 窑炉的热平衡计算306
8.10.2窑炉的热效率306
8.10.3废热回收311
9.炉用材料(耐火材料)314
9.1耐火材料的一般知识314
9.1.1定义314
9.1.2应具备的条件314
9.1.3分类314
9.2耐火材料的性质及其试验方法316
9.3有关制造方法的一般知识319
9.4.1粘土砖322
9.4各种耐火材料322
9.4.2硅石砖325
9.4.3熔化硅石耐火材料325
9.4.4高氧化铝砖326
9.4.5铬砖327
9.4.6镁砖327
9.4.7铬镁砖327
9.4.8直接结合砖329
9.4.9 白云石砖329
9.4.10镁橄榄石砖330
9.4.11碳化硅砖330
9.4.12氮化硅耐火材料331
9.4.13碳质砖331
9.4.14锆质砖331
9.4.15耐火灰泥332
9.4.16不定形耐火材料334
9.4.17耐火绝热砖336
9.5筑炉的一般知识337
9.5.1耐火砖和炉337
9.5.2炉的砌筑337
10.锅 炉343
10.1锅炉设备的一般知识343
10.2各型锅炉344
10.2.1筒形锅炉344
10.2.2水管锅炉346
10.2.3特殊锅炉351
10.3锅炉各部分的作用和结构353
10.3.1燃烧室353
10.3.2锅炉主体354
10.3.3过热器和再热器356
10.3.4 废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358
10.3.5附属装置360
104锅炉的运转与操作362
10.4.1 锅炉的运转与控制362
10.4.2锅炉的操作369
10.5蒸汽管路372
10.5.1关于管路的基础知识372
10.5.2管件372
10.5.3凝气阀和冷凝水的回收374
10.6锅炉给水和锅炉水377
10.6.1给水和锅炉水的性质377
10.6.3水质对锅炉的影响379
10.6.2给水和锅炉水的标准值379
10.6.4水质处理388
10.6.5锅炉的清扫394
10.6.6停用锅炉的维护394
11.蒸馏395
11.1蒸馏的一般知识395
11.1.1气液平衡395
11.1.2简单蒸馏396
11.1.3真空蒸馏和水蒸汽蒸馏397
11.1.4共沸混合物398
11.1.5共沸蒸馏和抽提蒸馏399
11.1.6精馏399
11.2.1热平衡402
11.2蒸馏装置的热管理402
11.2.2废热回收403
11.2.3操作时的注意事项404
12.蒸发407
12.1蒸发的一般知识407
12.1.1蒸发能力407
12.1.2沸点升高407
12.1.3表观温差409
12.1.4雾沫夹带和起泡409
12.1.5水垢410
12.1.6急剧膨胀411
12.2蒸发装置411
12.2.1 直接加热的气体稀释排除法411
12.2.2间接加热的气体稀释排除法412
12.2.3间接加热冷凝器法413
12.2.4间接加热源用水蒸汽414
12.2.5蒸发罐的真空操作415
12.2.6多效蒸发415
12.2.7 自产蒸汽压缩法417
12.2.8闪蒸417
12.2.9蒸发装置的附属设备418
12.3蒸发装置的热能管理418
12.3.1热平衡计算示例418
12.3.2蒸发装置的选择和废热回收420
12.3.3操作注意事项421
13.1.1水分的表示方法423
13.1.2干燥机理423
13.1干燥的一般知识423
13.千 燥423
13.1.3干燥速度425
13.1.4干燥温度与收缩429
13.2干燥方法和装置430
13.2.1 干燥方法430
13.2.2干燥装置的分类431
13.2.3间歇式干燥装置432
13.2.4连续式干燥装置433
13.2.5其他干燥装置436
13.2.6干燥装置的选型437
13.3干燥装置的热管理438
13.3.1 干燥装置的热效率438
13.3.2干燥的计算和热平衡计算439
13.3.3操作时的注意事项444
14.1.2干馏温度和干馏产物445
14.1.1 定义445
14.干馏445
14.1煤的干馏445
14.1.3 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446
14.1.4干馏用煤447
14.2焦炉448
14.2.1焦炉的类型448
14.2.2焦炉的结构448
14.2.3焦炉的形式449
14.2.4焦炉的大型化453
14.2.5焦炉的操作454
14.3干馏过程455
14.3.1干馏炉中干馏的进行状态455
14.3.2影响干馏速度和焦炉处理能力的因素456
14.4.1干馏需要的热量458
14.4干馏炉的热管理458
14.4.2热平衡计算459
14.4.3废热的回收与利用459
14.4.4操作注意事项460
14.4.5最新炼焦技术461
15.气化464
15.1概述464
15.1.1气化464
15.1.2气化反应464
15.1.3气化装置的分类466
15.1.4气化结果的表示方法467
15.2.2循环催化裂解法468
15.2石脑油的气化468
15.2.1石脑油的气化工艺468
15.2.3常压部分燃烧法470
15.2.4加压催化式部分燃烧法471
15.2.5加压催化式水蒸汽重整法471
15.2.6加氢裂解法476
15.3原油和重油的气化476
15.3.1原油和重油的气化工艺476
15.3.2循环热解法477
15.3.3循环催化裂解法478
15.3.4常压部分燃烧法480
15.3.5加压部分燃烧法481
15.3.6热解1和部分燃烧并用的方法483
15.3.7加氢裂解法484
15.4煤和焦炭的气化485
15.4.1煤和焦炭的气化工艺485
15.4.2煤气发生炉485
15.4.3水煤气发生炉486
15.4.4用煤制取合成天然气486
16.保温材料488
16.1保温材料的一般知识488
16.1.1 意义488
16.1.2保温材料应具备的条件488
16.1.3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和安全使用的温度范围488
16.2各种保温材料490
16.2.1常温和低温用保温(保冷)材料490
16.2.3高温用保温材料491
16.2.2普通保温材料491
16.3保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492
16.3.1裸露面和保温面的散热量492
16.3.2保温材料的经济厚度(日本工业标准JIS A9501)493
16.3.3保温施工(日本工业标准JIS A9501)494
16.4散热量和热导率的测定方法494
16.4.1散热量的测定方法494
16.4.2热导率的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A1412,1413,9502~9506,9510,9512)495
17.煤烟污染的防止技术497
17.1 集尘装置497
17.1.1基本概念497
17.1.2集尘装置499
17.2排烟脱硫508
17.1.3选择装置时的注意事项508
17.2.1排烟脱硫法的分类509
17.2.2湿式吸收法510
17.2.3干式吸收法511
17.2.4 吸附法512
17.2.5催化氧化法513
17.2.6其他方法513
17.3煤烟的扩散514
17.3.1 大气扩散的理论514
17.3.2 气象和地形对扩散的影响517
17.3.3烟囱排气扩散浓度的计算方法523
17.3.4扩散实验527
17.4烟尘的测定529
17.4.1烟尘浓度的测定方法529
17.4.2硫氧化物的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K0103)537
热门推荐
- 2632661.html
- 283274.html
- 3087931.html
- 2735191.html
- 2775448.html
- 3814199.html
- 624443.html
- 148014.html
- 3727560.html
- 273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4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3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3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1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