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环湾发展走向蓝色时代 面向21世纪的青岛发展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维民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901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青岛市;社会发展-研究-青岛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环湾发展走向蓝色时代 面向21世纪的青岛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心城市发展的时代意义和理论基础1
一、发展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1
(一)大城市优先增长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1
(二)中心城市是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4
(三)中心城市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动力9
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的理论基础11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1
(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理论14
三、中心城市规模效应分析21
(一)问题的提出21
(二)理论分析过程22
(三)基本结论24
第二章 环湾发展——中心城市扩张的青岛模式28
一、环湾发展的历史演进28
(一)从三角形布局扩展为带状形态29
(二)从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向东、西两翼扩展33
1.20世纪80年代——西进33
2.20世纪90年代——东扩36
3.21世纪初——从“两点一环”到环湾发展44
(三)“环湾发展”的战略意义50
二、“环湾发展”的扩张模式与内在动力52
(一)城市集聚与扩散的一般理论52
(二)环湾发展的扩散模式及动力机制55
1.青岛城市集聚与扩散的大体阶段55
2.“环湾发展”的扩散模式与内在动力分析56
三、“环湾发展”的空间形态评价69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形态69
1.单核团状城市布局形态69
2.轴向分散指状城市布局形态70
3.带状城市布局形态71
4.多核组团状城市布局形态71
5.分散型城镇结构布局形态72
6.网络式城市形态72
(二)“环湾发展”的空间形态分析74
1.多核式组团发展的实践74
2.“环湾发展”的成因76
(三)“环湾发展”的一体化效应78
1.解决了近岸地区功能定位问题78
2.加快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79
3.使环湾岸线旅游功能成为一体81
4.营造现代化环湾对景景观81
5.构建系统统一的生态保护格局82
第三章 青岛中心城市首位度分析85
一、青岛已经形成的首位城市优势85
(一)综合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85
(二)对外开放的拉动作用86
(三)产业集群与品牌的带动作用87
(四)东北亚地区重要港口的枢纽作用87
(五)现代商务中心的辐射作用88
(六)海洋科研和产业优势的引领作用89
二、首位度理论的创新及其应用90
(一)传统首位度理论及其局限90
1.应用范围的局限性91
2.度量的局限性91
3.度量区域的局限性91
4.评价标准的模糊性91
(二)广义首位度的定义及内涵92
1.广义首位度定义的提出92
2.广义首位度的理论创新及内涵93
(三)基于广义首位度概念的首位城市评价体系构建97
1.中心城市首位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97
2.中心城市首位度评价指标的选择98
3.中心城市首位度评价方法选择102
4.指标权重的确定103
5.数据收集与处理104
三、中心城市首位度实证研究——以青岛和山东省为例105
(一)实证分析过程105
(二)山东省各城市首位度评价得分与排名109
1.规模首位度评价109
2.产业首位度评价110
3.功能首位度评价110
4.首位度评价综合得分与排名111
(三)山东省各个城市首位度评价得分的聚类分析112
(四)山东省首位城市的判定112
1.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评价指标比较112
2.结论115
四、青岛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差距分析与对策建议116
(一)青岛市城市首位度存在的差距116
1.与第二位城市济南差距不大,首位优势不够突出116
2.规模首位度参差不齐,集聚能力相对减弱117
3.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119
4.腹地优势不突出,难以放大首位城市的极化扩展效应122
(二)提高青岛城市首位度的对策建议123
1.抓住当前有利契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步伐123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关联效应124
3.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首位城市的集聚辐射力126
4.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127
第四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背景下的新视角:从“环湾发展”走向“蓝色时代”131
一、“国际城市”理论的再认识131
(一)世界城市理论综述132
(二)国际城市与世界城市的关系136
(三)国际城市的特征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140
(四)国际城市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143
(五)国际城市在中国成长的可能与趋势150
二、青岛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可能与条件155
(一)国际城市赖以成长的国家竞争力开始形成156
(二)建设国际城市的区位优势明显158
(三)青岛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升级阶段161
1.青岛发展现状分析161
2.青岛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166
3.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性特征173
(四)青岛总体上已基本实现现代化174
1.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概念174
2.现代化及现代化城市的评价标准177
3.青岛市现代化水平测度186
(五)城市国际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城市居前列191
1.基于统计角度的比较192
2.基于专业评价报告的比较196
3.总结206
三、青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国际城市的思路与对策206
(一)以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确立新的发展定位207
1.青岛未来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207
2.青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国际城市的功能定位208
3.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国际城市的重大意义209
(二)突出港口优势,提升国际空港能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212
1.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213
2.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路径选择214
(三)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育国际城市核心竞争力217
1.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发展主线,建立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219
2.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完善国际城市功能221
3.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45
4.实施中央商务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提升主城区发展能级253
(四)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形成国际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260
1.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260
2.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城市群,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263
3.城市群空间形态及推进战略:两翼展开,双核驱动,组团发展,圈层轴射266
(五)打造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扩大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273
1.充分认识建设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重大战略意义273
2.正确把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内涵274
3.发挥领军城市引领作用,打造国际影响力275
热门推荐
- 3121794.html
- 302620.html
- 3154443.html
- 345674.html
- 1545973.html
- 731783.html
- 520446.html
- 2641406.html
- 756553.html
- 1531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7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6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9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4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5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9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