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府管理创新 3 施政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靖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28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府管理创新 3 施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中国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动力2
(一)转型期地方政府施政现状2
(二)中国地方政府施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4
(三)地方政府施政存在问题的原因8
(四)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11
二 中国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社会政治生态16
(一)经济生态环境:市场体系与产权制度缺失17
(二)政治生态环境:意见表达组织化与机构运行的非规范化18
(三)文化生态环境:非制度化运行与官本位文化21
(四)国际生态环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管理模式转换23
三 中国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理论选择25
(一)三权分立与传统官僚制行政范式的危机26
(二)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过程方法论的当代意义29
(三)西方政府改革理论对中国国情的适用性分析32
(四)邓小平政府体制改革思想与施政创新34
四 中国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目标: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法治政府37
(一)提升施政能力,建立“责任政府”39
(二)均衡政府功能,建立“效能政府”42
(三)降低施政成本,建立“双廉政府”43
(四)强化监督机制,建立“法治政府”44
(五)再造施政角色,建立“有限政府”46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与施政创新49
第一节 政府权力与政府能力的悖论49
一 政府权力与政府能力的四种模式50
二 全能政府及其危害63
三 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与动力74
四 地方政府能力结构及其变迁78
第二节 政府权威与政府效率87
一 政府的威严职能与效率职能87
二 现代祛魅与政府权威96
三 政治民主与政府民主101
四 鱼与熊掌兼得的追求——维护政府权威与提高政府效率106
第三节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110
一 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110
二 地方政府层级建构的目标模式115
第四节 在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中实现施政创新123
一 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124
二 政策倾斜与社会公平131
第二章 中国地方政府效能提升与施政创新138
第一节 提升地方政府施政效能的宏观背景138
一 全球化、市场化对提升地方政府施政效能的内在要求139
二 城市化对提升地方政府施政效能的现实影响144
三 民主化进程将促进地方政府施政效能的提升150
一 政府纵向间关系中的“职责同构”模式154
第二节 影响地方政府施政的因素154
二 亟须改进的“信访”制度161
三 地方政府施政过程中的“信用缺失”167
四 “政绩取向”的工作目标172
五 “一票否决”的非理性绩效评价方式176
第三节 建设“效能政府”的主要措施184
一 建立集分并举、职责异构的纵向间政府关系184
二 倡导政务公开,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189
三 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严格依法行政193
四 全面调整地方政府过程196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政务信息传输与施政创新200
第一节 政务信息传输体制的转轨200
一 中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工作200
二 政务信息工作的发展趋势210
三 信息技术在政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217
一 政务公开的含义及其理论分析228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228
二 从概念到实施:政务公开的现状与思考235
三 WTO透明度原则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246
第三节 建设“电子化”地方政府256
一 电子政务发展透视256
二 部分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与启示264
三 电子化政府的发展目标与模式278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监督机制与施政创新292
第一节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总体概况和基本功能292
一 地方政府监督体系的总体概况293
二 地方政府的外部监督机制295
三 地方政府的内部监督机制303
四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特征和功能306
第二节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10
一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11
二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虚位滞后的根本原因313
第三节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理论分析318
一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理论依据318
二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基本原则330
第四节 创新权力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332
一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333
二 建立“法治政府”模式的构想339
三 完善地方政府监督机制的现实途径348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规制重构与财政改革350
第一节 政府规制的理论与实践351
一 政府规制理论与中国政府规制的现状351
二 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借鉴363
三 放松与重构: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的基本任务368
第二节 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374
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进374
二 现行财政体制与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382
三 “第二财政”治理及其相应政府行为的规范388
第三节 加快地方财政改革,建设“公共服务政府”393
一 从经济建设到公共服务:地方财政改革的方向393
二 效率财政:地方财政改革的目标399
三 事权与财权对等:地方财政改革的重点403
第六章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部分政府职能的社会化407
第一节 第三部门发展对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意义408
一 第三部门及其特征409
二 公民社会理念与第三部门的发展413
三 第三部门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多元化管理415
四 西方国家的“社团革命”417
五 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的发展419
六 全球化趋势下的第三部门421
第二节 第三部门: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 “生长点”423
一 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424
二 提供地方性服务427
三 降低地方政府成本428
四 制约地方政府权力430
五 缓解地方政府与公众的矛盾432
六 提高效率434
七 创造就业机会435
八 小结:一种新的地方政府施政模式438
第三节 寻求第三部门发展与地方政府施政创新的良性互动439
一 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的两种模式439
二 行政化与过度营利: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42
三 第三部门发展的思路447
四 推动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促进部分政府职能社会化450
五 第三部门与社会自救457
六 第三部门与基层自治459
参考文献464
热门推荐
- 3234248.html
- 2680048.html
- 1174568.html
- 245710.html
- 2767893.html
- 1665152.html
- 2768827.html
- 2997141.html
- 34301.html
- 3633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6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3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1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2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