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晓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长征出版社
- ISBN:78001596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中国军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毛泽东1
一、用枪杆子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
●毛泽东在斗争中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与“上山”的必要性,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12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革命力量增强。19
●独立自主地开展革命斗争,尽可能减轻“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25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30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0
二、实现全民族抗战35
●西安事变后,毛泽东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集中精力对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概括。42
●毛泽东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还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雏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42
三、解放全中国48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54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59
●到1948年7月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革命迎来了决战的时刻。59
四、开拓国防现代化70
●中朝两国唇亡齿寒,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侵略者及其仆从国军队,迫使其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7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建设空军、海军和陆军的技术兵种,着手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74
并十分关注部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与部队正规化建设,为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呕心沥血。74
周恩来81
一、创建人民军队81
●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创建了共产党自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创了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86
●坚决果断、周密细致地领导上海工人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90
●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力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新时期。90
二、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和支持毛泽东94
●在中共六大上,周恩来认识到中国革命有割据的可能,指导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主持起草中央“九月来信”,统一红四军党内思想。99
●1931年周恩来到达瑞金,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104
●周恩来重新掌握部队的实际指挥权,开始实行战略性转移。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转折。104
三、最高统帅部的好参谋长110
●周恩来积极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116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了“双十协定”,后又达成停战协定。121
●在西柏坡这一小小的村庄里,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战斗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突出的功勋。125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为了国家的安全,为改善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建立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呕心沥血,功勋卓著。125
朱德133
一、从寻求救国之路到领导三军大会师133
●朱德早年深感教书没出路,便投身军界。随滇军先后参加云南起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带领起义余部转战湘南。140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会师,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粉碎了敌人数次“进剿”和“会剿”。并在建立数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48
●朱德与其他领导人一道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一、二次全国苏雏埃代表会议上,朱德两次当选为中革军委主席。148
二、伫马太行抗倭寇164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拉开序幕。国共第二次合作,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指挥部队积极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170
●1938年到1940年,朱德率部以太行山为依托,既担当起抗日的重任,又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40年后,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170
三、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174
●抗战胜利后,配合重庆谈判,朱德等领导下,对进犯的国民党军坚决还击,并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183
●新中国建立后,朱德指挥人民解放军扫清国民党残余,解放中国大陆。他密切关心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并为之呕心沥血,作出重要贡献。183
邓小平191
一、从军校教员到红军将领191
●少年离家,留学法、苏,接受马克思主义。198
●邓小平进入中央苏区工作,受到打击、迫害和排挤,但他没有屈服,被称为“‘左’倾路线压不倒的硬汉子”。后主编《红星报》。长征中,“跟着走”。198
二、立马太行的邓政委203
●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邓小平接替张浩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他与师长刘伯承一道指挥部队开展敌后山地游击战争。历经一系列战斗,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20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刘邓指挥部队奋起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4
●1941年和1942年是八年抗战中最为艰苦的两年。218
●进入1943年,邓小平与刘伯承一道领导抗日军民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218
三、最高兴的三年222
●抗战胜利后,为配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的谈判,面对阎锡山的进攻,刘邓指挥了上党、邯郸两大战役,打退了敌人进攻,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227
●全面内战爆发后,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里,在陇海路南北开展运动战,数战数捷,大量歼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231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打破敌人封锁。随后,大战鲁西南,打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南大门,实现外线作战的第一步。235
●挺进鲁西南,还不足以吸引敌人。毛泽东令刘邓大军继续南进,目标直指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杀出一条血路。逐鹿中原,鹿死我手。243
●中国革命到了决战时刻,中央决定发起淮海战役,由中原和华东两野战军共同承担。247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又任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247
●1973年,在国难之际,毛泽东想起了邓小平,请他来 做“军师”。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临危受命,发出“军队要整顿”的号令,人民军队面貌一新。252
●三落三起,再次复出,担任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他以巨大的气魄明确指出军队要现代化,要正规化,领导了百万大裁军,使人民解放军走上了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255
彭德怀261
一、横刀立马大将军261
●彭德怀早年入湘军,在军中结交革命同道人,秘密组织“救贫会”,与封建恶势力作斗争,后加入北伐队伍。大革命失败后,他发动平江起义,率部加入工农红军。261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率部与朱毛红军会师,其部发 展成中央红军一支劲旅——红三军团。261
二、敌后抗战和解放西北282
●国共合作后,彭德怀率八路军奔赴山西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282
●解放战争中,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大捷。282
三、为了共和国的安宁289
●朝鲜战争爆发后,彭德怀慨然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浴血奋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彭德怀被朝鲜政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296
●朝鲜战争结束后,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七载,大胆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健全军兵种、实行义务兵役制、发展新式武器等,奠定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础。300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向毛泽东写信提出质疑,却被扣上“右倾”、“反党”的罪名,遭到批判,被撤职,移居吴家花园。300
刘伯承307
一、中国军神307
●刘伯承少年从军,曾有“刮骨疗毒”之壮举,有勇有谋,被誉为军神。经吴玉章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生涯。311
●刘伯承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后留学苏联,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其以后的军事斗争准备了条件。回到苏区后,任红军学校校长,又任红军总参谋长。315
●长征中,刘伯承亲率先遣队为全军开路,彝海结盟,保证了红军的顺利通过,并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作了坚决的斗争,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315
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321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率部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先后在神头岭、响堂铺大败日军,并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326
●进入相持阶段后,刘伯承率领根据地军民,一方面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另一方面打退日军的疯狂“扫荡”,挥军参加百团大战。326
三、实施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330
●为配合重庆谈判,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上党和邯郸战役。336
●1948年,刘邓大军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刘伯承受命与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歼灭了黄维兵团。淮海战役的胜利,实现了中原逐鹿,鹿死我手的战略目标。340
●淮海战役后,刘伯承挥军进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后,刘伯承出任南京市第一任市长。不久刘伯承指挥部队进军西南,完成进军西南、经营西南的战略任务。340
四、军事教育家344
●新中国建立后,刘伯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首任院长。349
●1958年后开展所谓的反教条主义斗争,刘伯承受到牵连。不久他便离开了军事教育和训练工作领导岗位,专任战略小组组长,进行调查研究和提出一些战略性意见。349
贺龙355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355
●贺龙17岁加入了哥老会,不久参加了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投身于护国讨袁战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作乱,贺龙用两把菜刀夺枪闹革命,继续参加护法战争,寻求救国救民真理。360
在北阀战争中,迎来了以共党员为主体的左翼军宣传队。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贺龙在北阀战争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官至军长,思想上也逐渐向共产党靠拢。360
●国民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找到贺龙。360
二、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开辟者366
●南昌起义后,贺龙对党忠心耿耿,凭着三务破枪先回荆江点燃了洪湖年关斗争的火种。接着回到家乡桑植,举行武装起义,开辟了湘鄂边,整编了红四军,任军长。372
尔后东下洪湖与红六军会师,成立红二军团,任军团长,使湘鄂边和洪湖苏区连成一片。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372
●红三军退出湘鄂西,贺龙又创建包括川东在内的黔东特区。1934年10月与红六军团会合,红三军又恢复了红二军的番号,创建和发展了湘鄂川黔边苏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377
●贺龙率红二、六军团万里转战,从湘西到陕北期间,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胜利完成长征,维护了党的团结,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377
三、奋战在抗日前线382
●抗战开始,贺龙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开赴抗日前线,取得雁门关大捷。太原失守后,贺龙坚持敌后抗战,率领军队开辟了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389
●1939年12月返回晋西北,统一了晋西北和晋绥两根据地,指挥反顽和抗击日军进攻。389
1942年5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统一领导两区军事建设、财政经济建设,领导军民保卫边区。389
四、西北战场大后方的组织者395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组建晋绥野战军,与国民党军争夺晋绥地区,贺龙曾组织绥远和晋北战役,打击敌军,威胁敌之所占的太原、大同、绥远等大城市。400
●小河会议后,毛泽东让贺龙专管地方和后方工作,为保证西北战场的后方安全和物资供应尽心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部进军大西南。400
五、进军川藏和发展体育事业404
●1949年8月,贺龙指挥秦岭战役,11月11日大军入川,实施对成都包围。胡宗南弃城逃跑,四川军阀起义,解放了四川全境。408
●到北京后,贺龙曾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心尽职,全力工作。他还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408
陈毅419
一、从富家子弟到职业革命家419
●陈毅18岁赴法勤工俭学,接受社会主义理论,他积极参加学生们的抗议活动,遭遣送回国。423
●国共合作期间,陈毅在北京与李大钊一起领导了“三一八”反帝大游行。后回四川军阀部队作兵运工作,领导万县人民掀起反帝斗争。423
二、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427
●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张发奎着手清党,陈毅星夜出逃追赶起义部队。起义失败后,陈毅表示“要当失败时的英雄”。433
●陈毅随朱毛突围下山出击赣南,赣南、闽西局面逐渐打开。红四军内部出现了急论。陈毅赴上海带来了中央的“九月指示”。439
●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率部队在赣粤边进行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439
三、新四军军长444
●陈毅奔赴苏南敌后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448
●皖南事变后陈毅临危受命,任新四军代军长,开展了反投降,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再一次打败韩德勤。1945年9月3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正式文件之时,陈毅任新四军军长。448
四、华东野战军司令员453
●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华东是主攻方向之一,陈毅率部奋起反击,先后取得宿北、鲁南大捷。莱芜战役活捉李仙洲,孟良崮一战粉碎敌重点进攻的企图。挥师而下,反攻中原。457
●1948年冬陈毅开始指挥淮海战役,率领华东野战军歼灭了黄百韬集团和杜聿明集团。又受命指挥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为上海第一任市长。457
五、元帅外交家461
●陈毅是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他团结各方力量,除旧布新,打退了敌人多方面的进攻,取得军政全胜,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在上海站稳了脚跟。465
●到北京后,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中陈毅受到迫害,去世后毛泽东参加追悼会。465
罗荣桓475
一、红军政治工作的奠基人475
●罗荣桓8岁入学,后进入青岛大学学习,参加了五卅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古田会议,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创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83
●罗荣桓先后任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在肃“AB团”中反对扩大化,“刀下留人”,参加了四次反“围剿”战争,对人民军队的宣传工作起了开创性的作用。483
二、搞活山东根据地487
●罗荣桓率部开辟晋西南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鲁南根据地等,参与指挥梁山战役、留田突围等,打退了顽敌的进攻,498
其“翻边战术”更是有力地回击了敌人大“扫荡”使根据地摆脱了被动局面。498
●抗战后期,罗荣桓主持山东军区工作,精兵简政,配好各级领导班子,搞活山东全局。整风运动中,坚持实事求是,领导山东抗日斗争。498
三、东北解放战争和平津战役的重要组织者503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等领导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主持土改斗争。参与指挥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与傅作义和谈,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512
●新中国建立后,罗荣桓长期负责军队政治工作,两次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他坚持解放军光荣传统,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1963年12月因病辞世,举国哀悼。512
徐向前519
一、 黄埔精英519
二、 ●徐向前出身秀才家庭,但难圆读书梦。由于家境贫寒,开始了学徒生涯。后到太原国民师范,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毕业后任小学教师,由于思想进步,两遭辞退。522
●黄埔从军,走上救国救民路。学习勤奋,训练刻苦,参与平定广州商团武装叛乱,第一次东征作战,初露锋芒,思想在读书、交谈、争论以及实践中向前飞跃,加入中国共产党。522
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527
●面对大革命失败,徐向前心急如焚,他参与广州起义,遭失败打击。整编红四师,智取紫金城,东江游击战再次失利,总结教训,继续战斗。533
●徐向前受中央命令奔赴大别山,粉碎“罗李会剿”、“鄂豫会剿”、“徐夏会剿”,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击退敌人三次大“围剿”。540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经苦战终得脱险。小河口会议,纠正错误,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禁烟运动,保证兵源,击破敌人六路围攻,丰富发展作战经验。546
●拥护中央红军长征北上的决策,配合中央红军入川,抵制分裂中央言行,终得长征胜利。西征途中,战线漫漫,难于补给,终致失败。孤身返陕,担责反省。546
三、威震敌胆,布衣元帅550
●抗战爆发,做阎锡山统战工作,打开冀南抗日新局面。改造旧政权,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开创山西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新政权。556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率部在山西,先占运城,再克临汾,取得晋中大捷。病中坚持对太原之敌作战,取得胜利。坚持共产党人无私品质,不谋一点私利。560
●新中国成立,参与中央军委重大决策。“文革”期间临危受命、稳住军队,后任总参谋长,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560
聂荣臻567
一、黄埔军校的教官567
●聂荣臻8岁入私塾,后考入新式学校572
——江津中学。因参与抵制日货事件被迫离校,后赴法国勤工俭学。572
●在欧洲学习期间,聂荣臻参加“二八运动”、“拒款运动”,并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军事。572
二、晋察冀根据地的创立者579
●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调任上海党中央特科、中央军委工作。入中央苏区后,他先后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与林彪一道指挥了平型关战役。584
●平型关战役后,聂荣臻率部进入五台山区,建立并巩固晋察冀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592
●晋察冀根据地由于各方面工作很出色,文学、艺术、生产都不错,毛泽东为此题词:抗日模范根据地592
——晋冀察边区。592
三、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600
●北平解放后,聂荣臻先后主持华北军区工作及总参谋部工作,他指挥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式,抗美援朝战争中积极筹划,功不可没。604
●新中国,聂荣臻长期领导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为国防武器现代化,特别是核武器的研制呕心沥血,是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名副其实的奠基人。604
叶剑英604
一、孙中山先生的信徒613
●天资聪颖,贫家出秀才;剪辫子,训“潮勇”,走出抗争旧势力第一步;三堡学堂上“论兵”,将帅初露尖尖角,创新学,苦求知,都因信仰;追随孙中山,革命志不移。619
●文武兼备之才,受托筹办黄埔军校。事无巨细,每必躬亲,最有威望敦言之,参加两次东征,平定香洲反革命政变,频立战功。626
●北伐战争中,出色参谋,备受蒋介石重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通电反蒋。抛弃功名利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626
二、大事不糊涂632
●反革命政变后,在敌军中站住脚跟,掌握敌军动态。加强对教导团的控制,准备好最强的武装。利用敌人矛盾,分化削弱敌人力量,壮大革命力量,配合广州起义。639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剑英前往莫斯科学习,回国负责中央军委参谋部工作,再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646
●长征后,任军委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渡黄河,开辟山西西部五县根据地。又任洛川工委书记,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统战工作。646
三、战斗在第一线649
●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兼驻南京代表,与国民党谈判。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培养抗战军事人才。655
●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和美国政府代表进行三方谈判,争取有利形势。中共中央撤出延安,任后委书记,迎来北平和平解放。655
四、为新中国再立新功658
●挥军华南地区,解放广州,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又主持华南地区工作。调回中央,为新中国的军事工作作出多方建树。665
●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保证社会主义共和国稳定的基石665
——军队的稳定。领导粉碎“四人帮”斗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军队工作、祖国的统一大业鞠躬尽瘁。665
叶挺665
一、北伐名将673
●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参加孙中山的部队,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率警卫营誓死保护孙中山。后到苏联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81
●北伐进军中,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前锋,勇夺汀泗桥、贺胜桥,智取武昌城战功卓著,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夏斗寅叛乱,叶挺率军平叛,捍卫了武汉革命政权。681
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688
●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代理红军前敌总指挥。在回师广东途中,叶挺率部两战会昌,均以少胜多。692
●领导广州起义,任总指挥,又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主张乘胜撤离广州,以保存革命力量,遭否定,起义失败。692
三、新四军军长696
●国共合作抗日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率领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在反对日军“扫荡”及国民党顽固派磨擦的斗争中,予敌人以坚决打击,成就了一支新的“铁军”。701
●皖南事变前,叶挺抵制项英独断专行的家长制领导作风。皖南事变发生后,叶挺只身前往敌营谈判,不幸被扣,身陷囹圄。701
杨尚昆701
一、革命的马掌铁713
●在共产党处于秘密状态时,杨家一门就出了6个共产党员。杨尚昆少时深受四哥杨闇公的影响,立志献身革命“做一马掌铁,磨灭方休”。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723
●长征途中,接连突破敌军四道封锁,战功卓著。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在毛泽东指挥下奋战,危难关头,为革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728
●红军胜利会师后,杨尚昆大是大非不含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同张国焘分裂活动作斗争,跟随毛泽东继续北上。728
二、中央领导的好助手732
●长征结束后,杨尚昆协助毛泽东建立西北大本营。抗战爆发后,协助刘少奇创建华北敌后根据地。735
●1941年初杨尚昆回到延安参加整风,后在中央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协助中央领导处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735
三、新时期、新贡献738
●解放后,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日以继夜地工作,当好中央领导的好助手。“文革”逆境中,身陷囹圄,相忍为党。742
●人间正道是沧桑。杨尚昆平反后,又一次回到了政治舞台,长期担任着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在新的时期做出了新的贡献。742
李先念742
一、从“小李木匠”到“不下马的将军”749
●出身微寒的“小李木匠”,在革命浪潮激烈的冲击下,毅然投身革命,历经千辛万苦,成为被毛泽东称为“不下马的将军”。少小苦难,农民运动的急先锋,率众参加黄麻起义。753
●反四次“围剿”失利,披荆斩棘,蹈险历难,转战突围,西行五千里。打破“三路围攻”,开创川陕根据地立奇功。753
二、四方面军大会师。759
●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危难之时统率西路军千余将士,浴血奋战。西征失败后,率余部数百人,回到陕北,保存了革命胜利。759
三、开创中原抗日根据地762
●李先念高举抗日大旗,奔赴中原抗日新前线,开始在敌后纵横驰骋,反击侵略,仅仅一年,就在武汉外围立住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开启了中原敌后抗战的伟大斗争。765
●从1941年初到1942年底,李先念率部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创建了新四军第五师,768
在错综复杂的敌伪顽我“三角斗争”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断发展壮大自己。768
●从1943年起,李先念全面主持边区和五师领导工作,审时度势,运筹帏幄,迎来了光辉的1943年。尔后又挥师北上、南下,向两翼发展,开展战略反攻,迎来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768
四、中原突围显神威772
●抗战刚一胜利,蒋介石便便调集数万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李先念率中原将士,克服困难,就地进行了10个月的战略坚持,为全党全军实现战略转变赢得宝贵时间。776
●面对国民党的围攻,李先念指挥中原大军,展开了震惊中外的中原大突围。这又是一场秘而不宣的大战。一方企图获得突袭的奇效,一方希望得到突围的开局。战幕在中原拉开!781
●突围后,深入敌后发动游击战争,创建豫鄂陕边区根据地。战略进攻时,挥戈重返中原,转战大别山,迎接全国解放。781
粟裕781
一、红军和新四军生涯787
●粟裕早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在反第一次“围剿”中,活捉张辉瓒。敌人的“围剿”日甚一日,红军面临严峻的考验。粟裕临危受命,突围北上,率师挺进进入浙南地区。795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率部挺进江南,在江苏句容的韦岗地区,“脱手斩得小楼兰”。黄桥一战,大败韩德勤。795
二、七战七捷在苏中806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派出12万大军对付苏中3万解放军。从实际出发,粟裕认为暂不西进,应留在苏中内线打几仗。一战宣泰,二战如南,皆获胜利。811
●苏中战事紧张,粟裕向陈毅借兵,双方起了争执。毛泽东支持粟裕,李堡一战,粟裕又打了大胜仗,陈毅电告粟裕“不必忙于西调”。811
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817
●1946年底,在山东和苏北,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先后取得宿北、鲁南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人分割华中、山东两野战军,各个击破的企图,夺得战场主动权。823
●莱芜战役,陈诚挑起二陈决战,动用53个旅31万人向鲁南压来。陈毅、粟裕寻求战机,南击北进,结果用3天时间歼敌5.6万人,创造了新纪录。827
●1947年3月底,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为前锋,共40万大军压向山东解放区。张灵甫企图以自己为磨心,辅以外援,吸引华野并围歼之。827
四、逐鹿中原和大决战832
●1947年9月9日,沙土集大捷,扭转了鲁西南形势。随即陈粟大军迅速南下,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两军配合,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胜利完成战略展开。836
●1948年初,毛泽东电令粟裕准备渡江作战,但粟裕建议在中原黄淮地区再打几次歼灭战。结果取得了豫东和济南两战役的胜利,而且华野与中原野战军联手,获得淮海战役的胜利。836
五、任总参谋长的日日夜夜842
●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居高位而不傲,常讲“我个人只是沧海一粟”!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但1958年的批教条主义还是波及到了他。846
●1958年,粟裕调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叶剑英工作。“文革”初期,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二月抗争”后,粟裕也遭到迫害。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开始主管地方工作。848
●邓小平主持党政军工作后,粟裕协助邓小平进行工作,对粉碎“四人帮”作出了贡献。1984年2月5日粟裕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848
徐海东848
一、鄂豫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853
●早年徐海东在武汉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了家乡,开始从敌人手里夺取武器武装自己。黄麻起义开始了,徐海乐模仿杨家将,组织了“徐家兵”,进行了年关暴动。859
●在鄂豫皖根据地,徐海东有个绰号,叫“徐老虎”,喻其勇猛善战。有一次,陈赓让他去做后勤工作,他很不乐意,但还是很好地执行了。859
二、徐海东是对革命大有功的人867
●红四方面军转移后,徐海东率部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面对省委要他攻打敌人设防严密的英山,徐海东毅然决定,长途奔袭太湖,威震安徽省省会安庆。872
●1934年11月,率红二十五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向鄂豫边作战略转移。整编中,徐海东提议,由程子华接替自己的军长职位。876
●红二十五军开始了艰苦的长征。进桐柏山,入伏牛山,过紫金关,先于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与刘志丹部汇合。长征中,徐海东历经百战,身受重创,成为日后病倒的重要原因。876
●在陕北,徐海东见到了毛泽东。徐海东说:“我是个粗人!”毛泽东说:“粗人会打仗啊!”一天,杨至成拿着毛泽东的借条,向徐海东借二千五百元钱,徐海东却给了五千元。876
三、将军后半生难离病榻884
●1935年徐海东与周东屏结婚。从1942年,徐海东病倒后就一直没能站起来。直到1970年去世,全赖周东屏护理。887
●平型关战斗中,徐海东率三四四旅负责助攻和阻援,取得了平型关大捷。但不久,平型关又失陷,徐海东率部坚持战斗,“二次收复平型关”被收入《毛泽东选集》。891
●1940年以后,徐海东率部进军苏皖,接连取得了几个大胜仗。但由于积劳成疾,徐海东病倒了。他只有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毛泽东电告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895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他觉得受之有愧,周恩来说:“不高不低,恰当!”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把他“疏散”到了河南,临去世前,他还重复着说:“我想见毛主席!”895
黄克诚895
一、他的意见总有点和别人不一样901
●黄克诚先入国民党再入共产党。湘南起义时便反对大烧大杀,在红区,他主张不要搞肃反扩大化,不要搞什么会师武昌,饮马长江之举。因不合拍多次被撤职。907
●在长征途中,黄克诚率部充当先锋,过湘江时死守界首渡河点,又率军勇夺娄山关,保证了红军的顺利通过。911
●抗日战争中,黄克诚从晋冀豫转战到苏北,在苏北黄克诚建筑了防海潮的宋公堤,从而赢得了民心。911
二、从东北到湖南916
●日军一投降,黄克诚便向中央建议,马上派大部队进军东北,开辟东北战略根据地,被中央采纳。922
●进军东北后,黄克诚在骛欢池初战大捷。928
●黄克诚到哈尔滨主管东北民主联军的后勤工作。军队的后勤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是首任天津市委书记,后又任湖南省委书记。928
三、战斗在新中国的岗位上933
●黄克诚回到北京后,先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为军队建设和军事后勤现代化作了贡献。940
●十年动乱结束了,黄克诚当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在他的主持下,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案得到了彻底纠正。944
从“文革”的教训中,黄克诚认识到党应该以史为鉴,制定出一部具备普遍约束力的《准则》,《关于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出台了。944
●“文革”后社会上出现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一种倾向。944
陈赓944
一、救了蒋介石的命,但不跟着走951
●陈赓是“黄埔三杰”之一。956
●大革命失败后,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到了上海,从事党的特科工作。顾顺章叛变后,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乘机对其进行诱降,但陈赓不为所动。962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率领一二九师所属的三八六旅驰骋在太行山区,立下了卓著战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头岭、响堂铺伏击战。962
二、威震敌胆的太岳纵队966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阎锡山在解放区捣乱。刘伯承亲率大军发起上党战役,陈赓攻下长子,又去攻打长治。上党战役是抗战后国共两党的第一次交手。970
●陈赓与胡宗南既是老同学,又是老对头,13年后他们又相逢同蒲路。970
三、陈、谢兵团骑马渡黄河977
●小河村毛泽东给陈赓讲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不久,陈赓、谢富治率8万大军强渡黄河,截击了陇海线,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东西往返机动,沿伏牛山两侧展开。982
老百姓称“陈将军骑马过黄河”。982
●陈谢大军挥师南下,主力向豫西沿平汉路两侧进击。988
●从1949年5月26日起,陈谢兵团划归四野林彪指挥,加入追击白崇禧集团的战斗中,解放了广东,与另两路大军一道解放了广西全镜。988
四、在和平的年代里994
●新中国成立不久,陈赓即被毛泽东电召回京,让他出任中共中央代表帮助越南胡志明主席指挥援越抗法战争,取得了七溪、高平等战役的巨大胜利。997
●越南战场刚获得胜利,陈赓就接到新的任命,率领志愿军后续部队赶赴朝鲜战场,可谓风尘仆仆。陈赓很快投入了另外一场战役中去。1002
●哈尔滨军事工程兵学院是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工程大学,许多人都知道其建立与发展与陈赓关系极其密切,1002
人员是他找的,干部是他配,他最大的特点是用人不拘一格,对知识分子极其尊重。1002
谭政1002
一、秀才当兵1009
●1927年,21岁的谭政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谭政脱离国民党,加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当了毛泽东的首任秘书。1012
●1929年,谭政协助毛泽东调查部队的各种错误倾向,为古田会议决议的拟定作了重要准备。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任红一师政委,1015
在战斗间隙,他写成了《高兴圩以北战斗的政治工作报告》,成为了红军政治工作的经典文献。1015
●长征开始了,部队一时士气低落。谭政及时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大大提高了部队士气。长征期间,扎入他脚板的一截木棍便是他艰苦工作的一个明证。1015
二、政治大将1018
●抗战爆发后,谭政向党中央呈报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见书》。1023
●1946年1月,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抓紧了以总动员为特征的形式多样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29
●辽沈战役发起后,谭政组织起草了《全歼东北敌人的政治动员令》,平津战役时又起草了《平津作战的政治动员指示》,1029
对取得这两大战役的胜利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而后谭政又妥善安置了接受和平改编的傅作义部队。1029
三、总政治部主任1033
●新中国建立后,谭政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件》的制订,1955年,谭政被授予大将军衔。1038
●谭政本是林彪部下,1959年底,因反对林彪将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简称为“三八作风”,引起林彪不满,认为其不突出政治,1038
而遭受到由林彪组织的一次次错误批判,不久谭政被降为副职。后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1038
萧劲光1038
一、保卫红色大本营1045
●萧劲光是我党最早涉及军事的人,24岁的萧劲光便当了中将师党代表。在红军时期毛泽东曾两次推荐萧劲光担当重任。1053
●萧劲光赞成毛泽东的意见,建议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留于延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1059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边区的进攻,磨擦不断。萧劲光率领留守兵团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斥退马禄,逼走何绍南,智斗阎锡山。1066
●1938年,萧劲光等人与毛泽东讨论抗日游击战争等战略问题,为毛泽东写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素材。1066
二、北征南战1071
●抗战胜利后,我军主力便大举进军东北。一进东北,萧劲光便投入了南满保卫战的战斗。南满是东北的牛尾巴,抓住了他,就拖住了敌人。1076
●1948年初,萧劲光率十万大军围困长春。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景象,长春城中的敌人越来越少。曾泽生临阵起义,郑洞国最后投降,萧劲光兵不血刃,占有了长春。1079
●白崇禧在衡宝地区设下伏击圈,林彪及时发现了问题,令大军停止前进。但丁盛的一三五师却猛追猛打,打乱了布署,打破了白崇禧布下的口袋,萧劲光组织主力对敌进行了聚歼。1079
三、大海的守护神1084
●新中国一成立,萧劲光就成了海军司令。在威海他要上岛,却要向渔民借船。他发誓要建立中国的强大海军,结束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他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海防梦。1091
●1962年,李作鹏到了海军,萧劲光便没有安宁,副职可以无休止地斗正职。但不久林彪死了,张春桥也不放过萧劲光,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免了,但海军司令的职务保留了。1091
张云逸1091
一、创建工农民主政权1099
●张云逸早年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北伐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105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反扑,红七军损失惨重。张云逸与邓小平转战桂粤湘赣,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实现了“会合朱毛红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目标。1110
●到达陕北后,由于张云逸与两广方面的特殊关系,中央派他到两广地区进行统战工作,他做通了李宗仁、白崇禧、余汉谋的工作,为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1110
二、发展和壮大人民武装1115
●1938年1月,新四军成立,张云逸任参谋长。1122
●抗战胜利后,为执行毛泽东寸土必争的方针,张云逸指挥新四军攻占了淮阴和淮安城。全面内战爆发后,张云逸与陈毅、粟裕一道转战鲁南,重创敌军。1127
●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主持山东地区地方武装的组建和支前工作,在孟良崮,在淮海战场,那一辆辆小车,一担担粮食,1127
一双双军鞋都是张云逸和山东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陈毅讲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而这个小车长就是张云逸。1127
三、情系广西1135
●新中国建立后,张云逸回到了广西,他剿匪,安定地方,恢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十大将中最年长者。1140
●1965年,张云逸在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李宗仁,这是两个老对手,但相逢一笑泯恩仇。张云逸设家宴款待他,李宗仁给张云逸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1140
罗瑞卿1140
一、军事教育家和政委1147
●在观音崖战斗中,罗瑞卿身负重伤,比常人大一些的棺材都做好了,但他没有死,但落下了嘴张不大,说话咬牙切齿的毛病。1154
●1947年9月上旬,新成立的晋察冀野战军,在杨得志、罗瑞卿指挥下,发起大清河战役,接着,又歼罗历戎主力于清风店地区。又一举攻克石家庄,全歼守敌。1154
二、共和国的大警卫员1159
●共和国成立后,罗瑞卿被任命为为公安部部长,负责全国治安,镇压敌特,消除各种丑恶现象,保卫新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164
●保证毛泽东的绝对安全是罗瑞卿的主要职责之一。1164
三、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168
●1959年9月,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和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央军委机关日常工作,从此离开了公安战线。1172
●粉碎“四人帮”以后,罗瑞卿重回军队工作,致力于军队的整顿1172
王树声1172
一、红军中的英雄1177
●1927年11月,大别山腹地的黄安和麻城人民发动了规模空前的黄麻暴动。王树声面对敌人的层层包围,率军猛攻黄安城,手刃敌师长赵冠英,取得了黄安战役的胜利。1184
●鄂豫皖根据地丧失了,接着开辟了川陕根据地。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大搞分裂活动。王树声三过草地,在斗争中王树声逐渐认识到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北上。1190
●红军组成西路军,进行西征,西征军遇到了强悍的马家军和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最后兵败高台。王树声沿路乞讨回到了延安,进入抗大马列学院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军政素质。1190
二、两出两进大别山1194
●抗战爆发后,王树声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抗战胜利后,他进入中原,在中原突围后,建立了鄂西北根据地,但由于敌众我寡,失利后他辗转到山东解放区,又回到了华北解放区。1199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王树声重返大别山,与部队转战在深山老林中。他以大局为重,甘当副手,主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有力地支持了我军战略决战。1202
●大别山区虽然解放了,但匪患严重。为协调鄂豫皖边三省剿匪,王树声主动请缨,他采用驻剿和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方法,终于剿灭了匪患。1202
三、公仆本色1206
●在和平的年代里,王树声调任总军械部部长,后又任国防部副部长,他总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生活和工作着。1212
●在动乱的年代里,王树声坚守岗位,制止派性,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在这期间,其子王鲁光出了车祸,对他打击很大。1212
许光达1212
一、多磨难的将军1219
●少年时代的许光达入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在湘鄂西根据地负了重伤,到苏联就医,也因祸得福,在苏联他学习了坦克技术和装甲技术。1225
●回延安后的许光达先任延安卫戊司令员,1942年又奔赴晋西北抗日前线策反伪军张镇戎,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将日寇挤出了晋西北。1229
●抗战胜利后,为实现中央占有绥远地区的战略意图,许光达奉命出击雁门地区,又奉命配合友军攻击包头。后又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1229
二、党中央的“保护神”1235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占据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许光达率三纵紧随其后,保驾护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使中国革命过了山坳。1241
●就是那位在大革命中与许光达争论的廖昂,这次在西北又与他的同学许光达相遇了。廖昂守清涧,许光达多次劝降不成,只有活捉廖昂了。1246
●解放军急需解决口粮问题,宜川城中粮丰衣足,许光达打下了宜川,1948年8月许光达率第二兵团到达兰州城下,攻下了兰州。1246
三、装甲兵的奠基人1253
●人民解放军是“小米加步枪”打下天下的,但现代化的国防需要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许光达受命组建装甲兵,为祖国装甲兵事业披肝沥胆。1258
●对革命有大功的许光达,在得知毛泽东要为他授大将衔时力辞不受,主动要求降衔,但未得批准。位居高官,不徇私情,高尚风范,永启后人。1265
●许继慎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农民家庭。虽然父亲早逝,但有幸一直从师学习至20岁。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参加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的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273
●1930年,党中央决定建立鄂豫皖特区和鄂豫皖边特委。许继慎出任鄂豫皖特区委员、红一军军长、中共红一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他统领红一军,两次东征皖西,粉碎敌人两次“围剿”,立下赫赫战功。1286
●1931年,党内被“左”倾冒险主义控制,张国焘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1295
●蔡申熙少年家贫,入黄埔军校后,加入共产党,曾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1302
●党中央委派蔡申熙到江西主持军事工作,他策动罗炳辉起义,巩固了东固根据地。1309
●作为鄂豫皖苏区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蔡申熙有胆有识,连张国焘都认为他是“具有战略见解的人才”。1317
●段德昌早年进入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公安暴动,后入洪湖地区,组建工农红军,开辟了湘部西革命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洪湖革命根据地达到极盛。1329
●“立三路线”的执行者,让湘鄂西红军进攻大城市,结果洪湖根据地丢了。。1337
●夏曦一意孤行,推行王明的盲动进攻路线,红军将士1万余人遇难,洪湖根据地丢失了,红军开始西征。由于段德昌持不同意见,被杀害于金果坪,年仅29岁。1349
●曾中生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一破落地主家庭。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服从党中央安排,认真积极地开展工作。1353
●1930年,曾中生被派往鄂豫皖边根据地主持工作。他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鄂豫皖边特委和军委工作,不仅取得了反“围剿”胜利,而且使根据地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357
●1931年,张国焘等到鄂豫皖根据地,以曾中生为首的一批领导人对其错误行为进行了斗争。红军离开部豫皖根据地后,曾中生又指挥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364
●川陕根据地开辟后,张国焘用“右派”的罪名监禁了曾中生。1371
●左权1924年考入陆军讲武学校,后并入黄埔军校。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屡立战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选送到莫斯科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374
●左权回国后,先后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等处任职,为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做出了贡献。138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左权受命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他参与指挥平型关战役,取得府城大捷。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387
●1940年7月,左权协助彭德怀,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1393
●彭雪枫早年从事学运和兵运工作。1401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彭雪枫在太原说服阎锡山停止向红军进攻,建立了电台,为陕北红军进行宣传。后又协助周恩来工作,为八路军顺利开到山西敌后开展抗战作出了贡献。1406
●1938年初,彭雪枫到华中敌后工作,在竹沟建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和游击纵队,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建立和巩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412
●彭雪枫协助陈毅指挥陈道口战役,又与其他部队横扫运河两岸顽敌,将淮北、淮海和淮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1419
●罗炳辉出身于云南省一农家,从小便立志从军报国。经历风雨洗礼的罗炳辉终于找到了光明之路,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发动吉安起义,从而巩固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1427
●罗炳辉率领的部队在吉安起义后,被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赣江边一仗打了个开门红。1437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炳辉又一次投入到新的战争中去。1437
林彪1437
一、年轻的军团长和抗日名将1447
●林彪早年入黄埔军校,参加了北伐战争。*1452++●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中关于毛泽东去留问题的讨论中,林彪支持毛泽东,后来提出“红旗能打多久”?1457
林彪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取得黄柏山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1457
●林彪和聂荣臻率军长征路上打先锋,四渡赤水,飞夺泸夺桥,爬雪山,过草地,掩护党中央顺利到达陕北后,又攻占直罗镇,率军东征。深受毛泽东器重,长征后成为红色黄埔1461
——红军大学的校长。1461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率部在平型关大战日军,平型关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也造就了林彪成为一代名将。1461
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467
●抗战胜利后,林彪主持东北大局,当时的东北情况异常危急,部队不好驾驭,国民党军进攻不断。林彪主张立足于打,并指挥部队在秀水河子打了一个歼灭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1473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林彪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1478
●四平失利,林彪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六个战术原则。东北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强,迫使东北国民党军三易主帅。1478
三、指挥辽沈、平津战役和向中南大进军1482
●辽沈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林彪等指挥东北野战军向数十万敌军发动猛攻,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1486
●辽沈战役后,林彪、罗荣桓率领百万大军挥师入关,发动平津战役,并在战役中一打一拉,迫使傅作义投诚,解放平津,继而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南。1486
四、由开国元勋沦为千古罪人1491
●新中国建立后,林彪一直处于养病状态。1959年庐山批判彭德怀后接任国防部长,大力神化毛泽东。1493
●在党的九大上,林彪被指定了毛泽东的接班人,这与江青反革命集团形成了对立。黄公略1499
●早年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后随军北伐,又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广州起义失败后,黄公略回湖南开展兵运,发动嘉义暴动,成为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507
●平江起义后,成立红五军,1928年彭德怀率红五军一、三纵队上井冈山。黄公略率第二纵队留守平江、浏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512
在黄公略的领导下,部队由几百人发展到两千多人。1929年9月,黄公略出任红五军军长。1512
●黄公略出任红六军军长,将这支成分复杂、封建观念浓厚的部队训练得纪律严明,勇敢善战。1515
黄公略得以与朱德、毛泽东并肩作战,屡立战功。时人称他们为“朱毛彭黄”。1515
●富田事变中,黄公略识破敌人阴谋,与朱德、彭德怀一起努力维护团结。1523
●方志敏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共产党。遵照党中央指示,创办《江西青年》等进步刊物,开展统战工作,积极领导全省农民运动等。1527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后,方志敏组织弋横暴动。1534
●方志敏积极发展苏区力量,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扩大巩固了根据地,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一种形式——方志敏式。1541
●1934年,方志敏领导的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由于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虽经力抗战,终因敌众我寡,损失惨重,方志敏不幸被捕。1547
●刘志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少年时代背叛自己的阶级,中学时代便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并加入了共产党。后入黄浦军校学习,大革命中在马鸿逵部和冯玉祥部从事兵运工作。1552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等人领导了渭华起义,打响了陕西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枪。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到军阀部队中做兵运工作。后来逐渐认识到军阀不可靠,必须自己搞队伍。1557
●刘志丹参与创立了红二十六军,开辟了陕甘边根据地。并促成了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的合并,扩大了根据地和红军力量,为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建立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奠定了基础。1557
热门推荐
- 513002.html
- 1556036.html
- 2755838.html
- 1236086.html
- 552597.html
- 2965477.html
- 939878.html
- 2984465.html
- 2179355.html
- 3909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8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6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