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艾滋病与药物滥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燕,陆林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0640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艾滋病-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艾滋病与药物滥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的病原学1
第一节 HIV的基本生物学特点1
一 形态与结构1
二 基因组2
三 培养特性3
四 抵抗力3
五 HIV的分类学地位4
六 HIV的变异4
七 HIV的生活史及其感染动力学5
第二节 艾滋病的病理生理6
一 HIV的细胞嗜性6
二 HIV感染导致体内CD4 + T细胞耗竭6
三 促使潜伏型HIV激活、增殖,发展为艾滋病的有关因素7
四 HIV致病机制7
五 AIDS的发病机制8
第三节 HIV感染的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机制11
一 HIV感染的免疫应答11
二 HIV的免疫逃逸机制11
第二章 艾滋病流行病学15
第一节 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15
一 传染源15
二 传播途径15
三 非传播途径16
四 人群易感性16
第二节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状况16
第三节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17
一 艾滋病流行状况17
二 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因素20
第四节 云南省艾滋病的流行状况20
第五节 艾滋病流行的影响22
一 艾滋病对个人的影响22
二 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22
三 艾滋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2
第三章 艾滋病与弱势群体26
第一节 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关系26
一 社会性别的概念26
二 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27
三 社会性别关系运作模式28
四 社会性别意识与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29
第二节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妇女艾滋病问题32
一 感染艾滋病病毒与社会性别差异32
二 社会性别与艾滋病感染的易感性与脆弱性33
三 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性别分析工具37
四 现实性社会性别利益和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38
第四章 艾滋病健康教育41
第一节 概述41
一 健康教育的概念41
二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42
三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象42
四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42
第二节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措施43
一 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原则43
二 信息传播45
三 社会教育与培训48
四 社区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52
五 倡导与社会动员53
第三节 公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内容、方法54
一 对普通公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54
二 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59
三 对医护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61
四 对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63
第四节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划与实施过程67
第五章 高危人群行为干预70
第一节 行为干预的基本理论70
一 行为改变交流70
二 行为干预的基本概念73
三 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73
第二节 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74
一 艾滋病高危行为74
二 高危人群(重点人群)75
三 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77
第三节 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78
一 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干预78
二 吸毒人群行为干预88
三 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干预93
四 流动人口行为干预96
第六章 艾滋病咨询检测106
第一节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概述106
一 什么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106
二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目的106
三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作用107
四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原则107
五 自愿咨询检测应遵循的伦理原则108
六 VCT服务程序109
第二节 艾滋病咨询的要求和技巧109
一 咨询员的素质和价值观109
二 咨询技巧110
第三节 HIV抗体检测前咨询115
一 HIV抗体检测前咨询的基本内容115
二 咨询中的危险评估116
三 危险评估的目的117
四 评估某种行为HIV感染的可能性117
五 危险评估应注意事项117
六 HIV抗体检测前咨询注意事项117
第四节 HIV抗体检测后咨询的基本内容119
一 HIV抗体检测后咨询的基本内容119
二 通知做HIV抗体检测阴性结果119
三 通知做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119
四 HIV抗体检测后咨询注意事项120
五 获知HIV阳性结果后常见的心理反应有哪些120
第五节 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124
一 概述124
二 PITC的服务对象和实施单位126
三 PITC的基本原则127
四 PITC服务内容、方式与流程129
附件134
第七章 艾滋病的监测与检测137
第一节 艾滋病监测137
一 艾滋病疫情报告137
二 艾滋病哨点监测140
三 艾滋病专题流行病学调查142
第二节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142
一 艾滋病检测样本采集和处理143
二 HIV抗体检测144
三 HIV抗原检测152
四 HIV病毒核酸定性检测152
五 HIV病毒核酸定量检测153
六 HIV病毒分离培养157
七 CD 4 + T淋巴细胞检测157
八 HIV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58
第八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的综合服务161
第一节 艾滋病社区支持关怀服务161
一 关怀与支持的含义161
二 建立社区支持关怀的必要性162
三 关怀支持的主要内容162
第二节 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护理关怀163
一 艾滋病病人护理163
二 艾滋病病人临终关怀167
第三节 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的综合管理168
一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工作措施169
第九章 艾滋病的临床与治疗174
第一节 艾滋病发病机制174
一 艾滋病病毒感染过程174
二 抗HIV-1免疫反应175
三 免疫病理175
四 病理变化176
第二节 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进展模式178
一 急性HIV感染178
二 无症状感染期179
三 艾滋病(AIDS)期180
第三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181
一 临床表现181
第四节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183
一 中国艾滋病分期和诊断标准183
二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1993年修订的青少年和成人HIV-1/AIDS分类和AIDS诊断标准185
三 确诊HIV-1感染的WHO临床分期(2006年)188
第五节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191
一 肺孢子菌肺炎191
二 结核病192
三 分支杆菌感染193
四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脉络膜炎193
五 弓形虫脑病193
六 真菌感染194
第六节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195
一 治疗目标195
二 开始ART的指征和时机195
三 国内现有抗反转录病毒药物197
四 成人及青少年几种推荐用药方案201
五 疗效的评估202
第七节 常见药物副反应和推荐处理方法203
一 常见药物副反应和推荐处理方法203
二 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潜在毒性和WHO推荐的替换用药204
三 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205
第八节 治疗失败的确定与二线治疗方案205
一 治疗失败、药物副反应、依从性不良与其他因素的鉴别205
二 治疗失败的定义206
三 抗病毒治疗失败换药病例入选标准207
四 成人 青少年二线抗病毒治疗推荐方案209
第九节 免疫重建综合征210
一 免疫发病机制210
二 流行病学211
三 临床表现211
四 诊断要点211
五 治疗原则211
六 预防212
第十章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215
第一节 艾滋病母婴传播与危险因素215
一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念215
二 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216
第二节 预防婴幼儿HIV感染综合策略217
一 预防婴幼儿HIV感染综合策略218
二 母婴保健服务在预防婴幼儿HIV感染中的作用221
第三节 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221
一 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主要干预措施221
二 HIV感染孕产妇的保健服务225
三 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的保健随访管理227
第四节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职业防护与消毒隔离措施228
一 职业防护228
二 消毒隔离措施及要求228
第十一章 艾滋病职业暴露236
第一节 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危险236
一 发生职业暴露常见的职业236
二 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见的情况236
三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237
四 不会导致HIV感染的暴露237
第二节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238
一 普遍性防护原则238
二 艾滋病毒的消毒239
三 如何避免职业暴露239
第三节 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239
一 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后应遵循的处理原则240
二 职业暴露评估及操作241
第十二章 药物滥用概述251
第一节 药物的概念和分类251
一 与药物相关的重要概念251
二 药物的分类252
第二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254
一 药物滥用对健康的危害254
二 药物滥用所致社会问题256
第三节 依赖的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机制257
一 快感-戒除反应理论257
二 条件化理论257
三 诱因-易感化模型258
第十三章 药物依赖的流行病学260
第一节 药物依赖的历史260
第二节 全球药物依赖流行态势261
一 阿片类261
二 苯丙胺类兴奋剂264
三 可卡因266
四 大麻268
第三节 中国药物依赖流行态势268
一 阿片类268
二 苯丙胺类兴奋剂270
第十四章 药物依赖的社会心理学原因272
第一节 药物依赖的理论解释272
第二节 药物依赖的个人原因273
一 心理和精神因素273
二 生活技能缺乏274
三 行为及其他原因275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家庭特征276
一 家庭缺少管理276
二 父母、家庭成员使用药物276
三 家庭关系紧张、冲突,负性的沟通模式276
四 家庭不良教养方式277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社会环境278
一 药物的可获得性278
二 社会生活的变迁278
三 社会对药物具有宽容性278
四 缺医少药279
第十五章 药物滥用的应对策略281
第一节 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和减少危害281
一 减少供应281
二 减少需求281
三 减少伤害284
第二节 药物滥用的社会心理康复及预防复发287
一 药物滥用的社会心理康复概述287
二 预防复发289
第十六章 药物滥用与艾滋病301
第一节 药物滥用人群中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行为现状301
一 注射使用毒品、共用注射器301
二 不安全性行为302
第二节 药物滥用人群中行为相关疾病的感染情况302
一 性传播疾病302
二 丙型肝炎病毒303
三 艾滋病病毒303
第十七章 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306
第一节 药物替代维持治疗306
一 美沙酮维持治疗306
二 其他药物维持治疗312
第二节 清洁针具交换313
一 清洁针具交换的定义313
二 清洁针具交换的目的313
三 清洁针具交换项目的类型313
四 清洁针具交换的步骤314
五 清洁针具交换的效果314
六 安全注射315
七 正确消毒和清洁注射器的方法315
第十八章 减少社会歧视和社会耻辱318
第一节 社会歧视和社会耻辱产生的原因318
一 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318
二 历史积淀318
三 传统文化318
四 道德判断取代了理性思维319
第二节 减少社会歧视与偏见319
一 减少社会歧视与社会耻辱的策略319
二 减少歧视和偏见的建议320
附录一 艾滋病病原的研究简史322
一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与命名322
二 艾滋病研究中的重要事件322
三 艾滋病研究简史324
附录二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325
附录三 艾滋病与药物滥用名词和术语注释328
附录四 英汉名词对照表331
热门推荐
- 1437113.html
- 2214063.html
- 3295037.html
- 2470576.html
- 1387386.html
- 1826112.html
- 1463277.html
- 1536684.html
- 3713567.html
- 644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2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6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