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儒士佛教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唐代儒士佛教观研究
  • 崔海东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617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儒学-思想史-研究-中国-唐代;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儒士佛教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先秦儒家义理综述1

一、本体2

二、工夫3

三、发用5

第二节 唐代儒家发展概述6

一、唐代儒家之发展6

二、唐代儒家之诟病8

第三节 唐代佛教发展概述10

一、唐代佛教之发展10

二、唐代禅宗、净土、天台略述11

第二章 唐代儒士佛教观概述15

第一节 唐代儒士佛教观形成原因之考察15

一、佛教自身之强大15

二、文化上的夷夏之辨16

三、个人际遇之失意17

四、亲朋丧故之打击18

第二节 唐代儒士佛教观之分类19

一、四种佛教观之分类19

二、平面实用与立体超越20

第三节 唐代儒士佞佛之概述20

一、王维20

二、刘禹锡27

第四节 唐代儒士崇佛之概述31

一、孟郊31

二、宋之问36

第五节 唐代儒士友佛之概述37

一、贾岛37

二、孟浩然40

第六节 唐代儒士辟佛之概述42

一、李翱42

二、杜牧47

第三章 佞佛本是投机——白居易之佛教观51

第一节 出入儒佛51

一、早年崇儒51

二、早年辟佛52

三、中年学佛而不弃儒54

第二节 乐天佞佛之原因56

一、生老病死57

二、亲朋离别59

三、官场乱象61

第三节 乐天佛学基础义理述要——以“空观”为中心64

一、乐天“空观”思想65

二、乐天“空观”之弊68

第四节 乐天对佛教宗派义理之认识——以禅宗、华严、净土为例69

一、乐天禅宗思想70

二、乐天华严宗思想76

三、乐天净土思想78

第五节 乐天“中隐”之剖析79

一、中隐之一:儒行之物质生活与社会地位79

二、中隐之二:老庄之知足与坐忘83

三、中隐之三:道教之炼药与求仙86

四、中隐之四:佛教之生活方式与净土情怀88

五、中隐之五:“在家出家”92

第六节 乐天之检讨——假居士与真文人94

一、耽于诗酒94

二、耽于声色95

第四章 崇佛以求解脱——杜甫之佛教观101

第一节 少陵作为儒士之诗证101

一、出处顿挫,不坠青云101

二、忠君爱民,贯摄一生102

三、承嗣圣门,列诸道统104

第二节 少陵之佛教源渊106

一、家庭影响106

二、交游影响107

三、个人际遇影响108

第三节 少陵佛诗详析之一:入川之前109

一、蛰伏两京之佛诗110

二、陷贼、授官之佛诗114

三、流离秦陇之佛诗115

第四节 少陵佛诗详析之二:流寓川蜀117

一、成都之佛诗118

二、梓州之佛诗122

第五节 少陵佛诗详析之三:夔州之后125

一、夔州之佛诗125

二、湖湘之佛诗128

第六节 以禅入诗还是直继风雅——少陵诗风之辨析130

一、以禅入诗130

二、直继风雅132

第七节 少陵之检讨——未能服膺天命134

一、骛外而遗内134

二、性情之狂与苦135

第五章 友佛而欲会通——柳宗元之佛教观137

第一节 儒士抑或佛徒——子厚身份之定位137

一、儒门对子厚之争论137

二、子厚近佛之原因139

三、子厚终属儒家141

第二节 越夷夏而论是非——子厚友佛之剖析142

一、文化上视佛教为诸子百家之一143

二、义理上学习佛学精华并以儒会通之144

三、充分尊重佛教徒并与之平等交流145

四、撰写碑文积极宣传佛教147

第三节 子厚之禅观148

一、与禅僧之交往148

二、对禅宗之批评150

三、对禅宗之肯定153

第四节 子厚之天台观155

一、子厚与天台僧侣之交往155

二、子厚对中道实相之会通156

第五节 子厚之以儒会佛159

一、以善说禅159

二、以孝解空160

三、以礼会律162

四、以“神道设教”容纳“佛教”信仰164

五、以“儒家祖先”提醒出家释子165

第六节 子厚之检讨——柳诗之悲怆165

一、伤际遇166

二、伤别离170

三、伤地远172

第六章 辟佛而欲超胜——韩愈之佛教观175

第一节 退之与佛教之正常交流175

一、游览寺庙175

二、交接僧侣180

第二节 退之辟佛之一:对释子展开攻击与诱归182

一、“三百六旬长扰扰”——嘲讽调笑183

二、“收敛加冠巾”——惜才劝归185

第三节 退之辟佛之二:在物质层面警告佞佛之后果191

一、侵伐民力191

二、缩短国祚192

第四节 退之辟佛之三:在理论上破释立儒重建道统193

一、夷夏之辨193

二、正邪之辨194

三、发明《大学》195

四、重建道统196

第五节 退之信佛、借佛之辨析198

一、仿道统198

二、学佛经200

三、摩壁画203

四、窃佛语205

第六节 退之之检讨——以其与大颠之交往为例206

一、与大颠之交往206

二、退之之检讨207

结语211

主要参考书目213

跋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