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大会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佺光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5398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大会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不堪重负的地球3
第一章 人口几何级数增长,地球几何级数缩小3
1 世界人口现状——中国人口在其中的比重3
2 人口增长因素及其成因4
3 世界人口分布状况6
4 世界人口移动9
4.1 人口移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9
4.2 世界人口移动状况10
4.3 人口移动所产生的影响12
5 中国何时会开始移民13
第二章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力资源16
1 中国人口现状与展望16
1.1 中国人口现状17
1.2 中国人口状况展望21
2 保证数量,注重质量23
2.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23
2.2 提高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素质27
第三章 人口增长的环境压力31
1 人口持续高速增长32
2 人口增长分布不均32
3 人口增长态势的持续33
第四章 人口与环境35
1 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5
2 人口对环境的影响44
3 适度人口与环境51
第五章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简析57
1 厄尔尼诺现象(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57
第二篇 人和自然的不协调——“厄尔尼诺”等诸现象57
2 厄尔尼诺——海洋的“热血沸腾”58
3 厄尔尼诺发生的周期性60
4 厄尔尼诺事件对大气的巨大影响60
第六章 厄尔尼诺——全球气候异常63
1 厄尔尼诺研究简述64
2 厄尔尼诺——1997年第14次对人类的“侵害”65
2.1 海洋水温异常增高65
2.2 厄尔尼诺事件对人类的侵害事实66
3 厄尔尼诺与中国68
4 厄尔尼诺与1998年70
第七章 温室效应与生存环境的不协调性72
1.气温显著升高与其环境效应73
2.温室效应(greenhouse)现象日趋明显74
3.臭氧层空调现象的日益扩大76
第八章 酸雨现象与环境效应78
第九章 环境效应及生态结构的良性化82
1 环境效应82
2 环境效应种类83
第三篇 并非杞人忧天:来自罗马俱乐部的报告89
第十章 关于罗马俱乐部89
1 罗马俱乐部的建立89
2 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成果90
3 罗马俱乐部报告为人类提供的新思维91
4 《增长的极限》与《没有极限的增长》92
第十一章 罗马俱乐部报告简析93
1 罗马俱乐部系列报告纲要94
2 “全球性问题研究”及其处方95
2.1 全球性问题的基本内容96
2.2 全球性问题的基本特点97
3 全球性问题研究的几种模型98
第十二章 人类陷入的困境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02
1 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分析103
2 《我们共同的未来》113
3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警告117
第四篇 二难命题——温饱环保孰重要123
第十三章 竞争与建设或建设与竞争123
1 温饱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24
2 温饱—环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125
3 竞争与建设127
4 温饱的困惑131
第十四章 社会环境中的两个半球——一个地球与两个半球136
1 北半球和南半球——一个物质财富上分离的世界137
2 穷国与富国的分布状况138
3 一个术语——“南北差异”140
4 地球村里的居民和住户141
第十五章 温饱的途径与前景145
1 人类发展的20∶20协议146
2 温饱与“人类发展指数”(HDI)147
第十六章 我国的7%~21%~40%~7%151
1 我国政治——经济背景152
2 我国粮食生产奋进的轨迹154
第五篇 保护资源——保护人类自己169
第十七章 环境资源观169
1 环境资源观169
1.1 何谓环境资源170
1.2 两种环境资源观170
1.3 联系经济与环境的纽带172
2 环境资源的价值173
第十八章 中国资源状况与展望176
1 中国地面资源177
1.1 耕地资源178
1.2 森林资源183
1.3 草场资源186
1.4 水资源187
2 地下矿产资源189
3 海洋资源192
3.1 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版图的有关统计数据192
3.2 全球海洋资源—能源环境中的物产193
3.3 我国海洋资源环境中的物产193
3.4 我国海洋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194
3.5 我国海洋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展望195
第十九章 中国能源环境状况与展望197
1 “能源: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97
2 我国能源状况及其特点199
2.1 我国能源的静态状况199
2.2 我国能源的动态状况200
2.3 我国能源的不利因素或存在的问题201
3 2000年我国能源供需前景204
3.1 能源需求量204
3.2 能源生产水平205
4 2000年我国能源发展重点和趋势206
4.1 煤炭开发重点和耗能工业布局的向西部地区的转移206
4.2 石油开发的重点逐步性转移方向207
4.3 我国电力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趋势208
5.能源技术水平展望209
1 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的污染与损坏211
第二十章 不只是“解铃还需系铃人”211
1.1 我国资源—能源耗费大212
1.2 我国工业“三废”对资源—能源环境污染严重214
1.3 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的破坏216
2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国环保情况216
2.1 我国环保工作的法制建设218
2.2 环境法制的作用与环境教育222
第六篇 这是个需要人才辈出的时代——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229
第二十一章 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29
1 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何230
2 人才资源的涵义232
3 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237
4 为什么要加强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239
第二十二章 教育事业与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245
1 为教育事业付出代价将获得倍加的回报246
1.1 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本247
1.2 对人力资本投资值得吗?251
2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科学之建设252
第二十三章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254
1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255
1.1 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255
1.2 人才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266
2 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就展望267
第二十四章 挑战与应变269
1 效率—结构功能与功能结构270
2 挑战与改革271
2.1 基础教育及其特点和改革思路271
2.2 高等教育改革思路274
2.3 职教改革思路探索278
2.4 企业职工教育改革思路探索280
3 人才资源开发的质量要素284
3.1 人才资源开发的个性化284
3.2 人才资源开发的终身化286
3.3 人才资源开发的国际化287
3.4 人才资源开发的民生化288
3.5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手段的改革288
3.6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实践的品质培养292
第七篇 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时代299
第二十五章 信息科学与现代—未来社会299
1 信息概念简介302
1.1 信息的语义溯源303
1.2 信息概念304
1.3 信息的实质308
2 信息论与信息科学309
3 信息科学与现代社会310
第二十六章 数字化生存——生存的新定义314
1 数字化是通向成长的通行证315
2 科学知识与信息——知识经济时代316
第二十七章 信息高速公路与资源共享320
1 黄金有价药无价——信息资源价值321
2 信息高度公路上的信息战略竞赛322
2.1 Microsoft—手握电脑的希特勒323
2.2 导航员的网景(Netscape)326
2.3 稳健的幕后之手—SUN Microsystem328
2.4 “好运的农夫”或“首席笨蛋”杨致远与Yahoo330
2.5 本章结语333
第二十八章 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概况336
1 日本与产业战略的逐步转移338
2 新加破与亚洲“硅谷”341
3 韩国与“21世纪信息化战略”343
4 不甘沉静的中国台湾344
5 中国黄页与Internet互联网345
6 不甘落后的欧盟351
7 以色列与黄金数据的始祖353
第二十九章 网络经济与信息化时代359
1 电子商务360
1.1 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360
1.2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361
2 电子商务的弹性361
3 网络销售的特点362
4 虚拟银行(Virtual banks)363
5 本章小结366
第八篇 “只有一个地球”到“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未来371
第三十章 “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斯德哥尔摩发出371
1 《人类环境宣言》的诞生372
1.1 具有永恒意义的会议372
1.2 宣言的主要内容374
2 《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377
3 《二十一世纪议程》与《地球宪章》379
3.1 《21世纪议程》379
3.2 《地球宪章》380
第三十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384
1 环境问题384
2 环境保护386
2.1 环保的概念与由来387
3 环保与国民经济388
2.3 环保的任务388
2.2 环保的内容388
4 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391
4.1 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391
4.2 环境管理法制化与国情化392
4.3 环境保护的科技化393
4.4 环境教育394
第三十二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396
1 发展的涵义396
2 人与环境397
3 发展与环境关系399
3.1 发展与环境有机统一399
3.2 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399
3.4 经济与发展运动遵循客观规律400
4 关于发展的协调性400
3.3 环境与发展的相互作用400
4.1 环保与经济建设相结合402
4.2 规划、实施与建设同步403
4.3 生活、建设、生产的相互性403
5 遵循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404
5.1 经济发展的目的与环境保护的目的404
5.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计划性406
5.3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409
6 《中国21世纪议程》411
第九篇 结语——21世纪人类的早餐在哪里415
一、20世纪——人类的自豪和反省415
二、“人生的亲证”417
三、中国的时代步伐419
四、21世纪的早餐的新品位421
后记428
热门推荐
- 383723.html
- 3624790.html
- 2894821.html
- 2762387.html
- 2264488.html
- 3907931.html
- 3101411.html
- 2653916.html
- 3860343.html
- 3366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8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6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7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