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语用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自然,冉永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72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语用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语用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语用学1
1.1 引言1
1.2 语用学的起源4
1.3 语用学的定义7
1.4 语用学和语义学10
1.5 语用学的发展14
1.5.1 英美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 14
1.5.2 描写语用学15
1.5.3 形式语用学17
1.5.4 发展缘由18
1.6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21
1.6.1 跨文化语用学21
1.6.2 认知语用学23
1.6.3 计算语用学与网络语用学24
1.6.4 语用学与语际语用学、语言教学26
1.6.5 语用学与翻译28
第二章 指示语及其指示信息30
2.1 引言30
2.2 什么是指示语31
2.3 人称指示32
2.3.1 第一人称指示34
2.3.2 第二人称指示35
2.3.3 第三人称指示37
2.4 时间指示39
2.4.1 时间单位40
2.4.2 时间修饰语41
2.4.3 时间指示副词42
2.4.4 语用时间指示44
2.5 地点指示45
2.5.1 象征用法与手势用法46
2.5.2 视角标准47
2.5.3 “来”与“去”的指示意义48
2.6 话语/语篇指示51
2.7 社交指示54
2.7.1 敬语、谦语与称谓语 55
2.7.2 语法形式和社交指示 58
2.8 小结60
第三章 会话含意62
3.1 引言62
3.2 什么是含意63
3.3 合作原则66
3.3.1 合作原则及准则66
3.3.2 格林对合作原则的重释69
3.3.3 合作原则的违反70
3.4 会话含意74
3.4.1 会话含意的推导74
3.4.2 会话含意的种类 79
3.4.3 会话含意的特征82
3.5 格赖斯的贡献与合作原则的不足87
第四章 礼貌现象的语用研究91
4.1 引言91
4.2 礼貌的界定92
4.3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95
4.4 莱可夫的礼貌观96
4.5 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观98
4.6 利奇的礼貌观101
4.6.1 礼貌原则101
4.6.2 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104
4.6.3 礼貌原则的特征107
4.7 面子威胁行为与调控策略 113
4.7.1 利益中心原则与面子威胁现象113
4.7.2 调控策略115
第五章 前提关系120
5.1 引言120
5.2 前提、含意、蕴涵与断言121
5.3 前提的语义分析124
5.3.1 前提触发语 127
5.3.2 前提的语义特征 130
5.3.3 前提的语义分析缺陷 131
5.4 前提的语用特征134
5.4.1 前提的合适性 135
5.4.2 前提的共知性136
第六章 言语行为142
6.1 引言142
6.2 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144
6.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146
6.3.1 施为句147
6.3.2 言语行为三分说 154
6.4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157
6.4.1 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与条件 157
6.4.2 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别 162
6.4.3 间接言语行为 163
6.5 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168
6.5.1 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 168
6.5.2 通过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169
6.5.3 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170
6.5.4 通过感情意义表现言语行为 171
6.6 言语行为理论争鸣173
第七章 模糊限制语与语用含糊 177
7.1 引言177
7.2 模糊限制语177
7.2.1 模糊限制语的类型 178
7.2.2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功能184
7.3 语用含糊189
7.3.1 语用含糊的类型190
7.3.2 刻意言谈与随意言谈194
7.3.3 语用含糊现象197
7.3.4 语用含糊的作用201
第八章 会话结构及其语用研究204
8.1 引言204
8.2 会话中的结构206
8.2.1 预示语列206
8.2.2 插入语列211
8.2.3 停顿213
8.3 会话结构的语用分析216
8.3.1 提问的语用功能216
8.3.2 附加信息的语用功能222
8.3.3 会话修正的语用功能224
8.3.4 语码转换及语码混用的语用功能227
8.3.5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231
8.3.6 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235
8.3.7 条件句的语用功能241
8.3.8 否定句的语用功能244
第九章 跨语言与跨文化的语用研究251
9.1 引言251
9.2 语际语用学252
9.2.1 什么是语际语用学252
9.2.2 语际语用学的主要内容253
9.3 社交文化语用研究259
9.3.1 英汉语用差异260
9.3.2 语用失误268
9.3.3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275
9.3.4 离格英语280
9.3.5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移情283
第十章 语言顺应论与关联理论290
10.1 引言290
10.2 语言顺应论290
10.2.1 语用综观论290
10.2.2 语言选择及其特性291
10.2.3 语言顺应论例释296
10.2.4 小结298
10.3 关联理论299
10.3.1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299
10.3.2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307
10.3.3 关联性、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311
10.3.4 关联原则、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317
10.3.5 关联理论与格赖斯语用论320
10.3.6 关联理论的价值与不足323
第十一章 语言使用与模因现象328
11.1 什么是模因328
11.2 模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330
11.3 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333
11.3.1 教育和知识传授促成的模因333
11.3.2 语言运用过程促成的模因335
11.3.3 交际和交流过程促成的模因335
11.4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337
11.4.1 重复338
11.4.2 类推339
11.5 语言模因对修辞的影响341
11.5.1 模因是驱动修辞的原动力 342
11.5.2 模因的复制特点影响辞格形成342
11.5.3 模因驱动修辞的创新与变异 344
11.6 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345
11.6.1 赶时髦——效应之一345
11.6.2 语码混用——效应之二347
11.6.3 类比——效应之三348
11.6.4 嵌进——效应之四 348
11.7 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349
11.7.1 模因与翻译350
11.7.2 模因与语言教学 350
11.8 小结353
参考书目354
人名对照表367
常用术语对照表369
Ⅰ.汉—英术语对照表369
Ⅱ.英—汉术语对照表374
热门推荐
- 333077.html
- 2986125.html
- 2683867.html
- 1647779.html
- 961488.html
- 952108.html
- 3458845.html
- 75086.html
- 3430340.html
- 2632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0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