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译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晓梅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274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翻译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译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关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的构想9
1.1 何为实践哲学9
1.2 实践哲学对于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5
1.2.1 核心概念:实践与实践哲学16
1.2.2 基点转换: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18
1.3 将实践哲学引入翻译研究的构想20
1.4 本章小结25
第2章 以往译学范式的哲学基础及其所存在的问题26
2.1 语文学译学范式:直觉主义哲学观26
2.1.1 直觉主义哲学观27
2.1.2 语文学译学范式与直觉主义哲学观35
2.1.3 语文学译学范式研究概况46
2.1.4 语文学译学范式的特点和贡献47
2.1.5 语文学译学范式的不足54
2.2 结构主义语言学译学范式:主体意识哲学观62
2.2.1 主体意识哲学观62
2.2.2 结构主义语言学译学范式与主体意识哲学观79
2.2.3 结构主义语言学译学范式研究概况86
2.2.4 结构主义语言学译学范式的特点和贡献90
2.2.5 结构主义语言学译学范式的不足97
2.3 解构主义译学范式:哲学解释学哲学观101
2.3.1 哲学解释学哲学观101
2.3.2 解构主义译学范式与哲学解释学哲学观116
2.3.3 解构主义译学范式研究概况120
2.3.4 解构主义译学范式的特点和贡献126
2.3.5 解构主义译学范式的不足131
2.4 本章小结135
第3章 实践哲学理论框架中的翻译研究137
3.1 实践:关注行为的目的和意义137
3.2 人:类、社会和个性的统一性存在141
3.3 反思:由事实判断走向价值评价的翻译批评148
3.4 本章小结153
第4章 实践哲学的发展对于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155
4.1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开山155
4.1.1 实践与生产的区分155
4.1.2 实践:趋向善的反思行为157
4.1.3 知识的划分158
4.1.4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59
4.2 康德:先验的实践哲学160
4.2.1 哥白尼式的革命161
4.2.2 实践理性163
4.2.3 康德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65
4.3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166
4.3.1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思想167
4.3.2 从意识活动到实践活动169
4.3.3 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性170
4.3.4 对于自然科学的尊重与支持172
4.3.5 对于人的理解173
4.3.6 人的异化176
4.3.7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77
4.4 海德格尔:存在的实践哲学180
4.4.1 关于存在的追问180
4.4.2 何为“此在”182
4.4.3 个体生存的意义183
4.4.4 此在与他者的关系185
4.4.5 海德格尔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88
4.5 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193
4.5.1 伦理知识的重新强调194
4.5.2 理解中的偏见195
4.5.3 视域融合197
4.5.4 人在语言中的栖居198
4.5.5 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199
4.6 哈贝马斯:交往的实践哲学202
4.6.1 对于知识的分类202
4.6.2 普遍语用学204
4.6.3 交往行为206
4.6.4 话语伦理学210
4.6.5 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211
4.7 本章小结214
第5章 翻译:基于实践维度的思考215
5.1 翻译: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跨文化交往实践活动215
5.1.1 翻译活动的实践性216
5.1.2 翻译活动的历史性217
5.1.3 翻译活动的人文性219
5.2 译者与文本:理解性的实践活动221
5.2.1 文本对于译者的遮蔽221
5.2.2 译者对于文本的去蔽224
5.3 译者、作者和读者之间调节性的交往实践活动225
5.3.1 译者与作者:历史性的对话式理解226
5.3.2 译者与读者:交往中的认同229
5.3.3 译者与批评者:批判性的价值判断231
5.4 译者与社会:意识形态构建与批判的实践活动233
5.4.1 社会对于译者意识形态的构建234
5.4.2 翻译中权力话语的影响237
5.4.3 从文化否定到文化超越241
5.5 本章小结243
第6章 翻译研究中的主体——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社会性的转变244
6.1 狄尔泰:人文精神与主体意识的觉醒245
6.2 胡塞尔:先验自我的提出250
6.3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路径259
6.4 哈特曼:新存在论268
6.5 舒茨:社会学转向270
6.6 马克思:人的社会存在论与交往论274
6.7 哈贝马斯:主体的相互理解性279
6.8 本章小结284
第7章 翻译学的伦理研究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285
7.1 翻译伦理问题的研究标志着译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285
7.2 实践哲学的人学观是开启伦理研究的关键291
7.3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与普世伦理问题294
7.4 翻译研究与伦理的问题297
7.4.1 从翻译标准看翻译的伦理问题297
7.4.2 异化理论与伦理问题300
7.5 本章小结302
第8章 翻译研究中的理性反思303
8.1 翻译活动的理性缺位与标准迷失303
8.2 认知理性的缺陷与非理性的价值306
8.3 非理性的悖谬与建构主义思想的贡献310
8.4 本章小结316
第9章 实践哲学:让译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317
9.1 生活世界及其相关理论317
9.1.1 何为“生活世界”318
9.1.2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321
9.1.3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325
9.2 回归生活世界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328
9.3 译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实践哲学331
9.4 本章小结336
第10章 结语:实践哲学——让译者改变世界337
参考文献345
致谢361
主题词索引363
热门推荐
- 1847243.html
- 3439161.html
- 3650166.html
- 436162.html
- 2762751.html
- 2669735.html
- 2566044.html
- 2067007.html
- 1167466.html
- 54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3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5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0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9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