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结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廷钰,李玉然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62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烧结-烟气排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烧结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烧结烟气特点1
1.2 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2
1.2.1 粉尘2
1.2.2 SO23
1.2.3 NOx4
1.2.4 氟化物4
1.2.5 二噁英类有机污染物4
1.3 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5
1.3.1 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5
1.3.2 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6
1.4 烧结烟气污染物控制标准及政策8
参考文献9
2 烧结烟气粉尘控制技术11
2.1 烧结烟气粉尘排放及控制技术概述11
2.1.1 烧结过程粉尘来源12
2.1.2 粉尘的危害13
2.1.3 粉尘控制技术13
2.2 电除尘器15
2.2.1 原理及结构15
2.2.2 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18
2.2.3 烟气工况对除尘效率的影响19
2.2.4 粉尘特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21
2.2.5 除尘效率的数值模拟22
2.2.6 粉尘运动的数值模拟23
2.2.7 在鞍钢214m2烧结机和安钢400m2烧结机的应用26
2.3 新型高效电除尘技术28
2.3.1 湿式电除尘技术28
2.3.2 电凝并技术30
2.3.3 旋转电极技术32
2.3.4 新型电源技术33
2.3.5 新型结构技术37
2.4 袋式除尘器38
2.4.1 结构及原理38
2.4.2 滤料种类41
2.4.3 过滤理论43
2.4.4 滤料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45
2.4.5 滤袋清灰机理46
2.4.6 清灰效率的影响因素49
2.4.7 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52
2.4.8 在湘钢180m2烧结机的应用52
2.5 电袋复合除尘器53
2.5.1 电袋复合除尘器特点53
2.5.2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形式53
2.5.3 串联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原理55
2.5.4 板线配置对除尘效率的影响56
2.5.5 电晕放电对除尘效率的影响62
2.5.6 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65
2.5.7 在莱钢132m2烧结机的应用68
2.6 烧结粉尘资源化利用69
2.6.1 烧结粉尘循环利用技术69
2.6.2 含钾烧结粉尘特点及资源化利用71
2.6.3 烧结粉尘中提取KCl技术72
参考文献75
3 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控制技术79
3.1 二氧化硫排放与控制技术概述79
3.1.1 来源及排放79
3.1.2 控制现状81
3.1.3 控制技术83
3.2 石灰石-石膏法85
3.2.1 工艺原理85
3.2.2 工艺系统及设备88
3.2.3 副产物脱硫石膏的特点及再利用90
3.2.4 宝钢495m2烧结机石灰石-石膏气喷旋冲法烟气脱硫工程93
3.2.5 湘钢360m2烧结机石灰石-石膏空塔喷淋法烟气脱硫工程99
3.3 氨-硫酸铵法103
3.3.1 工艺原理104
3.3.2 工艺系统及设备105
3.3.3 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106
3.3.4 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107
3.3.5 副产物硫酸铵的特点及再利用108
3.3.6 柳钢2×83m2、110m2、265m2烧结机氨法烟气脱硫工程109
3.3.7 日照钢铁2 × 180m2烧结机氨法烟气脱硫工程112
3.3.8 昆钢玉溪2×105m2烧结机氨法烟气脱硫工程113
3.4 循环流化床法114
3.4.1 工艺原理及流程114
3.4.2 工艺系统及设备116
3.4.3 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118
3.4.4 副产物脱硫灰的特性及再利用119
3.4.5 邯钢400m2烧结机CFB法烟气脱硫工程121
3.4.6 梅钢400m2烧结机CFB法烟气脱硫工程124
3.4.7 三钢180m2烧结机CFB法烟气脱硫工程126
3.5 旋转喷雾干燥法129
3.5.1 工艺原理及流程129
3.5.2 工艺系统及设备130
3.5.3 技术特点131
3.5.4 副产物脱硫灰的特性及再利用132
3.5.5 济钢400m2烧结机SDA法烟气脱硫工程134
3.5.6 鞍钢328m2烧结机SDA法烟气脱硫工程135
3.5.7 泰钢180m2烧结机SDA法烟气脱硫工程137
3.6 氧化镁法138
3.6.1 工艺原理138
3.6.2 工艺系统及设备139
3.6.3 韶钢105m2烧结机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工程140
3.7 双碱法142
3.7.1 工艺原理143
3.7.2 工艺系统及设备144
3.7.3 广钢2×24m2、35m2烧结机双碱法烟气脱硫工程146
3.8 NID法147
3.8.1 工艺原理147
3.8.2 工艺系统及设备149
3.8.3 武钢360m2烧结机NID法烟气脱硫工程150
3.9 再生胺法151
3.9.1 工艺原理151
3.9.2 工艺系统及设备152
3.9.3 莱钢银前265m2烧结机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工程153
3.10 离子液法154
3.10.1 工艺原理及流程154
3.10.2 技术特点156
3.10.3 攀钢173.6m2烧结机离子液法烟气脱硫工程157
参考文献158
4 烧结烟气氮氧化物控制技术161
4.1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排放161
4.1.1 烧结过程NOx来源161
4.1.2 生成机理162
4.1.3 排放特征164
4.2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概述165
4.3 烟气循环166
4.3.1 工艺原理及流程166
4.3.2 奥钢联250m2烧结机废气循环脱硝工程167
4.4 活性炭吸附法168
4.5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169
4.5.1 反应机理169
4.5.2 催化剂170
4.5.3 还原剂172
4.5.4 工艺流程及系统172
4.5.5 脱硝效率影响因素175
4.5.6 台湾中钢烧结机烟气SCR脱硝工程177
4.6 氧化吸收法180
4.6.1 工艺原理及流程180
4.6.2 脱硝效率影响因素181
参考文献183
5 烧结烟气二噁英控制技术185
5.1 二噁英简介185
5.1.1 结构和理化性质185
5.1.2 生成途径187
5.1.3 毒性和计量方法189
5.2 烧结过程二噁英的排放191
5.2.1 排放特征191
5.2.2 排放因子194
5.2.3 形成路径195
5.3 烧结过程影响二噁英排放的因素198
5.3.1 烧结原料198
5.3.2 操作条件200
5.4 二噁英控制技术概述201
5.5 源头削减202
5.6 过程控制202
5.6.1 添加抑制剂202
5.6.2 烟气循环204
5.7 末端治理205
5.7.1 湿式净化法205
5.7.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208
5.7.3 活性炭吸附法211
参考文献213
6 烧结烟气重金属汞控制技术218
6.1 汞的来源及排放218
6.2 烧结过程汞的来源与归趋219
6.3 汞监测方法220
6.3.1 吸附管法(30B法)220
6.3.2 安大略法(OHM法)222
6.4 现有污染控制设施脱汞效果225
6.5 汞脱除技术226
6.5.1 吸附法227
6.5.2 零价汞氧化法228
6.6 烧结烟气氟化物的控制229
6.6.1 氟化物的来源及生成229
6.6.2 氟化物的排放及控制现状230
参考文献230
7 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233
7.1 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概述233
7.2 活性炭法脱硫脱硝技术234
7.2.1 技术原理234
7.2.2 工艺系统及设备236
7.2.3 太钢450m2烧结机烟气活性炭法脱硫脱硝工程239
7.3 旋转喷雾法脱硫脱二噁英技术242
7.3.1 技术原理242
7.3.2 工艺流程及系统242
7.3.3 沙钢360m2烧结机脱硫脱二噁英工程243
7.4 MEROS技术245
7.4.1 技术原理245
7.4.2 工艺流程及系统245
7.4.3 马钢300m2烧结机MEROS法脱硫工程247
7.5 曳流吸收塔技术249
7.5.1 技术原理249
7.5.2 工艺流程及系统250
7.5.3 ROGESA钢铁公司180m2烧结机曳流吸收法工程251
7.6 IOCFB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253
7.6.1 技术原理253
7.6.2 工艺流程及系统253
7.6.3 成日钢铁132m2烧结机多污染物协同脱除工程255
参考文献257
8 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与减排261
8.1 CO2排放概述261
8.1.1 CO2的温室效应261
8.1.2 CO2的来源及生成262
8.1.3 CO2的排放特征263
8.2 钢铁生产CO2排放影响因素264
8.2.1 工艺流程264
8.2.2 能源结构266
8.2.3 能源效率267
8.2.4 生产设备267
8.2.5 原料质量268
8.2.6 低碳生产技术269
8.3 钢铁生产CO2排放与减排分析270
8.3.1 排放界定270
8.3.2 炼焦工序272
8.3.3 烧结工序276
8.3.4 造球工序282
8.3.5 高炉炼铁工序284
8.3.6 转炉炼钢工序291
8.3.7 电炉炼钢工序294
8.3.8 精炼工序298
8.3.9 铸造与轧钢工序300
8.3.10 企业钢铁生产过程碳素流分析303
8.4 现行工艺设备CO2减排技术现状304
8.4.1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304
8.4.2 烧结余热发电305
8.4.3 转炉低压饱和蒸汽发电305
8.4.4 干法熄焦305
8.5 CO2减排技术发展趋势306
8.5.1 高炉炉顶煤气循环306
8.5.2 焦炉煤气重整后喷吹306
8.5.3 H2/CO气体熔融还原307
8.5.4 CO2捕集与封存307
参考文献308
附录311
索引318
热门推荐
- 509195.html
- 643731.html
- 1940530.html
- 1884168.html
- 3034653.html
- 3798770.html
- 1698787.html
- 2346455.html
- 79058.html
- 3369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2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4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9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8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2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2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5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