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第2版
  • 李劲东,吕辉,姜遇姬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20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管理信息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信息化1

1.1.1 信息化的定义1

1.1.2 信息化的发展1

1.2 信息2

1.2.1 信息的概念2

1.2.2 信息的特征4

1.2.3 信息的要素5

1.2.4 信息的内容6

1.3 组织中的信息管理6

1.3.1 信息管理的方式7

1.3.2 信息管理的岗位8

1.3.3 信息的加工9

1.3.4 信息收集的内容11

1.3.5 企业竞争情报12

1.4 系统13

1.4.1 系统的一般性定义13

1.4.2 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4

1.4.3 系统模型15

1.5 信息与熵16

1.5.1 熵的概念16

1.5.2 狭义信息论中的“信息”17

1.5.3 信息与熵之间的联系19

小结20

习题21

第2章 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层次22

2.1 组织、管理与决策22

2.1.1 组织的定义22

2.1.2 管理与决策23

2.1.3 管理变革24

2.2 信息系统的概念26

2.2.1 定义26

2.2.2 知识工作系统27

2.2.3 信息系统的发展28

2.3 信息系统的分类29

2.3.1 管理活动的分类29

2.3.2 信息系统的类型30

2.4 事务处理系统(TPS)31

2.4.1 TPS的概念31

2.4.2 TPS的运行过程32

2.4.3 TPS的运行方法34

2.4.4 TPS的设计目标34

2.4.5 订单处理系统36

2.5 管理信息系统(MIS)39

2.5.1 MIS的概念39

2.5.2 MIS的运行过程40

2.5.3 MIS的设计目标41

2.6 决策支持系统(DSS)42

2.6.1 DSS的概念42

2.6.2 DSS的特征43

2.6.3 DSS的组成44

2.6.4 DSS的发展46

2.6.5 DSS技术基础47

2.7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48

2.7.1 人工智能(AI)48

2.7.2 专家系统(ES)49

小结51

习题53

第3章 计算机技术基础54

3.1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54

3.1.1 数与码在计算机中的表示54

3.1.2 音频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56

3.2 计算机硬件基础56

3.2.1 硬件系统组成56

3.2.2 CPU59

3.2.3 存储系统60

3.2.4 输入设备62

3.2.5 输出设备64

3.2.6 MIS中的输入/输出设备66

3.2.7 总线68

3.3 计算机软件基础69

3.3.1 软件概念69

3.3.2 操作系统70

3.3.3 程序设计语言与开发工具72

3.3.4 应用软件75

3.4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76

3.4.1 多媒体技术概述76

3.4.2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与应用77

3.4.3 高档微机的新技术79

小结81

习题82

第4章 数据通信基础84

4.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84

4.1.1 基本数字通信系统84

4.1.2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87

4.2 数据通信系统87

4.2.1 基本概念87

4.2.2 硬件构成91

4.2.3 软件构成95

4.2.4 主要性能指标95

4.3 通信信道96

4.3.1 传输介质(物理信道)96

4.3.2 多路复用100

4.4 数据传输方式104

4.4.1 数据信号的基本形式104

4.4.2 信道对基带信号传输的影响106

4.4.3 数字调制技术108

4.5 交换方式110

4.5.1 线路交换110

4.5.2 报文交换111

4.5.3 分组交换111

4.6 差错控制技术113

4.6.1 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113

4.6.2 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式114

小结115

习题116

第5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118

5.1 计算机网络概述118

5.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18

5.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1

5.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及其组织121

5.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123

5.2.1 体系结构123

5.2.2 拓扑结构125

5.2.3 逻辑结构(组成)127

5.2.4 物理结构128

5.3 局域网技术128

5.3.1 局域网概述129

5.3.2 IEEE 802.3标准——总线局域网(以太网Ethernet)132

5.3.3 高速以太网技术134

5.3.4 交换式网络136

5.4 广域网技术136

5.4.1 分组交换网络136

5.4.2 帧中继网络138

5.4.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ATM网络简介140

5.5 网络互联技术143

5.5.1 中继器143

5.5.2 网桥144

5.5.3 路由器146

5.6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管理148

5.6.1 网络安全概述148

5.6.2 网络管理概述150

5.6.3 网络操作系统151

5.7 Internet概述153

5.7.1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153

5.7.2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154

5.7.3 Internet基本技术155

5.7.4 Internet对企业的作用与影响158

小结159

习题161

第6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162

6.1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162

6.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62

6.1.2 访问远程数据资源164

6.2 数据描述及数据模型165

6.2.1 数据描述165

6.2.2 数据的逻辑模型166

6.2.3 数据的物理模型168

6.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69

6.3.1 三级模式结构169

6.3.2 DBMS的组成169

6.3.3 用户访问数据的全过程171

6.3.4 用户界面172

6.4 关系型数据库RDB172

6.4.1 基本概念172

6.4.2 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规则173

6.4.3 关系模型的操作174

6.5 RDB设计179

6.5.1 RDB实体联系模型179

6.5.2 RDB规范化理论180

6.5.3 RDB设计实例182

6.6 新型数据库183

6.6.1 数据仓库183

6.6.2 多媒体数据库186

6.6.3 数据库技术展望188

小结190

习题191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93

7.1 开发方法综述193

7.1.1 开发方法的定义193

7.1.2 开发方法的类型195

7.2 MIS开发过程198

7.2.1 MIS生命周期198

7.2.2 原型化开发方法200

7.3 MIS开发模型204

7.3.1 瀑布模型204

7.3.2 原型模型205

7.3.3 MIS模型化206

7.4 结构化分析方法208

7.4.1 系统分析208

7.4.2 系统分析的工具210

7.4.3 系统分析报告217

7.5 结构化设计方法218

7.5.1 子系统划分219

7.5.2 代码设计221

7.5.3 输入/输出设计222

7.5.4 用户界面设计223

7.5.5 模块化设计与系统设计报告226

7.6 网络环境下MIS的开发227

7.6.1 系统开发的原则227

7.6.2 系统开发的组织228

7.6.3 系统的网络设计229

小结231

习题232

第8章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234

8.1 面向对象方法的产生及其发展234

8.1.1 MIS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234

8.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235

8.1.3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235

8.2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237

8.2.1 基本概念237

8.2.2 程序设计实例240

8.2.3 方法的主要机制242

8.3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243

8.3.1 面向对象分析243

8.3.2 面向对象设计248

8.3.3 面向对象实现264

小结269

习题270

第9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272

9.1 MIS的实施272

9.1.1 程序设计方法272

9.1.2 系统调试274

9.1.3 人员培训275

9.1.4 系统试运行和系统切换275

9.2 MIS的安全管理277

9.2.1 MIS不安全因素277

9.2.2 MIS安全的设计279

9.2.3 MIS的安全技术和控制方法283

9.2.4 MIS安全的风险评估284

9.3 MIS的运行285

9.3.1 建立和健全运行制度286

9.3.2 日常运行管理与监控287

9.4 维护、升级与评价288

9.4.1 维护288

9.4.2 升级290

9.4.3 MIS的评价体系291

9.4.4 MIS对管理者的影响293

小结298

习题299

第10章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300

10.1 电子商务的概念300

10.1.1 定义300

10.1.2 电子商务的系统特性300

10.1.3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301

10.2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301

10.2.1 发展背景301

10.2.2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302

10.2.3 国内某区域电子商务的应用303

10.3 电子商务的构成306

10.3.1 电子商务的发展框架306

10.3.2 应用与技术的协同308

10.3.3 电子商务网络支撑平台310

10.3.4 电子商务与MIS的关系311

10.4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312

10.4.1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312

10.4.2 交易的三大环节313

10.4.3 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314

10.5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315

10.5.1 战略规划的概念315

10.5.2 战略规划的目标与组织317

10.5.3 战略规划的步骤318

小结321

习题322

参考文献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