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平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89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1
第二章 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9
第一节 为“我”性12
第二节 自主性14
第三节 能动性16
第四节 创造性17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的基本规定21
第一节 主体性的教育21
第二节 教育的主体性26
一、宏观教育的主体性26
二、微观教育的主体性29
第三节 主体性教育原则35
一、本体性原则35
二、价值性原则37
三、实践性原则38
第四章 主体性教育的本体规定41
第一节 作为自在的存在41
第二节 作为自为的存在44
第三节 作为文化的存在47
第四节 作为生活的存在50
第五节 作为社会的存在53
第六节 作为历史的存在57
第五章 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规定61
第一节 真的教育与教育真62
第二节 善的教育与教育善66
一、德育是把受教育者发展为道德主体的活动66
二、善的教育和教育的善70
第三节 美的教育与教育美77
第四节 自由的教育与教育自由81
一、自由是人追求的最高价值81
二、自由的教育和教育的自由85
第六章 当代主体教育的课程观87
第一节 当代主体教育的“成人”课程观88
第二节 人的完整世界与整合的课程93
一、生活世界96
二、科学世界99
三、人文世界101
四、建立一种以经验为生长点的整合化的课程104
第三节 人的自由与主体性课程观的确立108
一、由符合性知识转变到解释性知识111
二、由注重目标转变到注重过程116
三、由“认同性”课程转变到“创新性”课程122
第四节 当代主体教育的课程编制取向126
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127
二、整合和完整的课程结构131
三、课程内容的策略性、结构性、综合性和时代性134
四、课程实施的活动教学观139
五、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141
第七章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145
第一节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145
一、科学性149
二、民主性149
三、活动性150
四、开放性151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性152
第八章 主体性教育的过程观161
第一节 主体性教育过程探讨161
一、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161
二、提倡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反思的结果163
三、提倡主体性教育,也是对国际性教育改革趋势的回应165
第二节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与现实教育166
一、主体性教育: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167
二、主体性教育: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相统一的过程168
三、主体性教育: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170
第九章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与教师主导作用的辩证统一175
第一节 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基础175
第二节 教学过程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176
第三节 激励是主体性发展的推动力177
第四节 自我认识规定着主体性发展的方向178
第五节 内外因共同作用是主体性发展的条件180
第十章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181
第一节 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181
第二节 主体性发展与时代精神186
第三节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188
第十一章 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生长与造就191
第一节 主体性思想的发展与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规律191
一、个性主体性——主体性的感性直观192
二、类主体性——主体性的知性抽象193
三、社会主体性——主体性的辩证综合194
第二节 学生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过程与规律195
一、自我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蹒跚起步195
二、他我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中介过渡195
三、群体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较高阶段196
第三节 学生主体性生长与造就的现实思考197
一、对主体性生长的客观公正评价问题197
二、主体性与主动性、合作性198
三、内在需要是主体性生长原动力199
四、主体性与批判精神的生长199
附:201
调动师生主体性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着力点201
自我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与至高境界208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体系、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211
“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体系、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216
“学生的主体性”的实验报告224
热门推荐
- 898226.html
- 1677926.html
- 977817.html
- 2846858.html
- 981035.html
- 1442580.html
- 3494154.html
- 3385391.html
- 534800.html
- 428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1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1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1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