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子生态学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向近敏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2275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子生态学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2
第一章 分子生态学与生命科学2
一、生命科学与分子生物学2
二、分子生态学概念的提出3
三、分子生态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9
四、分子生态学发展的前提和条件11
第二章 分子生态学中所指分子的含义12
一、对什么是“分子”的分析12
二、Ca2+与PKC(磷酸激酶C)的活化13
三、关于锌元素的免疫学13
四、一氧化氮(NO)的分子生态学14
第三章 生态学的层次性18
一、关于微生态学定义的讨论18
二、微生态学与微生物生态学的讨论21
三、微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的区别22
四、微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之间的联系23
五、病毒生态学的特殊性23
第四章 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更新和发展25
一、逆转录病毒复制机制的最新进展25
二、EBV与宿主细胞的矛盾统一27
三、艾滋病发展中有关细胞素的分子生态模式29
四、细胞外基质的分子生态学30
五、转录因子超复合体的分子生态学意义31
第五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分子生态学34
一、蛋白质的结构34
二、蛋白质结构与基因组结构的关系35
三、细胞内外某些蛋白的特殊区段36
四、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生态学40
第六章 陪伴分子的分子生态学42
一、陪伴分子的基本特点42
二、陪伴分子与PPIase43
三、陪伴分子的多样性45
第七章 G蛋白关联受体功能表达48
一、受体的结构48
二、G蛋白关联受体膜外区的定位49
三、生物活性胺类受体的配体结合区49
四、肽类激素受体的配体结合区50
五、受体对G蛋白的激活51
六、G蛋白关联受体功能表达的分子生态机制51
第八章 基因突变与DNA修复的分子生态机制53
一、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的必然性53
二、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54
三、DNA修复的分子生态学59
第二篇 遗传分子生态学62
第九章 遗传分子生态学发展的规律性62
一、分子遗传学向遗传分子生态学发展的必然性62
二、生物生命活动的层次性和生态条件的层次性62
三、遗传分子生态学发展的科学依据63
第十章 遗传分子生态学发展的几个实例66
一、病毒的遗传性及其分子生态调节66
二、细胞周期的遗传及其分子生态调节67
三、肿瘤细胞的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分子生态学68
四、免疫系统的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分子生态学69
五、大肠杆菌的化趋性及其对分子生态条件的适应性72
第十一章 遗传信息调节是分子生态学和生命信息学的共同核心74
一、关于遗传网络74
二、关于T细胞识别抗原分子的分子生态机制74
三、细胞素对免疫细胞发生发展的分子生态调节76
四、分子生态学和生命信息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地位76
第十二章 遗传分子生态学的新发展79
一、位置效应突变79
二、关于发育遗传学的分子生态调节81
三、“一个基因——四种综合征”83
四、RNA分子的核浆运输83
第十三章 分子遗传学回顾86
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86
二、分子遗传学走上高速公路前的转折点86
三、分子遗传学在理论上的突破87
四、分子遗传学技术上的成就91
第十四章 广义遗传学由发育遗传走向人工进化94
一、遗传学的使命94
二、三个遗传学实验的突破性进展95
三、历史与展望96
第十五章 植物分子遗传学的某些研究进展97
一、分子标记研究进展97
二、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98
三、分子植物学几个新的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99
第十六章 DNA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遗传分子生态学——自然遗传转化101
一、转化研究的发展历程101
二、受体细菌摄取DNA的二种模型102
三、给体DNA的功能106
四、环境中发生的自然转化108
第十七章 遗传学概念的发展和寄生分子学的新生114
一、孟德尔表型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统一114
二、病毒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与肿瘤遗传学的统一115
三、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的一些进展116
四、寄生分子学的诞生116
第三篇 病毒分子生态学120
第十八章 病毒分子生态学是病毒学的必然发展120
一、几个基本概念120
二、病毒生态学研究的层次性120
三、病毒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层次性121
第十九章 人巨细胞病毒的分子生态学125
一、疱疹病毒的型别及其复制周期的内在控制125
二、HCMV的感染过程和细胞的分子生态应答126
三、HCMV的结构蛋白和编码基因129
四、HCMV分子生态学的讨论130
第二十章 病毒及其基因组进出胞核的分子机制132
一、核中复制的病毒132
二、病毒在细胞中的核运输132
三、病毒基因组的核进入作用134
四、病毒基因组的核输出作用136
五、病毒复制的多步骤性136
第二十一章 HIV-1持续潜伏感染的分子生态调节138
一、HIV-1的基因结构和蛋白表达138
二、艾滋病的病毒潜伏问题139
三、病毒潜伏细胞的活化与病毒的分子生态调节141
第二十二章 HIV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学142
一、HIV的变异性与分子生态学内涵的无限性142
二、HIV-1与HIVD(HIV dementia,HIV痴呆症)143
三、HIV同其他逆转录病毒对CNS作用的比较145
四、HIV在CNS中的病毒分子生态学146
第二十三章 丁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态学147
一、一般性质147
二、HDV的分子结构147
三、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149
四、HDV的复制周期150
五、HDV致病作用的分子基础152
六、HDV肝炎的分子生态学152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子生态学154
一、F蛋白活化的分子条件154
二、C蛋白变异的分子生态环境154
三、RSV诱导免疫应答的分子生态机制155
四、RSV局部治疗的分子生态基础158
第二十五章 肿瘤病毒致癌机理的分子生态学161
一、肿瘤病毒的两重性161
二、细胞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161
三、肿瘤病毒的癌基因163
四、肿瘤病毒致癌的分子生态学163
第二十六章 牛乳头瘤病毒1型核苷酸剪接点选择有关的分子生态调节166
一、BPV-1的基本特点166
二、潜能ESE的鉴定168
三、应用果蝇dsx pre-mRNA进行潜能BPV-1 ESE的功能分析168
四、BPV-1晚期pre-mRNA ESE的功能分析168
五、BPV-1晚期pre-mRNA中BP(branch point)的鉴定169
六、BPV-1晚期pre-mRNA ESE的鉴定169
七、讨论170
第二十七章 牛乳头瘤病毒1型(BPV-1)外显子剪接加强因子的分子生态学172
一、功能性BPV-1 ESE序列对dsx pre-mRNA剪接的加强作用173
二、SR蛋白同BPV-1 SE1和SE2的结合174
三、SR蛋白交联于BPV-1 ESE的免疫沉淀鉴定175
四、BPV-1 ESE作用的分子生态学175
第二十八章 脑淀粉样蛋白变性病的分子生态学177
一、传染性淀粉样蛋白变性病177
二、传染性蛋白的生成机制177
三、PrP~(CJD)产生的遗传调控178
四、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性多发性神经病178
五、Alzheimer氏病181
六、淀粉样变性蛋白脑病的分子生态学182
第二十九章 鱼类和水生动物病毒分子生态学184
一、鱼类及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害184
二、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186
三、病毒、宿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90
第四篇 免疫分子生态学192
第三十章 免疫监督机制的分子生态学192
一、何谓免疫监督192
二、病毒对免疫监督的逃避策略193
三、遗传变异与抗原决定簇的非免疫原性194
四、带有病毒基因组的人肿瘤细胞的逃脱机制194
五、动物肿瘤模式中的转录抑制195
六、免疫监督机制同分子生态调节的关系196
第三十一章 免疫学中细胞生态和分子生态之间的联系197
一、免疫细胞网络的发展197
二、骨髓产生的细胞因子197
三、K细胞系统的分化发展198
四、巨噬/单核细胞的分化发展198
五、粒细胞系统的分化发展199
六、凝血细胞(血小板)系统的发展199
七、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分化发展200
八、免疫细胞活化效应的分子生态机制201
第三十二章 MHC系统的分子生态学203
一、MHC的基因结构及抗原分子表达203
二、对MHC分子参与抗原识别机制的新认识206
三、MHC的分子模拟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210
四、MHC在AID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211
五、AIDS发病中的MHC的分子生态学213
第三十三章 分子生态调节是免疫功能发生的必需机制215
一、免疫细胞发生发展的细胞素分子调节215
二、B、Th、Tc三者间表面分子互为环境条件的交叉连接216
三、CD40-CD40L免疫功能调节的新进展218
四、Th分化为Th1和Th2的分子生态调节机制219
第三十四章 TCR、BCR识别抗原机制在分子生态水平的比较221
一、T、B细胞识别抗原的主从因子221
二、BCR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性222
三、TCR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性224
四、TCR、BCR免疫功能表达的分子生态性比较229
第三十五章 抗原诱导TCR Vβ基因表达的分子生态条件和特征与疾病的相关性230
一、TCR Vβ基因表达的分子生态条件231
二、抗原诱导TCR Vβ基因表达特征236
三、抗原诱导TCR Vβ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237
四、TCR Vβ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239
第三十六章 T、B细胞中Grb2的免疫分子生态学241
一、Grb2在T细胞活化机制中的作用241
二、Grb2在TCR活化中所联系的蛋白分子网络244
三、Grb2在B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244
四、Grb2在T、B细胞中的免疫分子生态学246
第三十七章 病毒超抗原的免疫分子生态学248
一、经典抗原和超抗原之间的区别248
二、T、B细胞受体(TCR、BCR)识别抗原有关的基本概念248
三、病毒超抗原的分子生态学举例250
第三十八章 超抗体的免疫分子生态学254
一、SAb一词的由来及其特点254
二、抗体V区的亚结构254
三、SAb不同于普通抗体的特征255
四、SAb的免疫分子生态学257
第五篇 肿瘤分子生态学260
第三十九章 癌基因的协调作用与分子生态学260
一、癌基因的种类与功能260
二、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与某些肿瘤的相关性262
三、癌基因与细胞周期264
四、癌基因合作在致癌中的作用265
五、癌基因与肿瘤发展的分子生态学266
第四十章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同细胞粘性分子的分子生态调节268
一、肿瘤与免疫监督机制的传统概念268
二、粘性分子多样性269
三、粘性分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其转移关系的分子生态学和微生态学279
第四十一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子生态学281
一、对TNFα的基本认识281
二、研究TNFα分子生态学的方法281
三、TNFα有关分子生态条件282
四、对巨噬细胞产生TNFα分子生态条件的分析283
第四十二章 TNF的研究进展285
一、TNF受体及其功能285
二、TNF胞内部分结合的蛋白质285
三、鞘磷脂酶及神经酰胺在TNF信号传递中的作用286
四、TNF、LT与LT-β287
五、TNF-α前体加工受阻所致TNF-α分泌抑制287
第四十三章 大麻素影响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子生态学289
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时适宜培养条件的研究290
二、THC对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290
三、THC对TNFα mRNA和前体蛋白的影响292
四、THE对TNFα蛋白成熟和分泌的影响292
五、THC对小鼠巨噬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292
第四十四章 抑癌基因P53的分子生态学和分子信息学294
一、P53的分子生态学294
二、关于P53的分子信息学297
三、分子生态学与分子信息学的统一298
第六篇 单题分子生态学300
第四十五章 分子生态医学的发展300
一、我国克山病的分子生态学发病原理300
二、分子生态医学中诊断学的发展301
三、分子生态制剂的应用问题301
第四十六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生态学304
一、PCD的遗传调控304
二、PCD与某些癌基因的关系305
三、PCD与细胞毒T细胞杀伤机制的关系306
四、PC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307
五、PCD与fas、fasl的分子生态学309
第四十七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生态调节的普遍性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311
一、PCD存在的普遍性311
二、多细胞生物自稳平衡机制中细胞死亡的“自杀”与“他杀”315
三、PCD的病理生理学意义317
四、分子生态失调性疾病与分子生态制剂320
第四十八章 细胞信息网络322
一、生物体内外广泛存在着作用于细胞与生物体的信息物质322
二、多细胞生物体是细胞社会的一个整体322
三、全面认识细胞的生物学功能324
四、细胞信息网络的研究内容及其任务324
第四十九章 对干扰素分子生态机制的再认识325
一、干扰素分子生态调节的复杂性325
二、干扰素在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中的分子生态调节326
三、干扰素是发展分子生态制剂的典模328
四、干扰素作为分子生态制剂发展的未来331
第五十章 内皮素拮抗剂的分子生态学332
一、内皮素拮抗剂的医学意义332
二、内皮素的分子结构与拮抗剂的靶标研究332
三、肽类拮抗剂334
四、非肽类拮抗剂336
五、内皮素拮抗剂作为分子生态制剂的发展339
第五十一章 炎症病理中粘性分子的分子生态学341
一、炎症细胞及有关粘性分子341
二、化趋素与炎症细胞343
三、炎症细胞粘性机制的阶段性及其定位区域密码344
四、粘性分子在炎症病理中的分子生态意义347
第五十二章 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之一的分子生态学348
一、神经递质的基本性质和类型348
二、NO神经递质作用的广泛性349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NO信号349
四、NO在外周神经的神经递质作用350
五、NO的病理生理机制351
六、NOS的性质及酶催机制352
七、NO作为神经递质之一的分子生态学353
第五十三章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分子生态遗传学355
一、包涵体的形成与蛋白质折叠355
二、分子陪伴和折叠酶与外源蛋白质的共表达356
三、E.coli表达的融合蛋白358
四、E.coli表达的分泌型重组蛋白358
五、表达于E.coli胞膜表面的重组蛋白360
六、增加重组蛋白可溶性和产量的其他方法360
第五十四章 细菌的分子生物及人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态性362
一、细菌的分子生物362
二、细菌感染的分子生态性367
三、细菌致病机理的分子生态学372
第五十五章 发光酶标记基因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376
一、生物发光的基本原理376
二、生物发光酶标记基因377
三、检测发光标记微生物的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379
第五十六章 分子生态学与生命信息科学的关系383
一、对生命信息科学的认识383
二、分子生态调节的信息性384
三、分子生态学与生命信息科学的关系385
第五十七章 人类生命活动的系统工程和信息调控387
一、人类生命活动与系统论387
二、人类生命活动与信息论387
三、人体生命活动与控制论389
四、人脑控制与电脑控制389
附录:试论分子生态学成为一门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可能性391
专业名词英中对照394
参考文献408
热门推荐
- 2577869.html
- 1529183.html
- 1002548.html
- 493140.html
- 3522318.html
- 659963.html
- 751333.html
- 285973.html
- 3770824.html
- 3058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2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7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9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7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