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特征区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特征区划
  • 陈百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52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生态系统-区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特征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土地利用及其分区1

第一章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1

第一节 土地类型与分布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3

一、土地利用分类3

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析8

第二章 土地利用区划的理论与方法19

第一节 理论基础19

第二节 分区原则21

第三节 分区方法22

一、改进聚类分析法22

二、空间叠加分析法28

三、星座图法29

四、模比系数法31

第三章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32

第一节 分区的基本依据32

第二节 分区方案32

一、东北土地利用区35

二、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土地利用区36

三、华北土地利用区38

四、长江中下游土地利用区39

五、江南丘陵土地利用区41

六、四川盆地土地利用区43

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区44

八、西北土地利用区45

九、云贵高原土地利用区46

十、华南土地利用区48

十一、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区49

中篇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52

第一章 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概述52

第一节 生态系统区划研究的回顾5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研究现状53

第二章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性质和意义54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内涵54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性质54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作用和意义54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方法56

一、两级续分法5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对象56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原则和依据56

第三章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依据与方法56

二、PS123作物生长模型概述58

第四章 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6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的等级系统6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方案62

第三节 分区概述65

一、东北平原中寒温性湿润、半湿润型生态区域65

二、内蒙古高原中温性干旱、半干旱生态区域71

三、华北平原温性半湿润型生态区域78

四、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性—亚热性湿润型生态区域85

五、川陕盆地亚热性湿润型生态区域91

六、黄土高原温性半湿润半干旱型生态区域96

七、西北内陆温性干旱生态区域101

八、青藏高原高寒性生态区域106

九、藏东南高原—横断山高寒性湿润型生态区域109

十、云贵高原亚热性湿润型生态区域111

十一、江南丘陵亚热性湿润型生态区域116

十二、东南沿海亚热性湿润型生态区域121

下篇 生态资产评估与区划125

第一章 引言125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与生态环境125

三、现代工业文明阶段与生态环境126

四、可持续发展阶段与生态环境126

二、早期工业文明阶段与生态环境126

一、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126

第二节 生态环境现状127

一、世界面临的生态问题127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127

三、生态环境效益的衡量128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进展129

一、国外相关研究129

二、国内相关研究134

三、生态经济研究领域135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资产137

一、生态系统137

第二章 生态资产及其评估137

二、生态资产142

第二节 评估的原则和依据145

一、理论背景与基础145

二、基本假设146

三、生态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147

四、生态资产评估的依据148

第三节 生态资产评估的方法和体系148

一、概述148

二、方法体系150

第一节 依据与步骤153

一、依据153

第三章 中国生态资产区划153

二、步骤154

第二节 中国生态资产评估155

一、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资产价值分类155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156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166

四、农作物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168

五、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169

六、生态系统生态资产总值169

七、各类生态系统所占的权重和省区生态资产密度170

第三节 中国生态资产区划173

一、分区依据173

二、分区概述174

参考文献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