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论 以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为个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廖荣华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4996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生态型-文化-研究-乌鲁木齐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论 以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为个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
一、区域性生态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3
二、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个生态文化问题4
三、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5
第二节 生态文化及其相关概念7
一、生态文化的定义7
二、生态文化的结构和特性14
三、生态文化的若干关系17
第三节 区域生态文化研究进展21
一、世界生态文化思潮与可持续发展共识21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多学科方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4
三、生态科学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29
四、区域生态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31
第四节 本项研究的架构43
一、研究内容43
二、研究方法44
三、技术路径46
四、研究意义50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54
一、整体性原理55
二、多样性原理56
三、开放性56
四、循环论57
五、文化生态发展阶段论58
第二节 系统论59
一、系统观念与区域生态文化系统59
二、老三论61
三、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61
四、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62
第三节 人地关系论62
一、近、现代人地关系论62
二、现代人地关系协调原则6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论65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65
二、区域生态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67
第五节 生态承载力理论67
一、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67
二、基于生态承载力要求的生态安全68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化评价的分类71
一、按评价性质分类71
二、按评价内容分类72
三、根据评价主体分类72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化评价的原则72
一、科学性原则72
二、目的性原则73
三、可操作性原则73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74
第三节 区域生态文化评价的方法74
一、问卷调查评价法74
二、生态足迹分析评价法80
三、区域发展阶段与生态文化对应关系耦合评价法85
四、综合评价法90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内涵100
一、区域创新的内涵100
二、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内涵102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105
一、人类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105
二、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与全球性互动与制衡的必然选择106
第三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机理107
一、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系统107
二、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动力模型109
三、区域发展对生态文化创新的作用112
四、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功用116
第四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原则120
一、有利于恢复和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原则122
二、有利于区域各个形态的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原则122
三、有利于区域生态文化与全球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原则123
四、有利于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124
第五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方法124
一、移植法124
二、嫁接法126
三、重构法127
四、整合法127
第六节 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的途径129
一、创造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普世生态文化129
二、建立以生态文化创新为目标的区域合作机制130
三、研究区域生态文化创新策略13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139
一、地理位置139
二、区域范围140
第二节 区域自然环境141
一、地貌特征141
二、气候与水文特征142
三、土壤特征143
四、生物特征143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144
一、历史沿革144
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147
第一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景观变迁及特征151
一、自然生态景观的变迁及特征152
二、人文生态景观的形成及特征159
第二节 区域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170
一、傩文化170
二、民族传统歌舞171
三、南山绿色康寿文化173
四、饮食文化174
五、服饰文化177
第三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产业文化的变迁及特征177
一、南山牧场生态产业文化的变迁177
二、南山牧场奶业文化的主要特征182
第一节 南山牧场奶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188
一、南山牧场奶业发展的直接经济效益188
二、奶业产业化的区域经济效应194
第二节 南山奶业文化的区域社会效应197
一、牧场建设促进区域基础设施改善197
二、塑造“南山品牌”,树立国内外形象199
三、促进居民生态素质提高200
四、奶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200
第三节 南山奶业文化的区域环境效应201
一、基于遥感影像的南山牧场区域土地覆盖变化分析201
二、南山牧场区域环境状况实地考察分析208
第一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意识测评215
一、区域生态意识测评方法选择215
二、问卷设计与计量规则216
三、问卷过程216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217
第二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222
一、生态足迹计算说明223
二、生态承载力计算说明224
三、城步苗族自治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227
第三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发展阶段及其综合评价234
一、区域生态文化发展阶段评价234
二、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综合评价237
第一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的依据241
一、区域生态精神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41
二、区域生态产业创新的客观要求241
三、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42
四、外力拉动区域发展的大好时机243
第二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整体思路244
一、指导思想244
二、总体目标245
三、重点领域245
第三节 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创新对策245
一、重塑“南山精神”245
二、创新区域奶业生态文化249
三、创新生态文化旅游255
四、保护、修复和重建自然生态261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6
热门推荐
- 3831842.html
- 3416611.html
- 2256159.html
- 2759216.html
- 3461450.html
- 3486744.html
- 2137091.html
- 639078.html
- 1099109.html
- 1803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2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5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