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分析化学 上
  • 张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34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和能态分析2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2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2

四、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3

五、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4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纵览4

一、发展历程4

二、发展趋势5

第二章 分析过程6

第一节 试样的采集6

一、固体试样的采集6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7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8

第二节 试样的制备8

一、试样的破碎、混合和缩分8

二、试样的分解9

三、试样的分离方法11

四、试样富集方法12

第三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与分析测定12

一、测定的要求12

二、试样组分的性质12

三、试样组分的含量13

四、共存组分的影响13

第四节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13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14

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14

一、系统误差14

二、偶然误差15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15

四、误差的传递19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0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22

一、有效数字22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23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3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24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24

二、t分布26

三、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7

四、可疑值的取舍27

五、显著性检验29

第四节 相关与回归33

一、相关分析33

二、回归分析33

习题34

第四章 重量分析法37

第一节 挥发重量法37

第二节 萃取重量法39

第三节 沉淀重量法40

一、试样的称取和溶解40

二、沉淀的制备40

三、沉淀的处理48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50

习题52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论54

第一节 滴定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54

一、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54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54

三、滴定方式55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56

一、基准物质56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57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57

四、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8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59

一、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59

二、计算公式及应用举例59

习题62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64

第一节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64

一、酸碱质子理论64

二、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67

三、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70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75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75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76

三、混合酸碱指示剂78

第三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79

一、强酸(强碱)滴定80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82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85

四、滴定误差(终点误差)87

第四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90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90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91

第五节 应用实例91

一、直接滴定92

二、间接滴定93

第六节 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94

一、溶剂的性质与作用95

二、溶剂的分类和选择101

三、非水滴定法的应用102

习题107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111

第一节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111

一、EDTA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112

二、金属-EDTA配合物的分析特性113

第二节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113

一、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113

二、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14

三、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18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119

一、滴定曲线119

二、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121

三、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122

四、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与条件选择123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125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125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125

三、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变质现象126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127

第五节 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28

一、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条件128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129

第六节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2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132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132

第七节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133

一、配位滴定方式133

二、应用实例135

习题136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3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139

一、条件电极电位与影响因素139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42

三、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43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145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45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47

第三节 碘量法149

一、基本原理149

二、滴定条件150

三、碘量法误差来源及采取的措施150

四、指示剂151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52

六、应用实例153

第四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54

一、高锰酸钾法154

二、重铬酸钾法156

三、溴酸钾法及溴量法157

四、铈量法158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159

习题161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164

第一节 银量法164

一、基本原理164

二、银量法指示终点方法166

第二节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171

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71

二、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71

第三节 应用171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171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172

习题173

第十章 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75

第一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175

一、电化学电池175

二、液接电位176

三、电位法电池中的电极177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81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181

二、其他离子活(浓)度的测定184

三、直接电位法的测量误差190

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微电极技术简介190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92

一、原理及装置192

二、终点确定方法192

三、应用实例194

第四节 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95

一、原理及装置195

二、终点确定方法196

三、应用实例197

习题197

附录一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200

附录二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204

附录三 配位滴定的有关常数206

附表3-1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206

附表3-2 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209

附表3-3 一些金属离子与部分指示剂配合物的lgK′MIn值210

附表3-4 一些金属离子的lg αM(OH)值211

附录四 标准缓冲溶液的pH (0℃~95℃)212

附录五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13

附录六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215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19

附表7-1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219

附表7-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219

附表7-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219

附表7-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220

附表7-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220

附录八 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222

附表8-1 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表222

附表8-2 常用物理化学常数222

附录九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24

主要参考书目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