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序宪政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子礼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97875014408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行政程序-程序法-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程序宪政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程序宪政的一般理论1
第一节 宪政相关概念分析1
一、宪法与宪政1
(一)宪法与宪政的含义1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8
二、宪政与法治12
(一)法治的含义12
(二)宪政与法治的关系14
三、宪政与政治文明16
(一)政治文明的概念和重要意义16
(二)宪政与政治文明的关系19
四、宪政程序与程序宪政21
(一)宪政程序的含义21
(二)程序宪政的含义23
(三)宪政程序与程序宪政的关系24
五、实质宪政与程序宪政26
(一)实质宪政的含义发展26
(二)实质宪政与程序宪政的关系28
第二节 程序宪政的价值基础30
一、程序宪政是人类政治实践演进的必然选择30
(一)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30
(二)程序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必然选择32
二、民主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首要因素33
(一)民主的价值内涵33
(二)民主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首要因素36
三、法治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实质37
(一)法治的价值内涵37
(二)法治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实质39
四、人权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核心40
(一)人权的价值内涵40
(二)人权是程序宪政价值基础的核心42
第三节 程序宪政的基础理论分析43
一、西方立宪主义的曲折与回归43
(一)立宪主义的曲折43
(二)立宪主义的回归45
二、西方分权制衡学说的地位与作用46
(一)西方分权制衡学说的形成和地位46
(二)西方分权制衡学说的作用48
三、正当程序理论的价值与意义50
(一)正当程序理论的渊源和构成50
(二)正当程序理论的价值和意义52
四、宪法司法化的争论与困境54
(一)宪法司法化的争论54
(二)宪法司法化的困境57
五、违宪审查的理论与模式59
(一)违宪审查的理论59
(二)违宪审查的模式61
第二章 中国百年宪政的追溯与反思63
第一节 西法东渐:西方宪政理论的本土化移植与先天性缺陷63
一、从经济基础看,缺乏市场经济洗礼的自然经济是宪政本土化的经济障碍64
二、从社会基础看,市民社会缺失的农业社会是宪政本土化的社会阻力64
三、从文化基础看,专权思想、等级观念、“人治”传统宪政是宪政本土化的文化藩篱65
第二节 坎坷之路:从清末宪政到中华民国宪政65
一、维新变法——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端66
二、“仿行宪政”——晚清政府的救命稻草68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宪政的重要文献72
四、北洋政府的立宪活动——军阀专制的幌子75
五、国民党政府的立宪运动——宪政名义下的独裁统治77
第三节 不兼容性:近代中国社会宪政发展的制约性因素81
一、时代的局限:宪政价值追求与时代主题的不兼容性81
二、列强的破坏:宪政输入者与宪政阻挠者的畸形一体化82
三、武力的干扰:近代社会军队对宪政发展的双刃作用82
四、战乱的影响:宪政、法治与近代中国战乱的冲突82
第四节 艰辛求索:人民共和国的宪政历程83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人民宪政的首次实验83
二、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试验田84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85
四、1954年宪法——人民民主宪政的奠基石87
五、1975年宪法——人民民主宪政的破坏89
六、1978年宪法——阻滞宪政的坚冰没有打破90
七、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的诞生92
八、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中国走向宪政的新契机94
第五节 路径抉择:中国如何走向宪政文明97
一、中国近代宪政之路的误区97
(一)宪政价值:宪政的工具化与宪政的无奈97
(二)宪政模式:对西方宪政模式的僵化理解和机械模仿98
(三)宪政意识:片面追求宪政的形式,忽视了宪政意识的培育98
二、中国迈向宪政之路的历史机遇9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宪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与社会的基础99
(二)依法治国的国策提供了宪政建设的政治保障99
(三)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是宪政的重要契机100
三、宪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100
(一)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100
(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中国宪政建设的关键101
(三)确立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的思想101
(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与宪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102
(五)建立确保宪法有效运行的机制和路径102
(六)注重借鉴和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宪政模式103
第三章 英美法系程序宪政概览104
第一节 英国程序宪政107
一、英国程序宪政的演进历程107
(一)《大宪章》的重要意义107
(二)英国议会政府的演进108
(三)《人身保护法》109
(四)《英国权利法案》109
(五)英国程序宪政的确立和发展110
二、英国程序宪政的内容、特点和模式110
(一)英国程序宪政的内容110
(二)英国程序宪政的特点113
(三)英国程序宪政的模式——对抗性模式115
三、英国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115
(一)自然正义115
(二)人权保障117
(三)有限政府原则118
(四)法治119
(五)平衡120
四、英国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与借鉴意义121
(一)发展趋势121
(二)借鉴意义123
第二节 美国程序宪政124
一、美国程序宪政的起源与发展125
(一)基督教会对美国宪政产生的影响125
(二)近代自然法及社会契约论对美国宪政产生的影响125
(三)《独立宣言》中关于政府的基本理念127
(四)联邦宪法的创制过程127
二、美国程序宪政的内容、特点和模式128
(一)美国程序宪政的内容128
(二)美国程序宪政的特点131
(三)美国程序宪政的模式——正当程序模式138
三、美国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139
(一)分权与制衡思想139
(二)限权政府思想142
四、美国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和借鉴意义143
(一)发展趋势143
(二)借鉴意义145
第四章 大陆法系程序宪政概览147
第一节 德国程序宪政148
一、德国程序宪政历程149
(一)民族国家融合发展时期149
(二)宪政曲折发展时期149
(三)程序宪政全面深入发展时期150
二、德国程序宪政的内容、特点和模式150
(一)德国程序宪政的内容150
(二)德国程序宪政的特点155
(三)模式:严格规则模式158
三、德国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160
(一)追求科学性,保持稳定性160
(二)民主政治程序性的制度保障161
(三)人权的程序性宪政保障162
四、德国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及借鉴意义163
(一)发展趋势163
(二)借鉴意义165
第二节 法国程序宪政166
一、法国程序宪政的历程167
(一)共和制与君主制、帝制交替的阶段(1789—1875)167
(二)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巩固、发展的阶段168
二、法国程序宪政的内容、特点和模式169
(一)法国程序宪政的内容169
(二)法国程序宪政的特点174
(三)法国程序宪政的模式181
三、法国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183
(一)秩序是程序宪政的基本价值183
(二)权力制衡184
(三)保障公民权利185
四、法国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及借鉴意义186
(一)发展趋势186
(二)借鉴意义187
第五章 俄日等典型国家程序宪政概览191
第一节 俄罗斯程序宪政191
一、俄罗斯程序宪政历程192
(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程序宪政的萌芽192
(二)叶利钦时期:程序宪政的建立193
(三)普京时期:程序宪政的巩固与发展195
二、俄罗斯程序宪政的内容、特点197
(一)俄罗斯程序宪政的内容197
(二)俄罗斯程序宪政的特点207
三、程序宪政的价值观念:自由主义民主向“可控民主”的转变210
四、俄罗斯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及借鉴意义212
(一)发展趋势212
(二)借签意义215
第二节 日本程序宪政218
一、日本程序宪政的历程218
二、日本程序宪政的内容221
(一)国民主权是程序宪政的前提221
(二)人权保障是程序宪政的目的222
(三)分权制衡是程序宪政的保障223
(四)违宪审查制度是程序宪政的保障225
三、日本程序宪政的特点226
(一)司法体制与违宪审查体制相互脱节226
(二)宪法移植与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228
(三)和平主义229
四、日本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231
(一)人权保障是程序宪政的价值追求231
(二)权力制衡是程序宪政的基本原理234
五、日本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及借鉴意义235
(一)发展趋势235
(二)借鉴意义243
第三节 韩国程序宪政247
一、韩国程序宪政的历程248
二、韩国程序宪政的内容251
(一)严格的修宪程序保证宪法权威251
(二)分权制衡的政治权力架构防止权力腐化251
(三)总统产生及其权力得到有效控制252
(四)司法改革保障司法独立253
(五)宪法监督制度确保宪法权威255
三、韩国程序宪政的特点257
(一)频繁修宪一度损害程序宪政的价值257
(二)民主化运动是程序宪政的发展动力258
(三)党派妥协是程序宪政的保障260
(四)宪法审查制度经历曲折发展历程260
四、韩国程序宪政的价值理念262
(一)保障人权是程序宪政的价值追求262
(二)权力制衡是程序宪政的制度保障264
五、韩国程序宪政的发展趋势及借鉴意义265
(一)发展趋势265
(二)借鉴意义268
第六章 中国程序宪政建设的现实条件和实现途径281
第一节 中西宪政文化的变迁与融合281
一、中国宪政文化的发展281
(一)宪政文化发展的准备阶段281
(二)宪政文化的初步发展284
(三)宪政文化的曲折发展289
(四)宪政文化的徘徊发展294
(五)宪政文化发展的新时代308
二、西方宪政文化的发展309
(一)中世纪以前宪政文化的发展309
(二)近现代西方宪政文化的发展312
三、中西宪政文化的变迁融合313
(一)中西宪政文化的变迁314
(二)中西宪政文化的融合315
第二节 中国程序宪政建设的现实条件316
一、规则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程序宪政的前提和原动力316
二、卓有成效的政治文明是程序宪政的基础和保证318
三、广泛深入的宪政思想文化是程序宪政的文化导航320
第三节 中国程序宪政建设的实现途径321
一、核心理念——突出宪法程序321
(一)立宪程序322
(二)行宪程序324
二、宏观原则——提高宪政水平327
三、具体路径328
(一)政治上,要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328
(二)经济上,继续推进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地向前发展331
(三)法律上,要通过程序正义来真正切实地实现司法公正332
(四)文化上,深入持久地推进宪政文化的发展334
后记338
热门推荐
- 611264.html
- 845509.html
- 1235693.html
- 2724321.html
- 2325782.html
- 1034790.html
- 1376026.html
- 1394131.html
- 2018420.html
- 2076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5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