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
  • 鄢化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058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言 褚斌杰1

上编杂体诗概说7

第一章杂体诗名称的词义演变及杂体诗研究的意义7

一、杂体诗的基本特征7

1.杂体诗:与正体诗相对的诗体7

2.刘勰的杂体诗论及其不足9

3.诗歌形式的价值意义10

的作用11

4.杂体诗偏重形式的特征及其在诗歌发展中11

二、杂体诗名称的词义演变12

1.杂体诗的“体”:由题材风格到体裁形式12

(1)题材风格的杂体13

(2)体裁形式的杂体13

2.杂体诗的“杂”:细杂、驳杂、副杂14

3.结语16

三、杂体诗研究的意义17

1.杂体诗的潜在价值17

2.杂体诗研究的意义18

(1)汉语特性与功能探讨18

(2)士大夫情趣心态寻绎20

(3)诗体演进史迹钩沉21

(4)文人机智才思缀拾24

第二章诗歌正体杂体概念的起源和杂体诗范围的界定26

一、诗歌中正体和杂体的概念26

1.诗歌分类的两种系列——题材风格与体裁形式26

2.题材风格系列中杂体诗的概念26

(1)风雅的正、变之分26

(2)由教化功用的正、变之分到题材风格的正体、27

杂体27

(3)题材风格系列杂体诗的理论依据:游于艺27

(2)由“比乐成体”到“依题制体”30

3.体裁形式系列杂体诗的概念名称的确立30

(1)体裁形式类杂体诗概念的起源30

(3)体裁形式系列中杂体诗名称的确立34

二、杂体诗的范围界定35

1.古人关于杂体诗范围的两种阐述方式35

2.六部代表著作中认定的杂体诗种类36

3.杂体诗与正体诗的范围界定38

三、杂体诗的定义44

1.古人对杂体诗所作论述的缺憾44

2.现代工具书中杂体诗的定义及其不足45

3.修订后的杂体诗定义47

第三章杂体诗的审美媒介及技巧分类51

一、杂体诗现象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及港台诗坛51

1.杂体诗的图形排列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具象诗52

2.杂体诗的音律尝试与西方现代派诗的拟音诗57

3.海外诗坛对杂体诗表现媒体的继承与创新58

二、杂体诗的审美媒介59

1.杂体诗超媒体表达的认知接收原理59

2.杂体诗的音律形象60

3.杂体诗的形体语言60

4.杂体诗的概念组合游戏61

5.杂体诗的程式语言62

三、杂体诗的技巧分类63

1.杂体诗的构形技巧63

(1)字形变化64

(2)字词组合70

(3)字句排列75

(4)文字图形80

2.调音技巧89

(1)声纽密集89

(2)韵字调配90

(3)声韵粘连100

(4)调值组合101

3.思维技巧102

(1)物以类聚103

(2)柳暗花明104

(3)意在言外105

(4)以丑为美107

4.程式技巧109

(1)创作主体多元110

(2)创作实体多元110

第四章杂体诗的文化价值定位及现代创作研究112

1.内容取向:消闲,戏谑,无关宏旨113

一、杂体诗的先天弱点113

2.形式特征:新奇纤巧,体贱骨轻116

3.诗史处境:零散稀少,备遭鄙弃119

二、杂体诗的特殊价值122

1.审美和诗史价值123

2.娱乐和启迪价值126

3.特殊社会作用129

(1)家庭生活或世俗交往130

(2)庙堂之上或尊俎之间131

(3)社会传递信息或个人寄托孤愤132

1.杂体诗的现代创作135

三、杂体诗的现代创作、研究与运用135

2.杂体诗的现代研究139

3.杂体诗的现代运用140

下编杂体诗史论145

第五章杂体诗的发展分期与先秦杂体诗的酝酿滥篇145

一、杂体诗的发展阶段与分期145

1.古体杂体诗阶段146

2.变杂体诗阶段147

3.格律杂体诗阶段147

(1)杂言150

(2)杂句150

1.因合乐要求而成杂体诗雏形150

二、先秦时期杂体诗的雏形150

(3)杂韵152

2.因修辞的延伸而形成杂体雏形154

3.由徒歌或赋诗的形式形成杂体雏形157

第六章两汉魏晋时期——杂体诗的发展与形成165

一、两汉魏晋的文学走势与杂体诗165

1.诗、骚遗响下的汉代文学165

2.文学自觉意识、音韵学萌芽、文字学发展之于166

杂体诗166

1.由先秦杂体雏形发展完成的杂体168

二、两汉魏晋杂体诗的类型168

2.两汉魏晋新出现的杂体178

第七章宋齐梁陈时期杂体诗的确立与创作高潮199

一、南北朝杂体诗创作繁盛的文化背景199

1.文学批评的繁荣、文体论的发展与杂体诗的大批199

涌现199

2.消闲点缀诗风的盛行与娱乐性杂体诗201

3.声律学的促动:四声八病与探索类杂体诗204

二、南北朝杂体诗的繁盛情况及体格源流211

1.创作繁盛概况和作品类型211

(1)杂数类212

2.消闲装饰性质的杂体诗212

(2)杂名类221

(3)辞趣类230

3.探索创新类杂体诗233

(1)体式探讨类234

(2)声律探讨类238

第八章隋唐两宋时期杂体诗的格律化与成熟流行248

一、唐宋杂体诗的诗学背景248

1.格律诗的定型与杂体诗的新起点248

2.格律规范与杂体诗因素的融合250

(1)平仄格律的束缚与杂体诗的腾跃251

二、唐宋杂体诗的发展脉络251

1.唐诗繁荣下的杂体诗251

(2)初盛中晚唐和五代的杂体诗254

2.宋代文人生活情趣与杂体诗257

(1)以俗为雅的审美趋向257

(2)诗文怡性的士大夫情结258

三、唐宋杂体诗的四种类型259

1.平仄格律渗入古杂体而成的律杂体诗260

2.被杂体因素渗入的格律诗265

(1)回文类格律诗265

(2)回文词267

(3)叠字类格律诗268

3.“旧瓶装新酒”的改良杂体诗271

4.新增杂体276

(1)字句类276

(2)声韵类287

(3)修辞类298

(4)语意类309

第九章金元明清时期杂体诗的蜕变蔓衍328

一、金元明清杂体诗的新趋向328

1.由雅玩到俗谑329

二、金元明清杂体诗的四点变化329

2.由文苑到市井332

3.由诗歌到戏曲小说333

4.由率意创作到归纳辨析336

三、金元明清杂体诗的发展线索341

1.金:文人杂体诗与金院本及诸宫调杂体唱曲342

——诗歌趋俗342

2.元:散曲剧曲——杂体诗泛滥343

3.明:小说戏曲——杂体诗普及344

4.清:古文学终结——杂体诗集大成346

四、金元明清杂体诗的新生格式349

1.旧体改良类350

2.新体实用类362

3.新增戏谑类366

4.新增创试类375

附:回文赋、同音字诗和“出口转内销”体诗391

附 录398

附录一杂体诗体裁种类总目表398

附录二主要参考、引用书目403

附录三图形诗图目录410

后记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