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阳城历史名人文存 第6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继红,薛文春,李豫,任向殊,李雪梅,李瑞琼,杨挺,刘昭,王新德,董再琴,于红整理;孙安邦审订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97875457020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225MB
- 文件页数:750页
- 主题词:古籍-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阳城历史名人文存 第6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缉古算经细草&清·张敦仁 辑3
上缉古算经表3
缉古算经上7
缉古算经中57
缉古算经下95
缉古算经记141
跋一143
跋二145
跋二147
盐铁论考证&清·张敦仁 著151
盐铁论考证目录151
本议第一153
力耕第二154
通有第三155
错币第四157
禁耕第五158
复古第六158
非鞅第七160
晁错第八161
刺权第九162
刺复第十163
论儒第十一164
忧边第十二165
园池第十三166
轻重第十四167
未通第十五168
地广第十六170
贫富第十七171
毁学第十八172
褒贤第十九173
相刺第二十175
殊路第二十一176
讼贤第二十二177
遵道第二十三178
论诽第二十四179
孝养第二十五180
刺议第二十六181
利议第二十七182
国病第二十八183
散不足第二十九184
救匮第三十187
盐铁箴石第三十一188
除狭第三十二188
疾贪第三十三189
后刑第三十四190
授时第三十五190
水旱第三十六191
崇礼第三十七192
备胡第三十八193
执务第三十九194
能言第四十195
盐铁取下第四十一195
击之第四十二196
结和第四十三197
诛秦第四十四198
伐功第四十五199
西域第四十六199
世务第四十七200
和亲第四十八201
繇役第四十九202
险固第五十203
论勇第五十一204
论功第五十二205
论邹第五十三206
论葘第五十四206
刑德第五十五208
申韩第五十六209
周秦第五十七210
诏圣第五十八211
大论第五十九213
杂论第六十214
盐铁论考证215
盐铁论考证后序228
梅崖文钞&清·郭兆麒 著231
梅崖小传231
楚成王论231
论卻克232
伍胥论233
季友记234
韩信论235
陈平论236
李广论237
由韩优于老庄论238
申生荀息论239
大宗纳武氏论240
小智论241
论鬼242
保阳菊记242
穆家峪登高记243
游白龙潭记243
妹停传244
仲兄传245
田秀厓传 名克岐见六砚草堂诗集注246
杨西筠先生传246
吕益斋先生传247
田楚白墓志铭248
贾汉奎墓志249
王母柳恭人合葬墓志铭250
朱观察碑251
书文文山集后252
书颜氏家训后253
书赵武灵王事254
读卫世家254
跋苏子瞻手书醉翁亭记刻石为祁晖吉254
题沈梅村杂忆诗后 有正味斋集有送沈梅村序一篇255
为方野桥题内照255
为王立夫书先人千文墨本后256
感昭君事257
书王涯事257
跋祁怡亭记先人遗像册257
书昌黎答陈商书后258
书湘潭罗沄谷拜墓诗后258
书所闻259
书昌黎上宰相书后259
伤晚菊260
原梦260
人鬼辨261
水喻为驯仲论文261
对医者言261
自题小像262
秃笔铭263
布被铭263
告外祖母陈太孺人墓文263
告主文264
祭城隍文265
瘗秋海棠文265
梅崖诗话&清·郭兆麒 著269
梅崖诗话269
新西厢&清·张锦 著291
新西厢目录291
第一出 旅游292
第二出 课女294
第三出 借厢297
第四出 惊艳300
第五出 琴心303
第六出 寺警305
第七出 哭柩306
第八出 慰忧308
第九出 破贼310
第十出 请宴314
第十一出 赖婚316
第十二出 前候320
第十三出 后候323
第十四出 拷红326
第十五出 哭宴328
第十六出 惊梦331
潭西精舍纪年&清·陈秉灼 沈默 辑337
序言337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338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339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339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339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339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344
乾隆六十年乙卯348
嘉庆元年丙辰348
附录一 陈明轩先生墓志铭摘 自延君寿六砚草堂文钞352
附录二 与陈明轩 陈锡漳十二名家尺牍选录入354
附录三 田九德跋355
张沁川先生诗&清·张广基 著359
张沁川小传359
同沁川叔夜话时予将西归359
雁门关359
安印河359
闻蛩359
秋燕360
威远堡四首360
题山左刘复初诗后四首360
忆旧却寄鲁涧诸辈360
望九吾宗先余来朔每谈威远情况即事用赠361
叠前韵361
寄怀平遥郎声宇司铎四首361
恒阳道362
早行362
答望九宗家362
寄鲁涧362
孙男来修腊月成婚诗以志喜363
威远除夕作363
宜休四章363
杂感亦叔钦四首364
春日怀家仲笃二首364
寄怀郭沛恩364
感旧四首365
春正大风366
宝宁寺366
前教授尹公旧扁委弃已久重新上额366
塞上清明366
乌鸦366
题常育庵先生册后二首367
哭女367
截取口号367
赠郡庠朔州周及峰与感旧乔梦商367
留别张望九二首367
广月轩诗稿&清·刘灏 著371
刘灏小传371
夏月夜坐371
有感371
失题371
春莫携甥来子子樾登紫台岭371
睡起试茶371
石竹歌372
步水红花原韵酬许石渠张扶春家雨苍二首372
残菊372
别墅小松五株移于紫台岭诗以送之373
送伯兄之汴城373
元夜作373
感怀373
王颖庄以诗见赠即依原韵奉答373
九日登高送张存之表叔知事差旋长芦四首374
落叶374
和张式方坐雪韵二首374
再步张式方归自屯留见赠韵二首375
新春用杜工部赤甲韵时因来子南行即以志别375
和张子正将赴屯留留别韵375
再和张子正韵375
和张子正湼厓八咏375
蓼花亭375
春草塘376
抚松轩376
啸月台376
桐阴阁376
竹香坞376
秀石池376
一角楼376
冬月家雨苍邀诸同人游古风门即席作三首376
和枫香喜雨韵377
诸同人集于湼厓分韵拈得雪字377
送张子正之屯留378
荔浦表兄之任五河同人饯于海会寺是日余冒雨先归378
许石渠五十生辰短篇祝之378
寄侄柽378
晋祠378
太原登蓬莱阁二首379
喜张子正归里379
和张子正餐云阁即事韵四首379
郡城谒张忠公昺祠379
和枫香韵380
沁溪口号380
漱六山房小集同人有以碧筒为杯者口占一律380
和许石渠池上偶作韵380
九日登高于莲花坪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分韵得雨字380
池上偶感381
云堆寺看红叶步王颖庄韵381
秋夜醉歌381
步王颖庄白菊韵二首381
子正病中寄诗即用原韵戏赠382
游九仙台382
和樾游九仙台韵382
弓轩落成式方以诗见赠勉和二章即呈许石渠王梦周王颖庄张木广张子正家廉甫382
和张式方小仇池韵二首383
和张式方孝廉小仇池见赠二十韵383
赠式方孝廉续弦384
病中寄怀伯兄兼诸子侄皖江384
志感384
立春前三日候雪384
立春对雪384
梅385
示儿子杶385
雪月步王梦周韵385
除夕385
春雪三首385
春日邀同人小饮湼厓用家雨苍三十六种花圃韵386
春晚喜来子归里386
春日遣游 并序386
无题 并序387
张式方用吴莲洋论吏韵促和劳军瓶歌即步原韵以塞责387
新柳和王颖庄韵387
送春步王颖庄韵二首387
题三英图388
初入莽山388
后庄遇雨388
雨宿黄龙庙388
黄龙庙待月389
剑口389
僧房睡起389
黄龙庙待王梦周张扶春张子正家雨村游禅堂未归389
红水庄游谢氏园389
步张式方再游云堆寺韵389
秋声限三江韵与子正同作之一390
秋色限三江韵与子正同作之二390
和儿子樾秋声韵390
冷月二首390
水仙二首391
冬夜即事391
冬夜书怀391
杯酒391
雪灯六首391
岁暮钟声392
空庭月色三首392
感怀392
和孙彦宽广文与见山约游晋祠未果韵393
和孙彦宽文过褫亭驿韵393
下第393
奉和张拾芳餐云阁望雪原韵393
重阳前三日高洪口阻雨394
闱后游五台山归至高洪口阻雨394
沁水令孙立亭先生良吏也卒于官其门人子正为索挽歌因赋长句394
九日皖江舟中作394
登凤凰山 在太平府395
舟中望九华山 在池州府395
九日石浦登高二首395
石浦秋日 在宁波府395
读道德经395
题郑纯人刺史剑意图396
和张筠庄司马夜话原韵396
和张筠庄司马郊外闲眺韵四首396
题吴菉圃浔阳琵琶图二首396
清明397
山窗397
游普陀洛伽山三首397
丙申春三月游普陀还至石浦寓所更七昼夜所见无非马者质之博雅皆莫能道其故作此志之以待知者397
特舟礼普陀归述所见 刘作霖398
立冬日寄家信后题399
饮酒二首399
大金山400
饮酒三首400
橘400
留别401
别砚逸401
别白香401
自嘲401
自慰401
留别二首401
正月初四日杭州早发402
人日二壩头阻风402
晓泊苏州402
阊门酒楼402
生日游虎邱402
过丹阳饮百花酒402
上元早渡扬子江403
舟行望雪403
题乾坤一担图五首403
题黄庭换鹅图二首403
白莲404
岁月和子正韵404
初冬送子樾赴粤四首404
除夕二首405
元日二首405
喜得家信 有序405
寒夜独酌405
十一月初九夜作406
冬至前一日送弟还乡406
用东坡尖义韵406
岁暮感怀406
腊月十二日作407
立春407
除夕407
元日407
冬笋407
元夕407
偶书408
记梦408
偶阅张藐山先生寒夜寂坐咏瓶中梅花诗正月八日依韵和之408
独坐408
癸卯六月归自皖江雨苍梅广两先生各以诗赠作此奉酬即请斧政409
候雪409
失题409
出山十四韵409
跋411
艳雪堂诗集&清·张晋 著415
周石芳序415
明史乐府跋417
王发越叙418
徐宗干序420
张继孟跋421
张荐秶跋423
艳雪堂诗集卷一424
春日延荔浦 寿 邀余读书西坪赋此424
欧幅刀歌 并序424
哭李瑞425
秋日重宿开明寺425
重阳前二日在西坪作425
出门426
安阳行426
途次丰县遇家礼垣 为基426
沛宫行427
登金山427
岳鄂王墓428
经严陵钓台428
仙霞岭428
下滩428
闽中秋日429
木棉庵429
秦良玉锦袍歌429
滕王阁430
舟泊赤壁430
大梁道中430
归渡黄河430
还家430
狮奴行 并序431
折槛行431
钩弋夫人431
老寡妇432
中秋与内人对月因忆去年今夕余客闽之南靖海水爆发几致淹没感而赋此432
冷梅画天宝宫人七夕穿针图432
将进酒为荔浦作433
铁花行433
韩靳王西湖策蹇图434
雨中看新竹434
六砚草堂歌为荔浦赋434
种松谣435
少城观沁河涨435
秋夜听家季良 志仁 弹山居吟435
谢陈金门 法于 赠端石砚歌兼索和诗436
题延子劼 汝寿 小照436
除夜436
铁马437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437
初入山失道宿箭括437
登析城南峰放歌437
雨中看千峰寺诸山438
石门飞瀑438
鳌背峰438
王屋山438
赠王屋道士范云峰439
郭有道墓439
青萝书屋家礼垣别墅也落成之日为赋短歌一章439
道经卫辉留别叶季木 德林440
昭阳湖畔与延子椿话别时子椿旋里予复有江左之行440
捞上行440
湖上漫兴441
舟行望凫山441
忆阿珍兼示四妹441
秋夕湖上即事441
白沙中秋441
秋夜442
寄怀诗三首442
陈金门442
延荔浦442
家礼垣442
赠潭西寺僧研虑443
喜得延荔浦书443
闻雁443
读史记四十首443
罪地脉443
鹿为马444
陈胜王444
厕中鼠444
撞玉斗444
垓下歌445
刎颈交445
借前箸445
信谁楚446
后期斩446
踞床洗446
羹颉侯446
酬漂母447
出胯下447
相君背447
生同日447
田横来448
事屠狗448
都关中448
腐儒对448
斩丁公449
柏人县449
骑昌项449
橐中装450
脱虎口450
鲁两生450
张廷尉450
七国反451
爱少子451
反地下451
为布被451
五鼎食452
号智囊452
灌氏族452
然死灰452
犊鼻裈453
飞将军453
重揖客453
书马字454
封五利454
续李舒园 元沪 读郁离子诗十二首454
客中初度寄内457
寄家弟丽七 魏457
题洛神图457
送李舒园之清泉县令458
题法时帆祭酒 式善 移竹图 并序458
题王漪亭 同文 捧罂押鬼图小照458
客夜书怀459
冬日都中杂咏459
题周昭著独鲤朝天图460
冬日京邸闻樊梅轩 六基 先生讣音460
复雪460
兕觥归赵歌 并序461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462
刘盆子462
荐段襄462
冯公孙462
小儿曹462
遂前跸462
祭征虏462
窦安丰462
茧栗犊462
一匹缣462
故功曹462
赤帷裳462
内外宠463
应中远463
贾景伯463
篣妇公463
东平王463
三书生463
班定远463
因树屋463
夕阳亭463
陈廷尉463
马季长463
帝不谛463
弃凉州464
傅南容464
二烈士464
蔡中郎464
皇甫规464
祭皋陶464
张元节464
茅季伟464
荀文若464
仇季智464
一笥饵464
十九侯464
范巨卿465
善在此465
断车靷465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465
屈突通465
封伦466
长孙赵公 无忌466
马仆射 周466
褚河南 遂良466
狄梁公 仁杰466
五王 桓彦范敬晖崔元暐张柬之袁恕己467
张易之张昌宗467
宋文贞 璟467
张文献 九龄467
李林甫467
杨国忠468
李临淮 光弼468
房太尉 琯468
郭汾阳 子仪468
段太尉 秀实468
李长源 泌469
李西平 晟469
卢杞裴延龄469
刘梦得 禹锡 柳子厚 宗元469
田悦469
李希烈470
裴晋公 度470
李太尉 愬470
李训 郑注470
李赞皇 德裕470
高骈471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471
梦中得梦到故山闲五字因足成之474
九月二十日醉后作四章474
将抵清丰载园刺史约纡道游一味庵看海棠得绝句二首475
题杨梦莲诗集后475
癸亥春夜与李二莪 璋香 小饮醉后有赠475
秋日载园刺史约同人游瑕邱作476
题范楷亭参戎指画图解时楷亭已因事罢官476
移家澶渊呈载园刺史477
丙子四十初度477
行抵涿州见西山作477
涿州谒桓侯庙478
挽陈明轩 炳炜 舅氏 时殁于黄河工次478
读张船山 问陶 太史诗集题后478
只耳儿歌戏为延子劼 汝寿 作478
重宿沙河县479
观杨忠愍公谏马市劾严嵩二疏草稿真迹题后479
晓行车中口占479
读乡前辈郭梅崖 兆骐 先生诗集题后 时寓澶渊官署480
九日同载园刺史瑕邱登高480
浮家480
不寐480
晚眺481
高枕481
由开州之临漳道中作481
铜雀台481
道过浚县游大伾山481
望太行481
忧旱482
刘善村夜渡482
失题482
秋日东坪漫兴482
梦中颜余屋曰空意庵醒而赋此482
出门483
过赵城县见道旁有穷饿就毙者恻然赋此时乙丑八月念五日也483
韩侯岭484
介休喜晤茹文静 纶常 先生484
介子祠484
前群马行484
过忻州感灵辄事484
元遗山先生故里485
忻州晓发485
后群马行485
行抵代州作485
代州道中486
繁峙城楼晚眺486
平阳道中微雪486
归途杂述486
落拓490
题荔浦先生六砚草堂诗集后490
艳雪堂诗集卷二491
丙寅人日得载园太守书并见怀诗491
清华晓发491
再过威县追悼丁郁兹 履端 大令491
威县晓发491
初入河间作491
大道曲492
过阜城感刘豫事492
德州喜晤孙如渊 星衍 观察492
雨后蒙阴道中492
露筋祠阻风493
再过维扬493
大风渡扬子江493
纡道江宁晤家古腴 敦仁 太守即用留别493
江宁官舍喜晤刘特正 堤493
余至江宁家厚甫弟 型仁 适往游西湖竟未得一面怅然赋此493
吴大帝墓494
戏题刘简田 堃 小照494
余发江宁厚甫已舟过吴门盈盈一水交臂失之可叹也494
吴门送赵靖之归岭南494
荡河船歌495
题胡醉枫醉枫图小照495
放言495
五人墓495
舟夜感怀496
淮阴侯钓台496
舟泊淮安城下 是岁淮徐水溢途中灾民甚多496
峄县舟次喜晤杨蓉裳 芳燦 先生并读其所著芙蓉山馆文钞497
过滕县497
饮酒诗 并序497
赠王介三500
新乡道中即事500
茌平怀古500
十二里铺题壁500
长山县道中诗示介三501
初至莱阳官舍呈荔浦明府501
游亭子山501
柳絮501
柏两章之屋为荔浦明府作501
古堰行为荔浦明府作502
丁卯初度502
秋日偕同人出郭闲眺502
听舵山房歌 并序503
古诗一章柬荔浦明府503
赠张琳圃 孚远504
和荔浦重阳登高原韵504
九月十九日作 是早风雨甚剧504
莱阳官舍赏菊 并序504
余作赏菊诗荔浦依韵和之因叠前韵即答荔浦505
次日偕荔浦往城南王氏园看菊再叠前韵505
王氏园看花之明日主人馈佳菊四盆荔浦有诗三叠前韵再答荔浦505
荔浦叠余赏菊诗至四五韵忽别竖一义盖欲以人比花愧不敢当四叠前韵以酬之506
十月一日荔浦叠余赏菊韵诗中忆其亡姬竗姝盖对花思人情不自禁五叠前韵以和之506
是日早饭后荔浦再叠前诗索和读其诗有乡思焉怅触余怀不能已已六叠前韵聊以志慨非斗捷也506
客里507
戏柬荔浦明府507
落叶507
荔浦赠狐裘一袭507
寄家弟丽七507
病菊507
冬夜效孟东野体508
漫录三首508
自嘲寄内508
余不识冯生绶昨从舍弟丽七书中寄来七律二章盖读余艳雪堂诗集题后之作也爱其少年豪俊并有知己之感赋此却寄509
残菊509
雪晴509
盆松509
消寒杂咏十三首和蒋心馀 士铨 先生510
寒钟510
寒岫510
寒樵510
寒潮510
寒罾510
寒帆511
寒鸦511
寒鸡511
寒犬511
寒灯511
寒炉511
寒蔬512
寒研512
冬夜听延子椿击鼓歌512
冬夜行513
丁卯十二月取一年所为诗手录一通书后513
雨声513
题柳岸山樵杂画513
排闷二首514
五月十日晓起作514
夏日闲居514
偶阅嘉善徐季芳见闻录载明季流贼张献忠破荆州时有惠王府女妓琼枝曼仙二人一骂贼一毒贼俱先后殉义而死余伤其以孱女子而能激烈如是史既未载世之文人学士又无表扬之者恐久而就湮因排次其事作长歌二章既吊贞魂亦所以风世也515
题姜郁生闻画蓬莱阁图为荔浦明府作 郁生号古汀516
秋日柬延子劼516
秋夜雨中怀佳人516
七月二十八日同人游亭子山517
题徐瑶泉瑶泉图517
自题空意庵意梦图 并序517
哭陈金门先生 时余客莱阳518
平度道中晓行即事518
茌平道中雪519
送春519
追题家伯纯兄 依仁 溪山对照图小照519
说诗一章示樊南诗社诸子520
秃笔520
瘦鹤520
盆鱼521
李实甫 初华 过访别后却寄521
锦川村再与范纪年 史 乞花521
戏赠家季良弟522
峪沟送别522
柬陈湘圃523
九月初三日得长孙猛哥寄示兄子塽523
赠栗季美523
春日游海会寺作524
同杨坦如家季良舍弟丽七儿子域贝坡看桃花午后至道旁禅院遇陈生助甫同饮丁香花下归作长歌一篇纪之524
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述近事作杂诗五章东坡先生云恶岁诗人无好语信然525
祈雨行525
养蚕行525
刈麦行525
粜米行526
灌园行526
喜雨行526
家礼垣近游济南观趵突泉适天旱水涸不得见作长歌一章有不平之致余戏为赋此解之527
为荔浦明府罢官后绘出山图属题527
题荔浦吟吏图527
同人云峰寺访家候夫528
初见雪528
续尤西堂拟明史乐府528
纪龙凤529
定朔漠529
奇男子529
赐旧邸529
窃炊饼530
东瓯王530
黑将军530
老臣素530
奸党录531
立皇孙531
筑稻场531
廷杖531
广文疏532
读唐书532
削藩封532
呼恩张532
下铁板532
金川门533
瓜蔓抄533
辅成王533
守父祠534
齐尚书马534
血影石534
啮血书534
平都督534
下西洋535
周按察使535
榆木川535
前蹉跌535
谕赵王535
疏何语536
裹毡射536
内书堂536
静慈仙师536
诚孝皇后536
活孟子537
验天象537
迎上皇537
萧山魏骥537
易太子538
杀王瑶538
雨帝雨帝538
夺门538
于少保539
比金縢539
君家魏武539
杨军匠539
万岁阁老540
迎皇子540
旌朱氏540
七窖金540
一王恕540
操两钺541
毓秀亭541
惜茶陵541
若何官541
红本542
刘尚书542
奴负我542
外四家军542
三河驿丞542
张御史543
诛江彬543
议大礼543
端妃怨543
香叶冠544
辇下败544
蚺蛇胆544
沈经历544
王江泾544
青词宰相545
大伴来545
援朝鲜545
玉合欢546
撤矿税546
妖书狱546
眇目山人546
熊经略547
首善书院547
六君子547
见泉无子547
孙容城548
点将录548
建生祠548
奉圣夫人548
清客宰相549
裁驿站549
曹将军549
车箱峡549
九莲菩萨550
夫人城550
福禄酒550
陷襄阳550
雁门司马550
女土司551
宁武关551
跋扈将军551
寿皇亭552
燕子笺552
梅花岭552
洗研552
冬夜独酌553
题家翠厓画梅花553
岁暮空意庵即事553
范承谦秀才携其乃祖容斋诗钞属余题词为作长歌一章553
腊月廿三日居人用饧瓜祭灶神此吾乡土风也顷门人延覃甫 赏 过访云与李松溪 毅 欲各赋饧瓜诗一首竟夜不能成篇因戏为作此554
艳雪堂诗集卷三555
赠范梅坞 并序555
放雉行556
扶乩行556
赠畅圣址先生 并序557
家礼垣送沛酒作长歌报之557
哭范梅坞558
秋怀一首柬家礼垣559
秋晚云堆寺即事559
重阳后三日在三十六种花圃作559
秋夜560
呈郭近山师560
秋晚感怀560
过龙泉寺追悼醒然上人560
渗菜词 并序560
短歌行561
嘉庆辛未冬携所著艳雪堂诗集谒学使周石芳系英先生于泽州试院奖藉拂拭有相见恨晚之言生平知己先生一人而已兼惠良酝五罂敬赋长歌一章纪之561
余去岁作续尤西堂明史乐府百章石芳先生为序而行之今年春复邀至并州使院朝夕陪从甚相得也再赋长歌一章纪之562
相逢行赠周芋生 诒棫563
题姜郁生画四石 并序563
刘书樵 汲 在忻州道上失去手钞书一箧作此慰之564
读孙白谷 传廷 先生手抄诗册敬赋长歌一章564
登代州南城楼565
代州感王霸事作565
雁门吊李将军广565
经李牧祠下 在雁门关566
滹沱河566
由五寨至山阴连日大风有作566
怀仁道中即事566
大同怀古四首567
白登台567
苏武城567
李陵台567
明妃冢567
重过朔州感斛律金父子事567
宁武吊周忠武公遇吉568
近得周芋生书推许过分且以后辈自待愧不敢当作短歌报之568
皖江邵季司久客将归拟画秋江返棹图属余作歌识之569
周慧生 诒朴 近学诗于余赋此赠之569
石芳先生命题所藏明王历山长江万里图横卷569
秋感570
太原秋夜570
题黄仲则 景仁 诗集后571
留别周慧生571
癸酉初春余将于役太原与原豫中 介亭 话别酒阑灯灺忽谓余曰子诗必传于后人皆愿挂名子集中而因诗以传其人何遂无一字及我耶余匆匆无以应之去家后中途遇雪仆夫执策促行在驴子背上成长歌一章却寄572
正月二十九日由里门往太原途中阻雪行十日始抵沁州拜石芳先生于沁州试院时先生试毕将赴潞安矣别后赋此奉寄572
述怀十章呈石芳先生573
王贞女挽诗 并序574
春日杂感柬周克生 诒桢时余初抵太原克生又将南归575
旧藏海棠画一轴慧生爱之索赠时嘉庆癸酉二月也576
赠张鹤亭 子特576
李香君小像歌577
春云578
春树578
春雪578
春草578
牛铎歌579
读吴梅村先生 伟业 诗集题后579
太原公子行580
行路难580
田家杂兴581
拟王摩诘桃源行 石芳先生命作582
烧香曲用温飞卿体582
登天坛夜观海日583
天井观583
春雨584
杂咏584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十首585
太原新寺观音堂十六应真塑像歌590
待月591
晋阳吊刘越石591
癸酉八月八日在太原送门人延覃甫李麟伍 鹿侪李松溪杨向顺 循若 张鹤亭儿子域入闱归寓赋此592
奉送石芳先生还都592
赠小峨眉山寺月池上人兼示杨坦如593
独游范坞看杏花作593
佛龛题壁 并序594
初八日再题龛壁594
初九日雨未得来游清晨即携杖叩龛门拟下榻此间故有末二句594
十一日佛龛即事有作595
十二日命儿子域读书龛中诗以示之595
十三日晓起喜雨在佛龛作595
醉时歌在佛龛作595
佛龛左右荒冢甚多七月十七日为中元节俗皆祭鬼余怜其暴露无主作招魂曲以荐之596
漫兴596
雨后早至龛中迟延主一 思哉 家一斋 大猷596
佛龛秋霁597
新乐府三章 并序597
佛龛晚眺598
冒雨至佛龛即景漫赋598
李松溪入都久无消息诗以讯之599
题马伏波将军传后599
荔浦先生于二月望后出门由山左入都赴选因勾当公事抵莱阳旧治父老遮道不令去走阙下上书保留此五月间事也久不得消息作此寄讯599
秋日佛龛言怀599
午后再至龛中题壁600
佛龛有会而作600
龛中连日得诗不下二十章几有欲罢不能之势戏拈此首并题壁间600
蝉600
闻说601
佛龛即景物戏效宋人体601
约礼垣来龛中小饮竟日未至走笔调之601
吾乡旧俗每年七月三十夜延僧众于沁溪岸上结坛诵经复制纸灯数千盏放之河中以拯溺鬼名曰放河灯作放河灯行602
七月三十日居人多施面佛一尊佛身作弹丸形取其便于抛掷延道士结坛诵经散丸坛下以食游魂名曰施食所馀佛体道士云妇人食之宜子其说更不经作施食行602
佛龛独坐603
留别佛龛作603
再游开明寺题辞 并序603
陈达葊 锡璋 舅氏命题萱圃图 时同寓武安官署603
彰德吴玉松 云 太守署中喜晤刘松岚 大观 观察兼读其玉磐山房集604
题刘松岚先生游华山试卷后 时先生初以言事罢官605
呈玉松先生605
醉石歌 并序605
戏题邯郸旅壁画606
艳雪堂诗集卷四607
雨后侍达葊舅氏城北看杏花小憩招庆寺归途率赋607
春日郭外同人闲眺607
武安喜晤李松溪并读其都中近作607
题画桂花芙蓉扇子607
题家书后三章608
初秋小病口号四章608
赠哥儿玉磬609
赠歌童升儿二十韵609
嘉庆乙亥中秋同石小泉 育南 家春城 镛 锡久 曰书 舍弟候夫携歌童金磬玉磬升儿妙觉寺玩月歌610
题候夫弟析城纪游图 图画于江西吉安官舍610
达葊舅氏命题目春晖草堂图611
奉怀石芳先生612
高烈女诗 并序612
武安二烈妇诗 并序613
宋烈妇613
韩烈妇614
冬夜杂书615
丙子三月初七日携达葊舅氏石小泉贾啸园刘廉夫溥家春城土山村看杏花归饭招庆寺即事作持正明府有招庆寺看牡丹之约故有末二韵619
寄怀延荔浦京邸620
寓武安倩贾啸园画携孙种树图自题帧首620
读武虚谷 亿 先生集追悼张桐罔 远览 师621
青丝帐歌621
题子洁 荐秶 侄禹穴探奇图 宋之山葆醇 画622
即事622
一代622
书李鹿侪诗集后623
余用青绸制帐因作青丝帐歌鹿侪傲而为之并倩贾啸园画蛱蝶于帐檐上索赋623
新秋夜不寐感赋624
城西624
秋郊观稼归呈持正明府武安连岁苦旱雨年来雨泽应节殊足喜也顷得家信知吾乡秋稼亦复不减此地故有末首624
墨畊老人歌为刘墨畊 元钓 先生作625
达葊舅氏赠铁如意歌625
秋海棠626
姚伯山 柬之 赠布袍626
秋日同人灵泉寺小饮626
伯山赠墨626
还家留别持正明府627
题家季良停琴涤研图小照627
冬日东坪即事627
族侄致和妇曹氏夫死二日即自经以殉事在嘉庆二十年余今冬由武安归里乃为赋诗以表其烈628
午亭山村双槐树行628
晓发黎城629
瓶中杏花629
行脚僧诗630
丁丑二月七日偕石小泉栗庆裔原玉其达葊舅氏家春城上山村看杏花归饮西湖之招庆寺作诗纪兼柬贾啸园630
戏赠家春城631
野人遗马兰花一枝631
春日遣怀631
武安官署晤栗豫州 继祖 时二月之十九日也632
自任家小河至西长苑看桃花作632
鹦鹉螺杯歌632
丁丑三月二十一日初游武安鼓山作 并序633
丁丑三月二十三日复登鼓山633
倩荔浦觅小姬昨得报章赋此戏答634
齿豁634
刘巡检行 并序635
夜雨不寐作635
忆田园四章635
丁丑七月二日偕石小泉栗豫州家候夫任家小河垂钓636
旱636
中秋夜雨637
姜古汀画石637
重阳近矣土山杨氏园中菊花最盛作短歌索之637
阿喜638
黄菊638
哭延覃甫 赏 即寄荔浦明府长兴 并序638
哭李松溪 毅639
对酒当歌行639
得荔浦书感赋639
闻荔浦先生为李松溪刻遗诗二百篇赋短歌一章他日当附先生集后也640
冬夜作640
小病640
本事诗四章641
贾啸园画补衲图641
得刘松岚先生信知新自武昌还山并读其楚游诗641
得李石侪书却寄 时馆于陶季寿章沩明府官舍石侪即鹿侪642
有赠642
生有笑痴近乃自号笑生作笑生行642
顽仆643
憔悴643
得家信643
夜坐643
盆梅643
纪事644
读老庄644
梦回644
雪夜闻砧644
戊寅元日寄内兼忆阿斑645
赠贾啸园 啸园本武安巨族645
遣怀645
病猿行645
李心梅 虎臣 大令邀城南禅院看牡丹646
某贾肆中柴藤一本枝天娇而花烂熳也赋此识之646
春归曲646
得家书闻卫锦堂赠宫槐红金银花作短歌报谢647
李心梅大令邀同人游城南潮音洞作647
留别持正明府647
题贾啸园小像648
菸邑复菸邑一章648
前偶读张文昌王仲初小乐府遂效其体649
青春好649
红颜怨649
白发悲649
朱门乐649
黄金叹650
持正先生新买七松山水障子因而作歌650
戊寅端阳651
河上鸿?行651
留别武安作651
为王香岩题九曲台图651
秋晚即事652
戊寅九月二十九日偕李鹿侪家东山兄儿子域小孙斑斑游堆寺652
将有浙江之行鹿侪两次过访赋此赠别652
过西华访家居庶弟先桐罔师之子也感今怀昔怆然赋此653
由八里垛至正阳关653
晓发永康镇653
夜发诸隆镇行三十五里至滁州道中口占653
自滁州又行三十五里留宿其市坊榜曰古乌衣巷不知何据也654
登浦口城敌楼654
江浦道中654
渡江至江宁宿报恩寺654
金陵道中654
腊月到长兴同延子椿梅花庄各梦山房看红梅655
荔浦先生赠天台藤杖歌655
酒痴行 并序656
客长兴官舍寄周石芳少宰656
空仓雀656
梅篱657
游罨画溪657
题荔浦先生集后657
清明日城北散步658
南桥夜坐看水月短歌658
接家信寄来阿斑入学仿字喜而赋此即示域儿658
去城东北三里馀村落秀野可爱与子椿闲步即事有作658
三月十九日同子椿介山重游九峰禅院659
唵道人指画雪鹰歌659
赠九峰和尚659
水龙行 并序660
新竹660
移蕉行戏为介山作660
晓雨柬届山661
长兴官舍松鼠甚多偶于日落时见鼠母负其儿以归穴者累累然也恻然赋此661
题届山蜡屐图661
谢公墓662
题松溪小照662
题傅寿髦先生诗集后 青主先生子662
再题届山蜡屐图662
东园即事663
疟663
疟鬼溷人不出户者一旬矣晓窗小坐见牵牛花老少年秋葵凤仙蓼花红紫相错秋色粲然心目为之一爽扶杖而出瞻玩片时663
老蠹663
由长兴至苏州作664
由江阴放船至浦口海潮江浪险恶异常误听舵师言悔何及也664
太行虎行664
唤风锣665
热门推荐
- 891858.html
- 2213746.html
- 3750300.html
- 3061970.html
- 2717982.html
- 1282979.html
- 720515.html
- 2579344.html
- 246226.html
- 681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1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5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1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9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8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