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论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理论、实践、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论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理论、实践、发展
  • 曹钢,范增录;赵飞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36585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论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理论、实践、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许毅1

导言1

第一节 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必要性1

一、经济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1

二、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4

三、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是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6

四、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是发展经济理论的需要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0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0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内容1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特点16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16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应用性学科19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1

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正处在发展的初创阶段22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学的研究方法23

一、抽象研究方法23

二、实证研究万法24

三、系统研究方法26

四、比较研究方法27

五、试验研究方法27

第一篇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总论29

第一章 经济政策的性质和体系31

第一节 经济政策的内涵与外延31

一、经济政策的内涵31

二、经济政策的外延34

三、经济政策同相关范畴的联系与区别36

第二节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职能39

一、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39

二、经济政策的职能43

第三节 经济政策体系46

一、经济政策的类别46

二、经济政策社会结构48

三、经济政策体系的整体性50

第二章 经济政策的制定53

第一节 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53

一、客观事实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唯一依据53

二、经济政策客观依据的主要因素55

第二节 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57

一、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原则58

二、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则62

三、坚持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63

四、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65

五、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原则66

第三节 经济政策制定的主体及权限67

一、经济政策制定主体的分类67

二、各种经济政策制定主体的权限68

第四节 经济政策制定的程序71

一、意向提出71

二、政策设计73

三、文件草拟75

四、预测、试验和论证76

五、批准颁发78

第三章 经济政策的贯彻80

第一节 经济政策贯彻的主要环节80

一、传达和宣传80

二、落实组织81

三、实施推行83

四、贯彻总结85

第二节 经济政策贯彻中的关系87

一、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87

二、坚持原则和灵活变通的关系89

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90

四、执行政策不同阶段间的关系92

第三节 经济政策贯彻的领导94

一、经济政策贯彻领导的组织形式94

二、经济政策贯彻领导的主要特点97

第四章 经济政策的监督100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监督的意义100

一、经济政策监督的实质100

二、经济政策监督的内容102

三、经济政策监督的作用104

第二节 经济政策监督的原则、形式和方法106

一、经济政策监督的原价106

二、经济政策监督的基本形式和方法110

第三节 经济政策的监察115

一、经济政策监察的职责115

二、经济政策监察的主要机关116

第五章 经济政策的调整119

第一节 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119

一、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条件119

二、经济政策调整和稳定的关系122

第二节 经济政策的反馈与效应评价126

一、反馈和效应评价在经济政策调整中的地位126

二、经济政策反馈的主要形式129

三、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内容和综合指数133

第三节 经济政策调整的方式134

一、修订134

二、补充135

三、纠偏136

四、中止137

五、撤销137

六、重定138

第六章 经济政策的建设140

第一节 加强经济政策的研究140

一、经济政策研究的重大意义140

二、经济政策研究机构142

三、经济政策研究人员素质修养145

第二节 完善经济政策运行体制148

一、经济政策运行体制的基本内容148

二、完善经济政策运行体制的一般原则150

第三节 提高干部经济政策水平153

一、提高干部经济政策水平的重要性153

二、克服经济政策问题上的“左”、右倾向154

三、重视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157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研究159

第七章 经济政策的总纲领161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6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16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重大意义163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67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8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70

三、坚持改革开放172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176

一、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176

二、第二步战略的基本要求、重点和布局179

三、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181

第八章 所有制政策185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185

一、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政策的提出185

二、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政策的内容187

三、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政策的依据188

第二节 改革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190

一、对全民所有制认识的发展190

二、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原则和形式193

三、充分发挥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196

第三节 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198

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性质和意义198

二、恢复和发展城镇集体经济200

第四节 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份202

一、个体经济202

二、私营经济203

三、三资企业204

第九章 经济计划政策208

第一节 计划体制的改革208

一、计划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8

二、计划体制的初步改革210

三、进一步改革计划体制的原则和重点213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环节与方法215

一、计划编制、执行与调整的程序215

二、计划编制的内容体系218

三、计划编制的方法222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计划225

一、“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225

二、“八五”计划的综合经济指标226

第十章 财政金融政策229

第一节 财政政策229

一、财政体制的改革229

二、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任务和方针232

三、财政工作的几个具体政策234

第二节 基建投资政策238

一、基建投资体制的改革238

二、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政策240

第三节 金融政策243

一、金融体系的新发展243

二、货币制度与政策247

三、信贷制度与政策249

第十一章 劳动分配政策252

第一节 劳动就业252

一、劳动就业的基本方针252

二、劳动就业的管理体制254

三、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保护257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260

一、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政策260

二、全民所有制的工资制度263

二、个人收入分配的社会调节266

第三节 社会保障268

一、社会保障是分配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268

二、社会保险270

三、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事业274

第十二章 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277

第一节 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制277

一、联产承包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277

二、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80

三、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282

第二节 大力加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284

一、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284

二、继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286

三、多方增加农业投入288

四、积极推进科技、教育兴农290

第三节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深化农村开发292

一、继续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292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基建295

三、扎实地组织农业综合开发296

四、加强扶贫开发工作297

第十三章 工业政策299

第一节 工业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299

一、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99

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301

三、现阶段的工业发展战略304

第二节 工业部门结构与地区布局307

一、工业部门结构的合理化307

二、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任务和政策311

三、工业的地区布局314

第三节 工业技术改造317

一、工业技术改造的意义317

二、工业技术改造的内容、重点和原则319

第十四章 商品流通和价格政策322

第一节 商品的管理和购销政策322

一、商品的分级管理制度322

二、日用工业品的购销政策324

三、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327

四、生产资料的购销政策329

第二节 价格政策332

一、我国物价基本方针332

二、几类主要商品的价格政策335

三、价格改革339

第三节 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342

一、发展多渠道的商品流通342

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346

第十五章 对外经济关系政策350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总方针350

一、实行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350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353

三、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355

第二节 对外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358

一、对外贸易358

二、利用外资361

三、引进技术363

四、劳务输出364

第三节 经济特区366

一、建立经济特区hi重大意义366

二、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367

第十六章 企业政策372

第一节 企业的基本组织制度372

一、企业的性质、任务372

二、企业的权利373

三、企业的义务376

四、企业的领导体制377

第二节 企业的设立与破产381

一、企业的设立381

二、企业的破产383

第三节 企业横向经济联合385

一、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原则386

二、横向经济联合的主体、内容387

三、横向经济联合的形成388

第三篇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391

第十七章 经济政策的萌芽时期393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萌芽和早期发展393

一、社会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萌芽性质393

二、萌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96

三、社会主义经济政策萌芽的发展400

第二节 萌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402

一、新民主主义的总政策402

二、土地改革政策403

三、阶级政策406

四、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政策408

五、民族工商业政策409

第三节 萌芽时期经济政策的总体特征411

一、服从革命任务需要的政策目标411

二、以农村为中心的政策结构412

三、体现统一战线要求的政策策略414

四、党政军合一的政策体制415

第十八章 经济政策的奠基时期417

第一节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和政策417

一、新中国建立初的形势和任务417

二、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政策419

第一节 工业化和“一五”计划政策424

一、“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提出42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政策425

三、集权型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特点4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政策430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30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32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33

第四节 奠基时期经济政策的历史地位435

一、推进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转变436

二、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基础437

三、为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438

四、指导思想的急于求成开始发生440

第十九章 经济政策的发展时期442

第一节 八大路线的初步贯彻和发展442

一、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442

二、八大路线的开始实施444

三、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446

第二节 “大跃进”政策的失误448

一、“大跃进”政策的由来和基本内容448

二、“大跃进”政策的特点451

三、“大跃进”政策的惨痛代价453

第三节 调整政策的形成和实施456

一、调整政策的提出456

二、经济调整的主要政策及其实施458

第四节 发展时期经济政策的得失461

一、经济政策的提高和成就461

二、经济政策的失误和局限463

第二十章 经济政策的挫折时期465

第一节 极左经济政策的形成465

一、极左经济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465

二、极左经济政策形成的标志467

第二节 极左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470

一、“抓革命促生产”,反对把发展生产力作务为根本任务470

二、“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否定商品经济472

三、大批“管、卡、压”,取消经济管理473

四、批判“物质刺激”、“利润挂帅”,否定物质利益原则474

五、大批“爬行主义”、“洋奴哲学”,排斥对外经济关系475

六、批判“学术权威”、“白专道路”,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477

第三节 极左经济政策的危害及其反思478

一、极左经济政策对经济建设的危害478

二、极左经济政策产生的教训480

三、“文革”中经济政策演变的复杂性482

第二十一章 经济政策的改革时期486

第一节 经济政策的历史转折486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486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深刻变化489

第二节 经济政策的科学化建设492

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策体系的确立492

二、经济政策运行体制的新发展495

第三节 改革时期经济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500

一、一切经济政策都必须统一在党的基本路线上501

二、经济政策建设一定要摆正改革和发展的关系503

三、经济体制转变的基本方向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504

四、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应考虑政策体系配合和整体效应发挥505

五、实行改革还需加强经济政策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培植或健全505

后记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