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3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锦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485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研究1
第一节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思想来源1
一、亚当·斯密的自然价格理论1
二、李嘉图的自然价格理论4
第二节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主要内容6
一、转形内涵6
二、转形目的8
三、对转形逻辑过程的证明9
四、对转形历史过程的论证11
五、转形结果12
第三节 对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不同见解14
第四节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现实意义20
一、转形问题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紧密联系的20
二、就历史角度而言,目前转形过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1
三、转形理论为研究价格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22
第二章 马克思的商业理论23
第一节 马克思商业理论的思想来源23
一、重商主义者关于商人资本的基本观点23
二、亚当民斯密关于商人资本的基本观点25
第二节 马克思商业理论的主要内容27
一、商品经营资本27
二、商业利润28
三、商人资本的周转30
四、货币经营资本32
五、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34
第三节 对马克思商业理论的不同见解37
一、关于商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不同见解37
二、关于价值、价格、供求关系的争论39
第四节 马克思商业理论的现实意义45
一、商业创富45
二、商业政治47
三、商业文化49
四、商业教育51
第三章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54
第一节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54
一、关于通货学派的基本观点54
二、关于银行学派的基本观点56
三、关于1844年英国银行立法的评述58
第二节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59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率59
二、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63
三、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65
四、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66
五、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69
六、国际信用和货币流通71
七、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73
第三节 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不同见解75
一、关于信用和金融理论的不同见解75
二、关于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关系的争论77
三、关于股份制企业性质的争论78
第四节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现实意义80
一、充分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社会金融资本的新作用80
二、正确处理好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的关系82
第四章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84
第一节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思想来源84
一、亚当·斯密关于银行资本、股份公司和公债的论述84
二、李嘉图关于银行资本和公债的论述88
第二节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90
一、虚拟资本的形成90
二、虚拟资本的形式91
三、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的关系94
第三节 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不同见解95
一、关于虚拟经济定义的不同见解95
二、关于虚拟经济理论框架的不同见解97
第四节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98
第五章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102
第一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思想来源102
一、斯密的地租理论102
二、李嘉图关于地租的理论104
第二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105
一、导论105
二、级差地租107
三、绝对地租111
四、非农业地租和土地价格113
五、资本主义地租的起源115
第三节 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不同见解118
一、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种含义的争论118
二、关于对建筑地段地租决定因素的不同见解120
第四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121
第六章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125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125
一、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125
二、对斯密教条的进一步批判129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134
一、竞争的假象134
二、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138
三、阶级142
第三节 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不同见解143
一、关于当前我国按劳分配性质的不同见解143
二、关于“第三次分配”的争论145
第四节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146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146
二、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147
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48
第七章 马克思理论的“三个崭新因素”150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三个崭新因素”的思想来源150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缺乏劳动二重性概念150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不能揭示工资的本质152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研究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153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三个崭新因素”的主要内容154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新之处154
二、工资学说的创新之处156
三、区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159
第三节 对马克思理论“三个崭新因素”的不同见解160
一、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剽窃洛贝尔图斯理论的反驳160
二、关于对马克思理论创新置之不理的反击162
三、关于对马克思理论创新予以否定的反驳163
第四节 马克思理论“三个崭新因素”的现实意义164
一、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世界观164
二、经济学理论创新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166
三、经济学理论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167
四、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核心是界定范畴168
五、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构建新理论体系169
第八章 马克思理论的“六册计划”170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六册计划”的思想来源170
一、“五篇结构”的形成170
二、对“五篇结构”的评析172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六册计划”的主要内容175
一、“六册计划”的形成175
二、“六册计划”的主要内容177
第三节 对马克思理论“六册计划”的不同见解184
第四节 马克思理论“六册计划”的现实意义186
一、六册计划说明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构思是非常宏大的,这对于我们反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187
二、要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87
三、六册计划对于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具有重要启示188
参考文献193
重要术语索引表195
热门推荐
- 2999357.html
- 2127332.html
- 890449.html
- 1086840.html
- 1976417.html
- 3526334.html
- 1215148.html
- 2940654.html
- 2382017.html
- 2642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9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6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6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