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侦查监督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316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侦查-司法监督-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侦查监督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基于对防止冤假错案的思考1
(二)基于对我国侦查监督现状的思考3
二、研究进路6
(一)侦查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侦查权的控权必要性6
(二)国家权力结构决定了侦查监督的具体形式7
(三)构建与完善我国侦查监督权及侦查监督运行体系8
三、研究特色8
(一)从侦查权本质源头论证了我国侦查权的有效制约路径8
(二)从权力结构视角破解了检察监督面临的几个质疑9
(三)从理论根源出发界定了侦查监督基本范畴10
(四)从宏观视域着眼构建了侦查监督制度体系11
第一章 侦查权与侦查监督制度12
一、侦查权的理性认知12
(一)侦查权的理性认知之于侦查监督的意义12
(二)侦查权的发展渊源13
(三)侦查权的性质归属18
(四)侦查权的主要特征25
(五)侦查目的29
二、权力控制论思想的考察33
(一)“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思想渊源34
(二)“一元分立”的权力监督思想源起37
(三)“监督”与“制约”的区别与融合41
三、侦查权控制与中国式制度选择47
(一)侦查权控制的内在必要性47
(二)侦查权控制的现实紧迫性51
(三)侦查权控制模式及我国的选择57
第二章 侦查监督的基本范畴63
一、侦查监督的理论渊源63
(一)权力控制理论63
(二)人权保障理论64
(三)正当程序理论66
(四)法治国家理论67
二、侦查监督本体论68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68
(二)侦查监督的性质与特征75
(三)侦查监督的目的78
(四)侦查监督的对象79
三、侦查监督运行体系82
(一)侦查监督运行的基本原则82
(二)侦查监督运行方式分类88
(三)侦查监督构建规则与方式91
第三章 我国侦查监督体系建构的基础理论问题96
一、关于侦查监督主体的讨论97
(一)对司法审查主体的质疑97
(二)法官行使司法审查权的后果预判与原因剖析99
(三)检察官行使司法审查权的理论追析103
(四)结语108
二、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监督问题109
(一)问题的提出109
(二)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问题检视111
(三)重构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之思考116
(四)结语122
三、侦查监督改革前提:侦查模式转型122
(一)侦查模式理论及其之于侦查监督的意义122
(二)对我国侦查模式的考察125
(三)检警关系重构是侦查监督改革的基础129
(四)本章小结139
第四章 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43
一、侦查监督法律梳理及其立法发展143
(一)侦查监督的立法体现143
(二)侦查监督立法发展主线与基本理念彰显150
二、侦查监督的规范发展及实践成效152
(一)逮捕措施体现司法谦抑与人文关怀153
(二)防止冤假错案作用渐显156
(三)法治理念初步彰显162
(四)“向前”“向下”“向内”延伸监督途径168
(五)加强捕后羁押监督173
第五章 我国侦查监督问题检视与原因剖析177
一、我国侦查监督问题检视177
(一)立案监督法律规定结构性缺失177
(二)审查逮捕司法化不足181
(三)强制性侦查措施缺乏监督182
(四)强制措施司法审查缺位185
(五)知情渠道不足使监督来源受限190
(六)监督滞后与手段乏力制约监督效果191
(七)侦查讯问监督差距明显192
(八)未决羁押监督刚刚起步197
(九)权利监督困难重重199
(十)小结202
二、侦查监督问题原因剖析202
(一)理念原因——法治理念滞后、监督理念偏颇203
(二)立法原因——法律规定缺失,监督依据不足204
(三)理论原因——理论积淀薄弱,研究体系分散205
(四)体制原因——司法体制掣肘,检警关系错位206
(五)队伍原因——资源配置不足,监督能力不强207
三、侦查监督制度体系尚未建立207
(一)侦查监督体系的缺失对侦查监督的影响207
(二)构建侦查监督体系的必要性208
第六章 我国侦查监督体系展望210
一、侦查监督体系构建应彰显现代刑事诉讼价值观210
(一)我国刑事诉讼价值观的转型210
(二)转型视野下侦查监督理念的确立211
二、侦查监督制度体系目标与原则212
(一)构建目标212
(二)构建原则214
三、侦查监督体系构建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16
(一)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216
(二)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217
(三)“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下的新型检警关系218
(四)权力监督与权利监督、社会监督的关系219
四、侦查监督体系构建的制度前提219
(一)合理配置侦查程序中各项权力220
(二)构建强制性侦查措施司法审查制度222
(三)完善强制措施体系229
第七章 侦查监督体系的制度构建234
一、构建完整有效的立案监督机制234
(一)立案程序存废之争234
(二)立案监督机制构建236
二、实现捕押分离与羁押定期审查239
(一)构建“捕押分离”制度239
(二)建立羁押定期审查机制240
三、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制度241
(一)提前介入侦查的意义241
(二)提前介入侦查制度建构242
四、完善侦查讯问程序监督244
(一)确立“看守所讯问”原则245
(二)完善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246
(三)建立讯问律师在场制度247
(四)小结249
五、增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操作性249
(一)“非法证据”范围应予厘清250
(二)加强对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构建253
六、增强辩护方权利保障254
(一)会见通信权254
(二)知悉权255
(三)救济权257
(四)“无罪推定”原则的权利具体化257
七、构建层次明晰的监督手段259
(一)口头纠正违法260
(二)书面纠正违法260
(三)司法审查260
(四)撤销、变更违法决定261
(五)排除非法证据261
(六)违法证据调查262
(七)违法人员处置建议262
结论263
参考文献265
后记280
热门推荐
- 3523997.html
- 999635.html
- 3858013.html
- 2378694.html
- 475305.html
- 2285530.html
- 2771786.html
- 909671.html
- 3015278.html
- 2744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8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3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