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章采烈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7106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园林艺术-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园林——世界园林之母1
第一节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2
第二节 中国园林简史2
一、五帝时期园林2
二、商周时期园林3
三、春秋战国时期园林4
四、秦汉时期园林5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7
六、隋唐时期园林10
七、两宋时期园林12
八、元代园林15
九、明、清时期园林15
第三节 外国园林简史18
二、古西亚园林19
三、古希腊与古罗马园林19
一、古埃及园林19
四、法国园林20
五、外国园林演变进程、类别、形式和特征21
第四节 中西园林艺术风格比较22
一、中西园林艺术的迥异风格22
二、中西园林艺术风格不同的哲学渊源24
第五节 中国园林艺术对外国园林艺术的影响25
一、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影响25
二、中国园林艺术对法国园林艺术的影响26
三、中国园林艺术对欧洲其他国家园林艺术的影响27
四、中国园林艺术对美国园林艺术的影响27
五、中国园林艺术对亚洲邻国园林艺术的影响28
第二章 中国园林的基本类型30
第一节 自然园林30
一、自然园林的界定30
二、历代自然园林的开发31
三、自然园林的特点34
第二节 寺庙园林35
一、寺庙园林的类别36
二、寺庙园林的布局方式37
三、寺庙园林的特点39
第三节 皇家园林42
一、历代皇家园林的开发42
二、皇家园林的特点43
第四节 私家园林45
一、历代私家园林的开发45
二、私家园林的特点47
第三章 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艺术境界和地域特色52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52
一、形象美52
二、色彩美53
三、音响美53
四、节 奏韵律美54
一、生境——第一层次艺术境界55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艺术境界55
二、画境——第二层次艺术境界56
三、意境——第三层次艺术境界57
第三节 中国园林的地域特色58
一、北方园林特色58
二、南方园林特色59
三、南北园林介体——扬州园林特色60
四、岭南园林特色61
第一节 叠山造景——造园第一要素66
第四章 中国园林的叠山造景艺术66
第二节 中国园林叠山造景的艺术手法69
一、嵌理壁岩艺术70
二、点石成景艺术70
三、独石构峰艺术71
四、旱地堆筑假山艺术73
五、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堆筑艺术74
六、依水堆筑假山艺术77
一、叠山工艺过程78
第三节 石质叠山工艺简介78
二、山石造景工艺80
第四节 土质叠山工艺简介83
第五节 中国园林叠山造景艺术的共性84
第五章 中国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90
第一节 理水造景——造园第二要素90
一、水体的美学功能90
二、园林水体的造景功能93
一、自然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95
第二节 各种类型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95
二、皇家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98
三、私家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102
四、寺庙园林的理水造景艺术107
第三节 中国园林理水造景艺术的共性110
第六章 中国园林建筑的构件、装饰与家具陈设116
第一节 建筑造景——造园第三要素116
一、地基、踏道、栏杆、柱础117
第二节 园林建筑构件117
二、柱、梁、栋、椽、枋118
三、斗栱119
四、墙壁122
五、屋顶122
第三节 园林建筑装饰125
一、脊饰125
二、须弥座式台基131
三、门鼓石和滚墩石133
四、暗八仙雕饰133
五、木装修134
六、天花和藻井137
七、色彩137
八、彩画140
第四节 室内家具陈设142
一、园林家具类型142
二、园林家具陈设原则143
第七章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148
第一节 亭148
一、亭的历史沿革148
二、亭的艺术功能149
三、亭的造型艺术150
四、亭的位置选择158
第二节 廊160
一、廊的功能及其特点160
二、廊的造型艺术161
三、廊的位置选择164
第三节 榭167
一、榭的特点及其形式167
二、榭与水面、池岸的关系169
第四节 石舫170
一、石舫的造型艺术170
二、石舫的艺术功能172
一、南方传统的厅堂173
第五节 厅、堂173
二、北方皇家园林的殿堂175
第六节 馆、轩、斋、室175
一、馆176
二、轩176
三、斋177
四、室177
第七节 楼、阁177
一、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楼阁177
二、楼阁在园林中的布局179
第八节 塔182
一、塔的建筑类型183
二、塔的构造190
三、塔与景观192
第九节 园桥193
一、园桥位置194
二、园桥大小194
三、园桥造型195
第十节 园路198
一、园路的观景功能198
二、我国园路的特点199
第十一节 园门202
一、牌坊门202
二、垂花门204
三、砖雕门楼205
四、屋宇式门207
第十二节 园墙、漏窗、洞窗与洞门207
一、园墙207
二、漏窗、洞窗、洞门208
第八章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艺术214
第一节 中国园林建筑空间布局类型214
一、聚合性的内向空间布局214
二、开敞性的外向空间布局216
三、内外结合的空间布局217
四、画卷式的连续空间布局218
五、自由式的空间布局220
六、随势赋形的寺庙建筑空间布局220
第九章 中国园林的花木造景艺术230
第一节 花木造景——造园第四要素230
第二节 园林花木的种类231
一、草本花卉232
二、木本花木232
第三节 花木造景的物理属性美233
一、色彩美233
二、姿态美237
三、香味美239
四、声响美242
五、光影美244
第四节 花木造景的精神属性美246
一、刚直美246
二、高洁美247
三、雅逸美250
四、潇洒美251
第五节 花木造景的配植方式252
一、花木种类的选择252
二、花木配植的方式252
三、花木配植的艺术手法253
第六节 不同空间的花木配植253
一、建筑空间的花木配植253
二、山丘空间的花木配植254
三、水面空间的花木配植256
四、厅前屋后空间的花木配植257
五、路径两旁的花木配植257
第七节 花木配植的艺术准则258
一、选择自然属性美与精神属性美兼具的花木258
二、贵精而不贵多259
三、月月有花,季季有景259
第八节 承德避暑山庄花木配植的艺术成就261
四、选择叶子具有观赏价值的花木261
一、高度重视花木配植262
二、选择松树为全园的主题树种262
三、配植多种花木以求景观多样性262
第九节 中国园林花木造景艺术的共性263
第十章 中国园林的动物造景艺术270
第一节 动物造景——造园第五要素270
一、色彩美273
第二节 动物造景的物理属性美273
二、姿态美274
三、音乐美275
第三节 动物造景的精神属性美276
一、情操高洁的自况276
二、寓志千里的寄托276
三、勤劳不息的歌颂277
四、吉祥如意的追求277
七、离情乡思的抒发278
六、恋故报恩的赞美278
五、爱情专一的象征278
第四节 动物造景功能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279
一、园林季相景观的点缀279
二、园林动态景观的编织280
三、丰富园林活动的内容282
第五节 中国园林动物造景艺术的共性282
第十一章 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286
第一节 圈形向心式布局286
一、北京北海公园286
二、承德避暑山庄287
三、北京颐和园289
第二节 步步登天式布局289
一、泰山289
二、武当山291
第三节 乐章结构式布局292
一、苏州拙政园292
三、其他292
二、苏州留园293
第四节 圆形环游式布局296
一、苏州沧浪亭296
二、苏州狮子林297
三、扬州个园299
第五节 中国园林布局艺术的共性300
第一节 内借——中国园林的第一层次借景艺术306
第十二章 中国园林的借景艺术306
第二节 外借——中国园林的第二层次借景艺术308
一、私家园林的外借艺术309
二、皇家园林的外借艺术312
三、寺庙园林的外借艺术312
第三节 复借——中国园林的第三层次借景艺术313
一、杭州西湖三潭印月313
二、承德避暑山庄315
二、园景命名的艺术价值318
一、园景命名的历史溯源318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园景命名艺术318
第十三章 中国园林的园景命名艺术和匾额楹联艺术318
三、园景命名的艺术手法319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匾额与楹联艺术322
一、匾额与楹联的由来322
二、匾额与楹联是中国园林的特有装饰艺术323
三、融诗词艺术于造型艺术之中323
四、融思维空间于自然空间之中325
第三节 中国园林楹联类析326
一、状景楹联326
二、抒情楹联328
三、咏志楹联329
第十四章 中国园林意境的历史考察332
第一节 灵台与灵沼园林意境332
第二节 海岛仙山园林意境333
第三节 摹写名胜园林意境335
第四节 林泉丘壑园林意境337
第五节 田园村舍园林意境339
第六节 梵刹琳宇园林意境341
第十五章 辩证法在中国园林中的运用344
第一节 大与小的关系344
第二节 虚与实的关系346
第三节 疏与密的关系347
第四节 直与曲的关系348
第五节 围与透的关系348
第六节 主与从的关系349
第七节 正与变的关系350
第八节 静与动的关系351
第九节 旷与奥的关系352
第十节 形与神的关系353
主要参考文献355
后记357
作者小传359
热门推荐
- 1380506.html
- 2363731.html
- 2122780.html
- 491805.html
- 425022.html
- 660607.html
- 259426.html
- 2465167.html
- 387402.html
- 1512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1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2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7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