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永武,牛月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582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乐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乐记》的生命精神1
第一节 “感于物而动”的生命精神1
一 “感于物而动”的主体意识2
二 “感于物而动”与心物互动3
第二节 “感于物而动”与生命之气5
一 《乐记》的“气”论6
二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气”论9
第三节 乐“反人道之正”的生命精神17
一 “乐为大”的生民精神17
二 中和之美的立乐之方21
第二章 《乐记》的超越精神25
第一节 《乐记》对个人生理欲望的超越25
一 人性对动物性的审美超越25
二 人性对欲望的提升30
第二节 《乐记》对“天下皆宁”的追求33
一 “乐以治心”与“血气和平”33
二 “移风易俗”与“天下皆宁”38
第三章 《乐记》的艺术精神42
第一节 对艺术创造主体性的高扬42
一 艺术创造主体的神圣性42
二 艺术创造主体要具有正确的“前理解”47
第二节 艺术创造主体的和谐之情50
一 艺术创造主体要“慎所以感”50
二 艺术创造主体要善于调控好恶54
三 艺术创造高扬和谐之情57
第四章 《乐记》的艺术发生论61
第一节 社会兴衰与艺术的发生61
一 “治世”对乐的影响61
二 “乱世”对乐的影响64
三 “亡国”对乐的影响67
第二节 “乐由中出”的内在轨迹69
一 诗歌舞发生的心理机制69
二 创造主体的心物互动73
第五章 《乐记》的艺术真实论81
第一节 对生活真实的审美选择81
一 “慎所以感”的前提是审美判断81
二 “惟君子为能知乐”86
第二节 “唯乐不可以为伪”对艺术真实的把握90
一 “唯乐不可以为伪”的审美内涵90
二 乐是创造主体情感的审美表现94
三 “情深”、“气盛”与和顺积中的情感真实96
第六章 《乐记》对中国文论的影响98
第一节 《乐记》对先秦两汉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98
一 《乐记》与荀子的《乐论》98
二 《乐记》对两汉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100
第二节 《乐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107
一 《乐记》与阮籍的《乐论》107
二 《乐记》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108
三 《乐记》与刁雍的《兴礼乐表》109
四 《乐记》与沈约的《宋书》110
五 《乐记》与刘勰的《文心雕龙》110
第三节 《乐记》对隋唐宋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112
一 《乐记》在隋代的影响112
二 《乐记》在唐代的影响113
三 《乐记》在宋代的影响116
第四节 《乐记》对元明清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121
一 《乐记》在元代的影响122
二 《乐记》在明代的影响124
三 《乐记》在清代的影响125
第五节 《乐记》对现当代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129
一 杨荫浏的《乐记》研究129
二 吕骥的《乐记》研究130
三 叶朗的《乐记》研究130
四 蒋孔阳的《乐记》研究131
五 蔡仲德的《乐记》研究132
六 其他学者的《乐记》研究132
第七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合和精神136
第一节 《乐记》之“合和”运思方式的结构层次136
一 整体性和对待性137
二 结构性和层次性139
三 流转性和模糊性142
第二节 合和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146
一 合和是一种对待矛盾差异的智慧147
二 合和精神在文质、性情论中的表现149
三 合和精神在唐代诗文论中的表现155
第八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教化精神165
第一节 《乐记》言“教”特点与中国文论精神165
一 对教化主体的规定166
二 言“教”重“时”172
三 言“教”重“遗音”、“遗味”177
四 “以道制欲”179
第二节 教化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183
一 教化之功184
二 辅时及物187
三 比兴深者通物理190
第九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196
第一节 “乐”之“德”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196
一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96
二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199
第二节 “乐”之“象”与中国文论的人本精神201
一 人是符号动物201
二 使德成象207
三 使德成象追求的是表达方式211
四 以象兴境230
第十章 《乐记》与中国文论的感兴精神238
第一节 《乐记》言“感”与中国文论的心物关系238
一 兴喻与兴寄238
二 兴感、兴会、兴味和兴趣242
三 兴是对心物双向运动的激活247
第二节 感兴精神与中国文论的传统249
一 情以物兴250
二 物以情观253
三 艺境生成的要素与机制257
主要参考文献261
后记270
热门推荐
- 2271031.html
- 1131977.html
- 1220942.html
- 2749551.html
- 3004140.html
- 2196504.html
- 1258010.html
- 390325.html
- 1696629.html
- 842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5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1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9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