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 陈婷梅主编;王霄霞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1111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血液检查-医学院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造血检验技术1

第一节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1

实验一 红细胞系统形态观察1

实验二 粒细胞系统形态观察3

实验三 淋巴细胞系统形态观察5

实验四 浆细胞系统形态观察8

实验五 单核细胞系统形态观察9

实验六 巨核细胞系统形态观察11

实验七 非造血细胞形态观察13

实验八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16

第二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24

实验九 髓过氧化物酶染色24

一、四甲基联苯胺法25

二、改良Pereira法26

实验十 过碘酸-希夫反应27

实验十一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28

实验十二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30

实验十三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31

实验十四 铁染色33

第三节 血细胞染色体检验34

实验十五 染色体标本制作34

一、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34

二、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37

实验十六 染色体显带技术38

一、G显带法38

二、R显带法40

实验十七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41

第二章 红细胞检验技术43

第一节 红细胞疾病的细胞形态学检验43

实验一 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43

实验二 巨幼细胞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45

实验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46

实验四 溶血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47

第二节 铁代谢检验48

实验五 血清铁蛋白检测49

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49

二、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50

实验六 血清铁检测51

实验七 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52

实验八 血清转铁蛋白检测53

实验九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54

第三节 叶酸、维生素Bi2测定55

实验十 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检测55

实验十一 血清维生素B12检测57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一般检验58

实验十二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58

实验十三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59

第五节 红细胞膜缺陷检验60

实验十四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60

实验十五 自身溶血及其纠正试验62

实验十六 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63

第六节 红细胞酶缺陷检验65

实验十七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65

实验十八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66

实验十九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试验67

一、改良的WHO推荐法(Zinkhan法)67

二、快速分光光度法68

实验二十 丙酮酸激酶活性试验70

第七节 血红蛋白异常检验71

实验二十一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71

实验二十二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72

实验二十三 异丙醇试验73

实验二十四 血红蛋白电泳试验74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血红蛋白电泳74

二、血红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6

实验二十五 血红蛋白定量分析77

一、微柱层析试验77

二、毛细管电泳法79

第八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验80

实验二十六 蔗糖溶血试验80

实验二十七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82

实验二十八 CD55和CD59检测83

实验二十九 白细胞Flaer分析方法84

第九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验87

实验三十 抗球蛋白试验88

实验三十一 冷凝集素试验90

实验三十二 冷热溶血试验91

第三章 白细胞检验技术93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93

实验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FAB MO)形态学检查93

实验二 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FAB M1)形态学检查94

实验三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FAB M2)形态学检查96

一、M2a型96

二、M2b型97

实验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AB M3)形态学检查98

实验五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FAB M4)形态学检查100

实验六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FAB M5)形态学检查102

实验七 急性红白血病(FAB M6)形态学检查104

实验八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FAB M7)形态学检查106

实验九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检查108

第二节 慢性髓系白血病110

实验十 慢性髓系白血病形态学检查110

第三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3

实验十一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检查113

第四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4

实验十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检查114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116

实验十三 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学检查116

第六节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117

实验十四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形态学检查117

第四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技术119

第一节 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119

实验一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19

实验二 出血时间测定120

实验三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121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123

实验四 血小板聚集试验123

实验五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4检测126

实验六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检测128

实验七 血块收缩试验129

实验八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129

一、ELISA法130

二、改良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131

实验九 血小板膜糖蛋白试验132

实验十 血小板活化分析试验134

实验十一 血浆血栓烷B2检测135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136

实验十二 凝血时间测定(CT)136

一、硅管法凝血时间测定136

二、活化凝血时间法137

实验十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138

实验十四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140

实验十五 凝血酶时间测定(TT)及其纠正试验141

一、凝血酶时间测定141

二、凝血酶时间纠正试验142

实验十六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143

一、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活性测定(一期法)143

二、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活性检测(一期法)144

实验十七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145

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验147

实验十八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原性检测147

一、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147

二、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性检测148

实验十九 血浆蛋白C活性及抗原性检测149

一、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149

二、血浆蛋白C抗原性检测150

实验二十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检测152

一、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152

二、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检测153

实验二十一 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154

一、凝血酶时间纠正试验154

二、血浆肝素检测155

三、血浆狼疮抗凝物筛选和确诊试验156

四、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157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验159

实验二十二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159

实验二十三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检测160

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检测160

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检测161

实验二十四 血浆纤溶酶原检测162

一、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162

二、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163

实验二十五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64

实验二十六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165

实验二十七 血浆D-二聚体测定166

一、胶乳凝集法166

二、ELISA法167

第六节 与抗血栓和溶栓治疗监测相关的试验168

实验二十八 抗活化Xa因子活性检测168

实验二十九 血栓弹力图169

第五章 综合性实验173

实验一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173

一、确定是否溶血175

二、判断溶血部位178

三、确定溶血原因178

实验二 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185

一、形态学检验187

二、细胞遗传学检验189

三、分子生物学检验192

四、免疫学检验194

实验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200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202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检测203

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204

四、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205

实验四 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207

一、筛查试验209

二、确诊试验210

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