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旻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13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古建筑-木结构-尺度分析-中国-唐代;古建筑-木结构-尺度分析-中国-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释题1
1.1.1 课题的内容1
1.1.2 课题的价值2
1.2 研究的途径3
1.2.1 探索唐宋古建筑木构架尺度规律的基本资料3
1.2.2 尺度规律的探索和验证4
2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6
2.1 概述:《营造法式》“材份制”和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的基本问题6
2.2.1 材份数的还原8
2.2 材份控制的观点8
2.2.2 在材份数还原基础上的相关推论9
2.2.3 材份控制理论与实例的比较10
2.2.4 与材份控制观点相关的研究文献10
2.2.5 结语12
2.3 比例控制和扩大模数13
2.3.1 断代研究中的初步探索13
2.3.2 比例常数的研究14
2.3.3 扩大模数的发现15
2.4 整数尺寸设计的观点16
2.4.1 整数尺柱间制16
2.4.2 对整数尺寸设计和模数制方法的综合考虑18
2.5 对《营造法式》材份制的各种探索19
2.6 营造尺研究综述21
2.6.1 历代尺长的厘定值21
2.6.2 营造尺尺制和尺长的研究23
2.6.3 营造尺尺法和民间营造法式25
2.6.4 本节结语28
2.7 本课题的探索思路及研究程序28
2.7.1 本课题的探索思路28
2.7.2 本课题的研究程序30
3.1 概述31
3 日本飞鸟、奈良时期部分实例的尺度规律31
3.2 日本飞鸟时期实例的分析32
3.3 日本奈良时期实例的分析33
3.3.1 药师寺东塔的尺度构成34
3.3.2 室生寺五重塔的尺度构成36
3.3.3 海龙王寺五重小塔的尺度构成39
3.3.4 元兴寺极乐坊五重小塔的尺度构成40
3.4 日本实例的尺度规律特点41
3.4.1 建筑基本尺度的规律类型41
3.4.2 基本模数构成现象41
3.5 尺度规律的比较分析和进一步探索43
3.6 对中国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的启发46
4.1 探索的思路48
4 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48
4.2 应县木塔的基本模数49
4.2.1 模数制尺度规律的推定49
4.2.2 模数和实际用材的关系53
4.2.3 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的关系53
4.3 对高度分层的再讨论54
4.4 对营造尺复原值的再讨论56
4.4.1 营造尺复原值为30.7厘米57
4.4.2 营造尺复原值为31.5厘米57
4.5.1 尺度规律的类型和内容59
4.5.2 尺度构成的定性特征59
4.5 对探索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的启发59
4.5.3 尺度构成的定量特征60
5 古建筑实例的数据分析61
5.1 数据来源和分析思路61
5.1.1 实例数据的来源61
5.1.2 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63
5.2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65
5.2.1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65
5.2.2 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66
5.3 数据分析的验证67
5.3.1 验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7
5.3.2 对推定结果的初步验证68
5.3.3 关于可信度的量化评价69
5.3.4 数据分析的基本结论73
6 制度分析(一):取值制度和等级制度74
6.1 营造尺复原的讨论75
6.1.1 营造尺复原的综合分析78
6.1.2 基于营造尺复原值的初步判断和评价79
6.2 基本模数和材栔的取值特点81
6.2.1 基本模数和材高的取值特点83
6.2.2 基本模数和材高取值的比较84
6.2.3 材栔取值及其比例关系86
6.3.1 关于《营造法式》“材分八等”的讨论91
6.3.2 基本模数、材高与《营造法式》规定的比较91
6.3 基本模数、材高和建筑等级的关系91
6.3.3 基本模数、材高与开间数的相关分析96
7 制度分析(二):建筑尺度的控制制度99
7.1 木构架建筑尺度主要指标的规定性99
7.2 分析概述102
7.3 椽架平长103
7.3.1 用椽现象的特点及分析方法的讨论105
7.3.2 椽长数据分布特征106
7.3.3 椽长数据的分组分布特征109
7.3.4 长短椽差的分析112
7.3.5 等距用椽现象113
7.3.6 用椽现象总结114
7.3.7 《营造法式》与椽长相关研究内容的讨论116
7.4 面阔和进深118
7.4.1 间广数据的特点和分析方法118
7.4.2 间广标准值119
7.4.3 基于椽长的侧面间广分析120
7.4.4 转角两次间之关系124
7.4.5 心间面阔的分组统计分析124
7.4.6 各间面阔的关系130
7.4.7 面阔和进深尺度规律的总结137
7.4.8 《营造法式》与间广相关研究内容的讨论140
7.5 柱高142
7.5.1 殿身柱高的取值特点143
7.5.2 下檐平柱高的均值统计144
7.5.3 柱高取值分组规律144
7.5.4 柱高的实际尺度147
7.5.5 柱高关联指标的检验147
7.6 扩展指标149
7.6.1 脊桁增长和庑殿推山149
7.6.2 出际和歇山草架152
7.7 截面尺度指标156
7.7.1 实例构件截面尺度的控制单位156
7.7.2 实例截面尺度取值规律165
7.8.1 实例尺度规律的基本特点166
7.8 实例制度分析总结166
7.8.2 北宋实例“材等制”的归纳167
8 本课题的相关讨论169
8.1 《营造法式》“材份制”之讨论169
8.1.1 《营造法式》“材份制”的取值制度和等级制度169
8.1.2 《营造法式》“材份制”的控制制度170
8.1.3 关于“份数设计”的讨论170
8.1.4 结语:《营造法式》“材份制”的制度创新意义172
8.2 木构架形态演变与模数制发展关系概述173
8.3 关于“整数尺寸设计”的讨论175
8.3.1 对“整数尺寸设计”的评论175
8.3.2 “整数尺寸设计”的部分相关资料分析176
8.3.3 基于“整数尺寸设计”观点的尺度规律演进问题178
附录:古建筑实例的数据分析报告183
一、说明183
二、唐代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185
1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公元782年)185
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公元857年)190
3 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晚唐—五代)193
三、五代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194
1 山西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公元940年)194
2 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公元946年)196
3 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五代?)198
4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五代?)200
四、辽代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204
1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公元984年)204
2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公元984年)210
3 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公元1020年)213
4 河北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公元1025年)216
5 河北新城开善寺大殿(公元1033年)218
6 山西应县木塔(公元1056年)221
7 山西大同善化寺大殿(公元11世纪)221
五、北宋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225
1 山西榆次永寿寺雨华宫(公元1008年)225
2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公元1013年)228
3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公元1023—1031年)232
4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公元1052年)235
5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北宋)238
6 河北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北宋)241
7 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公元1125年)244
六、金代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246
1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公元1137年)246
2 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殿(公元1140—1143年重建)249
3 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公元1143年)252
4 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金代)256
5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元)259
1 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公元1270年)262
七、元代实例的基本模数尺度构成推定262
2 山西永济永乐宫三清殿(无极殿)(公元1262年)266
3 山西永济永乐宫纯阳殿(混成殿)(公元1262年)269
4 山西永济永乐宫重阳殿(七真殿)(公元1262年)271
5 山西永济永乐宫无极门(龙虎殿)(公元1294年)273
6 浙江金华天宁寺正殿(公元1318年)276
7 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元代)278
八、唐代古建筑遗址平面柱网的尺度构成推测280
1 说明280
2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公元663年?)280
3 唐大明宫麟德殿遗址(公元663—665年?)281
4 唐华清池星辰汤(御汤)殿宇建筑遗址(公元644年?)283
5 唐华清池莲花汤殿宇建筑遗址(公元723年?)284
九、杭州闸口白塔的尺度规律284
1 参考文献284
2 前言285
3 探索的步骤285
4 杭州闸口白塔的尺度规律286
5 对基本模数M的分析289
6 结论291
参考文献292
后记300
致谢302
热门推荐
- 1432433.html
- 1240822.html
- 715232.html
- 1133332.html
- 632273.html
- 3785938.html
- 3440131.html
- 899436.html
- 2876448.html
- 3347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4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4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