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GDP及其扩展核算研究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GDP及其扩展核算研究概论
  • 杨缅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531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国民经济计算体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GDP及其扩展核算研究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GDP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

1.1.1国民收入估算的历史回顾3

1.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5

1.1.3MPS和SNA两大核算体系8

1.1.4SNA: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12

第二节 社会产品与生产范围理论15

1.2.1限制性生产观和综合性生产观15

1.2.2传统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的矛盾18

1.2.3SNA生产理论的新发展20

1.2.4社会产品概念的重新认识24

1.2.5社会产品的内容——货物和服务26

第三节 GDP核算的理论认识29

1.3.1国民经济循环与GDP核算29

1.3.2社会最终产品与GDP33

1.3.3社会增加值与GDP37

1.3.4社会最终产品价值等于社会增加值吗41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核算50

2.1.1社会总产出概念50

2.1.2货物生产部门总产出核算53

2.1.3非金融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55

第二节 金融总产出核算理论研究58

2.2.1传统的SNA金融核算理论与方法59

2.2.2国内理论界对计算公式的理论诠释61

2.2.3SNA金融产出核算理论的变化63

2.2.41993年SNA留给我们的种种难题65

2.2.5金融产出核算理论的再思考67

第三节 增加值核算方法73

2.3.1中间消耗概念及其核算原则73

2.3.2增加值的微观核算78

2.3.3GDP的宏观核算及其与其他总量指标的关系84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认识90

3.1.1SNA的收入概念90

3.1.2收入核算的生产性原则92

3.1.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核算的逻辑关系94

第二节 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内容97

3.2.1初次分配核算的要素构成97

3.2.2初次分配核算中的财产收入核算99

3.2.3再分配核算的要素构成101

3.2.4对外经济中的分配核算104

第三节 GDP的使用核算105

3.3.1GDP和国内支出总值105

3.3.2消费和投资概念的理论认识107

3.3.3总消费核算109

3.3.4总投资核算116

第一节 GDP核算与生产范围变化126

4.1.1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126

4.1.2生产范围变化对GDP核算影响的理论分析128

4.1.3生产范围扩大可能导致GDP减少的数学证明133

4.1.4关于生产范围扩大导致GDP减少的实例136

第二节 GDP核算与产品价格变化138

4.2.1影响GDP变化的两个因素138

4.2.2综合物价指数方法的基本原理140

4.2.3消除价格变化因素的方法141

第三节 GDP核算与产品质量变化145

4.3.1名义价格指数和实际价格指数145

4.3.2物价质量指数的理论定义146

4.3.3从名义物价指数走向实际物价指数148

第四节 GDP核算与地下经济核算153

4.4.1SNA为什么将地下经济纳入生产范围153

4.4.2地下经济概念的基本认识156

4.4.3地下经济核算方法研究160

4.4.4中国地下经济的实证研究166

第一节 总供需核算与宏观经济调控173

5.1.1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173

5.1.2总供需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176

5.1.3总供需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178

第二节 总供需核算基本理论的构建179

5.2.1沃伯顿核算思想的启示179

5.2.2总供需形成及其运动的理论认识181

5.2.3总供需核算的理论公式185

5.2.4非平衡核算法:总需求核算的方法论研究187

第三节 总供需定义及核算口径的选择190

5.3.1两种不同的总供需定义及其选择190

5.3.2总供需核算范围的选择196

第一节 传统的总供需核算方法评价199

6.1.1总供需分析的两种不同的思路199

6.1.2传统的直接测算法的缺陷202

第二节 总量核算法的构造209

6.2.1总供给核算209

6.2.2总需求核算(1)——收支差额法212

6.2.3总需求核算(2)——收入分配法216

第三节 总供需平衡分析220

6.3.1均衡、非均衡与失衡220

6.3.2信贷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与总供需平衡224

6.3.3价格变化与总供需平衡227

第一节 绿色GDP核算的基本认识229

7.1.1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229

7.1.2SNA主体框架的简要描述233

7.1.3从SNA核算框架到SEEA核算框架237

第二节 绿色GDP与环保活动核算243

7.2.1环保活动是生产活动抑或是非生产活动243

7.2.2实际环保费用为什么不能作为扣除因素246

7.2.3扣除环保部门增加值一定会导致GDP缩小吗250

第三节 SEEA框架留给我们的困惑254

7.3.1资源耗减与环境成本254

7.3.2资源耗减价值与中间消耗价值256

7.3.3资源耗减核算与国民财富核算258

第一节 环境资源概念的基本认识262

8.1.1环境资源概念的重新梳理262

8.1.2环境资源使用价值和价值266

第二节 绿色GDP核算研究框架探究271

8.2.1研究框架的总体认识271

8.2.2理论基础的构建274

8.2.3概念结构的评析277

8.2.4核算结构的设计280

第三节 SEEA核算理论的再研究——资源耗减核算282

8.3.1马克思经典论述的重新解读282

8.3.2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285

8.3.3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288

8.3.4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加以扣除294

8.3.5资源耗减价值应作为扣除因素还是追加因素298

第四节 SEEA核算理论的再研究——环境退化核算302

8.4.1环境退化范畴的定性认识302

8.4.2环境成本概念的选择304

8.4.3核算方法的理论模型307

第一节 国民福利核算概念及其测度310

9.1.1福利概念溯源310

9.1.2国民福利核算中的福利概念314

9.1.3关于国民福利能否测度的争论及评价321

第二节 诺德豪斯—托宾模式及其评价325

9.2.1国民产品两种不同的判断标准325

9.2.2诺德豪斯—托宾国民福利核算模式328

9.2.3私人福利、公共福利与国民福利331

第三节 国民福利核算与其他领域的福利核算334

9.3.1国民福利核算与社会指标核算334

9.3.2国民福利核算与幸福指数测算337

第一节 国民福利核算与GDP核算340

10.1.1国民福利和国民生产340

10.1.2国民福利定义的理论诠释342

第二节 国民福利核算与外部性345

10.2.1外部性概念的理论认识345

10.2.2福利数量和福利质量347

10.2.3名义福利和实际福利350

第三节 国民福利核算基本原则354

10.3.1一致性原则354

10.3.2外部性原则355

10.3.3差异性原则356

10.3.4潜在成本原则358

第四节 国民福利核算结构和内容362

10.4.1国民福利核算结构362

10.4.2外部经济因素核算364

10.4.3外部不经济因素核算367

主要参考文献370

后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