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绵阳市高新区志 1992-201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绵阳市高新区志 1992-2011
  • 龙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069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高技术产业区-概况-绵阳市-1992~2011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绵阳市高新区志 1992-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

大事记1

第一篇 建制34

第一章 建区沿革34

第一节 建区决策34

一、建区背景34

二、建区决策37

三、国家级高新区38

第二节 行政区划39

一、1992年行政区划39

二、1997年行政区划39

三、1999年行政区划40

四、2009年行政区划40

第三节 自然环境41

第二章 组织机构42

第一节 高新区党工委42

一、机 构42

二、历任领导43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44

一、机构44

二、历任领导46

第三节 高新区人大、政协48

第四节 高新区纪工委48

第五节 高新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50

一、高新区人民法院50

二、高新区人民检察院51

第六节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机构52

一、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52

二、党群工作部53

三、监察局54

四、督查室54

五、政法综治办公室54

六、公安分局55

七、经济发展局57

八、财政局57

九、社会发展局58

十、城建环保局58

十一、投资服务局59

十二、科技局60

十三、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60

十四、创业服务中心62

十五、生物医药孵化器管理办公室63

十六、绵阳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64

十七、城乡统筹办公室71

十八、项目推进办公室71

十九、绵阳市房管局高新区房管分局72

二十、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74

二十一、城市管理局74

二十二、工商行政管理局75

二十三、国税局76

二十四、地税局76

二十五、绵阳市国土资源局一分局77

二十六、绵阳市规划局高新区规划所79

第七节 乡镇机构79

一、永兴镇79

二、磨家镇81

三、河边镇82

四、普明街道82

第八节 直属公司84

一、绵阳高新投控有限责任公司84

二、绵阳新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4

三、高新区市政有限责任公司85

四、绵阳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86

五、绵阳高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86

第二篇 经济综述88

第一章 1990年代初期至“十五”期末88

第一节 概况88

一、发展阶段88

二、经济规模89

第二节 “十五”发展特点89

一、经济总量90

二、经济效益90

三、经济结构91

第三节 “十五”产业发展94

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95

第一节 概况95

第二节 产业发展97

一、电子信息产业97

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98

三、新材料产业99

第三章 2011年经济情况101

第一节 概况101

第二节 工业经济101

第四章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2

第一节 概况102

第二节 数字视听产业链103

第三节 产品多元化103

第四节 创新及品牌建设104

第三篇 规划建设105

第一章 总体规划105

第一节 概况105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7

一、指导思想107

二、规划原则107

三、规划目标107

四、规划制订108

第三节 建设总体规划109

一、规划方案109

二、规划管理111

第四节 规划调整111

一、绵阳高新区科学城工业园规划112

二、修编启动区规划113

三、高新区新区规划114

第二章 建设管理117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117

第二节 土地管理121

一、土地政策121

二、土地征用123

第三节 建筑管理123

第四节 环境保护125

一、管理与执法125

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126

三、灾后重建的环保工作129

第四篇 创新体系130

第一章 体制创新130

第一节 1992~1995年130

第二节 1996~1998年132

第三节 1999~2006年133

第四节 2007~2011年134

第二章 技术创新134

第一节 概况134

第二节 公共平台建设137

一、创业服务中心137

二、生物医药孵化器138

三、绵阳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42

四、绵阳科技城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143

五、绵阳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3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146

一、项目申报立项146

二、重点科技创新企业160

第三章 管理创新164

第一节 干部人事制度164

一、高新区管委会机关164

二、事业单位改革168

第二节 收入分配制度170

一、高新区管委会机关170

二、高新区直属事业单位172

第三节 机关行政后勤管理制度173

一、接待管理173

二、差旅费管理173

三、接待车辆管理174

第四节 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175

第五节 信息化工程177

一、高新区网站与局域网177

二、办公自动化(0A)系统177

第五篇 招商引资180

第一章 机制与政策180

第一节 招商引资机制180

第二节 招商引资政策181

一、财政对工业的投入181

二、工业项目用地保障182

三、金融服务182

四、政府综合支持183

五、要素保障政策185

第三节 服务185

第二章 活动与成果186

第一节 招商引资活动186

一、招商引资方式186

二、参加招商引资展(洽谈)会187

第二节 招商引资成果189

第六篇 高新技术产业191

第一章 产业发展规划191

第一节 初期规划191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规划192

一、发展目标193

二、产业发展重点194

三、优化产业结构195

第三节 “十二五”发展规划199

一、电子信息产业199

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0

三、新材料产业201

第二章 主导产业202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203

第二节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6

第三节 新材料产业208

第四节 医药食品加工产业210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214

第一节 认定、考核214

一、认 定214

二、高新技术企业考核215

三、火炬计划项目215

第二节 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16

第四章 高新技术扶持政策222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222

一、科技项目专项资金222

二、企业技术创新和名牌创优222

三、设立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23

第二节 高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政策223

第七篇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224

第一章 灾情·抢险救灾224

第一节 灾情224

第二节 抢险救灾·赈灾救济225

一、抗震救灾应急领导机制225

二、灾民救助体系226

三、救灾物资督查管理体系227

四、板房管理及安全过冬228

第二章 卫生防疫229

第一节 医疗救治229

一、组织机构229

二、伤员救治230

三、灾区伤员转院治疗230

四、设置灾民安置点医疗机构230

第二节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231

一、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231

二、消毒及杀虫灭菌工作231

三、健康教育232

四、心理干预232

五、预防接种232

六、食品卫生监督233

第三章 灾后重建233

第一节 产业重建234

一、企业受灾情况234

二、恢复生产234

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34

第二节 基础设施重建235

第三节 民生重建236

一、城乡住房灾后恢复重建236

二、特殊党费使用237

三、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237

第八篇 管理与服务238

第一章 财税金融238

第一节 财政238

一、财政收入238

二、财政支出240

三、财政管理246

四、非税收入管理249

第二节 税收250

一、地 税250

二、国 税251

三、税收优惠254

第三节 金融255

一、中国建设银行绵阳高新区支行255

二、中国工商银行绵阳高新区支行256

三、中国银行绵阳高新区支行256

四、绵阳市商业银行高新区支行256

五、中国农业银行绵阳高新区支行256

六、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57

第二章 工商管理258

第一节 登记管理258

一、内资企业登记258

二、个体工商业户与私营企业登记262

第二节 监管与执法263

一、监督管理263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271

三、公平交易执法273

第三章 统计274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统计274

第二节 火炬计划统计276

第四章 社会管理277

第一节 劳动社会保障277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77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78

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278

四、创业型城市创建278

五、城乡统筹就业278

六、优质服务窗口创建279

七、和谐劳动关系创建279

第二节 安全生产与监管279

一、监察管理279

二、劳动保护281

三、事故查处281

第三节 社区管理282

一、社区建设282

二、社区活动283

三、社区管理284

第九篇 社会事业286

第一章 人 口286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构成286

第二节 人口管理287

一、计划生育287

二、户籍管理289

第二章 教育290

第一节 教育管理290

一、办学条件290

二、教育改革291

三、巩固“两基”291

四、队伍建设与素质教育292

五、教育经费292

六、对口支援292

第二节 学校教育293

一、学前教育293

二、初等、中等教育293

三、高等教育300

第三章 文化302

第一节 文化建设302

一、文化市场302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02

三、市场管理303

四、政策宣传304

五、文化遗产保护305

六、“扫黄打非”305

第二节 文化活动306

一、校园文化306

二、社区文化308

第四章 卫生309

第一节 卫生管理309

一、概况309

二、管理机构310

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10

四、管理体制310

五、医疗市场管理311

第二节 疾病控制312

一、传染病防治312

二、地方病防治313

三、卫生监测314

第三节 卫生执法监督314

第四节 卫生体制改革316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16

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16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17

四、妇幼保健317

第五节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18

第五章 民政321

第一节 基层政权321

一、基层组织321

二、换届选举321

三、民主管理322

四、社区建设322

第二节 社会救济323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3

二、城乡医疗教助325

第三节 慈善福利325

一、慈善事业325

二、老年事业326

第四节 优抚安置326

一、抚恤优待326

二、复退军人安置327

第五节 社会事务327

一、区划地名327

二、婚姻登记327

三、殡葬管理328

第十篇 人物329

历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简介329

劳模名录336

附录338

编后记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