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与审计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辉,谭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53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会计检查-研究-中国;审计-信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与审计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篇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3
第一章 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3
一 信用经济概述3
二 商业信用的价值4
三 商业信用缺失的表现7
四 商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后果9
五 构建诚信文化体系的必要性15
第二章 虚假会计信息成因的多维审视32
一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质量要求32
二 虚假会计信息的分类34
三 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表现34
四 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手段35
五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的多层次分析49
六 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56
七 虚假会计信息形成的学科分析59
八 虚假会计信息的形成和披露过程原因分析66
九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外动因分析68
十 财务欺诈成因的文化审视74
第三章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形成原因及识别方法76
一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手段综述76
二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成因90
三 暗藏财务欺诈风险的因素93
四 财务欺诈的识别与判断95
第二篇 注册会计师管理对策105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诚信危机透析105
一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原因是引起诚信危机的重要因素105
二 上市公司的制度缺陷与管理缺陷108
三 审计执业环境的缺陷111
第五章 国外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对比研究和借鉴116
一 英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117
二 美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119
三 日本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121
四 德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122
五 法国注册会计师管理模式123
六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的启示125
第六章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134
一 外国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134
二 外国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134
三 外国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135
四 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反舞弊审计责任135
五 对于完善我国审计规范以及加强执法力度的启示137
第七章 打造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文化体系151
一 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教育体系151
二 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规范的会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153
三 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改革160
四 完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62
五 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机制163
六 进一步搞好独立审计准则建设工作166
七 建立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167
第八章 审计轮换制——以淡化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关系为目的的审计委托管理新模式168
一 实行强制审计轮换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8
二 我国实行审计轮换制的建议169
第三篇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175
第九章 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环境175
一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与公司治理制度175
二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公司治理的关系176
三 改进监管的根本点是深化公司治理177
四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79
第十章 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审视与借鉴181
一 由美国公司假账丑闻引发的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审视181
二 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187
三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91
第十一章 对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评价与借鉴195
一 对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评价195
二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形成机制的思考199
第十二章 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文化启示208
一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208
二 团队精神是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212
三 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213
四 日本公司治理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213
第十三章 德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特点及启示216
一 德国式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216
二 德国公司内部监控模式的特点218
三 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启示221
第十四章 国外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与借鉴224
一 欧美国家独立董事制度224
二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比较分析226
三 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227
第十五章 建立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245
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机理与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成因245
二 我国黎明股份会计信息虚假披露事件246
三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47
四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250
五 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251
六 充分披露的建议252
第十六章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企业内环境257
一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257
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261
三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深层原因分析263
四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266
第十七章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274
一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设计理念及其效果评价274
二 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280
三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与公司治理282
四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审计283
第十八章 建设会计诚信文化体系284
一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教育机制284
二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法律机制287
三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289
四 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外部治理机制294
第十九章 会计委派制297
一 会计委派制实现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剥离297
二 会计委派制的管理机构和委派机构298
三 实施会计委派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99
四 建立和完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302
五 建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机制305
第四篇 审计诚信文化的构建309
第二十章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应理顺的关系309
一 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309
二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312
三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314
第二十一章 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变迁解析317
一 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317
二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概况321
三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主要变化323
四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势328
五 内部审计的作用332
六 内部审计职能355
第二十二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372
一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372
二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形成原因分析375
第二十三章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385
一 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的必要性385
二 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内容386
三 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387
四 坚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390
第二十四章 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建设392
一 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392
二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394
第二十五章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395
一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问题395
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施407
第二十六章 实施治理型内部审计415
一 公司治理与治理型内部审计的产生415
二 对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深层探索416
三 治理型内部审计的现实意义417
四 治理型内部审计的主要特性——基于审计关系及审计方法的探讨418
五 我国治理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420
六 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改进内部审计421
第二十七章 引入内部审计创新理念,培育增值型内部审计424
一 增值型内部审计形成的动因424
二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426
三 确保内部审计增值的条件428
四 内部审计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430
第二十八章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434
一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434
二 内部审计人员的必备素质435
三 影响内审人员素质的原因436
四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对策437
第二十九章 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443
一 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历程443
二 内部审计职业化标准444
三 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基本特征445
四 职业化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联系和区别446
五 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的主要内容447
第三十章 舞弊审计的实施方略450
一 舞弊审计体系的初步建立450
二 美国舞弊审计的发展451
三 舞弊审计的主要特征452
四 舞弊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453
五 舞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454
六 舞弊审计的层次性456
七 创新舞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457
八 舞弊审计策略464
九 内部审计是舞弊审计的重要力量467
第三十一章 会计信息化控制和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先进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的会计信息保真鉴别体系471
一 会计信息化的特征471
二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472
三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475
四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内容476
五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476
六 计算机辅助审计481
七 计算机舞弊审计484
八 会计信息化审计484
第三十二章 现代审计技术和手段革命486
一 审计技术建设的发展486
二 审计技术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和系统化486
三 计算机审计技术488
四 数学分析法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497
五 抽样审计技术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498
六 分析性复核技术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499
七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501
八 审计方法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因分析503
九 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方向506
第三十三章 建立审计风险控制体系510
一 审计风险的分类和特征510
二 审计风险的成因513
三 审计风险评估516
四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521
五 信息时代的新增审计风险及其防范529
第三十四章 构建多维动态虚假会计信息防范体系532
一 明确界定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532
二 正确处理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行政监管的关系538
三 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542
参考文献545
热门推荐
- 717329.html
- 2517204.html
- 2570667.html
- 628938.html
- 74265.html
- 64929.html
- 871556.html
- 979905.html
- 2246441.html
- 655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9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6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