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交换技术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仲桥,张建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66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通信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交换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交换的概念1
1.1.1 交换的引入1
1.1.2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3
1.1.3 电话交换与数据交换3
1.1.4 网络分层模型4
1.2 交换方式6
1.2.1 电路交换7
1.2.2 多速率电路交换8
1.2.3 快速电路交换9
1.2.4 分组交换10
1.2.5 帧交换12
1.2.6 帧中继13
1.2.7 ATM交换13
1.2.8 IP交换14
1.2.9 软交换14
1.2.10 光交换14
1.3 交换技术的发展15
1.3.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15
1.3.2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16
1.3.3 宽带交换技术的发展17
1.4 电信交换基本技术18
习题122
2 数字交换网络23
2.1 数字交换技术基础23
2.1.1 语音信号数字化23
2.1.2 时分多路通信25
2.1.3 32路PCM的帧结构25
2.1.4 PCM高次群27
2.1.5 时隙交换原理28
2.2 基本交换单元29
2.2.1 时间交换单元30
2.2.2 空间交换单元31
2.2.3 时/空结合交换单元32
2.2.4 基本交换单元的扩展34
2.3 数字交换网络34
2.3.1 由T接线器与复用器结合构成的交换网络34
2.3.2 由TS组合构成的交换网络35
2.3.3 多级数字交换网络37
2.3.4 数字交换网络芯片38
2.4 基本话务理论39
2.4.1 话务量概念39
2.4.2 线群与呼损42
习题243
3 信令系统44
3.1 信令系统概述44
3.1.1 信令44
3.1.2 信令的分类45
3.1.3 信令方式48
3.2 随路信令50
3.2.1 用户线信令50
3.2.2 线路信令与记发器信令51
3.2.3 中国No.1信令52
3.3 No.7信令系统54
3.3.1 概述54
3.3.2 功能结构56
3.3.3 信令单元格式58
3.4 消息传递部分61
3.4.1 信令数据链路61
3.4.2 信令链路功能62
3.4.3 信令网功能65
3.5 电话用户部分67
3.5.1 TUP消息结构和类型67
3.5.2 消息示例69
3.5.3 主要信令过程70
3.5.4 双向中继同抢处理72
3.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72
3.7 事务处理能力部分76
3.8 No.7信令网78
3.8.1 信令网的部件79
3.8.2 信令方式79
3.8.3 信令网的结构80
3.8.4 信令网的路由选择81
3.8.5 信令点编码83
3.8.6 信令网的安全措施84
习题386
4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87
4.1 概述87
4.2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88
4.2.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总体结构90
4.2.2 接口设备95
4.2.3 控制子系统102
4.3 数字程控交换的软件系统108
4.3.1 程控交换软件系统概述108
4.3.2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111
4.3.3 程控交换软件技术123
习题4127
5 电话通信网128
5.1 通信网概述128
5.1.1 通信网的概念128
5.1.2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129
5.1.3 通信网的分类130
5.1.4 电话通信网131
5.2 本地电话网131
5.2.1 本地电话网概述131
5.2.2 本地网的汇接方式132
5.2.3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133
5.3 长途电话网134
5.3.1 国内长话网135
5.3.2 国际长话网136
5.3.3 国际电话国内网的构成137
5.4 路由及路由选择137
5.5 电话网编号计划139
5.5.1 编号的基本原则140
5.5.2 电话网编号国家规定140
5.5.3 电话号码的组成142
5.5.4 国际长途电话编号方案143
习题5143
6 综合业务数字网144
6.1 ISDN的基本概念144
6.1.1 ISDN的产生与发展144
6.1.2 ISDN的技术特点145
6.1.3 ISDN的优越性146
6.1.4 ISDN的国际标准147
6.2 ISDN的网络结构148
6.2.1 ISDN的网络组成148
6.2.2 ISDN的终端组成149
6.2.3 ISDN的编号计划152
6.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153
6.3.1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功能153
6.3.2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分类154
6.3.3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协议156
6.4 ISDN的业务能力160
6.4.1 ISDN的业务能力及分类160
6.4.2 承载业务160
6.4.3 用户终端业务163
6.4.4 补充业务164
习题6165
7 智能网166
7.1 智能网概述166
7.1.1 智能网的提出166
7.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67
7.1.3 智能网的演进168
7.2 智能网概念模型169
7.2.1 业务平面170
7.2.2 全局功能平面174
7.2.3 分布功能平面176
7.2.4 物理平面178
7.3 几种典型的智能业务180
7.3.1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180
7.3.2 记账卡呼叫业务180
7.3.3 虚拟专业网业务181
7.3.4 个人通信业务181
7.3.5 电话投票182
7.4 业务交换点与业务控制点介绍182
7.4.1 业务交换点182
7.4.2 业务控制点184
7.5 智能网应用协议185
7.5.1 INAP体系结构185
7.5.2 INAP操作187
7.5.3 INAP流程示例190
7.6 移动智能网191
7.6.1 移动智能网概述191
7.6.2 CAMEL典型业务192
7.6.3 CAMEL主要技术193
7.6.4 业务流程示例197
习题7199
8 移动交换原理200
8.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200
8.1.1 移动通信200
8.1.2 PLMN结构200
8.1.3 波道指配和信道划分203
8.1.4 编号计划204
8.1.5 GSM系统的业务功能205
8.1.6 语音编码205
8.2 移动交换基本技术205
8.2.1 移动呼叫一般过程205
8.2.2 网络安全技术207
8.2.3 漫游209
8.2.4 切换211
8.2.5 短消息业务(SMS)处理213
8.3 移动交换接口信令214
8.3.1 无线接口信令214
8.3.2 A-bis接口信令218
8.3.3 A接口信令219
8.3.4 网络接口信令220
8.3.5 移动交换信令示例221
8.4 移动交换系统222
8.4.1 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222
8.4.2 移动呼叫处理226
8.4.3 移动交换机示例227
习题8228
9 ATM交换技术229
9.1 ATM基础知识229
9.1.1 ATM诞生的背景229
9.1.2 ATM概念229
9.1.3 ATM技术的特点230
9.1.4 虚信道、虚通路、虚连接231
9.1.5 B-ISDN协议参考模型231
9.2 物理层233
9.2.1 物理介质子层233
9.2.2 传输汇聚子层234
9.3 ATM层协议235
9.3.1 ATM信元的信头结构235
9.3.2 ATM层功能237
9.4 ATM适配层协议238
9.4.1 AAL的结构、功能、业务类别及协议类型238
9.4.2 AAL1240
9.4.3 AAL2241
9.4.4 AAL3/4243
9.4.5 AAL5246
9.5 ATM交换技术247
9.5.1 信元交换的过程247
9.5.2 ATM交换机的基本组成结构248
9.5.3 ATM交换单元的结构249
9.5.4 ATM交换网络251
9.5.5 ATM交换网络的选路控制方法254
9.5.6 交换节点信元转发255
9.6 ATM信令257
9.6.1 信令协议的体系结构257
9.6.2 信令消息258
9.6.3 ATM网络的呼叫控制过程259
9.7 ATM网络的业务量管理261
9.7.1 网络资源管理261
9.7.2 呼叫接纳控制261
9.7.3 使用参数控制263
9.7.4 整形263
9.7.5 信元丢失和优先级控制264
9.7.6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264
习题9265
10 IP交换技术267
10.1 计算机通信的演进和发展267
10.2 TCP/IP基本原理270
10.2.1 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270
10.2.2 IP协议270
10.2.3 地址解析协议(ARP)272
10.2.4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274
10.2.5 TCP协议275
10.2.6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76
10.2.7 IP的未来277
10.3 传统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77
10.3.1 路由器的报文转发原理278
10.3.2 路由选择表的生成和维护280
10.4 IP交换技术280
10.4.1 IP交换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81
10.4.2 IP交换中所使用的协议283
10.5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286
10.5.1 标记交换的工作原理286
10.5.2 标记交换的性能290
习题10291
11 软交换技术292
11.1 下一代网络概述292
11.1.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293
11.1.2 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293
11.2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295
11.2.1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295
11.2.2 软交换网络的优势296
11.2.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297
11.3 软交换设备300
11.3.1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300
11.3.2 媒体网关(MG)303
11.3.3 信令网关(SG)305
11.3.4 综合接入设备(IAD)306
11.3.5 接入网关(AG)307
11.4 软交换网络的用户接入方式308
11.4.1 软交换网络中的接入技术308
11.4.2 主要接入方式309
11.5 软交换网络的业务提供313
11.5.1 软交换网络业务特点313
11.5.2 软交换网络业务分类314
11.5.3 软交换网络业务提供方式320
11.6 软交换的主要协议321
11.6.1 媒体控制协议321
11.6.2 SIGTRAN协议栈326
11.6.3 SIP协议327
11.6.4 BICC协议329
11.7 软交换网络的互通技术331
11.7.1 软交换网络与No.7信令网的互通331
11.7.2 软交换网络与PSTN的互通333
11.7.3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智能网的互通335
11.7.4 软交换网络与H.323网络的互通340
11.8 软交换的组网技术343
11.8.1 软交换组网方案343
11.8.2 软交换网络中终端的编号344
11.8.3 软交换组网相关技术问题345
习题11346
12 光交换技术347
12.1 概述347
12.1.1 光交换技术分类347
12.1.2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348
12.2 光交换元件349
12.2.1 半导体开关349
12.2.2 耦合波导开关349
12.2.3 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349
12.2.4 波长转换器350
12.2.5 光存储器351
12.2.6 空间光调制器351
12.3 光交换的网络结构352
12.3.1 空分光交换网络352
12.3.2 波分光交换网络353
12.3.3 时分光交换网络354
12.3.4 自由空间光交换网络356
12.3.5 混合型光交换网络357
12.4 光交换系统358
12.4.1 光交叉连接设备358
12.4.2 光突发交换系统361
12.5 光交换的应用364
12.5.1 光分插复用364
12.5.2 光互连365
习题12366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
- 3361139.html
- 2485280.html
- 1339189.html
- 83945.html
- 1588778.html
- 2305105.html
- 79975.html
- 2394830.html
- 2052343.html
- 3250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0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2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8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6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0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7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