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申诉、抗诉与再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申诉、抗诉与再审
  • 张步洪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99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中国-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 申诉、抗诉与再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作用1

一、维护法制统一1

(一)维护民事法律在全国统一正确适用1

(二)维护法定的利益关系3

二、促进公平正义5

(一)兼顾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5

(二)统筹个体正义与整体正义7

三、促进司法公正9

(一)维护司法审判的权威性9

(二)约束审判权正当行使10

(三)确保民事诉讼检察权公正行使12

四、强化司法救济13

(一)兼顾法律监督与权利救济14

(二)提供有限的司法救济16

五、解决矛盾纠纷17

(一)最大限度地在诉讼与法律框架内解决民事纠纷17

(二)增强当事人对公正审判与合法裁判的理解与认同18

六、维护公共利益20

第二讲 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范围21

一、确定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范围的法理基础21

(一)法治与诉讼经济原理21

(二)检察职权法定原则23

(三)私法上的处分原则24

(四)诉讼活动的互动性原理26

(五)检察机关有限监督的原理27

二、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范围的主要观点评介28

(一)严格限制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范围的观点评介28

(二)适度扩大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范围的观点评介29

三、民事诉讼监督范围的拓展30

(一)民事执行活动明确纳入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31

(二)民事诉讼当事人的部分诉讼活动纳入检察监督范围31

(三)法院依民事特殊程序等审理的案件纳入检察监督范围32

四、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33

(一)民事裁判的合法性与民事调解书的合公益性34

(二)民事审判活动的合法性35

(三)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诚实性与合公益性37

第三讲 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方式39

一、民事抗诉39

(一)抗诉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刚性措施40

(二)民事调解书纳入抗诉对象41

二、检察建议43

(一)检察建议适用的一般规则44

(二)作为民事诉讼监督方式的检察建议46

三、再审检察建议48

(一)“同级抗诉”的观点催生了再审检察建议49

(二)创设再审检察建议的积极意义50

(三)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规则51

四、违法渎职调查与职务犯罪侦查53

(一)诉讼中的违法渎职调查53

(二)查办诉讼环节发生的职务犯罪56

五、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其他方式57

(一)支持起诉58

(二)督促起诉59

(三)参加诉讼61

第四讲 检察机关督促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3

一、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和参与人63

(一)民事公益诉讼原告63

(二)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公民与公民权67

(三)公益诉讼中的检察机关69

二、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的对象70

(一)确定督促起诉对象的根据70

(二)督促起诉对象的类型72

三、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的范围74

(一)可以通过诉讼保护的公益74

(二)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界限75

(三)与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界限76

(四)确定督促起诉范围的立法进路77

四、督促起诉的程序77

(一)督促起诉的启动程序78

(二)诉讼过程中的监督程序79

(三)督促起诉的后续监督程序79

五、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的效力80

(一)督促起诉决定效力的公法属性80

(二)督促起诉决定效力的弱强制性81

(三)督促起诉效力的单一性81

六、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的规制82

(一)切断检察机关与督促起诉案件的利益关系82

(二)以公民、组织的私权利监督检察权公正行使82

(三)以上级检察院领导监督防止督促起诉职能地方化83

(四)为检察机关督促起诉设定明确具体的标准83

七、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诉84

(一)刑事附带民事公诉的困境84

(二)促进检察机关履行附带民事公诉职责的对策86

第五讲 民事抗诉程序的启动87

一、当事人申请民事抗诉的权利87

(一)公民、组织平等运用抗诉程序的权利88

(二)申请抗诉权与上诉权89

(三)申请抗诉权与申请再审权89

二、抗诉申请的受理与立案94

(一)抗诉申请行为94

(二)民事抗诉申请的受理98

(三)民事抗诉的立案99

三、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民事抗诉101

(一)检察机关依职权抗诉的对象包括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书102

(二)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民事抗诉的范围103

(三)检察机关依职权抗诉中的外部参与104

第六讲 民事抗诉案件的审查106

一、民事抗诉中的案卷审查107

(一)案卷审查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监督的基本方式107

(二)检察机关调阅审判卷宗的具体要求108

二、听取当事人意见110

(一)检察机关公开审查民事抗诉案件的探索评介110

(二)民事抗诉案件审查环节最低限度的当事人权利保障111

(三)当事人在审查抗诉程序中的证明责任112

三、检察机关调查核实与取证113

(一)检察机关调查的作用114

(二)确定检察机关调查取证范围的基本法理116

(三)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情形119

(四)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措施121

(五)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程序与证据效力124

四、民事抗诉案件的审查决定126

(一)民事抗诉126

(二)提请抗诉128

(三)再审检察建议130

(四)不抗诉131

(五)终止审查132

(六)促成和解132

第七讲 民事抗诉的对象与标准136

一、民事抗诉的对象136

(一)民事裁定作为抗诉对象的限制137

(二)对一审民事裁判申请抗诉的适当限制140

(三)当事人申请民事抗诉的程序限制142

二、民事裁判抗诉事由的演进过程145

三、民事裁判抗诉事由及其适用标准148

(一)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149

(二)原裁判适用法律错误152

(三)法律规定可以抗诉的程序违法154

(四)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157

(五)民事抗诉事由的合并适用160

四、对民事调解书抗诉的事由与范围161

第八讲 民事抗诉案件的再审165

一、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管辖166

(一)检察机关抗诉案件的管辖规则166

(二)法院审理抗诉再审案件的级别管辖167

二、抗诉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169

三、检察官出席抗诉再审法庭170

(一)检察官出席抗诉再审法庭的必要性171

(二)检察官出席抗诉再审法庭的任务172

(三)出庭检察官对抗诉再审法庭审理活动的监督174

第九讲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176

一、破解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观点与政策177

(一)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司法应对策略177

(二)破解“执行乱”难题的政策与立法选择179

二、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检察监督的必要性180

三、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的范围183

(一)关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的观点评介183

(二)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的法定范围184

四、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的方式186

(一)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活动的基本方式187

(二)抗诉只适用于具有结案意义、可再审的执行裁定188

(三)基于控告和举报调查民事执行人员违法违纪190

(四)检察机关不主持和解但要审查当事人和解协议的合公益生190

五、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启动191

(一)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启动监督程序191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管辖192

(三)法院接受民事执行监督的程序193

(四)法院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反向制约193

(五)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的时机194

附录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19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2011年3月10日)23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年3月10日)23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2010年7月26日)241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调阅诉讼卷宗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6月11日)2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25日)247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2001年9月30日)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