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史
  • 张春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3058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舆论监督的边界审视1

(一)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1

(二)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3

(三)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5

(四)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7

(五)权力监督与权利监督9

二、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及意义11

(一)研究状况11

(二)研究意义13

三、研究设想13

(一)研究思路13

(二)主要内容14

(三)重点及难点15

(四)基本观点15

上编 总论1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的理论来源18

一、我国资产阶级报人的舆论监督思想18

(一)早期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舆论监督思想19

(二)梁启超的舆论监督思想20

(三)孙中山的舆论监督思想21

二、无产阶级经典作家的舆论监督思想2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舆论监督思想22

(二)列宁的舆论监督思想27

(三)斯大林的舆论监督思想31

三、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理论来源的现实意义35

(一)新闻出版自由是舆论监督的前提和保障35

(二)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党和政府的需要37

(三)舆论监督监督党与接受党领导的统一39

(四)舆论监督应该讲究艺术和方法4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的发展流变42

一、起始节点与历史分期42

二、作为斗争武器的舆论监督44

(一)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共识44

(二)党报党刊的基本主张47

三、作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舆论监督50

(一)报刊批评的源流查考51

(二)报刊批评思想日趋成熟58

(三)报刊批评思想的特色与创新62

四、纳入权力监督体系的舆论监督77

(一)新时期舆论监督的三个标志性事件77

(二)改革开放前25年的舆论监督思想80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舆论监督思想8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舆论监督思想101

一、毛泽东的舆论监督思想101

(一)舆论监督的多重功用101

(二)舆论监督的党委领导与党性原则106

(三)监督对象要有积极心态109

(四)全面的舆论监督方法110

二、邓小平的舆论监督思想112

(一)明确提出党要接受舆论监督113

(二)舆论监督的三条原则114

(三)批评报道的三条界限116

(四)肯定批评在报纸发展中的地位118

(五)抓典型讲分寸的批评方法119

三、江泽民的舆论监督思想121

(一)肯定舆论监督的法律地位121

(二)强调舆论监督的社会功用123

(三)重视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125

(四)强化监督合力凸显监督效果128

四、胡锦涛的舆论监督思想130

(一)关于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130

(二)关于舆论监督的反腐功能133

(三)关于舆论监督的民生向度136

(四)关于舆论监督的制度思考139

(五)关于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142

五、习近平的舆论监督思想144

(一)强化舆论监督的反腐功能145

(二)重视媒体融合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150

(三)关于监督对象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157

(四)关于舆论监督记者的素质要求160

下编 专论166

第四章 舆论监督主体论166

一、关于新闻报道主体的一般论述166

(一)对政治素质的强调166

(二)对业务能力的重视174

(三)对知识结构的重视180

(四)对职业风尚的重视183

二、关于舆论监督主体的专门论述187

(一)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利187

(二)舆论监督主体的责任192

(三)舆论监督主体的态度199

第五章 舆论监督对象论210

一、明确对舆论监督的认识210

(一)舆论监督的党性内涵210

(二)舆论监督的实质216

(三)舆论监督的功用218

二、端正对舆论监督的态度227

(一)欢迎监督倾听监督的态度227

(二)包容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231

(三)积极支持监督的态度235

三、接受舆论监督的权责238

(一)接受监督作为义务238

(二)监督对象享有的权利244

(三)拒绝监督应担责任249

第六章 舆论监督媒体论254

一、报刊作为舆论监督媒体255

(一)舆论监督是中共报刊与生俱来的秉性255

(二)独秀与变异中的报纸舆论监督261

(三)多媒体共荣中的报纸舆论监督266

二、广播作为舆论监督媒体270

(一)作为斗争武器的广播舆论监督270

(二)被严格控制的广播舆论监督272

(三)逐步放开的广播舆论监督275

三、电视作为舆论监督媒体281

(一)突破禁区后的电视舆论监督281

(二)高层关注中的电视舆论监督284

(三)走向自觉的电视舆论监督288

四、互联网作为舆论监督媒体293

(一)不被看好的网络舆论监督293

(二)渐入佳境的网络舆论监督297

(三)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301

第七章 舆论监督方法论304

一、舆论监督内外有别的方法304

(一)内外有别方法的起源与发展305

(二)内参作为舆论监督重要渠道307

(三)对内参舆论监督的严格要求313

二、舆论监督抓住典型的方法318

(一)舆论监督选题突出重点318

(二)典型事例报道讲究技巧323

三、舆论监督积极引导的方法327

(一)舆论监督导向积极的基本要求327

(二)积极引导舆论监督的措施331

四、舆论监督事实说话的方法339

(一)舆论监督事实说话的传统339

(二)舆论监督事实说话的要求342

五、尊重舆论监督对象的方法347

(一)舆论监督与人为善的态度347

(二)善于听取监督对象的意见350

(三)帮助监督对象改正错误353

第八章 舆论监督监督论357

一、自我批评为主时期的受监督思想357

(一)报刊舆论监督的自我批评358

(二)领导同志的总结式监督362

二、党委监督为主时期的受监督思想365

(一)制定舆论监督规范性文件366

(二)概括总结阶段性舆论监督368

(三)批评指正具体报纸舆论监督370

三、全面监督明确时期的受监督思想373

(一)对舆论监督的他律式监督374

(二)对舆论监督的自律式监督381

第九章 舆论监督制度论384

一、党内监督制度中的舆论监督384

(一)党纪确保舆论监督效果384

(二)舆论监督专门文件的规范与示范387

(三)舆论监督纳入党内监督制度391

二、法律法规中的舆论监督393

(一)对舆论监督的授权性规范394

(二)对舆论监督的禁止性规范402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舆论监督411

(一)构建监督体系的时间节点411

(二)构建监督体系前的舆论监督419

(三)构建监督体系中的舆论监督425

附录一 舆论监督媒体年谱433

附录二 舆论监督文件年谱436

参考文献445

一、书籍类445

二、文章类448

后记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