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艳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892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18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史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1
一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时期的历史考察2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特色17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中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2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考察28
一 自然历史过程:原始公有制向高级公有制复归28
二 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在常规性道路与变异性道路上展开35
三 自然历史过程论与“一般历史哲学理论”尖锐对立44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探析49
一 研究的缘起49
二 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进行彻底的革命性改造51
三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由单线论向多线论发展59
四 简短的结语69
革命、改革与社会历史进程71
一 革命与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范畴71
二 革命,是社会进步的特殊形式77
三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普遍形式82
四 革命与改革,共同决定社会历史进程86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代价问题的91
一 马克思主义是在何种条件下肯定“代价”的91
二 马克思主义是在何种条件下否定“代价”的98
三 马克思主义是否认为社会进步要以牺牲道德为代价102
四 几点看法104
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力与创造条件106
一 “人民群众”与“英雄”各自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又相辅相成、相互激荡107
二 “人民群众”与“英雄”都是历史运动的推动力量,他们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常常交织在一起112
三 各种社会意志、目标和行为模式综合的结果,往往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116
恩格斯与唯物史观命题120
一 用“唯物史观”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121
二 对唯物史观做出“最为详尽的阐述”126
三 恩格斯晚年致力于丰富唯物史观命题的理论内涵131
四 简短的结论138
坚持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之路140
一 史学界形成的广泛共识140
二 史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14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146
一 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有区别147
二 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有联系150
三 研究唯物史观,加强史学理论学科建设154
“史学概论”的学科体系究竟应该如何确定157
一 历史过程论157
二 历史主体论162
三 史家主体论166
四 史学发展论171
五 史学理论与方法论176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概论逻辑体系建构比较分析181
一 综合模式183
二 理论和方法模式188
三 认识论模式191
四 史学理论体系模式197
五 史学学模式200
六 余论202
历史学需要哲学思辨——兼评佘树声著《历史哲学》的学术价值203
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关于中国历史的思辨203
二 对近代西方历史哲学予以回应是一个时代性课题210
三 佘著走在李大钊开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道路上212
四 佘著的逻辑结构215
五 佘著的史家精神217
六 佘著的学术史定位220
七 几点商榷意见221
论历史学的学科个性及其相关问题224
一 历史学的学科个性是什么225
二 再论历史学的功用228
三 从理论上探讨研究史学的素质要求233
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238
一 史家责任感238
二 史家使命感239
三 史家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内在统一241
论史学思维模式的演变244
一 由述事史学向分析史学发展,由单向性、直观性史学认识朝着多向性、逻辑性方向演变244
二 由分析史学向系统史学发展,由多向性、逻辑性史学认识朝着纵向深入、横向综合方向发展247
论史学思维模式的转换249
一 史学思维模式转换与研究方式改变是一种良性互动过程250
二 合理的史学智能结构推进史学思维模式转换254
历史的整体运动与史学的总体研究258
一 社会历史进程表现为整体运动258
二 社会历史整体运动的基本特征262
三 对社会历史整体运动开展总体研究267
东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271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据地理环境对区域性历史发展的作用,把人类文化分成东方与西方两种类型272
二 东方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历史发展275
论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282
一 唯物辩证法是历史评价的活的灵魂283
二 把道德评价放置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环境当中289
三 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既有区别又相联系294
关于编写历史人物传记的一些意见301
一 为体现了历史精神的典范人物立传301
二 把传主写成历史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303
三 立场爱憎分明、描述各有所据306
附一 叔孙通为何能够成功308
附二 如何评价晚年康有为312
略论中国史学的流变319
一 中国史学起源于夏朝而不是更晚的西周319
二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学的性质321
三 对未来中国史学发展的流向性展望324
论中国近代的历史哲学研究328
一 取法西学329
二 “史界革命”330
三 探寻世变之理332
四 “画虎不成反类犬”337
五 火花闪耀,嘉惠未来339
地理史观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历史考察342
一 地理史观要旨342
二 地理史观的中国印象346
三 正确评价地理史观在中国近代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52
李大钊阐解唯物史观评析356
一 李大钊研习唯物史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概念使用357
二 李大钊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理论内涵362
三 贡献与缺陷368
李大钊的史学理论研究论析373
一 “依据历史哲学的原理”373
二 “历史是什么”377
三 治史者须有历史观382
四 “但寻真知启后人”386
五 学术坐标定位389
近代西方历史哲学述评391
一 发展概述391
二 命题列举394
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397
一 从黑格尔到柯林武德:历史哲学发展的路标转向398
二 柯林武德与克罗齐:继承中的发展403
三 历史是什么: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409
跋一 史学理论:对历史学的理论反思&陈启能417
跋二 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的观照与导引&陈锋425
跋三 让思想的光芒照亮历史&何晓明429
跋四 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黄今言436
跋五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追求与探索&张建民443
后记446
再版后记449
热门推荐
- 2408375.html
- 630381.html
- 3789969.html
- 2508226.html
- 3903543.html
- 3709149.html
- 299862.html
- 716943.html
- 1425321.html
- 3817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7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7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