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遗传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遗传学
  • 卢良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00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

二、遗传学的发展2

三、遗传学在科学试验和生产中的作用3

第1章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5

第一节 细胞的主要结构与功能5

第二节 染色体7

一、染色体的形态7

二、染色体的结构8

三、染色体的数目9

四、染色体分析及应用10

第三节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13

一、有丝分裂与染色体行为13

二、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14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17

第四节 高等动物与植物的繁殖17

一、生物的繁殖方式17

二、雌雄配子的形成17

三、授粉、受精与种子的遗传效应19

四、直感现象20

五、生活史20

复习思考题22

第2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24

第一节 孟德尔的实验材料和方法24

一、孟德尔的实验材料24

二、孟德尔的实验方法25

第二节 分离定律25

一、基本概念25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离现象26

三、分离现象的解释26

四、分离定律的验证27

五、显隐性的相对性29

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31

一、二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的分离31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解释31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32

四、多对性状遗传33

第四节 基因的互作34

一、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35

二、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35

三、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36

四、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36

五、上位作用(epistatic dominance)36

第五节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37

一、分离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37

二、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38

复习思考题38

第3章 连锁遗传40

第一节 连锁遗传的表现40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验证41

一、连锁遗传的解释41

二、连锁遗传的验证42

第三节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43

第四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45

一、交换值45

二、交换值的测定46

第五节 基因定位47

一、两点测验法47

二、三点测验法49

三、干扰与符合50

第六节 连锁遗传的应用51

第七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52

一、性别决定52

二、性连锁54

复习思考题57

第4章 数量性状遗传60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60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62

第三节 遗传率及遗传率分析63

一、遗传率的概念63

二、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65

三、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66

四、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70

复习思考题71

第5章 细胞质遗传73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73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73

二、细胞质遗传现象的发现73

三、细胞质遗传的特征74

四、母性影响74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75

一、细胞质基因的存在75

二、核基因、细胞质基因与性状表现78

第三节 植物的雄性不育应用原理79

一、雄性不育性的外在特征81

二、雄性配子的发育和败育时期及败育特点81

三、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82

四、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84

五、雄性不育性中的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85

复习思考题86

第6章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88

第一节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88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88

二、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88

三、回交的遗传效应90

第二节 纯系学说92

第三节 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93

一、异态自交不亲和性94

二、同态自交不亲和性94

第四节 杂种优势95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95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96

三、染色体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99

复习思考题100

第7章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02

第一节 基因突变102

一、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的概念及其类别102

二、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的时期和部位103

三、基因突变的特征104

四、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106

五、基因突变的鉴定及突变频率的测定106

第二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107

一、缺失107

二、重复109

三、倒位110

四、易位112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114

一、染色体数目及其变异类型115

二、整倍体的类别及其遗传116

三、非整倍体的类别及遗传121

复习思考题123

第8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125

第一节 基本概念125

一、群体和孟德尔群体125

二、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125

第二节 哈德——温伯格定律127

一、哈德——温伯格定律的内容127

二、哈德——温伯格定律的生物学例证128

三、基因频率的计算129

第三节 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因素130

一、随机交配的偏移130

二、突变130

三、选择131

四、迁移133

五、遗传漂移133

第四节 生物的进化134

一、生物进化的概念134

二、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135

三、隔离在进化中的作用135

复习思考题136

第9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137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137

一、细菌137

二、病毒138

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138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139

一、转化(transformation)139

二、接合(conjugation)140

三、性导(sexduction)147

第三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49

一、噬菌体的生活周期149

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150

三、转导(transduction)151

复习思考题153

第10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54

第一节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154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54

二、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55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复制156

一、两种核酸及其分布156

二、DNA的分子结构157

三、DNA的复制161

四、RNA的复制163

第三节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163

一、DNA与遗传密码163

二、DNA与蛋白质的合成166

三、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74

第四节 基因的本质及其表达调控174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174

二、基因的精细结构176

三、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180

四、基因的表达调控180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88

一、突变的分子机制188

二、突变的修复191

第六节 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192

一、遗传工程的概念192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193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展望197

复习思考题198

遗传学教学实验200

实验一 切片制作法200

一、实验目的200

二、实验材料200

三、实验步骤200

实验二 孚尔根(Feulgen)染色法201

一、实验原理201

二、实验目的201

三、实验材料201

四、实验步骤202

实验三 花粉母细胞的制片202

一、实验目的202

二、实验材料202

三、实验步骤202

四、作业203

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203

一、实验目的203

二、实验材料203

三、实验步骤203

实验五 玉米的有性杂交和杂种的性状分析205

一、实验目的205

二、实验用具及材料205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205

四、教学建议207

实验六 遗传率的估算207

一、实验目的207

二、实验原理207

三、实验步骤207

四、作业208

实验七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实验208

一、实验目的208

二、实验原理208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209

四、实验步骤209

实验八 小麦雄性不育的鉴别210

一、实验目的210

二、实验原理210

三、实验材料和工具210

四、方法步骤210

五、作业212

实验九 人群中P.T.V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212

一、实验目的212

二、实验原理212

三、实验材料212

四、实验步骤212

五、作业213

实验十 植物材料中DNA的分离提取213

一、实验目的213

二、实验原理213

三、试剂213

四、材料214

五、仪器设备和耗材214

六、方法214

七、作业214

实验十一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214

一、实验目的214

二、实验原理214

三、试剂215

四、材料215

五、仪器设备和耗材215

六、方法215

七、作业215

主要参考文献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