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山东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86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考古发现-研究-山东省-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严文明1

绪言1

插图目录14

图一 山东旧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示意图14

一 发现与认识14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14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现17

图二 沂水西水旺旧石器19

图三 沂源上崖洞石制品20

三 文化面貌与传统21

图四 日照沿海地区旧石器22

四 年代与分期23

五 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关系24

第二章 细石器遗存26

一 发现与认识26

图五 山东细石器遗存分布示意图27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现30

图六 临沂凤凰岭细石器31

图七 临沂湖台石制品33

图八 郯城黑龙潭细石器34

图九 沂水宅科细石器35

三 文化面貌与传统36

图一○ 汶泗流域细石器37

四 年代与分期38

五 山东细石器工艺的起源39

六 与华北细石器遗存的关系40

七 山东细石器遗存的环境背景41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43

一 发现与认识44

第一节 后李文化44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掘45

图一一 山东后李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46

三 文化面貌48

图一二 章丘小荆山遗址环壕平面图49

图一三 章丘小荆山遗址F11平、剖面图50

图一五 临淄后李遗址Y6平、剖面图51

图一四 章丘西河遗址F58平、剖面图51

图一六 临淄后李遗址M96平、剖面图52

图一七 临淄后李遗址M111平、剖面图53

图一八 章丘小荆山遗址墓地平面示意图53

图一九 后李文化陶器(一)55

图二○ 后李文化陶器(二)56

图二一 后李文化玉、石器58

图二二 后李文化骨器59

四 文化类型与分期60

图二三 后李文化角、蚌、牙器60

图二四 安徽古台寺、小山口、石山子遗址出土陶器62

图二五 章丘小荆山遗址陶器分期图64

图二六 临淄后李遗址陶器分期图67

五 源流71

六 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73

七 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76

八 人类学研究83

第二节 北辛文化84

一 发现与认识84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掘87

图二七 山东北辛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88

三 文化面貌92

图二八 泰安大汶口遗址F207平、剖面图93

图二九 汶上东贾柏遗址F2平、剖面图94

图三○ 泰安大汶口遗址F205平、剖面图94

图三一 泰安大汶口遗址H21平、剖面图95

图三二 兖州王因遗址H35平、剖面图95

图三三 泰安大汶口遗址H2平、剖面图96

图三四 泰安大汶口遗址M1011平面图97

图三五 临淄后李遗址M19平面图97

图三六 泰安大汶口遗址Y201平、剖面图98

图三七 济宁张山遗址J1平、剖面图98

图三八 北辛文化陶器(一)100

图三九 北辛文化陶器(二)101

图四○ 北辛文化石器102

图四一 北辛文化骨、角、牙、蚌器103

四 分期与年代104

图四二 北辛文化鲁中南类型陶器分期图106

五 源流110

六 地方类型111

图四三 北辛文化鲁中南类型陶器113

图四四 北辛文化鲁北类型陶器114

图四五 北辛文化胶东类型陶器117

七 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117

八 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121

九 自然环境125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126

一 发现与认识127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掘132

图四六 山东大汶口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133

三 文化面貌144

图四七 枣庄建新遗址H5平、剖面图144

图四八 胶县三里河遗址H227平、剖面图145

图四九 滕州西公桥遗址H138平、剖面图146

图五○ 长岛北庄遗址F11平、剖面图147

图五一 泰安大汶口遗址F201平、剖面图148

图五二 枣庄建新遗址F26平、剖面图149

图五三 枣庄建新遗址F9平、剖面图150

图五四 泰安大汶口遗址木质葬具复原示意图151

图五五 兖州王因遗址M2240平面图151

图五六 泰安大汶口遗址M13平面图152

图五七 泰安大汶口遗址M10平面图154

图五八 大汶口文化陶器(一)156

图五九 大汶口文化陶器(二)157

图六○ 大汶口文化石、骨、角、牙器(一)158

图六一 大汶口文化石、骨、角、牙器(二)159

四 分期与年代159

图六二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类型陶器分期图(一)162

图六三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类型陶器分期图(二)163

图六四 北辛文化晚期与大汶口文化早期陶器的比较167

五 源流167

六 地方类型168

图六五 白石村类型与北庄类型早期陶器的比较168

图六六 大汶口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早期陶器的比较169

图六七 大汶口文化潍淄河流域类型陶器分期图173

图六八 大汶口文化北庄类型陶器分期图175

图六九 大汶口文化沂沭河流域类型晚期陶器分期图177

七 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178

八 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182

图七○ 泰安大汶口遗址陶窑平、剖面图185

图七一 泰安大汶口遗址獐牙钩形器(大汶口M6∶10)186

九 有关专题研究189

图七二 大汶口文化彩陶196

图七三 泰安大汶口遗址象牙梳(M26∶15)199

图七四 大汶口文化陶塑艺术品200

图七五 大汶口文化陶尊刻划符号202

第四节 龙山文化208

一 发现与认识208

图七六 山东龙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217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掘218

三 文化面貌231

图七七 山东龙山文化城址分布示意图232

图七八 章丘城子崖城址平面图233

图七九 阳谷景阳岗城址平面图234

图八○ 五莲丹土城址平面图235

图八一 泗水尹家城遗址F204平、剖面图238

图八二 日照尧王城遗址F1平面图239

图八三 日照东海峪遗址F301平面图239

图八四 泗水尹家城遗址M126平面图241

图八五 临朐西朱封遗址M1平面图242

图八六 兖州西吴寺遗址J4001平、剖面图243

图八七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组合图245

四 分期与年代246

图八八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一)248

图八九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二)249

五 源流255

六 地方类型256

图九○ 山东龙山文化地方类型分布示意图257

七 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260

八 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264

九 有关专题研究274

一 发现与认识280

第四章 夏商周时期280

第一节 岳石文化280

图九一 山东岳石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283

二 重要遗址和重要发掘284

图九二 牟平照格庄遗址H42平、剖面图285

图九三 桓台史家遗址木构架祭祀坑平、剖面图288

图九四 泗水尹家城遗址F114平、剖面图290

三 文化面貌291

图九五 长岛大口遗址墓地平面图292

图九六 岳石文化铜器293

图九七 岳石文化石器295

图九八 岳石文化骨、蚌器296

四 分期与年代297

图九九 岳石文化彩绘陶器297

图一○○ 岳石文化陶器298

图一○一 岳石文化主要陶器的演化302

五 源流304

六 地方类型308

图一○二 岳石文化地方类型分布图310

七 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316

八 经济形态和社会状况320

九 有关专题研究322

第二节 商时期325

一 发现与认识326

图一○三 山东商代时期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331

二 商人文化系统遗存333

图一○四 青州苏埠屯墓地M1殉人及遗物分布图338

图一○五 滕州前掌大墓地M4平面图340

图一○六 商代商人文化系统陶器341

图一○七 商代商人文化系统器物342

三 夷人文化系统遗存345

图一○八 商代夷人文化系统陶器349

四 商文化东渐及夷商关系350

一 发现与认识352

第三节 西周时期352

图一○九 山东西周时期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355

二 鲁北地区356

图一一○ 济阳刘台子墓地M6平面图360

图一一一 济阳刘台子墓地M6玉器361

图一一二 济阳刘台子墓地M6铜器362

图一一三 西周时期陶器(一)367

三 鲁南地区368

图一一四 长清仙人台遗址M3平面图370

图一一五 滕州前掌大遗址4号车马坑平面图372

图一一六 滕州薛国故城平面图374

四 胶东地区378

图一一七 龙口归城遗址平面图380

图一一八 龙口归城遗址铜器381

图一一九 西周时期铜器383

图一二○ 西周时期陶器(二)387

五 鲁东南地区389

图一二一 莒县西大庄遗址M1铜器391

六 有关专题研究392

第四节 东周时期394

一 发现与认识395

图一二二 山东东周时期重要墓葬、城址分布示意图397

二 城址398

图一二三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平面图400

图一二四 齐国故城遗址3号排水道口平、剖面图401

图一二五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平面图404

三 墓葬411

图一二六 临淄郎家庄一号殉人墓平、剖面图413

图一二七 临淄淄河店二号墓20号车复原图417

图一二八 临淄商王墓地M1平面图418

图一二九 临淄商王墓地出土玉器419

图一三○ 临淄商王墓地出土铜器420

图一三一 章丘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平面图423

图一三二 长清岗辛战国墓帷架复原图424

图一三三 长岛王沟墓地出土铜器426

图一三四 长清仙人台墓地6号墓平面图434

四 齐文化和鲁文化面貌439

一 秦代文化遗存444

第一节 秦汉时期444

第五章 汉唐时期444

二 汉代城址446

图一三五 章丘东平陵城遗址平面图449

图一三六 章丘东平陵城遗址铁器450

图一三七 章丘东平陵城遗址铁范451

图一三八 临淄大武齐王墓及陪葬坑平面图452

三 汉代墓葬452

图一三九 临淄大武齐王墓4号车复原图454

图一四○ 临淄大武齐王墓陶、铜器455

图一四一 临淄大武齐王墓铜、银器456

图一四三 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铜器457

图一四二 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平、剖面图457

图一四四 曲阜九龙山鲁王三号墓平面图458

图一四五 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平、剖面图459

图一四六 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玉器461

图一四七 章丘洛庄汉墓及随葬坑平面示意图462

图一四八 临淄金岭一号墓平面图463

图一四九 临淄金岭一号墓陶、铜、釉陶器465

图一五○ 临淄金岭一号墓陶厕猪圈、米碓风车示意图466

图一五一 临淄金岭一号墓陶仓(M1∶125)467

图一五二 临淄金岭一号墓陶享堂(M1∶131)467

图一五三 济宁普育小学汉墓平面图468

图一五四 济宁普育小学汉墓星象图468

图一五五 阳谷吴楼汉墓平面图469

图一五六 阳谷吴楼汉墓陶俑470

图一五七 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平面图474

图一五八 沂南北寨画像石墓平面图479

图一五九 诸城前凉台汉墓平面图482

四 有关专题研究486

图一六○ 诸城前凉台汉墓画像石摹本(一)490

图一六一 诸城前凉台汉墓画像石摹本(二)491

图一六二 诸城前凉台汉墓画像石摹本(三)492

一 三国两晋墓葬510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510

图一六三 东阿曹植墓平、剖面图511

图一六四 诸城西公村M1平、剖面图512

二 南北朝时期瓷窑址514

图一六五 淄川寨里窑址瓷器516

图一六六 枣庄中陈郝瓷窑北朝遗物517

三 南北朝时期墓葬518

图一六八 临淄崔氏墓群M3东魏陶俑520

图一六七 临淄崔氏墓群M1北魏陶俑520

图一六九 临朐北齐崔芬墓平、剖面图522

图一七○ 济南马家庄北齐道贵墓平、剖面图523

图一七一 青州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525

图一七二 济南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陶俑、镇墓兽526

图一七三 济南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陶俑527

图一七四 济南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陶骆驼、陶马528

图一七五 济南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陶车528

图一七六 济南马家庄北齐道贵墓壁画展示图531

图一七七 临朐北齐崔芬墓甬道壁画摹本532

图一七八 临朐北齐崔芬墓墓室北、南壁壁画摹本533

图一七九 临朐北齐崔芬墓墓室东、西壁壁画摹本534

四 南北朝时期佛教遗存537

图一八○ 济南黄石崖石窟窟位示意图544

图一八一 诸城南郊体育中心菩萨造像549

五 南北朝时期摩崖刻石553

一 瓷窑址554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554

图一八三 淄川磁村窑址唐代瓷器556

图一八二 曲阜宋家村窑址隋代瓷器556

二 墓葬559

三 佛教遗存563

图一八四 济南柳埠神通寺殿堂遗址平面图565

图一八五 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立面示意图569

四 其他重要发现573

图一八六 阳谷关庄唐代石塔573

图一八七 平度大苗家隋船574

第一节 瓷窑址与瓷器576

一 重要窑址及其发掘576

第六章 宋、金、元、明、清时期576

图一八八 淄川磁村窑址瓷器577

图一八九 博山大街窑址瓷器579

图一九○ 博山大街窑址瓷器纹饰580

图一九一 淄博坡地窑址金元窑炉平、剖面图581

图一九二 枣庄中陈郝窑址金代窑炉平、剖面图582

二 有关专题研究583

第二节 墓葬585

一 宋代墓葬585

图一九三 嘉祥钓鱼山二号宋墓平、剖面图587

图一九四 栖霞宋代慕伉墓平面图588

图一九五 栖霞宋代慕伉墓铜、石、瓷器589

图一九六 长岛邮电局宋墓平、剖面图590

图一九七 长岛邮电局宋墓瓷器590

图一九八 章丘宁家埠宋墓M82平、剖面图591

图一九九 沂水教师进修学校金墓瓷、陶、釉陶器593

二 金代墓葬593

图二○○ 济南三十五中金墓平、剖面图595

图二○一 济南实验中学金墓平、剖面图596

三 元代墓葬599

图二○二 沂水元代墓瓷、石器599

图二○三 济宁张营村元代墓M2平、剖面图600

图二○四 昌乐东山王元墓陶、瓷器603

图二○五 章丘清野元代墓平、剖面图604

图二○六 章丘清野元代墓陶、瓷器605

四 明代墓葬606

图二○七 邹城明鲁荒王朱檀墓平、剖面图607

图二○八 长清明德王墓群分布图608

图二○九 长清明德王墓群M1陵园平面图609

图二一○ 长清明德王墓群M4平、剖面图610

图二一一 章丘女郎山明代墓瓷器614

五 清代墓葬614

第三节 佛教遗存615

一 石窟与造像615

二 佛教建筑基址616

三 其他佛教文物620

第四节 碑刻622

第五节 其他重要文物623

后记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