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同济大学史 第1卷 1907-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同济大学史 第1卷 1907-1949
  • 翁智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335·00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同济大学史 第1卷 1907-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同济大学的前身——德文医学堂、同济医工学堂(1907年10月~1917年3月)1

第一节 德文医学堂的创办1

一、创办目的与经过1

目录1

二、校长和校董会3

三、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4

四、教师与学生概况6

第二节 同济医工学堂7

一、创建工学堂7

三、体育活动和社团组织9

二、增设土木科和机师科9

四、校舍不断扩建10

第二章 从专门学校到医工大学(1917年3月~1927年7月)12

第一节 华董出面接管同济12

一、三·一七事件12

二、校名更迭14

三、领导体制15

四、经费、校舍、图书、设备19

第二节 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22

一、教育宗旨和课程设置22

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27

三、学术活动29

四、训育和体育32

第三节 教师和学生概况33

一、教师概况33

二、学生概况34

三、留德热潮35

第四节 在“五四”前后和大革命洪流中36

一、“五四”火炬照亮了同济园37

二、国共合作在同济39

三、投身五卅运动的洪流40

四、反“誓约书”斗争43

第三章 建立医、工、理结合的国立大学(1927年8月~1937年7月)46

第一节 国立大学的正式确立46

一、校长更迭46

二、行政体制49

三、经费、建筑设备、图书50

第二节 从两科到三学院53

一、医学院概况53

二、工学院概况57

三、理学院概况62

四、附设各部概况62

五、训育、军训和体育64

六、社团组织和学术活动66

第三节 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68

第四节 抗日救亡活动69

一、敦促蒋介石出兵抗日69

二、支援十九路军抗战71

三、“一二·九”前后,72

第四章 抗战中的同济大学(1937年7月~1946年4月)75

第一节 辗转迁校浙、赣、桂75

一、告别吴淞75

二、在金华的两月76

三、从赣州到八步77

二、校、院长更迭80

第二节 在昆明的两个春秋80

一、迁校到昆明80

三、各院、系教学概况81

四、读书会和儿童剧团83

第三节 在李庄、宜宾的五年85

一、迁校到李庄、宜宾85

二、各院、系教学概况87

三、训育和体育94

四、廿四教授驱丁斗争94

五、从隐蔽斗争到《暴风》事件95

一、分批东返,先后复课98

第一节 告别四川,上海复校98

第五章 复员后的同济大学(1946年4月~1949年9月)98

二、学校规模略有扩大99

第二节 危机笼罩下的教学科研活动101

一、人事更迭频繁,经费入不敷出101

二、教学与科研活动104

三、训育和体育111

第三节 学生运动风起云涌112

一、中共同济支部的重建和发展112

二、党的外围组织和进步社团活动113

三、从“抗暴”到“一·二九”115

一、团结应变,风雨同舟,迎接新生119

第四节 解放和接管前后119

二、庆祝接管,新的征途121

[附录一]校歌(1937)123

[附录二]同济大学医、工、理、法各学院(科)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1907~1949)124

[附录三]同济医工学堂平面图(1916)126

[附录四]同济大学在吴淞地区和市区校址分布图(1924)127

[附录五]国立同济大学全图(吴淞时期)(1933)128

[附录六]同济大学在昆明校址示意图(1941)129

[附录七]同济大学在四川李庄镇校址示意图(1945)、同济大学在宜宾校址示意图(1945)130

[附录八]同济大学复员后校址分布图(1949)131

后记1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