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合材料设计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46308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64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复合材料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章 名词术语和符号3
2.1名词术语3
2.2主要符号说明8
2.3层压板的表示法11
参考资料12
第三章 材料工艺简介13
3.1复合材料简介13
3.2原材料14
3.2.1增强材料14
3.2.2基体材料17
3.2.3预浸料21
3.2.4夹层结构用材料23
3.3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25
3.3.1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特点25
3.3.2工艺方法简介25
3.3.3用热压罐成型构件的工序介绍28
3.3.4复合材料成型用模具31
3.3.5复合材料构件的修补33
3.3.6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34
3.4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38
3.4.1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意义38
3.4.2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及其分类39
3.4.3无损检验方法简述40
参考资料41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基础42
4.1铺层的刚度与强度42
4.1.1铺层的应力-应变关系42
4.1.2铺层的正轴刚度47
4.1.3铺层的偏轴刚度50
4.1.4铺层的基本强度62
4.1.5铺层的失效准则63
4.1.6铺层的强度比计算63
4.2层压板的刚度与强度67
4.2.1层压板的内力-应变关系67
4.2.2层压板的刚度71
4.2.3层压板的强度78
4.2.4湿热效应88
4.3层压板的层间问题93
4.3.1层间应力93
4.3.2层间强度99
4.3.3层间失效准则101
4.3.4层间分层破坏效应101
参考资料102
第五章 材料性能数据104
5.1原材料性能数据104
5.1.1树脂基体性能104
5.1.2增强材料性能105
5.1.3胶粘剂性能107
5.2中间材料性能数据108
5.2.1预浸料性能108
5.2.2蜂窝芯性能108
5.2.3泡沫芯性能111
5.3复合材料性能数据111
5.3.1概述111
5.3.2T300/4211性能114
5.3.3T300/5222性能122
5.3.4 T300/CFR-150性能130
5.3.5T300/HD01和T300/HD03性能132
5.3.6T300/3231性能132
5.3.7 T300/LWR-1性能135
5.3.8T300/QY8911性能136
5.3.9几种国外复合材料性能141
第六章 层压板设计151
6.1层压板设计的一般原则151
6.2按刚度设计152
6.2.1工程设计方法152
6.3按强度设计157
6.3.1工程设计方法157
6.3.2优化设计方法168
6.4按稳定性设计172
6.4.1工程设计方法172
6.4.2优化设计方法173
6.5满足特殊要求的设计173
6.5.1零膨胀系数层压板设计174
6.5.2无限大刚度层压板的设计175
6.5.3负泊松比层压板的设计176
参考资料176
第七章 结构设计178
7.1设计选材178
7.1.1选材原则178
7.1.2纤维选择179
7.1.3树脂选择180
7.2设计原则181
7.2.1铺层设计的一般原则181
7.2.2强度、刚度设计原则183
7.2.3混杂复合材料的选用原则184
7.2.4工艺性要求184
7.3许用值与安全系数185
7.3.1许用值的确定186
7.3.2安全系数187
7.4开口及其补强187
7.4.1开口区的应力分布188
7.4.2开口影响区190
7.4.3开口补强设计190
7.5机翼整体油箱及其设计198
7.5.1复合材料整体油箱设计的一般要求198
7.5.2复合材料整体油箱的防雷击设计198
7.5.3复合材料整体油箱的防静电设计199
7.5.4复合材料整体油箱的密封设计199
7.6典型构件设计209
7.6.1梁、墙类构件设计209
7.6.2肋、框类构件设计209
7.6.3加筋板设计210
7.6.4复合材料桨叶设计214
7.7部件设计举例220
7.7.1材料设计220
7.7.2结构设计220
7.7.3编制技术文件222
参考资料222
第八章 夹层结构设计224
8.1概述224
8.1.1夹层结构的特点224
8.1.2夹层结构的破坏模式224
8.1.3夹层结构的设计原则225
8.2夹层结构选材原则226
8.2.1面板材料的选择226
8.2.2芯子材料的选择226
8.2.3胶粘剂的选择226
8.3夹层结构设计227
8.3.1夹层结构参数选择227
8.3.2受法向均布载荷的夹层板的设计227
8.3.3夹层梁的设计234
8.3.4受轴压夹层板的设计238
8.3.5受剪夹层板的设计244
8.3.6受扭夹层圆柱壳的设计251
8.3.7受轴压夹层圆柱壳的设计253
8.3.8受均匀外压的夹层圆柱壳的设计260
8.3.9计算面板起皱269
8.3.10蜂窝孔间凹陷272
8.4应力分析272
8.4.1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元素272
8.4.2各元素的刚度方阵和应力矩阵272
8.5稳定性分析276
8.5.1稳定性计算问题的数学表达276
8.5.2面板夹芯组合夹层元素277
8.5.3相当板元法278
8.6连接设计282
8.6.1概述282
8.6.2连接设计原则282
8.6.3连接形式283
8.6.4夹层结构连接用紧固件290
参考资料293
第九章 气动弹性剪裁294
9.1概述294
9.2气动弹性剪裁的设计目标294
9.2.1设计目标294
9.2.2各向异性层压翼面的弯曲、扭转、弯度耦合294
9.2.3提高发散速度297
9.2.4提高颤振速度297
9.2.5改善操纵安定品质298
9.2.6减缓机动载荷300
9.2.7提高升阻比300
9.2.8综合优化302
9.3复合材料翼面气动弹性剪裁的方法302
9.3.1复合材料翼面气动弹性剪裁的特点302
9.3.2基本分析303
9.3.3结构模型和元素303
9.3.4应力分析303
9.3.5颤振分析303
9.3.6静气动弹性分析305
9.3.7优化设计306
9.4工程算例312
9.4.1计算对象312
9.4.2结构模型312
9.4.3优化设计条件313
9.4.4结果313
参考资料317
第十章 连接319
10.1概述319
10.2机械连接设计的一般原则320
10.2.1破坏模式320
10.2.2连接形式321
10.2.3连接接头几何参数选择321
10.2.4连接区的铺层设计323
10.2.5螺母拧紧力矩323
10.3螺栓连接强度323
10.3.1开孔及应力集中系数323
10.3.2单钉连接强度324
10.3.3多钉连接强度328
10.3.4强度校核328
10.4连接工艺和防腐330
10.4.1制孔及工艺要求330
10.4.2螺接工艺要求331
10.4.3铆接工艺要求331
10.4.4连接防腐332
10.5紧固件332
10.5.1紧固件的选择332
10.5.2紧固件强度、质量332
10.6铆接346
10.6.1铆接设计346
10.6.2螺纹抽钉连接强度347
10.6.3纯钛铆钉连接强度347
10.6.4钛环槽铆钉连接强度347
10.7胶接349
10.7.1胶接接头基本破坏模式349
10.7.2胶接连接设计原则350
10.7.3极限承载能力估算353
10.8设计举例356
10.8.1受拉伸载荷连接接头设计举例356
10.8.2受剪切载荷连接接头设计举例358
参考资料360
第十一章 稳定性分析与承载能力计算361
11.1概述361
11.2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平板的屈曲分析362
11.2.1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平板的轴压屈曲分析362
11.2.2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平板的剪切屈曲分析366
11.2.3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平板在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屈曲分析368
11.2.4正交各向异性层压板的屈曲载荷公式371
11.3矩形层压平板的屈曲分析371
11.3.1对称层压平板的屈曲分析371
11.3.2非对称层压平板的屈曲分析374
11.3.3矩形层压平板在压剪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屈曲分析375
11.4加筋层压平板的屈曲分析377
11.4.1加筋层压平板的局部屈曲分析878
11.4.2加筋层压平板的总体屈曲分析385
11.4.3加筋层压平板的有限条元素法的屈曲分析387
11.5加筋层压平板在轴压载荷作用下承载能力分析392
11.5.1分段处理法392
11.5.2有效刚度法393
11.5.3有效宽度法395
11.5.4实例395
11.6正交各向异性层压壳的屈曲分析397
11.6.1层压圆柱曲板的屈曲分析397
11.6.2层压圆柱壳的屈曲分析401
11.6.3加筋层压圆柱曲板和加筋层压圆柱壳的屈曲分析406
参考资料409
第十二章 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设计410
12.1概述410
12.2耐久性设计411
12.2.1耐久性设计要求411
12.2.2耐久性设计原则411
12.2.3使用载荷/环境谱的编制413
12.2.4耐久性分析413
12.2.5耐久性试验416
12.3损伤容限设计417
12.3.1缺陷尺寸假设417
12.3.2损伤容限设计要求418
12.3.3损伤容限设计原则419
12.3.4冲击损伤谱420
12.3.5损伤容限分析422
12.3.6损伤容限试验426
12.4全尺寸结构耐久性和损伤容限验证试验429
12.4.1一般要求429
12.4.2验证试验方法429
12.4.3示例——复合材料垂尾全尺寸验证试验的要求和程序430
12.5结构可靠性设计432
12.5.1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和特点432
12.5.2结构可靠性设计的优缺点及其基本分析方法433
12.5.3层压板的可靠度计算435
12.5.4结构系统的可靠度计算439
参考资料440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及其防护442
13.1温度和湿度的影响442
13.1.1我国的典型环境条件442
13.1.2温度和湿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444
13.1.3温湿环境试验449
13.2腐蚀及其防护453
13.2.1复合材料的腐蚀453
13.2.2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电偶腐蚀455
13.3雷击静电及其防护459
13.3.1雷击及其防护459
13.3.2静电及其防护461
13.3.3电磁屏蔽461
13.4复合材料的防护涂层465
13.4.1涂层及其作用465
13.4.2防护涂层的质量控制465
13.4.3复合材料制件的表面处理466
13.4.4表面涂料及涂层系统467
13.4.5特种涂料(导电涂料)467
13.4.6大气曝晒试验472
参考资料474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结构的动力分析475
14.1复合材料结构的动强度设计原则475
14.1.1动特性设计原则475
14.1.2动响应控制原则477
14.1.3声疲劳设计原则477
14.2复合材料结构的动特性分析478
14.2.1复合材料层压梁的动特性分析478
14.2.2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动特性分析482
14.2.3加筋板的动特性分析489
14.3动载及动响应分析492
14.3.1动载荷的分类与确定493
14.3.2典型层压板的响应分析494
14.3.3复合材料构件的响应分析503
14.4声振及声疲劳分析505
14.4.1噪声源及其特性505
14.4.2噪声载荷的确定507
14.4.3声疲劳设计511
14.4.4声疲劳设计计算图表516
参考资料520
第十五章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设计522
15.1概述522
15.1.1名词术语524
15.1.2混杂复合材料类型526
15.1.3混杂复合材料特点526
15.2混杂效应526
15.2.1混杂效应的表现形式526
15.2.2混杂效应系数及其表达式527
15.2.3拉伸应变的混杂效应系数527
15.3单一纤维层压板性能527
15.3.1单向芳纶层压板性能527
15.3.2芳纶编织物层压板力学性能530
15.3.3单向玻璃纤维层压板性能532
15.3.4单向碳纤维层压板性能533
15.4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性能534
15.4.1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拉伸行为534
15.4.2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压缩行为538
15.4.3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弯曲行为539
15.4.4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剪切行为539
15.4.5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冲击行为540
15.4.6单向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性能数据541
15.5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湿热效应544
15.5.1混杂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544
15.5.2混杂复合材料层压板湿热力学性能546
15.5.3混杂复合材料吸湿效应的估算546
15.6混杂复合材料设计与构件设计547
15.6.1混杂复合材料设计547
15.6.2混杂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原则548
15.6.3混杂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552
15.6.4混杂复合材料典型构件的设计示例553
参考资料554
第十六章 复合材料内装饰件设计555
16.1定义和范围555
16.1.1定义555
16.1.2范围555
16.2要求555
16.2.1一般要求555
16.2.2适航性要求557
16.3选材560
16.3.1选材原则560
16.3.2材料分类及性能560
16.4结构设计578
16.4.1一般结构形式578
16.4.2结构部位578
16.4.3连接形式580
16.5地板设计583
16.5.1地板分块一般原则583
16.5.2地板的典型连接形式583
16.5.3局部开口设计584
16.5.4防腐蚀设计584
16.5.5试验585
16.6表面装饰层585
16.6.1装饰覆盖层585
16.6.2表面装饰涂漆586
16.7制造工艺586
16.7.1特点586
16.7.2主要成形工艺方法586
16.7.3成形工艺分类587
16.8修理587
16.8.1修理范围与原则587
16.8.2修理标准588
16.8.3典型缺陷的修理589
第十七章 图纸绘制和有关技术文件592
17.1图纸表达及有关规定592
17.1.1第1种表达方法与规定592
17.1.2第2种表达方法与规定604
17.2图注及有关技术文件614
17.2.1 图纸附注内容614
17.2.2制造的基本要求614
17.2.3技术条件615
17.3图纸举例616
附录A计算机程序621
A.1概述621
A.2程序功能简介625
附录B适航鉴定与研制规划631
B.1引言631
B.2适航鉴定要点632
B.3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633
B.4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过程和试验规划635
参考资料637
附录C咨询通报638
附录D复合材料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4
D.1树脂体系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4
D.2纤维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4
D.3预浸料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5
D.4单向层压板、多向层压板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5
D.4.1碳纤维复合材料645
D.4.2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645
D.5蜂窝及其夹层结构性能标准试验方法646
D.5.1玻璃钢蜂窝及其夹层结构646
D.5.2铝峰窝及其夹层结构646
D.5.3其他蜂窝及其夹层结构646
单位换算表648
编后记649
热门推荐
- 2880730.html
- 3390891.html
- 1098436.html
- 3389387.html
- 2924381.html
- 2013343.html
- 1704314.html
- 3194027.html
- 1196995.html
- 1744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4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5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4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3989.html